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与君(穿越重生)——石榴煮酒

时间:2023-11-22 10:23:46  作者:石榴煮酒
  周君之应声,回了句“解决好了”,半晌,却又还是忍不住心中疑问,道:“只是弟子觉得,宫中并非只有一名红莲教的信徒。弟子所遇之人,恐是被人推出来顶罪之用。”
  南宫观主听他这么说,便知道这后面有些隐情。他也并不惊讶,只是让周君之将宫中的事情仔细讲讲。周君之自然是事无巨细,桩桩件件,任何细节都不放过地同南宫观主讲了。南宫观主也听得仔细,听周君之这样讲了便明白周君之为何会有所疑惑了,道:“所以你认为,淑妃的死有蹊跷。”
  “是。”周君之应声,又想到了什么,道:“另外,此前陈家庄的事情,弟子也觉得有些可疑之处。”
  陈家庄出事的时候,南宫观主尚在闭关,出关后听闻了一些陈家庄的事情,又觉得周君之处理妥当,便没有仔细问。如今听周君之说那件事也有些疑点,自然也打起了精神,问道:“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周君之便道:“禀师父,沈师弟曾同弟子说,他发现陈家庄的阵法有些问题,那些红莲教教徒,恐怕并非完全是因为武功高强而挣脱阵法逃走。沈师弟认为,这其中恐有乾元观的内线接应,从根本上破坏阵法,放红莲教反贼逃跑。”
  这沈毓真可是个外门弟子,南宫观主之前也听说了,陈家庄一事,对外说是周君之赶到及时,实际则是沈毓真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是这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外门弟子,却颇得周君之这位观主亲传大弟子的青睐,实在有些意外。
  对于周君之的说法,南宫观主并未马上回应。他又瞧了瞧周君之头上的发冠,又瞧了瞧周君之笃定的态度,却不免笑出一声,道:“君之,这个沈毓真,是什么人?”
  听见南宫观主询问,周君之似乎才意识到南宫观主对沈毓真并不熟悉,此前也都是仗着周君之对他的信任才能让南宫观主信任对方。可如今并不是一起处理事件这样简单,沈毓真到底还是个外门弟子,质疑内门弟子内有奸细,便算是出格的事情了。
  周君之自然是相信沈毓真的,既然南宫观主有疑,自然极力解释道:“禀师父,沈师弟确实还只是外门弟子,但他处事冷静心细,武功基础更是扎实,对于阵法符箓的基本功都很是过硬。只是他出身并不好,为当年山下大招时入观的普通百姓家的孩子。”
  没有背景却有些资质,这样的人若是埋没在外门,确实有些可惜了。
  南宫观主似乎有些疲乏了,他靠在椅子上换个舒服点的姿势,道:“既然如此,依君之的意思,在外门弟子中,又有多少如沈毓真这样的弟子呢。”
  这话却给周君之问住了。他一时没有想明白南宫观主的意思,思索了半晌才道:“弟子愚钝,除了沈师弟外,并未观察到是否还有这样的人。”
  作为大师兄却对外门弟子的观主过少,周君之不免有些自责。
  倒是南宫观主并不在意,他甚至并没有责怪周君之的意思,而是道:“无妨,哪怕最终只有你所关注的沈毓真一人,便也算是值得的。”
  “师父?”
  周君之一时不知道南宫观主在说些什么,心头正是疑惑,倒是又听见南宫观主的声音淡淡传来,道:“我最近也跟几位长老商量了,想着过些日子举办比武大会,从内外门弟子中,选择合适的弟子成为亲传弟子。”
  这可是一件大事,且周君之之前并没有听过。他当即惊了惊,但很快又镇定了下来,道:“师父,这可是大事。况且亲传弟子已多年未曾选拔过,师父若有此举,当向朝廷报备。”乾元观因国教的性质,对于亲传弟子的选拔很是苛刻,像是周君之这样的观主亲传弟子更是严苛——周君之入门成为亲传弟子的时候,南宫观主尚未接任观主之位,而等南宫观主接任观主之位后,周君之便也再没有师弟师妹了。
  南宫观主怎么会不知道选拔亲传弟子的程序是如何繁琐,看出周君之有些紧张,南宫观主又淡淡笑道:“此事你无需担心,我与各长老都会安排好。君之届时只需与现在的各位亲传弟子们,一同照顾好内外门弟子即可。”他顿了顿,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叹气道:“乾元观虽是国教,可到底也是江湖中的正统门派。如今观内皇亲国戚众多,虽说是门面好看,却也没有什么真材实料。若是不能再选拔出一些实力出众的弟子,乾元观的前途堪忧啊。”
