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选送了荆棘奖。几天前,荆棘奖的入围名单公布,《山野之书》入选最佳影片,而叶秋心也入围了影后竞选。
消息传回国内,舆论一时议论纷纷,大众看起来很激动。
因为“荆棘奖”,绝不是普通的奖项。
国内的几个奖项,如众星云集的,观众选择奖,还有规格更高的几个电影节奖项,对现在的宿宁和沈明铮来说的并不算难沈明铮接手沈家之前,投资的电影就有拿到奖的,宿宁之前的几部创业剧更是电视剧的夺冠热门。
但客观来说,这些奖项放在世界范围内,都远没有“荆棘奖”的分量重。
这奖是文娱圈显而易见的顶级荣誉,连原著没看到几句的宿宁都很清楚,他也在很久之前就了解过“荆棘奖”的由来。
这奖项的地点设在一个小国,这国家虽然弹丸之地,经济发达且风景秀丽,在曾经的诸多战乱中保持中立,也由此保护了许多流离失所的艺术家,于是建立起了这个闻名全世界的“荆棘奖”。
因为最初建立起来是战乱时候,在那种情况下谈艺术和保护战火中的文化是很困难的,但仍有人前仆后继为此努力,文化苦旅荆棘丛生,所以命名为“荆棘”,并渐渐发展壮大,获得了来自全世界的肯定。
这个奖项,至今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实际上,荆棘奖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评价机制,涵盖文娱圈很多方面,其中热度最高且最受瞩目的自然是电影类的奖项。
之前宿宁对此没有特别关注,是因为觉得离它太远了,别说海城圈子,国内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电影入围了。
《山野之书》这部电影虽然是高山影业拍的,但是其中有宿宁的投资,而且主要演员还是他这边的人,所以往国外展映的时候,宿宁和沈明铮都出了很多力气,是他们尽力推出去的。
电影在国外的播出效果很好,引起的讨论也很广泛,便入围了今年的荆棘奖,否则光是国内的好评,还不足以形成这种声势。
这件事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
哪怕就演员来说,就算没有拿到奖,如今已经入围,叶秋心的圈内地位已经截然不同了,更不提这对整个圈子的意义。
居安思危,宿宁和沈明铮也有自己的忧虑和思考。宿宁记得原著的意思,这荆棘奖没有那么简单,背后是有些猫腻的,而沈明铮却实实在在地体会过。
而且,他在接手沈家之后显然看到了更多。
沈家与荆棘奖是有关系的,而且很早开始建立了,至少在几十年前,那个时候确实国内入围奖项的作品数量多一些,且确实质量非常过硬,得奖也是实至名归,不过自沈安唐接手之后,这关系就断了。
时间太久了,具体什么原因已经不可考,但结合一些信息来看,是沈安唐在上位的过程中得罪了人,这条线就断了。
且他接手沈家之后,虽然这个庞大的家族挣了许多钱,但那种不计成本砸出好作品的做法便几乎不存在了。
哪怕沈安唐想要和荆棘奖重修旧好,但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上辈子他看样子也花了很长时间,直到许多年后不知付出了多少,才硬把《蔷薇的名字》推上去了。
如今,刚接手的沈明铮显然在受荆棘奖青睐这件事上比沈安唐更胜一筹。
第120章
在文娱圈里, 除了人气高、能挣钱的评价标准以外,能拿奖,特别是有分量的奖, 显然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没有之一。
能够拿出来的响当当的“排头”和名号, 在这个圈子里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东西。
荆棘奖, 显然在这个圈子里拥有最高的评价权,所以这消息一连在热搜上呆了三天还没下来,大众热情高涨,只要和《山野之书》有一点关系的事情都能得到关注。
荆棘奖的地位实在太特殊了, 所以入围的消息传来之后, 宿宁和沈明铮亦在这个时候深入了解过这个奖项。
当前的荆棘奖显然处于鼎盛时期。
从表面上来看, 这个奖项并不由某个家族和哪个公司控制,评委来自各国, 而且还会时不时更换,都是圈内有头有脸的人,一直以来, 这个奖项都以代表艺术、公平公正闻名。
它曾经在战火中庇护了很多贫困的、流离失所的艺术家, 百年来, 也通过影响力做出过呼吁平等、反战等一系列主张, 发掘了很多闻名全球的艺术家, 更专注慈善,硕果累累,可以说是娱乐圈的至高至洁明珠。
不可否认, 它受到全世界的肯定不是白来的, 是一年又一年的成绩堆叠起来的。
但关于“眼下的荆棘奖是否在有背后的猫腻”这个问题,他们两个并不能就这样得出肯定结论。
——有人的地方自然就会有藏污纳垢的地方, 但这次的入围,他们确实没有做什么。
即使宿宁和沈明铮是电影的投资商,但两人没有在这上面走什么捷径,高山影业的高总虽然厉害,可她显然也没有这方面的能耐,刚收到消息的时候比宿宁还惊讶。
