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们一下就散开去干活了,夯地的号子很快就响彻天迹,虎子更是不知道跑到哪里去干活了。二丫害怕的缩了缩脖子,站在原地。
“哦,是你这丫头。”等里正和那个温柔声音的主人来到她面前,二丫对着贵人低下头,就听见里正用完全不同往日的细声说,“公子好眼光,这丫头的大爷跟着邻村的先生学过两天,还算是识得几个字。”也不管二丫是不是真的会写字。
“嗯,那就让她跟着我吧!”
二丫就这样加入了河边工厂,平日里跟着虎子片竹子,休息的时候就和那位留下她的公子四处转悠,学习记账。
“二丫,我用十钱盐换十钱麻,再分于五人,一人得多少麻?”公子一边在地上画着她看不懂的图,一边随口考她。
二丫剔除无用的信息,然后在心里算了算,肯定的说,“一人两钱麻。”
前些天这位山上的里正写了一个术数的口诀教给自己,让她背熟,然后在任何时候随机考教自己。虽然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身份——显然不是普通里正,不然管理自己的那个里正也不会如此小心翼翼。
“顾先生,这是什么?”二丫伸手搀扶了一下蹲久了有些眩晕的里正,好奇的询问。土地上的划痕像是一个大型的炉子,又和她平时看到的炉子不一样,看上去像是给土包。
“如果能顺利将水骨龙车做出来,我就告诉你这个是什么。”里正,也就是顾衍用一直不离身的鸱鸮杖撑了一下自己,然后笑着说。眼前最后的那点光亮,又消失不见了。
“啧,我以为先生只有我一个学生?”拎着捉来的猪仔,嬴政危险的眯着眼睛。
春日祭,众人春射。自从回到童年他就再也没有摸过弓箭,刚好在顾衍忙活两人设计出的水骨龙车时,他去锻炼筋骨。
原本猎到野猪心情不错,还想着那小猪仔给目盲的小先生补身体,没想到第一次来工地就看到他的先生在悉心教导一个野丫头!(野味不可食,大家不要学习)
他已经听了一阵子,那个什么计数口诀先生都没有和他说过。虽然术数确实不是什么帝王之学,可他不学不代表顾衍可以不教。
因为一身猎装的少年气势惊人,周遭偷偷关注这边的工匠农人在他看过来时都赶紧转头各干各的,不敢偷瞄这个传说里的王太孙。贵族向来不与贫民接触,只是那山上那位在那个空里给王太孙教书才让他们有机会见到真正的贵族,而顾里正又性格与人和善,相处几日他们已经不似初见时尊敬,如今被嬴政一吓才惊觉贵族不是他们所能窥探的。
身后的韩徒更是被他吓的冷汗淋漓,怀里抱着的大猪都不能给他安全感了。
顾衍听到声音回头,按住要往下跪的二丫“我予你那蒙学之书上自然有更详细的,又何必和一乡野丫头斗气?”
作者有话要说:嬴政:朕完全懂了!
顾衍:不,你不懂。
第12章
至于嬴政没有看到?那是他的问题,顾衍是丝毫不慌的。
嬴政也毫不示弱,“你那书开头都是些劳甚子腐儒之说,谁还有心情看下去,先生不如早早分科教我才是长策。”君子六艺,嬴政一项都不需要顾衍教,他现在还有耐心跟着他胡闹些墨者之学,不过是觊觎顾衍脑子里那些崭新的思想。但此时的教学其实不是这样随意的,分类分科是非常清晰与后世无二。
“我以为阿政只对帝王之学感兴趣,不屑于此类墨者之术。”顾衍吩咐二丫去统计土方,自己留下来和嬴政调笑,“若是想学,我自然会教你。”
“你是我的先生,怎能自降身份?”嬴政显然不满顾衍教其他人的行为,面色冷凝的说。
“如今识字的人不多,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稍微教教的分担工作的,你可莫要胡闹。”顾衍无奈的说,“我只有你一个学生,自不会有他人。”
顺毛撸了很久,嬴政才满意,顾衍也换了话题,“你我二人设计的水骨龙车已经可以组装了。”
“哦?”果不其然转移了嬴政的注意。
两人走到岸堤边,农工坐到边上正歇息,看到他们来连忙让出地方,退到一旁。嬴政踩了踩夯实的土地,皱着眉头,“水渠营造当以质为先,城墙夯土都需百步以内五石弓射而不没,水渠怎可如此松散?”说完还看向明显是工头的人,那人连忙跪下叩首,“王太孙有所不知,水渠不比城墙,地上部分夯实便可。”
“超标准完成太耗劳力,是我让他们不必太苛刻的。”顾衍替瑟瑟发抖的工头解释,“只要水渠部分结实就可以了,不必空耗人力。”
水渠的营造是非常苛刻的,为了不让水过快的渗入地下,水渠部分的夯土都会打的非常坚实。
顾衍要来一杯水,将水倒在已经夯实的水渠上,对嬴政说,“一刻钟不渗完,就算工程合格。”然后和嬴政一起看着那杯水在地上晃晃悠悠的就是不渗进去。
坝面是夯土材质,坝壁却是夯土加烧结的耐火泥堆砌而成。顾衍本身是不会烧耐火泥的,还是工匠们在做饭的时候发现河滩地的细泥可以烧出不会耐水耐火的硬块,才用在了水坝上。嬴政探身去摸那些砖块,感觉比脚下一刻钟都不渗水的夯土地还要结实,皱着眉头对顾衍抱怨,“那些少府真是吃干饭的,这要好用的东西竟然都不知道。”竟然让乡野村夫去发现。
“若是能建个院子放材料就好了。”顾衍没搭理他,自言自语,“春雨最贵,可对竹木不好,那些材料都没做防水恐怕见雨会坏。而且,长期的劳工每日往返村子和工地也不方便,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也好——”
话没说完,就被旁边候着的里正慌忙打断。
“慎言,慎言,公子慎言啊!”里正颤抖的顶着嬴政的死亡视线趴伏在地,“庶民必比邻而居,不可私建住所啊!”
