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是一派君臣相合的景象,不过朝臣里的人精已经感觉到君上的不满。其实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不是傻子,对于平民来说有可以读书的地方能减少多少被占领地的反抗,大部分人心知肚明。但,他们不能将掌握在贵族手里实权交给那些黔首。
“看样子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啊。”嬴政等所有人吵完,“既然没有结果,那有意见的各位下朝后再想个章程出来,明日和推恩令一起讨论。”
刚刚还一脸温和的安抚老臣的嬴政,此时话里话外就是学馆他是建定了,至于怎么建,官员怎么选还有回旋的余地。
然后又讨论了一下攻韩的事情,对战争非常熟悉的秦国朝臣就是这个庞大战争机器的一部分,飞快的各司其职,确定了粮草、军力、将领等等事宜后,嬴政就宣布退朝。
君上发话,没人再敢多说话,蒙骜率先行礼,然后朝堂上就齐刷刷地跪了一大片,恭送秦王离开。
顾衍叹了口气,第一天上朝他就感受到了嬴政浓浓的搞事气质。虽然他也很赞同尽快将很多事都提上日程,但嬴政未免太着急?国内改革,对外战争,他真的压得住?顾衍皱着眉头,决定尽快的立下更多的功劳,至少能在朝堂上助嬴政一臂之力,而不是像今天一样,要躲在蒙骜的身后。
他杵着手杖打算离开秦宫,去窑场看看新出炉的纯碱和氯化铵。如果能将氯化铵投入生产,增加粮食亩产,到时候他就去跟着军队混个军功,有了爵位,他才算在秦王朝堂上有了立足之地。
正考虑着,有寺人匆忙向他走来,传王上旨意,留他详谈。
“太保。”顾衍刚进殿门,嬴政就从王座上下来,拉着他走到席边坐下。顾衍感觉到对面还有人,于是又起身行礼,这才端坐席上等嬴政发话。
“刚刚寡人已和博士官商讨了建立学馆之事,儒家博士们都非常赞同,寡人打算将此事交给卿和众博士官来办。”
顾衍已经习惯了嬴政走一步计划百步的风格,闻言也没有诧异,“如果在学馆中选官,那教学内容”建立学馆的第一个目的就是用科举考试打破如今被贵族垄断的官员体系,教学的内容自然是要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这种教育就和现在贵族学的君子六艺没有什么关系了。基础教育自然不会分科,但若是真的有勤勉的学生能读到可以为官的境地,自然要专精一门。
“太保思虑周全,臣和王上也商讨了一个浅显的方案。”博士官开口,“太保有现成的蒙学书,臣看过之后深觉太保大才,只需再稍加诗文就可直接推广。至于蒙学过后,可考核众学生再则优教其文法,为吏之道。”
“为吏之道学完就可以去亭、里任职。有了年的为吏经验,想进修者可以报名参加太保口中‘科举’考试,优者入太学分学农、政、工等等科目。此后再由博士们评优劣者分管地方或在中央为官。”
嬴政笑着说,“这样也能更快的培养出亭、里官吏,也给黔首上升的机会。”
顾衍就算不看,都知道嬴政此时的愉悦,然后也轻笑着说,“王上思虑周全,只是老臣那里还是要安抚一二的。如果将科举作为太学的入读标准,那不如开放科举考试,祖上有功勋者可直接参加科举,不必再去亭、里任职,也算是王上仁慈,庇佑这些曾经为秦国出生入死的肱骨之臣们。”即使这样其实违反了自己曾经的设想。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任官方式能过让官吏们感受到百姓的不易,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百姓——出身贫苦的官吏们自然懂,但功勋之家就不一定了。
“太保就是太良善。”嬴政倒是没说什么反对的话,只是略带抱怨的说,“就是不庇荫他们又如何?”到底还是同意了。
顾衍和那位儒学博士官领命离开,嬴政独自在王座上看刚刚顾衍和博士官留下的关于建立学馆和后续人才选拔的各方面意见,最后摇了摇头,“先生也为了大秦稳定低头了啊。”想起两人曾经在咸阳郊外读书的日子,那时的顾衍意气风发,好像心里只有未来,根本没有当下的样子,嬴政就想笑。
“寡人那时竟然还想着日后一定要将先生那些计划改的更符合实际,如今看来是不用了。”先生自己就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了。
蒙毅在顾衍离开后就回到了嬴政身边,听到王上的自言自语,心里想着王上和顾太保才是真的君臣相和。
顾衍不知道嬴政此时的想法,现在正匆忙赶向烧窑的地方。没想到等他刚到,就听到张苍的声音,“快快快,倒——”
眼尖发现顾衍过来的赵高在他身边跟着,此时正提示还穿着官袍的顾衍小心脚下。顾衍问他,“阿苍是在干什么?”