从这个方面来看,荆棘奖现在是很公平的。而且对这件事,港城那边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国内也有演员担任过荆棘奖的评委,比如港城的付晶,她刚出道时候的作品就入围荆棘奖了,之前做评委做过好几年,所以她在国内的地位不可撼动。
所以硬要说的话,港城沈家反而比沈安唐离那边的关系近一点,靠着付晶这经历,还能说上一些话。
或许,“荆棘奖”的关系也是当时沈安唐向港岛那边示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沈安唐曾经在荆棘奖上踢过铁板。
沈明铮之前只看到蛛丝马迹,不知道老爷子是怎么和荆棘奖闹僵的,沈照蓝虽然年轻一点,但是他的消息很丰富,既然他问起,也没有在这件事上隐瞒。
“我是听说是沈安唐刚上位的时候,试图通过收买的方式渐渐影响荆棘奖,被当时的主席,马修·摩根发现了,随后就被他一直防范着,插不进去手,还损失了很多,”有所了解的沈照蓝是这么说的,“老马修是个很严格的人,宿总应该也听说过他。当然,干娱乐圈的不可能没听过他,他是不会允许任何人玷污这个奖项的。”
这算是沈老爷子为数不多的滑铁卢。
而且,在他呼风唤雨的岁月里,一直都没有再实现这个夙愿。
直到他退了,沈明铮上去,确实真的有了过硬的作品,荆棘奖再次抛来了橄榄枝。
而印证沈照蓝说法的是,入围的消息传来之后,沈安唐当即打了越洋电话过来,让他和宿宁一定要去一趟荆棘奖,话里话外都是让他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和那边搭上线。
“老马修那人,是个不会变通的固执鬼,”他冷哼道,“不过熬了这么多年,他现在身体也不行了,管不了这么多。”
“明铮,沈家的未来在你手里,有机会的。”
沈明铮表面上是应了,但转头对宿宁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管他去死。”
如今的沈安唐越来越管不到他了。
沈安唐就是这样的性格,他看上的东西,他所要实现的目标都要握在手里,不管用任何方式,在上位者圈子里,他这样的性格很多,不仅限于国内,也不仅限于娱乐圈。
在这里,少的是真正坚持公平公正到底的人。
即使沈明铮对荆棘奖有不好的印象,但毕竟时间点还不一样,如今来看,这个奖项好像没有任何问题,明珠璀璨,熠熠发光。
他们两个还亲自去看了。
有正儿八经的作品入围,高山影业那边也自然要带人隆重地去一趟,荆棘奖颁奖典礼持续的时间很长,大约有半个月,除了万众瞩目的红毯,还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展和电影展映,总体来说,是电影节的形式,娱乐圈的各类知名人士云集,热闹非凡。
对于他们这些幕后的人来说,来这里的目的和明星不一样,重要的是其中各类的商务晚宴以及人脉接触,许多的合作就是在这种场合谈成的。
宿宁是奔着这目标的来的。
艺术虽然在严格意义上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技术却有高低,他现在砸了这么多钱在特效方面,但还是和国外的一些公司有差距。
特别是他看了这届荆棘奖提名的最佳特效和最佳动画长篇,故事的表达很优秀,但更受宿宁关注的是他们优秀的技术。
倘若有机会,他想和对方合作,取其所长,荆棘奖就是个很好的平台。
而且沈明铮继承沈家之后,也记得自己上辈子曾经受过的好处,他和宿宁一直想做新锐导演的投资,这不是小打小闹的项目。
他们投导演不是仅仅给钱就可以的。导演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但“安装”好这个核心的基础,在于完整的团队和技术支撑。
所以他们从演员、编剧、音乐以及剧组内各项人员平台配置开始,看着这些工作走向成熟,然后在这个时间点,找到合适的驾驶员,尽量地为这些创作者保驾护航。
这显然是很大的布局,宿宁这次过去一趟,确实发现了不少惊喜。
例如,一些涌现出来的独立电影导演,以及进入展映的一些新人导演的电影短片,这些作品离拿奖很远,能进入这个环节,颇有些质量过硬的。
宿宁还从中看见了几个国内过来参展的导演团队,圈子这么大,他们的名字之前宿宁都没有听过,有些小众电影作品很难吸引关注的注意力,即使上映也不过是几百万的票房就匆匆下映,但看得出有点东西的。
其中有一个动画导演,让人印象深刻,拍了一部动画短片,是很有国风的水墨感,拍的却是一个朴素的故事,叫《银镯子》,一个女孩追逐儿时梦想的故事。
拍得很好,虽然故事表达还有些稚嫩,但看得出已经很有风格。
可惜,这部动画短片太短了,只有十五分钟,而且后面的八分钟都有些仓促,没有之前那么让人印象深刻,整体的完成度不够高。
这部作品虽然进了展映,但在其中的展示机会很少,宿宁也是机缘巧合看到了,回去之后,特意让人去联系了这个年轻的导演。
