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桐离开禁闭室的时候,是季知庭带着其余青羽峰的弟子前来接他的。
个月的时间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戚桐被关在密室里不肯与任何人说话,整个人沉默得吓人,每天只对着空空的墙壁发呆,或许在思考着什么,或许其实什么也不敢去思考。
而与之相比,季知庭则要忙碌许多,他在这个月里先后与苍山掌门等聊过多次,之后又自己主动站出来,在其他门派间门斡旋,在奔波了许久之后,才总算是敲定了对凤族人的最终处理结果。
在这之后,执行这项处理也一直是他在去做,他一路沉默寡言地将所有的事情处理妥当,最终将其呈到众人眼前,没有与任何人多说过一句其他事情,仿佛是想要用忙碌让自己暂时忘记那些烦扰。
一个是沉默的被关在禁闭室里,一个是劳累地在四处奔波,所以在这场风波结束之后,在禁闭室门口再度相见的两人,谁的脸色都异常的憔悴。
两个脸色苍白的人站在这里互相对视,结果没有人开口说出分别月来的第一句话。
最终还是站在旁边的齐慧月有些看不下去,主动开了口缓和气氛:“那个,你们两个好不容易见面了,就被再杵在这里了,快回去吧,什么事不能解决的呢。”
齐慧月故意做出大大咧咧的模样,推搡着把这两个人给送到了他们的屋子里。
那时候在所有人看来,这场劫难都不会对两人的关系造成任何影响,因为不管是戚桐还是季知庭,他们都是相当理智的人,这苍山要说谁这些年做过的善事最多,谁最正直事理分明,大概所有弟子都会指出是季知庭和戚桐。因为他们的名气太大,也因为他们的确是所有人公认的苍山栋梁。
更让大家放心的,是季知庭和戚桐之间门的关系从最初起,就始终没有过半点裂缝,他们两人仿佛从一开始就是天作之合,这么多年以来从未有人发现他们起过争执,也从未有人见他们的感情减少过半分。
这样的两个人,曾经被齐慧月戏说,他们这辈子大概都是分不开的,就算是有他们脚下的地面裂成了千百块碎片,这两个人肯定也站在同一块碎片上面。
所以在
凤族的事情结束之后,大家也理所应当地认为,他们顶多只会沉默一段时间门,接着便迈过这道坎。
季知庭和戚桐也是这么以为的。
事实上也的确没有人想要再继续纠缠这件事情。
季知庭和戚桐从禁闭室那处回来之后,两人一路上都没有出声,直到他们回到房间门里,季知庭无声地关上了房门,戚桐则静静地看着他,等到他将门合上回过身后,戚桐才垂着眼眸轻声说道:“抱歉。”
说过这话之后,还没有等季知庭再回应,戚桐已经上前轻轻拥抱住了季知庭。
戚桐的手紧紧地扣着季知庭的后背,脸颊轻轻埋在季知庭的肩头,额头抵着他的颈窝,声音沉闷地对季知庭道了歉:“这段日子我过得浑浑噩噩,很多事情没能够理清楚思绪,抱歉害你自责了这么久,这件事本就不是你的错,是我的处置有欠妥当。”
季知庭无声地看着戚桐,他没能够说出安慰的话语,因为他明白此时这些安慰的话从他的口中说出已经无用。
两人就这样在房间门里静静地待了很久,直到天色彻底昏暗下来。
接着日子照旧。
可又有许多的东西变得完全不同了。
最初两人都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半年过去之后,戚桐终于从低落中走出,能够如常般行事,也终于慢慢可以离开苍山,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他们又回到了从前的生活,凤族所有的事情发生之前那样的生活,两人云游四海到处游历,一同帮助路上遇到过的人们,斩除途中作恶的妖邪。
当然他们也时常接到从苍山或者其他门派传来的讯息,他们会顺道帮忙处理门派中的事务,帮许多同门弟子解决危机,帮外门同盟处理恶人。
原本一切如往常一般,没有任何需要担忧的地方。
而真正发现问题,是在凤族事件的两年之后,某日两人在旅途中遇上了一只作恶的狐妖。
狐妖作恶,是因为它在过去曾经被一名农夫所救,它多年来始终将农夫的恩情记在心上,于是时常上门报恩,替他们打猎野兽放到农夫家门之前。
可多年过去,农夫已然年迈去世,狐妖便了结了这段缘分,打算就此离开村落。
但农夫
之子早已经习惯了狐妖的馈赠,见狐妖不肯再替自己打猎,他心中恶念升起,便趁着狐妖不备,将它给迷倒打成了重伤。
狐妖因此愤怒不已,未曾料到自己报恩数十年,竟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于是它愤然出手打死了这农夫之子。
在这之后,他又将作为同伙的农夫全家一同烧死在房屋之中。
同村的人们见状认为妖狐进村为非作歹,连忙找来壮丁们要降住妖邪,狐妖杀到红了眼,凶性暴露顿时要屠尽全村,将这群家伙杀光一个不留。