像顾衍那个空里就是例子,他想要在僻静的地方建单独的书院就得有一个完整的里,只是里面的户籍是空的,住民都是他家的仆役或者奴隶。
“玩笑话而已,吾知晓秦律。”顾衍温和的说,没有辩解。
“先生慎独啊!”此时嬴政的声音从他身边幽幽地传来,“有心人听去了,还以为先生对秦法不满,那可是大罪。”私下议论律法,罚五甲,更重要的是顾家的名声会受损。
“吾知矣。”顾衍向着声音的方向微微躬身,“阿政大才,吾受教。”
按礼,嬴政侧身不受,这事才算过去。
顾衍命韩徒照着自己的设计图让家中奴仆制作了很多建筑工具,用的最多的是用来粉碎土块的磨盘。本来顾衍是打算设计省力的沙石破碎桶,但找不到适用的铁——铁是军需品,很难单独买到,除非他有合理的理由才能以‘里正’的名义申请。最后只能找来坚硬的石头,做了磨盘。
午后,顾衍和嬴政坐在工地里讨论《左传》,忽然二丫揪着一个小子来寻他,后面还跟着里正,说是有人盗用工地的东西,还用那工具浪费粮食。
顾衍正想着穆公篇的某句,此时被打断倒也没有不悦,只是嬴政显然很不开心。安抚了明显暴躁的嬴政,顾衍这才有空应付二丫和里正。
“这竖子将明日的朝食放在那土磨里碾碎了!”二丫重重的将一个不足十岁的男孩推倒在地,然后又轻快的说,“私用工具,公子快快审了他,好让大家加餐。”她倒是毫不避讳。
抓了贼人,见者有赏,从百钱到几十不等。如今的一石粟差不多百钱,边关可能稍贵但大差不离,就是农人月余的收入了,像二丫这种家里没有壮劳力的可能还要更多。她抓了这孩子,要是顾衍说按律办,她可就能得一笔横财!
“公子,公子,不是”孩子被压在地上动弹不得,只能挣扎着大喊求饶。
第13章
里正上前将事情起因禀明,不过是这孩子准备饭食时见石磨碾土,觉得也可以用来碾麦脱壳,就趁人不注意倒了些进去试试。当然,壳没脱出来,麦倒是被碾成粉了,被二丫看到就揪来报他。夹杂着麦麸,麦和麦皮的粉末让人无从下手,每天的粮食的定量发放的,孩子这样一弄明日所有人都要饿肚子。
“那麦粉何在?”顾衍问,然后在里正递过来的时候伸手接过被当作物证。粗糙的石磨当然不可能碾出顾衍熟悉的精粉,还带着谷壳碎渣,可顾衍却会心笑了。其实此时的人也吃汤饼,但舂米、麦是辛苦的活计,更不要说把麦弄成粉了,就是达官显贵也不太常吃麦粉——在他们看来,这是贱民所食。
不过顾衍觉得,那是不会吃。只要找对了做法,刻在基因里的吃货天赋会让所有人都喜欢上麦这种美好的东西的。
“二丫,我素来喜食麦,这孩子是受我之命才用土磨碾麦,放了吧!”
里正和二丫心有不甘,若是顾衍就这样随便将男孩放了,岂不是他们都没有赏金可领?
嬴政此时开口,“你们二人守法遵规,也当受赏,今日的工钱就多结三倍。”算是堵了两人的嘴,赶紧打发走了好让先生继续讲课。
顾衍笑着点点头,觉得嬴政好像开始体谅百姓不易了。
果然,听了嬴政的话,二丫和里正也不再说什么要罚那孩子的话,纷纷低头领赏。男孩也被松开,在那里磕头谢恩。
“这麦粉不知能否予我?”顾衍摩挲着麦粉,“刚好有阿政田猎之物,你三人拿去给大家加餐,全当我换这麦粉了。”反正嬴政也说那肉是给自己的,顾衍换起来毫无压力。
仗着自己看不见就无视了嬴政的死亡视线。要知道,等到身边的这位登基,他可就没那个胆子再这样肆无忌惮了。
在始皇还是幼崽的时候抓紧机会放飞,不然光阴不再来啊!
