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啪嗒”、“啪嗒”“啪嗒”……密密麻麻的掉落声像雨点一样。
地上活蹦乱跳的,正是背部带黄色,腹部发红的那种鱼!
第59章 制肥
郁徵没想到果真获得了鱼。
他对此大喜, 趁着春季,急忙让人将鱼分发下去。
郡王府的侍卫们于是分成小队,驮着鱼苗, 骑马去各村发鱼。
“发鱼咯——”
“郡王大人发鱼咯——各村快来领鱼——”
蓬定县各村镇这几天都喊着领鱼。
村民们一交流,才知道是郡王大人派下来的鱼。
“好端端的, 郡王大人怎么给我们发鱼?”
“也不是发鱼,发鱼苗呢。”
“发鱼苗作甚?难道叫我们养了鱼来吃?”
“正是如此, 听说郡王大人从龙君那里求了鱼苗回来, 叫各村用贡塘养了, 过年给人分鱼吃。”
他们这地界宗族势力兴盛,几乎每个村都有贡塘与贡田。
这些塘与田的出产一般资助去学堂念书的学子。
若有剩余,则过年过节资助村里的孤寡老人, 有时候也会从这里出银子,整个村一起聚餐。
郁徵知道他们有贡塘,让他们分了鱼苗去养。
养出来的鱼,郡王府也不用, 就让他们过年自己分来吃。
白得的鱼苗, 养了又由本村食用,各村镇都很乐意养这些鱼。
负责分鱼的是储无涯, 他现在也算历练出来了, 可以单独带着侍卫做一些事情。
储无涯看起来活脱脱一个文弱书生, 脾气很好,人也年轻, 大家都不怕他, 分鱼的时候, 还围在他身边问东问西。
他自己也不介意与人聊天。
“储大人,至于是什么鱼, 怎么先前没见过,当真是龙君送下来的鱼么?”
“储大人,这鱼要怎么喂养?吃肉还是吃草?”
“这鱼苗长得可真秀气,养个大半年就可以吃?它能长到多大?”
众人的问题五花八门,储无涯耐心地答了,基本能将大家问的事情回答清楚。
他脾气好,众人跟他聊天的时候也无顾忌。
偶尔有别的县路过的货郎见他们正在这里分鱼,凑过来问道:“储大人,只有这个地方有鱼么?能不能分我一点?我带回去放在我们那边的池塘养?”
储无涯道:“都有,后面还有鱼苗源源不断地送过来,你们耐心等着,估计很快就分到你们那了。”
那货郎看了众人一眼,小声说道:“我是饶宜县的人。”
饶宜县是邑涞郡少数没被郡王府掌握的县,大家都知道他们的情况,货郎的话一出,大家都不做声了。
储无涯看向货郎,他才刚接手这差事,经验不是很足,在心中权衡是否要将鱼分给货郎。
饶宜县按理来说也是邑涞郡的地方,可他们的县令是缪钟海的人,故对郁徵手底下的人来说,他们的存在有些尴尬。
正好柳祯带着侍卫在附近巡逻,见他们围在这里不说话,柳祯过来问道:“怎么了?”
储无涯将事情说了一遍。
柳祯:“嗐,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储先生,你分罢,反正都是邑涞郡的人,殿下也盼着他们好。”
储无涯听到这话干脆地拿一个竹筒装了十条鱼苗递给那个货郎,笑笑:“那你们回去好好养。”
那货郎感激地朝他们鞠躬:“多谢二位大人。”
柳祯爽朗道:“小事一桩,不必客气,只是你拿回去的时候小心一点,别被人抓到了小辫子。殿下他是不在意,就是不知道你们县官在不在意。”
货郎闷闷道:“大人们不管底下的事。”
柳祯道:“那你们回去吧,路上小心一点。若有什么事,直接来告诉郡王府也成,殿下是邑涞郡的殿下。”
这个插曲很快结束,围观的人都称郡王老爷心善。
柳祯笑眯眯地听着他们拍马屁,等他们分完鱼,让他们赶紧回家去。
有胆子大的人问柳祯:“柳爷今日在附近转了那么久,可是有什么喜事发生?”