季知庭和戚桐就是在狐妖动手之际,来到了这座村庄。
进村见到此地生灵涂炭的景象,两人立即擒住狐妖,打算将其处置。
而在处置之前,他们听到了从妖狐口中所说的这个报恩的故事。
听过之后,季知庭虽心中唏嘘,但却并没有要改变主意放过狐妖的意思,在他看来狐妖虽初衷是为了报仇,但他在杀了农夫之子后,却没有立即收手,转而将怒火发泄到了农夫家人们,还有冲过来的乡民们身上,这就是它身为妖邪没能够控制自己犯下的大错。
杀人偿命,更何况是如此多条人命,季知庭不觉得自己有让这妖怪留下来的理由。
可当季知庭就要这样处置狐妖的时候,戚桐却阻止了他的行为。
戚桐认为狐妖罪不至死,它虽然杀害了无辜之人,但它从前本未想过害人,它只是一次次的被逼到了不得不反抗的境地之中,他本是为了报恩,却被农夫之子以恩情裹挟,最后被其所伤。而它因此出手复仇,却被村民不分青红皂白指责,它若不曾反抗,它也只会被其他村民给乱棍打死。
戚桐认为可以让狐妖活下来,它本心不坏,不过是愤怒之下的一时冲动,将来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偿还。
两个人的主张,因为此事头一次产生了分歧。
季知庭认为斩妖除魔并未有错,戚桐则认为妖邪同样需要理解。
这场争执并未太过激烈,两个人也始终冷静地讲述着自己所认为的正确,然而事实是谁都没能够说服对方,他们就此僵持下来,直到苍山青羽峰主闻讯赶来,将这只狐妖带回了苍山由掌门处置。
此事之后,季知庭自然没再因为这点事情与戚桐吵架
,两人的处理都相当成熟,很快便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可是这样的分歧总不是没有来头的,当一次裂痕产生,许多原本看不见的东西,便因此慢慢地浮上了水面,最终露出水面之下的万丈冰山。
接下来的十来年,季知庭和戚桐争执的次数变得更多了起来。
季知庭的道心是斩妖除魔,这是他从入门起便始终未曾改变过的事情,他从踏上山门第一天,就是这样说给苍山掌门听的,他自信地说将来自己要除尽天下所有妖邪,令世间门从此不受妖邪侵扰。
而戚桐则与之截然不同,戚桐从以前起便性情温和,他素来更愿意去理解妖邪的心思,试图与之沟通,想要改变人与妖邪之间门的争执。
原本戚桐本没有那样强的执念,但在凤族的事情发生之后,戚桐的执念变得更强,也更加难以轻易对妖邪出手,他在盯着妖邪的时候,目光总会不自觉地恍惚起来,仿佛透过那些被擒住的妖邪,见到了曾经被正道包围的凤族人们的身影。
季知庭和戚桐的分歧,原本只是道小小的裂缝,但随着时间门渐渐过去,这道缝隙变得越来越大,等到两人再反应过来之时,那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最终,在某次季知庭出手斩下了某只戚桐极力保护的妖邪时,戚桐终于出离了愤怒。
戚桐苍白着脸,几乎是眼圈发红地看向季知庭,然后声音沙哑地喊了出来:“又是这样!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你为什么不能先听我说清楚,再去想是否该这样做,就像是那次对凤族出手一样!你永远只知道杀人!只知道破坏一切!”
他痛苦地喊出了这句话,而在听到这话的瞬间门,季知庭的目光瞬间门失去了色泽。
他沉默地看向戚桐,那瞬间门才明白过来,这件事情看似已经过去。
但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变成过去。
季知庭没有办法同戚桐继续争辩下去,当戚桐终于将这句话说出来的瞬间门,季知庭就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坚持的立场。
他松开了手中的剑,没有再将其拿起来。
他们持续了这么多年的争执,终于在这瞬间门画下了句号。
季知庭曾经因为斩妖除魔的主张,自行建立了名为琉光殿的组织,在这之后,他主动将琉光殿给解散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对妖邪出手了。
当他面对妖邪,他抽出留影剑,总会在看到妖邪双目的时候,忍不住回忆起戚桐对他说的那句话。
“你为什么总是这样……”
“你为什么不能先听我说清楚,再去想是否该这样做。”
“就像是那次对凤族出手一样!你永远只知道杀人!只知道破坏一切!”
“……”
每当想到这句话,季知庭便会想起戚桐说话时的目光。
想起多年之前,当他刺穿凤族族长胸口时,戚桐眼睛里绝望的神色。
他不想再一次次的伤害戚桐,不想再让这一切无休止的继续下去。
如果真的需要一方退让,季知庭愿意。!
