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侯夫人看了看她的脸色,见她没有发作,继续道:“文清这个孩子你是没见过,生得那是一表人才。你别看他现在只是七品官,以后定会有大作为的。要知道多少一品二品的大官都是从他这个级别升上去的。当初我们家侯爷刚刚考上武举的时候,不也是个芝麻大点的小官吗?”
听到这里,李妙云神色松动了几分。觉得景宁侯夫人说得也并非没有道理。
景宁侯夫人再接再厉道:“文清他还年轻,日后升官的机会多着呢。其他那些求亲的人家多是靠父辈撑着,可不像文清是靠自己博前程的,虽说文清的家世是差了点,但那也只是暂时的,凭他的才能日后定能有所作为的。”
在景宁侯夫人这一番劝说下,李妙云的怒气渐渐平息。仔细想想这周文清确实还真的不错,就是跟她想象中的女婿人选差了点。
想通后,李妙云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咄咄逼人了,对景宁侯夫人道:“既然大嫂这样说,那我就勉强同意这门亲事。不过我跟明辉还是想跟这个周公子见一面,还要麻烦大嫂安排一番。”
景宁侯夫人也明白她的想法,任凭她说得天花乱坠,也得见了人才知道是不是名副其实,当即答应道:“没问题,文清早就想要来拜访你们的,只是你们不在京城不方便。我这就派人去送消息,让他明天到侯府来一趟,你跟明辉也掌掌眼。”
李妙云满意道:“那好,走这么远的路我也累得够呛,我就不陪大嫂了,先回去休息了。”说完就毫不客气的起身走人。
景宁侯夫人让醉荷亲自去护国寺送了消息,周文清听说宁书雅的父母要见他,很是重视,现在他已经是朝廷命官了,皇上给了他们不少的赏赐,他也不再像之前一样穷得叮当响,亲自去买了些贵重的礼物,第二日就上门拜访了。
宁老太爷和宁老夫人也想见见他,就一起来了。整个外厅坐得满满当当的,倒叫人颇有压力。
好在周文清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了,见此情形并未有半分怯场。不卑不亢的对众人见了礼,然后送上自己带来的礼物。
李妙云打开自己的那一份礼一看,是一只通体碧绿的翡翠镯子,种水极好,看得出来很是贵重。李妙云面上更满意了几分,觉得这小子还算上道。
她仔细观察了周文清一番,见对方气质不凡,相貌堂堂,心知景宁侯夫人并未夸大其词。
她看了丈夫一眼,希望宁明辉能先说几句。但宁明辉的注意力都在周文清送来的礼物上,半个眼神都没有分给她。
李妙云恨铁不成钢的白了他一眼,这才开口道:“你是叫文清是吧?你的情况我们都听说了。这其他条件我们都比较满意,就是这家世这一块,我听说你在京城没有宅子,还是借住在寺里。你也别怪伯母说话难听,若是书雅嫁给你,难道到时候还要她一起跟你住在寺里不成?”
周文清早知她会有此一问,回道:“伯母放心,书雅既然嫁给我,我自然不会如此委屈她。在下已经委托人在京中寻了一处宅子,虽说不算大,但也足够我们二人生活了。在下现在能力有限,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但我保证日后一定能给书雅更好的,绝不会让她一直跟着我吃苦。”
他并没有遮掩自己的短处,而是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倒真是诚意十足。
宁老太爷和宁老夫人很是满意,他们虽然偏心小儿子,但并不像李妙云一样异想天开,他们觉得以宁书雅的情况能够找到像周文清这样的青年才俊已经很好了。
李妙云虽然对周文清的出身有些不满,但周文清确实是如今宁书雅最好的选择了。她也没有再为难周文清,商定好下聘的日子后,就等着周文清请媒婆来提亲,两家就算正式定下了这门亲事。
婚事商定,宁书雅和周文清都松了一口气,两人都忍不住面露喜色。促成了这桩好姻缘,景宁侯夫人也是高兴得很。
宁书雅还未及笄,两家便决定先定亲。等到七月宁书雅及笄礼过后再成亲。
婚事已经商定,宁书雅跟周文清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束手束脚,可以光明正大的结伴出游,互诉衷情。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而就在两人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却不料突然间横生枝节。
在周文清下聘的前一天,景宁侯府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永安伯夫人拜访?”景宁侯夫人诧异,她素来跟永安伯夫人没什么交情,怎的她会突然拜访?