对方听到是光影娱乐来的,听起来很是高兴,也坦陈了最后制作仓促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没钱了。
拍这种作品,花费实在太多了,这位年轻的导演为此几乎倾家荡产,在明知道这种短片并没有什么商业化的途径的情况下,依然拍了。
而她这样的坚持只有一个原因——因为荆棘奖近几年鼓励这种短片拍摄,并对外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她争取到了,因为这个小小的机会,最近已经有几个投资商联系过她了,想继续支持她的作品创作。
眼下,宿宁也打算和她合作,给她提供新的机会。谈话谈到最后,她这样和宿宁笑着说:“连大名鼎鼎的光影娱乐都来了,看来我的梦想真的要实现了。”
虽然有些细节还要详谈,但显然对方是很相信光影娱乐的,只提出这个名字,就不必多说了,甚至都还没有谈到投资的数额,就欣然同意了下一步的接触。
话里话外,她提到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词,“梦想”。来到这里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梦想,眼神里都是闪着星星的,怀揣着对这个行业发自内心的向往
这奖项最重要的从来不是那一个晚上的红毯和颁奖典礼,而是这些“机会”,这与宿宁一直在做的事情不谋而合。
倘若不是他之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行为得到肯定,是无法这么快得到对方肯定的。
所以实际来过之后,宿宁很喜欢这个地方。
即使是带着警惕心来的,但这里的情况可以说是出乎他的意料。
荆棘奖很好,他完全理解,为什么无数人和书里的主角都把它当成最终目标 。
但就是因为这样,和他所知的原著的结局对比起来才更显反差,曾经以荆棘奖为目标的主角最终郁郁而终,证明在许多年后,荆棘奖似乎不再这么美好了,好似理想毁灭。
别说主角,宿宁只不过来这里几天,感受到这种氛围,一想到这有可能会改变都觉得心痛不已,更何况是一直以它为最大梦想的人。
为什么在数年内就会变化这么大呢?
来到这里之后,沈明铮和宿宁一部分时间是分开行动,沈家继承人避不开一些商业交际活动,况且宿宁想攻关的特效技术都属于大公司的作品,通过这种场合才好和那边搭上线,当然两人也会同时出席,但沈明铮接触的多一些。
觥筹交错之中,他敏锐地感受到背后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给了宿宁一个答案
——担任荆棘奖三十余年主席的老马修,这个荆棘奖的大守护者,已经太老了,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
第121章
这样好的环境, 是需要人去维护的。
老马修这个人,在娱乐圈很出名,他年轻时做过演员做过导演, 后来做投资人, 因为脾气差得罪人, 差点被封杀, 但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受到帮助,硬是挺过来了。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他才能够和荆棘奖的内核产生共鸣,致力于为其他人也撑一把伞。
这个奖这么多年, 狂风暴雨的时候, 差点办不下去宣布解散, 幸好有老马修这样的人力挽狂澜。全球有知名度的奖项这么多,独荆棘奖独树一帜, 以他为首的这些人的努力不可否认。
但宿宁听到这种说法还是十分震惊。
他们深入了解过就知道,荆棘奖的选拔规则是十分复杂的,老马修虽然够强势, 但倘若一个人没了, 便把这些全都改了, 没有那么容易。
“现在一时半会儿是改不了的。”沈明铮这样说, “但日积月累, 就不好说了。”
按照他上辈子的记忆,大约在十年后,如沈安唐这种人就渗透进去了。
而且就这几天他隐隐感觉到有些人已经开始布局了, 虽然藏着掖着, 在这次的某些奖项和环节上慢慢渗透。
沈明铮一说,宿宁也想起来一些。
他最近在这里看了这么多作品, 其中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虽然关于电影的评价自在人心,影视作品风格多样,不可能所有人都欣赏得了,但有些明显不行的,却占了很好的宣传位置和资源。
宿宁看上的那部动画作品《银镯子》,倘若不是他在展厅那边多赚了几圈,差点都发现不了那边还有几个少人关注的小厅。若是真论作品质量,这部短片不应该放这么偏的。
但宿宁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像这种奖项每一处都干干净净到底那是不可能的,总有人有私利,这是神仙来了无法避免的。
106/112 首页 上一页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