  这确实也是乾元观目前的处境。如今乾元观仗着国教的地位,天子的宠爱、百姓的香火以及各位长老的震慑,尚且还有一丝立足之地。可一旦这些都失去了,没有上乘的武学继承人,乾元观的地位便只会一落千丈。
  江湖那么大,多少人都盯着国教的位置。乾元观今日若还不能早做准备,他日便只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南宫观主自年轻时便身体不好,对于危机的意识便更是强烈。周君之自然也能明白师父的用心良苦,他应声道:“弟子明白,弟子定会分内的事情。还请师父将此次大会的流程和安排告知弟子,弟子好前往准备。”
  看着周君之的诚恳,南宫观主自然是放心,道:“流程和安排待我和各位长老敲定且上报朝廷后会告知你,不过有件事情,我还是需要你来办。”
  能交给观主亲传大弟子的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周君之心中顿时更加认真,应声听南宫观主又道:“关于你说的红莲教的事情,其实不只是陈家庄,也不只是此次宫中的事情。自从我们将红莲教教主关在秘境中后,他们便时常会有一些小动作。这也是让我比较担心的事情,而且不止是你,几位长老也有注意到——”
  “观内似乎有人同红莲教勾结。”
  当年乾元观奉旨剿灭红莲教,如今那教头还被关在乾元观的秘境中。观内却有人同邪教教徒勾结,这事情说出去可实在打脸。
  周君之没想到自己的猜测在南宫观主这里似乎已经印证了,顿时也明白南宫观主要交给他的事情是什么。他打了十二分的精神,又听南宫观主道:“所以我会尽快安排你再入宫一趟,查验淑妃的尸身,确认淑妃的死亡原因。”
  淑妃死得蹊跷,况且谁都没有见过淑妃死前的最后一面,淑妃到底是如何去世的,是否同宫中未被铲除的红莲教有关系,这都是乾元观需要明确掌握的事情。
  周君之知道此事重大,自然认真应下。倒是南宫观主,看着认真应对的周君之,神态更加放松了一些,反而有些闲趣道:“君之,你觉得那个沈毓真怎么样?”
  这话题忽然又回到了沈毓真的身上,周君之一个措手不及,慌忙间愣了半晌,似乎没明白南宫观主的意思,又仔细琢磨了一阵,才道:“禀师父,弟子觉得沈师弟资质不错,若是能通过此次大会成为亲传弟子,当也是乾元观的一大幸事。”
  周君之这回答一板一眼,反而让南宫观主轻笑出来。显然,对方想听的并不是这个,似是觉得自己弟子愚钝,又似是觉得自己弟子有意隐瞒,南宫观主干脆问道:“我是问你,你跟那个沈毓真见过几次面?觉得他是怎样的人?”
  如此直白的问题,顿时让周君之心跳漏了半拍。他一时间惶恐起来,不知道南宫观主为什么要问这种问题,一面却又担心南宫观主是不是瞧出了他的什么心思。因此他还没答话,脸便已经红了三分。
  好一会儿,周君之才磕磕巴巴地道:“师父,师父为什么问这种事情?”
  约莫是难得见到自家徒儿这样事态和羞涩的表情,南宫观主心满意足地欣慰笑笑,道:“我只是在想,君之看上的人,定然不会有错罢了。”
  “师父……”这话听着像是打趣,却又让周君之更是羞耻。他一时间低着头,也不敢去看南宫观主的眼神,因此并没有注意到南宫观主看着他的眼底,似有什么留恋和惋惜,像是追溯时光般的回忆在流淌。
  “君之啊——”,南宫观主语重心长道:“你在乾元观修行二十余载,论武功心法、伦理道义自然是无人能比,我也相信君之定然能成长为武功大乘之人,可继承乾元观之大统。但修道亦是修心,并非要泯灭人伦常理。你的道理懂得多了,我也不用同你细讲,但君之要记得,有些时候,遵循本心,亦是一种修行。”
  周君之没想到南宫观主会同他说这些,一时间有些怔愣,心中却也不免反复琢磨起南宫观主的话来。倒是南宫观主已经乏了,也不想再同周君之说什么长篇大论,起身摆了摆手,便让周君之来送自己回去休息了。
 
 
第二十五章 
  乾元观要选亲传弟子的事情很快便传开了,不管是内门弟子还是外门弟子,这可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也难怪观中弟子们兴奋,却只有沈毓真的反应似乎是平平,除了每天日常练剑修行,还是喜欢捯饬他那些瓶瓶罐罐。
  沈毓真的柜子里有一堆瓶瓶罐罐,他也不让别人碰,出门的时候也会把柜子锁好,别人便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久而久之,反而也不好奇了,任由他捣鼓——谁还没有点个人爱好呢?