“张先生今天一大早就来了工地,和墨家的夫子吵了一架然后两人又开始做玻璃,试了一天,已经能做出通透如冰的玻璃了。”
知道赵高可能有点夸张,但顾衍还是开心了一些。张苍在自己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经过多次试验得到最终结果,就是这个过程都要比做出完美的玻璃更让顾衍高兴。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12-1920:15:32~2021-12-2020:50: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wq123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叶子6瓶;32730090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5章
“先生,先生。”在顾衍巡视工地,然后检验氯化铵的品质时,张苍终于跑过来高兴的对顾衍说,“这玻璃果然通透了不少!”
“起初做出的玻璃还带些颜色。”张苍将前几次试验的‘失败品’拿过来,放在顾衍的手上让他一一摸过,然后又说,“但是,我想起琉璃就通透许多,然后让工匠换了一些配比,现在的玻璃已经通透又坚固了。”
“但还是带颜色?”顾衍笑着边走边问张苍。
“是。”张苍没有隐瞒,“不过只要趁玻璃液没有凝固就将它擀平,尽量的做薄,有些部分就是透明无色的。”
“阿苍聪颖。”顾衍摸了摸他的头,忽然想起托付给他的甘罗小朋友,疑惑的问,“你没有带阿罗来工地玩耍吗?”还是让他一个人回吕不韦那里收拾东西了?
“先生就是太过操心,那孩子聪明着呢!”张苍嘟囔着,“昨天让他回去睡觉,结果他在书房待了一个晚上,我今天早上去找他的时候他还在书房睡着。仆从不敢弄醒他,就让他在那睡了。”
靠谱的学生还补充道,“我吩咐了家仆去吕相那里帮他收拾东西,也让厨房给他留了饭油炸豆腐也留了。”油炸豆腐是张苍非常喜欢的食物,顾衍让人在家里的花园里放了磨盘,好给张苍做豆腐豆浆之类的补充营养,——这么想想,下次见嬴政的时候也把配方交给他吧!当君王可是很劳神的,没有足够的营养可不行。
两人闲聊着,顾衍让张苍自己琢磨怎么放大物体,如果做出来就亲手给他做新美味,张苍点点头,又跑去看新一批玻璃的质量了。不过没走几步,又折回来从袖子里掏出木牍片来,交给顾衍说,“答应先生的农具,苍已经做设计好了,先生可以让少府监拿去做出来看看。”然后不等顾衍说话,又跑去锅炉边盯着了。
少府的工地上,守炉的匠人和负责监视、护卫的士卒们搭起了草棚,这是他们暂时歇息和做饭的地方。用来碾土的磨盘有时也会被用来磨面,等面粉磨好后就直接加如开水中,再撒一把野菜和一点点盐就是非常美味的食物了。
高炉的火焰依然旺盛,没有敢偷懒,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干着。炉火的热气从专门设置的烟道里通过,加热用来给匠人们用的锅炉。锅炉上是原本被用来给高炉降温的冷水,现在已经是被煮开的热水,正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有下水道一说,大部分的水道都是用陶管拼接而成,贯穿整个城市的下方用来排污。而顾衍稍加改造,将水道和锅炉联通,将热水直通匠人们居住的里村边。
地下的热水被匠人们用来做饭和洗澡,等到冬日降临还能取暖。
至于被用掉的,匠人们会自觉地增补进去。毕竟若是因为降温水减少而造成高炉爆炸,受伤的还是他们。
顾衍笑着摇摇头,转头问在一旁殷勤服侍的赵高,“分你几分田,每日计量麦苗涨势,可能做到?”刚刚检查了氯化铵,顾衍觉得可以用在田地里一试。
“定不负太保所托。”赵高没有犹豫,立刻应下。
顾衍笑笑,“若是做的好,你也能升为农官,到时候我再引荐你去见王上。”他知道赵高跟在自己身边的目的,毫不顾忌的将面见王上说了出来。当然,赵高不是没见过嬴政,只是那是他是一个寺人,而顾衍引荐的话,他就是一个官吏了!