“把人请进来吧。”景宁侯夫人对醉荷吩咐道。
“哎哟,徐妹妹,真是好久不见啊。”永安伯夫人人未到,声先至。
景宁侯夫人嘴角抽了抽,这永安伯夫人虽说论辈分跟她差不多,但年纪却比她大了十几岁,这声妹妹她可真是承受不起。
她假装没听见对方这声妹妹,道:“宋夫人真是稀客啊,不知今日大驾光临所为何事?”永安伯正是姓宋,景宁侯夫人这样称呼也没错。
永安伯夫人呵呵笑道:“妹妹这就见外了,我啊就是闲来无事串串门子罢了。”
景宁侯夫人可不相信她这番说辞,不过对方不说,她有的是时间应付,反正急的又不是她。
让丫鬟送来茶水点心后。景宁侯夫人也有一搭没一搭的陪着永安伯夫人聊了起来。永安伯夫人先是把宁书珩夸了又夸,然后又羡慕了一番景宁侯夫人的好福气。
景宁侯夫人时不时的附和她几句,气定神闲的喝茶,如此一来倒是永安伯夫人坐不住了,她这次来也确实不仅仅是想跟景宁侯夫人叙叙旧而已,而是另有目的。
见景宁侯夫人实在是没有询问的意思,永安伯夫人只得先开口道:“不瞒妹妹,我此次过来还真有一事想要求妹妹帮忙。”
第36章 求亲
景宁侯夫人就知道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道:“哦?不知是何事,连宋夫人都解决不了?”
永安伯夫人露出一副愁容道:“还不是我那儿子,你也知道,他媳妇去年生了孩子就病了,我们本来也以为只是小病,谁知竟没能熬过冬日,年纪轻轻的就去了。”
“啊?”景宁侯夫人惊讶道:“什么时候的事?我竟没听说。”
永安伯夫人道:“就几个月前,因为临近除夕,丧事就办得低调了些,你们不知道也正常。可怜她年轻轻的一个人就这么走了,丢下还在襁褓中的孩子,恒儿跟她感情好,这些日子伤心得不行,连门都不愿出了。”
她说得情真意切,景宁侯夫人面上同情,心里却嗤笑不已。永安伯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宋恒,这人吧长得倒是不错,但是却有个见不得人的毛病,喜欢折磨自己房里人。
这事算不得秘密,她们这些官眷夫人都是知道的。因为他只是在自己家里胡闹,没闹到外面去,就算是皇上也没理由去管人家的家务事,只是以品行不佳打回了永安伯请立世子的折子。是以宋恒虽然是永安伯唯一的儿子,但却不是永安伯府的世子。
而因为这个毛病,根本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到永安伯府。伯爵府的门第是高,但把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无异于是让自己的女儿去死,凡是注重名声的人家都不会为了攀附权把女儿嫁过去。
后来永安伯府实在是没法子了,眼看着京城里是没希望了,就把心思放到了外面,最后宋恒娶了一个大商户的女儿为妻。
堂堂伯爵府嫡子,最后却娶了一个商户女,换了别人家恐怕人人都要羡慕这个商户女好福气,但在永安伯府这里,大家有的都是同情。
这个小宋夫人嫁进来五年,却迟迟没有孩子,宋恒的后院里一大堆的侍妾,也没有一个怀上孩子的。惹得众人忍不住猜测是不是宋恒身子有什么问题。
那段时间可谓是流言纷纷,这位小宋夫人每每出席宴会时大家都能看到她疲惫苍白的脸色,虽然她每次都把自己裹得很严实,但还是有人发现了她手上不小心露出来的伤痕和淤青。大家都很同情她,倒也没有因为她是商户女的出身排斥她。
去年听说她有孕后,景宁侯夫人还为她庆幸,觉得虽然宋恒是个靠不住的,但有了孩子她以后也有了个依靠。谁曾想才刚刚生下孩子不久这位小宋夫人就撒手人寰了。
景宁侯夫人忍不住惋惜,对方的命也太苦了些,眼看就要熬出头了,就这么去了。
不过永安伯夫人提起这件事想必也不是为了这位小宋夫人可惜,景宁侯夫人附和道:“年纪轻轻的,确实是可惜了。”
永安伯夫人道:“谁说不是呢,自从她走了以后,恒儿是茶不思饭不想,孩子也没人照顾,我这心里啊像火烧似的。我想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这不就来找妹妹你了吗。”
景宁侯夫人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试探道:“夫人这是何意?”