  亲传弟子的选拔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文试一个是武试。文试顾名思义就是考验弟子们的文化水平,包括乾元观的经文典故、符箓法阵等等,根据内外门弟子的差距,自然也有两个考场。
  文试的时间在下月初八,公布的日期在下月十二,文试通过后再进行武试。武试的时间在下月廿二,中间可用作准备的时间还是很充分的。
  没有人不想成为乾元观亲传弟子,因此这段时间大家都非常用功。这倒是显得沈毓真有些悠闲了。他看起来丝毫不紧张,反而还有时间溜出去去找周君之。
  不过有些意外的是,周君之并不在这里。
  他的住所没有人,看守的弟子说大师兄前些日子出去了,去了哪里并不清楚,只说是南宫观主的安排,至于大师兄什么时候回来,他们自然也不清楚了。
  看着禁闭的院门,沈毓真难免觉得心中有些空落落的。实际上,他心里远没有面上看来那么轻松。
  乾元观七载修行,虽然有周君之的另眼相看,但沈毓真并不觉得自己的武功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更何况他更担心周君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会做出什么自己难以预料的事情。
  他并不怀疑周君之的解决能力,他只是担心周君之的性格会让他吃亏。
  只是如今周君之受命并不知晓去了哪里,沈毓真就算去寻,估计也不会有结果。他心中纷乱不静,哪怕是背诵经文也无法安心,半夜里睡不着觉,便只能跑去山巅练剑。
  但实际上,沈毓真自己也觉得很惊奇。此前多少年,他对于周君之也都是默默关注,偶尔远远在人群中看他一眼,总是妄想着某一天或许会同他有所交集。而如今真的有所交集了,情感却像是洪水一般,拦都拦不住。
  虽然他知道这样并不对,虽然他几次想要克制,可总有那么几个瞬间,让他忍不住,他情不自禁,他心绪难安。
  以至于他午夜梦回的时候,便总是以为自己看到了一团鲜红的火焰,看见周君之的身影在梦中陨落,又或者——看到他被歹人裹挟着,转身走入一团黑暗里。
  梦里他看着周君之冰冷的眸子,比那歹人的奸笑更刺眼。
  于是他会从梦里惊醒,看着窗外冷冷的月光,叹一口气,心想,还好是梦。
  可是他还是不知道周君之去了哪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文试那一天,甚至在进入考场的时候,他都在幻想周君之会不会来这边帮忙看场。
  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看到周君之。
  失落,让文试都变得索然无味。
  文试具体分为上下午两场,共要进行一天。在沈毓真看来,这当真是最难熬的一天之一,以至于他甚至都不太记得自己写了什么,符箓是如画的,阵法是如何摆的。等到了黄昏将至,看着倦鸟归巢的时候,他才恍惚回了点神来。
  这要是考砸了可如何是好?
  沈毓真小小担心了这么一瞬,但转眼却又提着剑,踏月去山间练剑了。
  十二日,成绩公布,沈毓真毫无疑问通过了文试阶段,接下来便要准备十天后的武试了。
  说是武试,却也并非一对一的比武,而是将弟子们分散在乾元观的后山上。这乾元观的后山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密林,林中分布错综复杂,且传闻还有野兽出没。早些年据说有贼人想要来乾元观偷盗,却不小心走进了后山密林,此后便再也没有出来。
  当真是一片吃人不吐骨头的黑森林。
  阴暗恐怖的传说固然吓人,不过乾元观也并不会让自己的弟子们出事。届时,几位长老和如今的几位亲传弟子,都会在后山严阵以待,时刻关注弟子们的进度,如遇突发情况,定然也会立即出手相助。
  武试也要进行一天,相比起文试的上下场,武试便没有场次了。弟子们要在后山经过十二个时辰,得胜的标准便是抢夺提前放置在后山中的五件法器。在武试结束的钟声敲响时,谁最终拥有这五件法器或这法器中的一件,便可拜入观主或某位长老门下,成为亲传弟子。
  也就是说,武试最终选拔的亲传弟子,最少一人最多五人。
  名额虽不少,可对于通过文试的上百弟子来说,依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其中除了过硬的武学,恐怕运气也是占了不小的成分。
  这激动人心的武试,让乾元观中这几日都弥漫着热烈的气氛。可在沈毓真看来,他却似乎并没有那么感兴趣。好像亲传弟子对他的吸引力并不大,又或者说,参加这次亲传弟子的选拔,只是他需要完成的“任务”——甚至这几日,他还嫌吵闹,换了个更清净的地方练剑。
  这便是周君之回来的时候,听人说起的事情。
  皇宫一趟,周君之没想到能如此大费周章。皇宫中确实还有红莲教的残党,他们此前似乎没有想到周君之能杀个回马枪,因此周君之此次在皇宫中的一举一动,都像是落进了监视的蜜罐子中一般,步步维艰。
  周君之明白,若是不能摆脱他们的视线,自然什么都查不到。因此这一趟下来,可谓是在宫中斗智斗勇,甚至几次不得不出手相逼,这才让他查到了一些确凿的证据。回来同南宫观主复命。
  而当他一复完命,便打探起了沈毓真的情况。
  选拔亲传弟子自然也是他这个大师兄该关心的事情,虽然此前他也有一些长老们收徒的经历,可如今却并不一样。到底是如何不一样,恐怕是因为,这一次多了一个沈毓真。
  他知道,作为大师兄,自己本不应该对任何弟子有偏袒。可他现在说到这些弟子们,脑子里最先想到的还是沈毓真。因此他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托人去询问沈毓真的情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