唯一有点缺陷的,
就是这个小短片影射了一些J国独有的社会问题,其中还有大量台词中的语言梗,造成了不小的观影障碍,即使字幕组也认真翻译了,但欧美观众还是没法完全get到导演想传达的深长意味。
所以大家在看过之后就没太多讨论了。
K国拼盘电影的质量更是一言难尽。
他们似乎太想进行一些文化的输出,但无奈他们的文化实在是有些单薄,而且各种元素的堆砌也让人感到抓不到重点,因此他们整体虽然卖的最好,但评分却是最低的。
而《光影·七》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展露了头角。
因为之前傩文化在TK平台已经成为了热点,不少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傩》去看的,但他们很快就被其他短片吸引了。
影视行业内常说“好的内容自己会飞翔”。
这话在全球范围内也适用。
当然,同是亚洲国家的电影,即使是欧美观众也不能免俗地拉踩了一番。
“我觉得整体而言,这次的拼盘电影中,华国的质量是最高的,甚至比我们A国的还要好!”
“是的,尤其是历史题材的那一部剧,我通过这个角色几乎看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这是别的国家都没有的!”
“提到历史题材,我不得不说一下K国和J国,他们的片子看上去完全没有恢弘的色彩,而是披着历史题材在谈恋爱!”
“喜剧和爱情的两部也让我印象深刻,我好久没看到这么纯粹的片子了。”
“当然,我还是最喜欢傩,全程没有鬼怪和血腥,但还是非常吓人!”
“是的,不止吓人,而且画面都很美又很诡异!”
“我直接被里面的傩戏洗脑了,回家都在哼那个旋律!”
“没错,我也是……但听华国人说,哼唱这个也蛮吉利的。”
“我已经买了好多华国的傩戏小产品,希望最近也能转运吧,lol~”
乔翼桥看到大家的评论,也是长舒一口气。
《光影·七》在华国上映的时候,他的《傩》蹭到了不少宣传,没想到在国外直接进行了一波反哺,带火了整个拼盘电影。
他也算是功德圆满。
一周之后,《
光影·七》的票房在欧美地区登上了进口影片排名的第一位。
而且随着口碑的不断发酵,票房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势头良好。
与此同时,傩文化在国外也以亚文化的态势闯入了大家的视野。
乔翼桥和威廉姆斯也商量好了,将《六个面具》在欧美地区上映。
但身为一部讲述傩文化与历史的电影,在欧美地区推广是一件很难的事。
虽然傩文化本身能吸引一些观众,但这还不够。
幸好,乔翼桥还是想到了剑走偏锋的破局方式。
首先就是《六个面具》的定位问题。
不论是将它定位成历史电影还是音乐电影,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没有那么多欧美观众喜欢看来自华国的历史/音乐电影。
这太不酷了。
而在欧美,有一种非常受到小众的年轻人喜欢的电影类型。
CULT。
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是“邪-教”,在电影行业里的引申为“邪典”电影。
指的是题材小众、拍摄手法独特、极度风格化,且能在小众爱好者人群中风靡的片子。
可以理解为,这种片子的粉丝,是非常怪异的、不主流的。
乔翼桥觉得《六个面具》完全符合这个类型。
而这种题材的电影很多都在观影时和别的类型不一样。
主流的电影类型强调观众在看的时候保持安静,完全投入。
CULT片则没有这个限制。
以最著名的CULT片《洛基恐怖秀》为例,这是一部囊括了歌舞、科幻、性等多个元素的作品。
在线下观影时,很多人会穿着剧中主角经典的金色短裤,画着烟熏妆,烫着爆炸头去观影,如果你是首次观影,甚至还会在脑袋上用口红画一个大大的“V”(代表Virgin)。
电影开场后,观众会开始四处撒大米,在电影中出现淋雨镜头时,影院也会洒水,大家要用报纸顶在头上,而在女主出现时还会全场一起大喊“slut”。
随着影片的进行,观众还会随着电影情节一起吹口哨、扔扑克牌等等。
简而言之,与其说是观影,倒不如说这种电影的放映,是一群小众爱好者的集会。
自然就没有那么多规矩。
而《六个面具》走的就是这个路线。
乔翼桥知道,只有先稳住小部分爱好者,才能向外辐射,农村包围城市。
所以在宣传时,在某些特定场次就打上了以下规则:“请戴面具出席,请在第一段舞蹈的时候跟随鼓点拍手,请在某个情节时与你旁边的人互换面具,等等……”
为此,他们还做了一大批的衍生产品,直接提供给这些影院。
当然,不是所有的场次都是这样,大部分场次还是冷静稳定的正常场次。
在《光影·七》在海外上映的第三周,《六个面具》终于上映了。
乔翼桥焦急地等待威廉姆斯的反馈。
很快,他发来邮件:
“《六个面具》首映70场CULT场,全爆了。”!