在外,嬴政还是给自己名义上的老师面子的,没有当场发作。趁着就要食哺食的当口,顾衍亲手将磨好的粉过筛后和成面,放在阳光下自然发酵。如今气温正好,也不过半小时有些发黄的面团就膨胀到了一倍大。
嬴政亲眼看到这一现象,心想顾衍究竟要做什么,就看到按理来说要‘远庖厨’的君子竟然挽起下裳,脱掉丝履跑到正要杀猪的工人那里去了。
“先生——”
贵人不与贫民为伍。嬴政知道自己的老师异于常人,但心里还是不能接受他这样自然的这些贱民混迹在一起,只可惜他没拦住,只能在不远处直瞪眼。
顾衍从杀猪的队伍里回来,作为贵人当然分了最好的肉,又让韩徒找来一块薄石板洗净,架起火堆。
其实顾衍自己也不算会做饭,不过是看前世的母亲做过几次罢了。为了安抚嬴政只能硬着头皮上,更何况他也馋了。
揉好了面,再随意的扯开将面条扔进韩徒在旁边一直热着水的陶鬲中,又将此时唯一的去腥香料姜拿出一些和铜刀片好的肉丁拌好,放在已经烧热的石板上加热。顾衍专门要了带些肥肉的部分,在美拉德反应的促进下石板边香味飘飘。
尤其是被煸出的油脂,散发着此时人没有办法拒绝的香气。没有植物油的年代,动物油便是大家摄入油脂的最主要来源,可普通人那里有机会时常吃到油脂呢?
就着煸出的油,顾衍将肉简单的炒了一下放点盐就算是这个贵族以各种肉羹为食,平民吃麦菽饭的时代不可多得的美味了。将面条从鬲里面捞出来,拿碗乘好再浇上闪着油光的肉丁,一碗简单朴实的肉臊面就完成了。
虽然肉香飘布整个工地,但工人们只敢偷偷的往这边瞟,然后默默的咽下口水。肉食难得,一人分到的肉虽然不多,但如果和其他里的大人物换粮食的话也是不小的收入。
二丫咽下口水,将分得的肉用树叶包好心里琢磨着怎么分配。
留下一点点给奶奶加餐,他们命贱享受不来这种精贵的吃食,剩下的就走远些到大柳树里和官吏换点粮食这些肉应该能换个三四天的口粮,就换麦,可以多换点。麦饭难咽,但刚刚看公子做麦粉的方法很好,那舂米的石臼说不定也能将麦捣成粉,到时候她和奶奶两人可就能好好吃一顿饭了!
越想二丫越觉得可行,忍下肚子里的馋虫,又遗憾的看了眼没有肉的膘。虽然这东西有润滑的作用,可那都是给贵人的车架用的,他们这些贫民用不上,放在那也浪费
嬴政的邯郸也吃过这种汤饼,但味道远没有顾衍做的好吃。人类刻在基因里的对油脂的渴望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明显,让嬴政觉得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饭食。
在他大快朵颐的时候,顾衍已经溜达到那堆肉膘边上了。看着做饭用的甗还有水,就招呼还没走的二丫将肥膘扔进水里煮。
“公子这是作甚?”二丫看着锅里咕嘟咕嘟的膘,疑惑的问顾衍。
顾衍微笑着说,“扔了有点可惜,我打算把油存起来。”
“油”二丫没有吃过油,但也知道是个好东西,“那我能在边上帮公子吗?”在旁边帮忙能学会一门手艺,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分点油。
顾衍点点头,他不讨厌为了生存动而耍的小机灵。不过,如果没有油脂的摄入,人体所需的能力需要大量的食物去供给,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粮食无意义的消耗。顾衍想起农人常常吃的菽,也就是后世的豆子,心里有了计量。
等到嬴政吃完饭,顾衍也收获了一大锅猪油,只要等到它凝固,以后再做饭的时候他就不用忍受各种翻来覆去的羹,蒸菜和烤肉了——虽然有的味道不错,但单调的饮食难免让他厌烦。
“阿政不是要看龙骨水车建的怎么样了?”这才是嬴政过来的初衷,不过是刚刚被顾衍教二丫的事情给气的忘了。
为了防止嬴政再说什么教二丫不教他的疯话,顾衍赶在他开口讽刺前提议道。
作者有话要说:嬴政:仙人只能教我一人,贱民怎敢?
第14章
龙骨水车的结构非常简单。以木板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顾衍做了精细的更改,还拿饴糖和这边的孩子换一种长相非常接近蒲公英的植物。这种在现代已经很少见,只有西北地区和中东分布的东西在他现在看来可是千斤难求的存在。
用龙骨水车时要靠农人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这里距离田埂不远,可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顾衍才会命农人先挖一个小干渠用来引水。
7/73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