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景宁侯夫人后,周文清去见了宁书雅,两人深知流言蜚语的伤害性,并未避着其他人私下见面,而是在丫鬟婆子的陪同下大大方方的会面。
两人并未有逾越之举,只是隐晦的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宁书雅也暗暗提点了周文清一些关于自己父母的事,周文清表示自己明白,一定会努力读书,绝不会辜负她。
此后的日子里周文清没有再来景宁侯府,而是专心在护国寺内温书,全力应对会试。
景宁侯夫人也给云平县那边写了信,告诉他们自己给宁书雅找了一门亲事?但并未提及周文清的家世,景宁侯夫人想着宁书雅的婚事二房肯定是要进京相看的。如今临近除夕了,想必他们就算是要来也得等到开春之后,到那个时候春闱已经结束,榜单也出来了。二房想必就不会反对这门亲事了。
除夕将至,无论是国子监还是上书房的课都停了。宁书珩和宁书晗之间也是相安无事,宁书晗因为没能找到暗中报复自己的人,整天疑神疑鬼的,不过后面也没再出什么事,他也就放下了心中的疑惑。
天气寒冷再加上雪天路滑,早朝也取消了。景宁侯除了偶尔去军中看看,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家喝喝茶,逗一逗儿子,好不惬意。
到了除夕,宫中早已张灯结彩,褚毓也难得有了闲暇,吃了团圆饭后就是陪着太后跟安阳公主看戏班表演。
太后年纪大了,便没有参与守岁,安阳公主又是个坐不住的,早早便去了观星台看烟火表演去了。
自从继任皇位以来,这样的除夕褚毓过了好几个。以前他倒没觉得有什么,如今却觉得有些孤寂。他又想到宁书珩,那个小家伙现在恐怕正在家人的怀里困得睁不开眼了吧。
“陛下。”福泉从殿外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盒子,对褚毓道:“陛下,这是景宁侯府送来的,说是景宁世子给您的节礼。”
“节礼?”褚毓有些怔愣,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造型精致的兔子花灯。褚毓心中一暖,每逢除夕,向来是他向臣子赏赐节礼的,这是他第一次收到别人送来的节礼。
虽然只是个不值钱的花灯,但在褚毓看来却已足够珍贵。
第33章 金榜题名
褚毓摸了摸兔子耳朵,对福泉道:“把它挂起来吧。”
福泉找来蜡烛把灯点燃,挂到一旁的架子上。看着那只暖融融的兔子,褚毓突然又觉得没那么孤独了。
而在景宁侯府,宁书珩年纪小,景宁侯夫妇自然不会要求他守岁,连宁书晗和宁书雅也被叫回去睡觉了。
临睡前,宁书珩问道:“琳琅,我让你们送的节礼可都送了?”
琳琅给他盖好被子,回道:“世子您就放心吧,宫里、丞相府还有护国寺那边都专门派了人去送的。”
“那就好。”宁书珩这才安心睡下。
此时的褚毓还以为自己是唯一一个收到宁书珩节礼的人,守岁结束后还让福泉把兔子灯好好收起来。
直到第二日安阳公主来找他,带上了宁书珩送她的小狐狸灯,褚毓才得知原来自己竟然不是独一份,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吃味。
开春之后,就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农民忙着播种,朝廷的春闱也要开始了。
景宁侯夫人也收到了二房的回信,信上说了他们不日就会进京。因为宁家二老年纪大了,也不放心他们待在云平县,所以会把他们一起带过来。
景宁侯夫人有些不悦,不是她不孝敬公婆,主要是宁老太爷和老夫人看他们大房不顺眼的很,等他们进了景宁侯府,怕是没有安生日子过了。
不过她也不能阻止他们进京,否则一个不孝的罪名压下来,景宁侯府也会受到连累。
周文清为了能在会试夺得名次,可谓是废寝忘食。景宁侯夫人有意帮他,还会把他写的文章和策论寄到青阳,让徐老太傅指点指点他。有名师教导,周文清也算是进步神速。
好不容易到了会试,周文清看了看题目,问的是关于民生和治灾方面的内容。巧的是这两个题目周文清恰好跟徐老太傅讨论过。他谨慎的答完题目,将答案工整的誊抄下来交上去后这才放下心中大石。
褚毓自当政以来,对于选拔官员最看重的就是做实事的能力,反而对文采这方面看得比较松散。
底下的官员也都知道他的性子,在判定名次时主要也是看考生所写方案是否行得通,有没有作用。对于那些辞藻华丽,但内容十分空泛、不切边际的文章自然是落选了。
最后通过的卷子都递交到褚毓的面前,由褚毓评定出会元。
褚毓仔细看了看每一张卷子,不出意外在其中看到了周文清的名字。因为宁书珩的原因,他对周文清印象颇深,着重看了看他的卷子。
看得出来周文清确实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整篇文章都答到了点上,条理清晰,都有可行依据,看得出来是真的下过苦功的。
美中不足的是文采略有欠缺,虽然在褚毓看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几位考生不仅答的好,且整篇文章文采斐然。褚毓纵使有心点他为会元,但也不能有失公允。
思虑再三后,褚毓还是点了一位江南学子作为会元,周文清则是排在第四位。
张榜那日,景宁侯府的家丁早就等着了。看到周文清的名字,连忙跑回景宁侯府报喜。
“侯爷、夫人,中了!周公子中了第四名!”