第76章
这结果既在乔翼桥的意料之中,又在他的意料之外。
他不是没想过这种新的观影方式会吸引到一大批国外的观众,但却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一直以来,历史题材都是与严肃,甚至是和沉闷挂钩的。
尤其是对于华国历史这样一个非常厚重的题材来讲。
但《六个面具》中有傩戏元素的加盟,其实已经打破这个规律。
更何况有新鲜有趣的观影模式了。
很快,第一轮CULT风格观影场次的口碑出炉了。
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外观众给出了一水的好评。
“我本来有些担心整个电影会过分沉闷,但没想到也可以这样有趣!”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华国历史题材电影,简直太棒了!”
“傩戏真的是一种很热闹的戏曲形式啊,和这种观影体验完美契合!”
“虽然看电影的过程中一直在玩,但好像用这种方式记住了不少内容。”
“是的,尽管我在玩,但还是被里面的一个个故事打动了!”
“我几乎都会唱傩戏了,实在是太有趣了!”
而这种评价正是乔翼桥想要的。
他不希望用太高的门槛去推广傩戏,或者讲述华国的历史。
最重要的是,傩戏本就是一种来自底层人民的艺术形式。
合该没有这么多的规矩。
不少外国人纷纷表示,知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姿势进入了他们的脑海。
这些人甚至开始想要二刷、二刷了,和共同的爱好者一起看一部电影的新奇体验,没有人能抗拒。
而他们爆出来的口碑也促使着不少喜欢新鲜感的观众走进影院。
第二轮、第二轮CULT观影专场也卖爆了。
刘冲又借机做了海外放映情况的数据化调查。
结果显示,“NUO”这个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上的热度也呈指数化上涨。
不过,即便如此,乔翼桥还是控制着CULT观影专场的数量。
一方面,CULT的魅力所在就是小众,如果太多人参与反而会让一些人失去兴趣;另一方面,乔翼桥还
是想保持电影本身的严肃性,所以正规的放映场次一直是比CULT观影场多得多的。
这也造成了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情形。
CULT观影专场变成了一种饥饿营销,他甚至看到国外的线上购物网站上面有人卖CULT观影专场的电影票了,价格比原本的翻了两倍。
不过这种事他也喜闻乐见。
电影上映之后,本来就会自由的飞翔,只要大方向没有问题,他就也没多管。
而很快,《六个面具》在国外的电影网站上也开分了。
8.7分。
虽然这个分数比国内要低,但总体而言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了。
国内的片子到了国外本就会水土不服,更何况是历史+音乐的无敌冷门题材,乔翼桥对此已经十分满意了。
而这评分一出,就又刺激了一波海外票房。
不少还在观望的观众也走进了影院。
两周时间,《六个面具》的海外票房就达到了700万美元。
这已经是近十年来华国电影在海外票房的前五名的成绩了。
当然,随着《六个面具》在海外的走红,逐渐从A国向其他国家辐射的同时,这些口碑也反馈回了国内。
不少影评人都在批评《六个面具》CULT路线的放映模式,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在亵渎华国历史。
对此,乔翼桥的回应就是……没有回应。
他承认历史题材应该是严肃、认真的,这一点他在拍摄时已经注意的十分严谨了,剧本层面他就和沈肆老师反复琢磨,已经做到了每一个处细节都准确且还原。
此刻《六个面具》在国内的评分已经达到了9.2分,足以证明这些事他做的很扎实了。
他并不认为自己这样的宣传方式是在亵渎历史,相反,用了这种方式,反而让更多的外国观众了解到了华国的历史。
至少,目前在国外,他们第一了解了傩戏的大致发展历程,且完全记住了傩戏是起源于华国的,第二,他们在促使更多人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片子。
所以,甚至不需要乔翼桥本人发话,已经有很多粉丝,还有大量的海外华人,已经对《六个面具》表达了支持