永安伯夫人道:“恒儿他媳妇虽然走了,但恒儿还年轻,孩子也还小,我就想着给恒儿找个好人家的闺女续弦,一来可以让恒儿从以前的伤心事里走出来,二来也可以照顾孩子,我今天找你就是为了这事。”
“夫人怕是找错人了吧,我可没有这本事。”景宁侯夫人拒绝道,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搞不好要跟人结仇的,她可不想淌这趟浑水。
永安伯夫人连忙道:“妹妹别急着拒绝,我也是没办法了,思来想去只有妹妹能帮我这个忙了。”
景宁侯夫人道:“夫人你也知道,我就一个儿子,没有女儿,夫人若是要结亲,还是去别家问问吧。”
永安伯夫人道:“我自然是知道妹妹没有女儿,但我可是听说了,侯爷有一个侄女正当妙龄,现在就在府中。”
“你是说书雅?”景宁侯夫人先是诧异,随后就是愤怒了,她就知道这个永安伯夫人没安什么好心,合着是别人家不愿把女儿嫁过去,就想着祸害他们宁家的女儿了。
景宁侯夫人皮笑肉不笑道:“侯爷确实有一个侄女在府里,但夫人怕是来晚了,书雅她已经许了人家,明日人家就要来下聘提亲了。”
景宁侯夫人想着这样对方总该知难而图了吧,谁知永安伯却道:“没关系,这不是还没下聘吗,贵府要结亲的人家我都打听清楚了,是今年的探花郎嘛。这探花郎是好,但跟我们永安伯府比起来就不够看了,妹妹你是个明理的人,想来不会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这是知道宁书雅已经许了人家还来提亲,景宁侯夫人都被对方的厚脸皮惊呆了,还是伯爵府呢,这也太不懂规矩了。
当下景宁侯夫人也不再跟对方虚以委蛇,直接开门见山道:“我理解夫人爱子心切,但一女不许两家,书雅既然已经许了人家,自然不会再许别家,还请夫人另寻别家吧。”
别说是宁书雅已经许了人家了,就算没有,景宁侯夫人也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那小宋夫人死得蹊跷,宋恒又是那副德行,她是绝不会把宁书雅推到这样的火坑里去的。
永安伯夫人却好似没听见她话里的拒绝之意,道:“这愿不愿意也不是妹妹说了算,妹妹你也不是人家姑娘的亲生父母,这同不同意也的问过人家父母才行吧。”
永安伯夫人来之前都特意派人去云平县打听过了,这宁家二房就是个平头百姓出身,对女儿也不重视,想来能跟伯爵府结亲,他们根本不会拒绝。
一听这话,景宁侯夫人的心就沉了下去。她知道以二房的行事作风,若是知道能跟永安伯府结亲,哪怕宁书雅跟周文清的事已经说定了,也一定会反悔答应永安伯夫人的。
“这就不劳夫人费心了,我还有事,就不留夫人喝茶了,醉荷送客。”景宁侯夫人直接下了逐客令。
第37章 心思
永安伯夫人也不再纠缠,这件事她是志在必得。
醉荷把永安伯夫人送出门,景宁侯夫人的脸色却并未好几分。她现在也只能祈祷永安伯府的动作没那么快,只要等到明日周文清来下聘,到时候二房想要反悔也来不及了。
但怕什么就来什么,到了晚上,李妙云就怒气冲冲的来找她了。景宁侯夫人一看对方的模样就知道完了,李妙云铁定是知道了永安伯府想要结亲的消息。
果不其然,李妙云一开口就是质问:“大嫂,今日永安伯夫人来求亲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景宁侯夫人皱了皱眉道:“弟妹,你不是已经答应书雅跟文清的婚事了吗,好女不许两家,我自然要拒绝永安伯夫人。”
李妙云一时语塞,她确实是答应了周文清,但那是因为在当时周文清是宁书雅最好的选择,今时不同往日,那可是伯爵府嫡公子的亲事,若是宁书雅嫁进永安伯府,那他们就跟伯爵府成了亲家,这可不是周文清能比的。
景宁侯夫人一看她那模样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当即劝说道:“弟妹,那永安伯府是富贵,但那伯爵公子可不是个良配。”
景宁侯夫人把宋恒那不为人知的毛病告诉李妙云,听了她的话,李妙云顿时有些犹豫。她并不知道其中内情,只是接到永安伯夫人的信,说想要为儿子求娶宁书雅,但被景宁侯夫人拒绝了,这才想要问问她的想法。
李妙云一听是伯爵府,哪还关心其他的啊,急忙就来找景宁侯夫人了。她只以为是景宁侯夫人不想让他们得到这么一桩好亲事,哪知道宋恒居然有那样的毛病。
一边是高门显贵的亲家,一边是女儿的终身幸福,一时间李妙云也不知该如何抉择。
景宁侯夫人见她听进去了,接着道:“更何况那宋恒足足大了书雅十几岁,还有了一个孩子,书雅若是嫁过去那就是续弦,这年头后母难当,更何况那孩子还是原来的正室所出,既嫡又长,这样就算书雅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也不能越过对方去,以后伯爵府的家产可轮不到书雅的孩子,弟妹你可要三思啊。”
景宁侯夫人这话说到李妙云的心坎上了,她之所以心动,不就是看重永安伯府的权势和富贵吗,可若是这些以后他们都得不到,那宁书雅嫁过去也毫无作用啊。
景宁侯夫人这一番话说下来已经把李妙云的心思打消了大半。但那可是伯爵府啊,李妙云实在舍不得就这样放弃,对景宁侯夫人道:“我再考虑考虑吧。”
她心不在焉的走了,景宁侯夫人眉头紧锁,但愿李妙云能够想通,不然宁书雅这辈子就算毁了。
宁书晗见李妙云回来,急忙迎了上去问道:“娘,大伯母怎么说,永安伯府真的要跟咱们家结亲吗?”
刚刚他正好跟李妙云待在一起,永安伯夫人送来的信他也看到了。那可是跟景宁侯府一样的勋贵啊。若是自己有了个伯爵姐夫,那他以后的仕途可就顺利得多了。
16/79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