众人早就等着了,听到家丁的话面露喜色。景宁侯哈哈大笑道:“我就说嘛,以文清的本事哪有不中的。”
景宁侯夫人也是高兴,不管是多少名,中了进士那就是板上钉钉的官身了。
宁书雅捏紧了手帕,脸上也是遮掩不住的喜意。宁书珩把周文清当做好友,自然也是为他高兴。
唯有宁书晗,他跟周文清交情不深,又不知道宁书雅跟周文清的事,对其他人如此高兴的模样感到十分不解。
周文清得知自己的名次后也是心中激动,他本想去景宁侯府跟宁书雅分享这个好消息的,但第二天就是殿试,容不得他马虎,只得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专心准备殿试。
经过会试,褚毓对众人的能力也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他特意出了个刁钻的题目,试试众人的临场应变能力。
好在周文清有了徐老太傅的指点,没像其他大部分人一样抓耳挠腮,十分镇定的写下了自己的了解。
褚毓大致看了看,对前三甲的人选心中已是有了大概。
殿试过后,前三甲公布,不出意外会元依旧是第一名,被点为状元。榜眼是一位来自金陵的学子。出乎意料的是周文清居然被点为探花。
听到传胪官传唱:“一甲第三名,平川周文清,赐进士及第。”
周文清顿时愣住了,随后就是巨大的惊喜。他本以为自己能够得个二甲就已经是顶天了,不曾想居然还是探花。
按照规矩,一甲前三需要先去跟陛下谢恩,然后进行状元游街。
景宁侯府得到周文清中了探花的消息也是惊喜不已。宁书雅得到景宁侯夫人的同意,带着丫鬟去看状元游街去了。
街道两旁早就站满了想要一睹状元风采的人。周文清能够成为探花,容貌自然也是三人之中的翘楚。不停的有鲜花和香囊砸到他的身上。
不过周文清一个也没接,直到在景宁侯府不远处的茶楼里看到宁书雅,对方朝他羞涩的一笑,丢过来一个香囊。
周文清稳稳的接过,朝着宁书雅看去,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按照惯例,殿试前三甲都是要入翰林院的。状元被任命为从六品修撰,周文清和榜眼则被任命为正七品编修。
按照约定,周文清应该去景宁侯府提亲,但景宁侯夫人想着过几天二房就到京城了,毕竟那才周文清的正经岳家。就让周文清先不着急,等二房的人到了再正式提亲。周文清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这事就先按下了。
宁书珩和宁书晗直到现在才知道宁书雅跟周文清的事。宁书珩本就把周文清当成哥哥看待,跟宁书雅关系也很好。听说这件事还很高兴。
宁书晗就不同了,他向来跟宁书珩不对付。自然对跟宁书珩关系亲近的周文清不满意,不过这事他说了也不算,一切还得等他爹娘来了才有定夺。
第34章 不满
三日后,宁家二老和二房的人终于赶到了京城。
李妙云一下马车,就被景宁侯府的富贵给震惊到了。眼热得不行,心中愈发不平起来。同样是宁家的媳妇,怎么徐静婉就能在京城当侯爵夫人,享受着荣华富贵。而她就只能窝在云平县那种小地方,还得费心费力的伺候那两个老不死的。
想到这里她阴阳怪气道:“难怪大哥和大嫂不愿回云平县呢,原来是京城富贵迷人眼啊。”
景宁侯夫人扶着宁老夫人下了车,也不搭理李妙云的酸言酸语,好似没听到她的话似的。
李妙云不死心,还想再说些什么,她身边的宁明辉用手肘捅了捅她,让她少说几句。
李妙云恨铁不成钢的低声道:“没用的东西,我这都是为了谁?”
宁老太爷和宁老夫人年纪大了,这一路赶过来累得够呛,下了马车就去休息了。李妙云却好像不觉得累似的,拉着宁书晗和宁书雅去了自己的房间。
“晗儿,这些日子过得可好,大房的人又没有为难你啊?”李妙云心疼的捧着宁书晗的脸问道。
宁书晗扑到她怀里,委屈道:“不好,一点儿都不好,学堂里的人都欺负我。他们都喜欢宁书珩不喜欢我。”
“什么!”李妙云顿时就不干了,问道:“你可是景宁侯的侄子,谁敢欺负你!都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你就没告诉你大伯吗?”