“得,这里有个眼睛贼尖的。”柳祯朝问话的人竖起大拇指,“是有大事。”
柳祯:“这不是龙君大人赐我们这么好的鱼苗,我们得了实惠自然要给他老人家供奉香火,也请求他老人家保佑我们的鱼苗快长快肥。”
柳祯这话一出,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好几个围观的人同时开口,请求将庙建到他们那边。
左右建庙也用不了多少银子,能亲近郡王府他们还是很乐意的。
柳祯道:“殿下素来不愿意劳民伤财,这个龙君庙就建在县城中央,到时候整个县的人都可以来拜。你们若是有心,庙建好了,多来上几炷香就成。”
郁徵打算每个县建一座东海龙君庙,也算实现他的承诺,用实际行动多谢东海龙君赐鱼。
现在这个庙已经在选址,等选好之后,焚香祷告而后就可以开建。
这些事情手底下的人会去处理,郁徵这几天将重心放在鱼苗上。
他这边什么都不多,就是湖泊池塘多的是。
山下就有个大湖,可以将鱼苗放到那里养。
除了山下的大湖外,他们挖矿的那座山,到处都是水泡子,稍微整理一下,就是一个个品质不错的池塘。
除此之外,山里山外还有许多野塘,都是郁徵的领地,稍微清理一下就能用。
郁徵之前有些担心这种新来的鱼苗放到各大水域当中会不会造成生物入侵。
为此他还特地问了邑涞书院的崖尘子道长他们。
大家都没听说过生物侵这个词,但都明白他的意思。
竹夫子特别不理解:“这样一条小小的鱼苗,如何能与诸多水生生灵争地盘?它那么弱。”
郁徵:“……弱么?”
竹夫子:“伸手一捏就能捏死的东西,怎么不弱?你若是放鲲鹏进来,半日就能吃光,怕甚?”
郁徵倒是没料到这点。
这个世界已经与前世截然不同,生物的生存规则也大不相同。
不过大家都觉得没问题,郁徵也就不再担心了。
他将鱼苗放到湖里和山上的水塘里。
这个世界的人们在平平安安,没有灾害的情况下也很难饿死。
麻烦的是,缺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人很多。
许多人只知道自己身体弱,一饿就容易浮肿,并不知道具体原因。
郁徵知道,这是因为营养不足。
他期望民众的食谱能更广一些,将身体养好,把人均寿命提上去。
为此,他做了第二件事——他令人去远旬郡购买了一大批豆子。
他让人买的都是黄豆,还是产量最高的那种黄豆。
邢西崖手底下的货郎们将这批豆子弄到各镇各村去贩卖。
他们卖豆子也不要铜板,谁家想要豆子,直接拿米筒量了米来换,一筒米换一筒豆子,郁徵稍微折点本。
货郎们还大力宣传种豆子的好处。
种豆子不用另外占用耕地,只需要把豆子种在田埂上,随便浇点水,埋点肥,等到秋天的时候就能收获到一堆豆子。
豆子还肥田,种了豆子的耕地,以后再种其他庄稼,庄稼会长得很好。
除此之外,豆子还能当菜吃,像什么豆腐,豆皮,豆干,豆芽,等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是一道好菜。
最重要的是,吃黄豆能补充蛋白质,百姓吃了,身体兴许会好一些。
黄鼬一族的货郎们个个能说会道,又长得俊俏,十分讨喜,他们买来的这批豆子没几天就被全部推销出去了。
收回来的粮食,郁徵也没打算往外卖,他直接让人归到粮仓里。
反正现在郡王府的人多,一天就能干掉数百斤粮食,这点粮食根本不怕消耗不了。
郁徵给东海龙王修建的庙宇很快就好了。
他们这里条件有限,没办法将庙宇修得很繁华。
不过郁徵亲自下令修建的庙宇,百姓又知道修这庙宇是因为龙君给他们送了鱼苗,故上香极虔诚。
这些新建的庙比许多千年大庙、百年老庙都旺,香火也足。
庙修建好了之后,没几日,郁徵做了个梦。
梦里那个长长的光影对他说道,以后会尽力保佑这片地方,多谢他修建的庙宇。
郁徵的梦都做得很实在,他睡醒之后还能清楚地记住那个光影的模样。
那就像一条用光打了马赛克的龙。
郁徵揉揉脑袋,知道昨晚多半是那位龙君真的来过。
对方既然亲口承诺会尽力保佑对方,那接下来应当就不用太担心了。