。
历史内容可以是严肃的,但推广形式一定是要与现时代契合的,这样才能走得更快一些。
如果总以严肃自居,把门槛设定的很高,是很难进行推广的。
这次的实践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而傩戏也在A国渐渐流行起来。
这从搜索指数就能看出来,另外,乔翼桥他们制作的衍生品在国外也卖爆了。
小何不得不去联系更多的工厂,但依旧是供不应求。
这还仅仅几乎只是A国一个国家而已。
全球二大票仓地区:A国所在的北美,还有欧洲和亚洲。
对于亚洲并不是威廉姆斯所在环球影业所擅长的发行地区。
但好在大多数亚洲国家都对于华国的电影不太排斥,所以乔翼桥就只做了基础的推广,随着《光影·七》在亚洲的逐步推广,票房成绩也还算不错。
而欧洲则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地区。
一方面,这里的观众普遍对于亚洲文化不太了解,另一方面,欧洲国家的电影观众文化素养普遍较高,对于艺术片的审美也比较在线,很难通过剑走偏锋的方式吸引他们的兴趣。
CULT片那一套在欧洲地区不太能流行起来。
或者说,即使可以流行,也很难进入到大众的视野。
所以,《六个面具》迟迟没有在欧洲地区发行。
不过,乔翼桥也不是遇到困难就放弃的性格。
只是他必须先等待一个机会。
而这个机会很快到来了。
欧洲音乐节开幕了。
这是一个音乐领域的盛会,刚刚成立二年,却已经吸引了几十万欧洲观众的参与,与传统的音乐节不同,欧洲音乐节更侧重于全民性。
可以说这是一个没那么严肃的音乐节,更像是一个欧洲音乐行业的大party。
而在音乐节上,还会有电影的放映活动。
这些电影都是与音乐相关的,有老片子也有新片子,不过总体而言放映数量十分有限。
小何通过威廉姆斯认识到了这个音乐节的负责人,最近一直在和对方沟通,终于成功拿到了放映权。
这也不仅仅是个放
映的权限,更重要的是,这是《六个面具》在欧洲地区的首映。
而这个音乐节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整个音乐节都不评奖,而是看每个乐队表演结束后观众的鼓掌时长来评判优劣。
这传统对于电影放映也适用。
这次的音乐节在X国的某处海滩进行。
乔翼桥也出席了这次的活动,一边当成放松,一边也想看看自己片子的放映情况。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沟通,《六个面具》被选为了闭幕影片。
将在整个音乐节结束的那天放映。
这还是乔翼桥第一次来音乐节。
观众们对于音乐都十分狂热,每天表演、party不断,几乎整个城市都在躁动。
而音乐类型也是五花八门的,有摇滚、乡村、流行,等等……甚至还有一天晚上是专门的阿卡贝拉表演。
乔翼桥几乎每天晚上都去了,实打实地感受到了全球风格各异的音乐类型。
在最后一天,小何在争取到影片放映的同时,还争取到了一个现场表演的机会。
而这次表演时间只有十分钟。
乔翼桥最终推荐了白秋老师和他的两位徒弟还有几位徒孙上台表演。
欧洲的观众还不太了解“NUO”是什么,但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奏响,加上独特的腔调开始,所有人却都被吸引了。
偌大的海滨舞台,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乔翼桥粗略估计,现场得有上千人。
傩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现场。
极度风格化的表演只有在现场才是最能打动人的。
而整个海滨都燥起来了,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看着台上。
这也是白秋老师和他的两位徒弟生平第一次在国外的舞台上表演,所以表演得十分卖力。
这次他们表演的是最经典的二晋武功傩戏《大会垓》,即为大会战。
整出戏以大量的武功表演为主,要的就是气势、热闹,爽快!
随着他们的表演,现场不少观众开始跟着鼓点鼓掌。
现场上千人一起鼓掌的气势非同凡响,即使乔翼桥已经看了很多次傩戏了,但仍被这场面所震撼。
120/135 首页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