第48章
季知庭和戚桐的这场争端,最终以季知庭的退让而结束。
但事实上戚桐在说出那句话之后,也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控,在从愤怒中清醒之后,很快向季知庭道了歉。
季知庭解散琉光殿,戚桐并没有因此而觉得高兴,他阻止了季知庭的行为,但最终坚持解散琉光殿的却是季知庭。
在这之后,季知庭彻底安静了下来,他不会再主动对戚桐提出自己的想法,不会再干扰戚桐所做的任何决定,在大多数的时间里,他甚至不会再轻易离开苍山,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苍山内部的事务上面。
正好那段时间季知庭的师父,原本的问渊峰峰主退隐下来打算云游四海,季知庭便因此被推上了峰主的位置,开始忙碌于管教新弟子。
这段时间季知庭和戚桐仍然关系亲密,至少在所有人看来是这样的,虽然戚桐总是在外奔波,经常许久才能够回苍山一趟,但只要他回来,他便会立即来找季知庭,两个人大多时候都待在一起。
过了那段意见不合总针锋相对的日子,当季知庭主动退让之后,他们之间似乎又恢复了往日般亲密无间。
只不过两人之间有一样东西成了禁忌,关于如何面对妖邪,关于每次遇上问题后的处置方式,他们总会默契地不再在对方的面前提起。
这件事成了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禁区,谁都不希望那样的争执再次重来。
即便两人之间的平静是虚假的,但这样的虚假也持续了足足数十年的时间,而这一切被彻底拆穿,是在某次苍山面对妖邪袭击的时候。
这次变故发生,正是戚桐率领青羽峰弟子离开苍山,前往其他门派对抗妖兽群的时候。
谁也没有想到,戚桐等人的离开竟然是妖邪们早就算计好的事情,他们更想不到,这群妖兽竟然在暗中已经生成了如此的规模,竟然敢于自己主动杀上苍山,对抗整个修真界根基最稳的苍山。
苍山有着数千年的门派根基,门派中高手无数,即便戚桐不在,门中除了掌门,也还有公认与戚桐实力相当,可说是苍山栋梁的季知庭镇守。
对于季知庭的实力,所有人都没有任何怀疑,所以即便这群妖邪真的攻上了苍山,弟子们也没有
过多的担忧。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季知庭的确在危急时刻站出来了,他也的确挡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他甚至轻易地便战胜了妖邪,将其击倒重伤,可当他抬起手中的剑,试图将这群威胁苍山安危的妖邪彻底扬成灰烬的时候,他手中的留影剑却突然顿了下来。
他双手颤抖,却不知道为什么,剑锋就停在妖物的面前,却始终无法再前进半寸。
在这种紧急关头,根本容不得半点犹豫,季知庭的犹豫,给了妖物可乘之机。
还没有等季知庭冷静下来再度出手,那为首的妖物就抓住机会,扑向季知庭,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一道足可见骨的伤口。
季知庭身受重伤,再对付这群妖邪,便开始吃力了起来。
而且即便他竭力掩饰,不管是苍山弟子们还是妖邪们,却都已经看了出来,如今的季知庭根本只是个空架子,不管他的修为有多高,实力有多么强,他无法真正对妖邪出手,无法将其击毙,他就没办法造成真正的威胁。
因为季知庭的受伤和力不从心,这次苍山损失惨重,有近三成的弟子重伤甚至死亡,而整个苍山在这袭击之下,也被破坏了无数建筑,元气大伤。
当戚桐带领着弟子们赶回来援助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
戚桐在问渊峰破损的主殿前找到了季知庭,他试图上前安慰,但季知庭这次却没有再如往常那般用包容温和的目光面对戚桐的到来。
季知庭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了。
季知庭明白自己为何在最关键的时刻,却出不了那一剑,因为他的道心是斩妖除魔,从他答应向戚桐妥协开始,他的道心便破碎了。
无法保持本心,便必须要承担道心破碎的后果。
季知庭知道一切怪不得戚桐,但他却没有办法再面对戚桐,他所能够做的选择,便只有抽身离去。
离开苍山之后,他先是去了星岐府,在那里和龙荫喝了三天的酒,接着他又到了蚀日渊,找到了好友谢隽行,与他下了几天的棋。
谢隽行是季知庭还是乞丐时便认识的朋友,那时候两人同是城中的孤儿乞丐,曾经共同患难,也互相帮助过对方,到后来两人各自拜入了修行界的师门,不过季知庭进了苍
山,谢隽行进了蚀日渊。蚀日渊是个没落的小派,不若苍山这般风光,也没几个人知道,季知庭也是在某次阴差阳错的任务过程中,才与谢隽行重逢,知道了他在这个地方。
而季知庭之所以躲到蚀日渊里,也是因为这里足够安静,不会有人能够找到他。
季知庭在蚀日渊待了足足半年才离开,在他离开的那日,谢隽行不舍地与他道别,并说是无论何时,若季知庭觉得累了,蚀日渊随时都欢迎他再来。
41/53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