宁书晗道:“大伯父跟大伯母都忙着佑宁的事,哪有功夫搭理我啊。”
李妙云柳眉倒竖,气愤道:“我就知道,说什么都是一家人,其实大房根本没把我们当成一家人看待!”
宁书雅却是听不下去了,对宁书晗道:“说话要凭良心,当初大伯母要替你出头,可是你自己不想让她去的,现在又在这颠倒黑白,合着好话赖话都被你一个人说了。”
宁书晗没有反驳他,而是委屈的看向李妙云。李妙云顿时斥责道:“你弟弟如今寄人篱下,肯定不敢使唤他们大房的人。你是他的亲姐姐,他受了欺负你不但不帮他,还帮着大房的人说话,真是个白眼狼。”
宁书雅冷声道:“姐姐?你问问他,他有把我当成他的亲姐姐看待吗?我不过是说几句公道话罢了,大伯和大伯母待我们不比待佑宁差,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李妙云怒骂道:“你个死丫头还敢顶嘴!你给我认清自己的身份,你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不是大房生的,我们才是你的亲人!”
宁书雅反驳道:“我当然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娘你又何必只听宁书晗的一面之词。你们两个这个模样难怪我们跟大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
“你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你给我滚!”李妙云怒骂道,她本来就跟大房之间水火不容,宁书雅作为她的女儿,不跟她一条心,反倒是胳膊肘往外拐,可把她气的够呛。
宁书雅冷冷的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毫不留恋的转身出去了。
眼见宁书雅走了,宁书晗这才对李妙云说道:“娘你别生气了,我永远都站在你这边。”
李妙云揽住他道:“还是我的宝贝儿子贴心,这个死丫头,大房不过是帮她找了个亲事,她就忘了自己的亲爹亲娘是谁了。”
想到这里,李妙云连忙问道:“晗儿,你姐姐要说亲的是哪家,你知道吗?”刚刚被宁书雅气昏了头,差点忘了他们此行的目的。
提到这个,宁书晗撇了撇嘴道:“知道,那人叫周文清,是今年的探花郎。”
李妙云道:“探花郎是几品官?”她大字不识一个,自然不知道这探花郎是个什么官职。
宁书晗听到这话不由得对自己的亲娘有些鄙夷,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回道:“娘,这探花郎不是官职,就是个名头。周文清如今是在翰林院任七品编修。”
“什么?才七品?”李妙云顿时就不满意了,见识过景宁侯府的富贵后,这七品官实在是入不得她的眼。
她又接着问道:“那他家里可富裕,有几亩良田?家财几何?”
宁书晗不屑道:“他家里哪有什么钱啊,他就是个农家子出身,根本没有什么钱,连住处都没有一个。也就只有个探花郎的名头叫着好听罢了。”
既无权又无财,这还得了。李妙云顿时骂道:“好啊,大房那边还跟我说是什么难得的好亲事,结果就是一个穷书生。堂堂景宁侯,给自己的侄女找的居然就是个七品小官,这是打量我们二房的人好欺负是吧。”
宁书晗本就不满这桩婚事,李妙云可是说了,宁书雅的夫婿,那可是他未来的助力。周文清如今不过是区区的七品小官,对他根本没有什么用。
更何况周文清跟宁书珩交好,怕是也不会站在他这边。所以宁书晗是巴不得这门亲事结不成。
李妙云越想越气,觉得大房这就是故意糊弄她。气不过的她直接去找了景宁侯夫人理论。
景宁侯夫人早就预料到李妙云会来找自己,看到她一脸怒容的过来也不觉得意外,迎上去问道:“弟妹这是怎么了?”
李妙云怒道:“你还问我怎么了?大嫂,我把书雅交到你手上是想让你给她找个好亲事的。结果你给她找的那是什么人家,官职低也就不说了,关键是一穷二白,连个宅子都没有,你这是故意想把书雅推到火坑里去吧。”
景宁侯夫人知道她的脾性,早就预料到她的反应,安抚道:“弟妹你别急,书雅是我的亲侄女,难道我还能害她不成?坐下来喝杯茶,我慢慢跟你解释。”
李妙云毫不客气的坐下,她来这里就是为了讨个说法的。
景宁侯夫人好声好气的劝道:“弟妹,我知道你是想让书雅嫁个官宦人家,但你在云平有所不知,这京里凡是有些家底的人家结亲都讲究个门当户对。书雅虽说是侯爷的侄女,但毕竟不是侯爷的亲女儿,我也相看过不少人家,但那些人家里有意愿结亲的都是六七品官员。”
第35章 变故
李妙云有些不忿,觉得景宁侯夫人这是在嘲讽他们二房出身低。但她也知道这是事实,也没说什么反驳的话。
15/79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