郁徵心中悄悄松了口气,这地方能得到龙君的庇护,未来几年应当无忧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整个邑涞郡果然风调雨顺,该出太阳的时候出太阳,该下雨的时候下雨。
老人都说,很多年没看见那么顺的年景,哪怕今年刚过完年的时候遇到了一场大洪水,今年肯定也是个丰收年。
这段时间的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听到这话自然高兴。
大家一高兴,给龙君庙上香的人不少,龙君庙的香火更旺了。
郁徵并不知道,邑涞郡渐渐流传了一个习惯,那就是请龙君镇宅。
许多人家专门为龙君设置的香案,请求龙君保佑。
在请龙君的时候,许多人家还偷偷给郁徵请了长生牌。
百姓衷心希望郁徵能在这地界留久一些,让大家的好日子多过几天。
郁徵并不知道这件事,他只是感觉最近做什么都很顺利,日子过得十分不错。
因为事情顺利,手下得力,郁徵又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
他现在最大的爱好依旧坐在主院的躺椅上,看着山下的湖泊喝茶。
这日,他正躺在树荫下喝茶看景,底下人说周兆求见。
周兆也是他的得力助手之一,郁徵很快放人进来,问道:“出什么事了?”
周兆提着个木桶进来:“回殿下,贡塘那边,我们新养的鱼有点奇特。”
郁徵:“怎么个奇特法?”
郁徵说着低头去看木桶里的鱼。
这鱼已经养了小一月,从来没听说出过什么事。
周兆道:“它们习惯吃塘泥,拉出来的塘泥乌黑异常,像是某种肥料。”
周兆说着,从木桶里捞出一把乌黑的泥给郁徵看。
郁徵也是种东西的人,并不嫌弃塘泥污秽。
他伸手捏了一把,发现这泥又滑又腻,乌黑油亮,肥力好像确实非常不错。
难道这鱼还能制肥?
第60章 藻类
郁徵真没想到, 随随便便从外面捞回来一种鱼,居然能把肥料问题给解决。
他十分高兴,令人捞鱼塘里的塘泥肥田。
没想到其他人去捞鱼塘里的塘泥上来后, 塘泥还是普通的塘泥,没有任何乌黑油亮的迹象, 更不能当肥料。
这种会生产肥料的小鱼,在普通的鱼塘不灵了。
郁徵让周兆查看, 发现同一种小鱼养在不同的地方, 拉出来的粪便有不同的表现。
绝大部分地方的小鱼拉出来的粪便就是普通粪便, 平平无奇,既不肥沃,也不油亮。
郁徵倍感奇怪, 令人调查,没想到调查了许久,什么结果都没有。
他令人将乌黑的鱼粪挑去肥田,底下人发现这种鱼粪的肥田效果确实很好。
同一亩田里的作物, 施了这种鱼粪之后, 比没施鱼粪但施了其他肥料的作物要高一阶。
种田的佃户们纷纷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肥田效果那么好的粪肥,肯定是龙君老爷显灵, 将那么好的肥料送到他们手中。
郁徵倒是见过这种效果的肥料。
不过能有这种效果的一般都是后世的化肥, 普通的农家肥还差了些。
他也不太相信龙君什么都知道。
这种小鱼在某个地方有变化, 某些地方没变化,肯定是当地的问题。
只是他们这里缺少仪器, 他已经让人研究水和塘里的鱼, 一时之间也没找到这个变化的原因。
究竟什么东西让一条普通的小鱼能够拉出堪比化肥的粪便?
郁徵打算研究明白。
鱼的事情, 自然要问鱼。
郁徵直接去找他带回来的那两条鱼。
那两条鱼还在水缸里,就放在主院客厅的窗户下。
郁徵平时给它们喂青粮粮草, 不算亏待它们,现在到用得着它们的时候,自然不会跟它们客气。
他直接将问题抛出来,问这两条鱼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郁徵的态度十分严肃,两条鱼有点怕他。
老鱼吞吞吐吐了一会,才说道:“这个我们也不知道……虽说都是鱼,水里的鱼比陆地上的人还多哩,我们也没办法面面俱到。”
54/85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