赵高欣喜若狂,但面色不露,依旧恭谨的向顾衍道谢。
顾衍心想,只是赵高一步登天的念头恐怕是实现不了了。过不了多久,学馆和科举的制度就会被秦王昭告全国,到时候就算他引荐赵高,恐怕他也只能从学为吏之道开始了。
又找到少府监,将张苍的‘发明’给少府监看,少府监不太确定是否实用,又叫来善于农耕的秦墨们一起商量。
“这曲辕犁肯定能节省人力和畜力。”秦墨们用树枝摆弄了一下,做了个简易的模型出来,然后和顾衍说,“但是这播中之物的效果就不得而知了。”他们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就是将模型做出来也不太清楚到底如何使用。
张苍经过研究现在的农具后设计的出曲辕犁和耧车与顾衍记忆中的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张苍还根据如今的需要进行了一些‘本土’化改良。在顾衍看来,这两中东西设计的可比自己当年生搬硬套做出的龙骨水车和磨坊要符合实际多了。
让秦墨用木头做个模型出来,顾衍随便拿了点煤渣碾碎,然后模仿着农人翻土的样子将耧车插进地里,在耧车张苍专门设计的漏斗状的地方撒入煤渣,对在一旁围观的众人解释,“将这些煤渣比作中子。”
然后就推着小小的耧车模型向前,在众人炙热的目光下,随着耧车向前,同时有四道沟被开了出来,然后煤渣开始均匀的从漏斗中掉落,随着张苍设计的滑道从耧车上洒如刚刚开好的土地中,然后耧车背后用来配重的小锤左右摇摆正好将被翻出的土重新覆盖在中子上。
一个耧车,直接就包揽了翻土、播中、盖土的活计。
秦墨的首领在心里飞快的计算着,用耧车播中一人就可以做三四个人的活,再加上更省力的曲辕犁——人均开垦的土地肯定会增加,能中更多的田,就能养活更多的人。
“快快,将这木牍收好!”少府监立刻命人将设计稿收好,又告诉秦墨,“尽快做出来,等做出来我给苍请功,你们也少不了!”
有了升官的激励,匠人们立刻行动了起来。
等顾衍回家的时候,小小的工地上已经诞生了好几把曲辕犁和耧车。
以秦国的推广执行力,顾衍估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在秦国大地上看到农人们使用这些工具了。
作者有话要说:非常抱歉小可爱们,我不得不请假到1月15日。因为临近期末,我的实验做不出来,论文没有着落,还要修文物(这是个精细活,我必须高度集中精神),再加上期末考试。我觉得实在忙不过来,每天都在想着‘今天一定请假’,结果看到小可爱们的留言,最后还是在更新时间前码完发上来了。最近实在忙不过来,小可爱们我们寒假见!感谢在2021-12-2020:50:15~2021-12-2121:14: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5871863、悠悠、可知10瓶;柠檬树上柠檬果5瓶;666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章
又是一年收获季节,农人束发戴巾,□□着上身,下身也只着犊鼻裈,在田野间挥汗如雨。顾衍带着赵高和张苍在田野里巡视,顺便听一听农人的闲谈。巡视的是他前年交给赵高用来实验氯化铵的农田,分别种了如今比较常吃的粮食,用来检测铵肥的实际功效。
现在是秦王政三年,安分了几年的秦国又开始磨刀霍霍向诸国,前些日子蒙骜将军已经带兵前往韩国,如果不出意外这将又是一场大胜。其实顾衍最佩服的不是秦国在战斗力,而是身为秦王对臣子的信任和冒险精神。
嬴政甚至在战事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接收韩国国土的诸多准备,比如让顾衍和吕不韦以及众博士官编纂教材和律法文书,拣选官吏和博士跟随军队派往韩国准备安抚人心,建立学馆——这是朝臣‘商议’的结果。
学馆依旧建立,因为顾衍的劝说,嬴政最后在选官的方式上进行让步,太学的名额大量的被分给功勋家族,再加上推恩令的颁布,那些老古董们才松口将基层的官吏选拔开放。毕竟朝臣们也清楚,和头铁的秦王对着干其实最后受伤的也只会是他们,既然嬴政已经让步,再纠缠下去就是不识趣了。
不过,只是个太保的顾衍就没有嬴政那么好运了。动不了秦王,他们这些身有军功的老人还动不了一个只有虚职的小孩吗?
想想和老家伙们斗智斗勇的日子,顾衍忽然轻笑出声,引得赵高和张苍奇怪的抬头看他。两个人早就把长袍脱掉,将裤腿挽起蹲在田埂边上观察割过的麦秆,张苍一边说、赵高一边记录,听见顾衍的笑声纷纷抬头看向他,张苍笑着问,“先生在想什么高兴的事?”
顾衍也蹲下身子,眯着眼睛尽力去看赵高手中的记录册,说道,“只是想到了那些老臣。”
“军侯们欺负先生没有军功傍身,倒是给了王上一个抬举先生的理由。”赵高插嘴道,和顾衍认识久了,他也清楚顾衍骨子里是个温和的人,有时也会说些无伤大雅的闲话,“好在蒙骜将军也欣赏先生,王上让您随军,将军也没什么不满。”岂止是没有不满,当时蒙骜将眼睛不好顾衍接到军队里,没让他做一天正事,直到将晋阳平定,建立太原郡,才让顾衍象征性的进城受降。不过出乎蒙骜意料的是,顾衍用太保的身份勒令进城的军队不许滋扰百姓,然后尽力安抚百姓并且开仓放粮,广施恩惠,释放了奴隶,平分土地,同时宣布建立学馆,教导新的耕作方式。
因为军队的存在,当时太原郡百姓无论有没有在心里承认这些事,都安定下来。甚至在往后的一月多里看到秦军果然不似传闻中残暴,更像是戏剧里的天兵,渐渐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26/73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