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登基的那天朕发现自己是反派(GL百合)——晓梦致幻生

时间:2023-11-23 10:15:14  作者:晓梦致幻生
  田安之一脸怀疑。
  王励勖笑了:“你放心,无论如何,我总不至于连那种穷乡僻壤的人都对付不了,若是真的不行
  ,我也就别想着继续做官了,我若是陛下,也不会继续给我这样的人机会。”
  说到这,王励勖不禁想起上月节宴之后,陛下终于召见他,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
  “让你去查案,你倒是有空做些别的。”
  神色平静,是不辨喜怒的样子。
  王励勖却觉得陛下似乎是有些生气的。
  而当时,他和田安之一样,觉得陛下这气并没有什么道理。
  他老实答道:“卢景山一案所调查到的,臣都已送回京中,只不过有一份特别要紧的文册,臣随身携带,想要交给陛下。”
  他将这份文册递给陛下,料想陛下一定会勃然大怒,却没想到并没有,陛下只冷笑着将文册掷于案上,道:“意料之中。”
  王励勖有些惊讶。
  这里记录了卢景山勾结朝中官员,贩卖军粮,获利数千万的事件。
  这差不多与前一年秋收所获得的所有税粮等量了。
  陛下却说,意料之中。
  想到回京之后听说的那一场大事件,王励勖隐约明白了,这场大案大约就在陛下的计划之中,处罚如此多的官员,也自然绝不止是因为他们参与了这场逼宫。
  怪不得,他当初报上来和卢景山有勾结的官员名单中的人,被贬被杀的,几乎已经有一半。
  陛下开口道:“两年前朕翻看户籍,发现人口不升反降,便知道朝中定有官员从中作梗。”
  王励勖服气道:“陛下见微知著。”
  陛下看着他,却说:“你今日既然说朕见微知著,朕便有另一件事想说……”
  陛下目光深沉,王励勖垂首不敢直视。
  “你知道么,这世上的事,都是环环相扣的,朕这儿,有个战役案例,你且看看,若是你会怎么做。”
  陛下走到沙盘,用旗帜事宜城池,又在城池两边,画上两道河流。
  “已知此地比彼地地势要高,此城久攻不下,若是你,会如何攻城?”
  王励勖静静看着,半晌道:“臣将截断此水,修筑堤坝,挖开彼水,水灌此城。”
  陛下静静看着他,道:“当年,那位将军也是这么做的,百姓随水流,死者数十万,鄢城从此消失
  ,此地百姓多年受水患之苦。”
  王励勖长叹了一口气:“可是陛下,若是不攻下此城,此战失败,又有谁会感激您的仁善呢?”
  “朕的话还没说完呢,既有水患,自然要治理,百姓便依托着那位将军当时所建的军渠,扩大扩宽的水渠,从此,那水渠淌过之地,便是一片良田了。”
  王励勖愕然。
  “朕说了,朕想说的是,一切是环环相扣的,但是,也有一种可能,若是此地地势再险峻一些,河流从此一泻千里,那么这片地方将再也无法治理,而变成了一片荒泽,这所造成的危害,就太大了。”
  王励勖茫茫然不知所措,若有所悟。
  “朕只是希望,不管做出任何决策之时,你都先想想,除了损失最大的办法之外,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你或许觉得只放弃小部分人的性命已经是最好的办法,那朕只问你,若你养大的孩子有一天变成了要被放弃的人呢?你先别回答这个问题,朕将封你为元江县令,这自然是个小官,但朕需要一个你治下人口翻两翻的答卷,这次只有你一个人,或许会很难,你可愿意?”
  “臣愿一试。”
  “好,退下吧。”
  王励勖脑中乱糟糟一片,走到门口,陛下却又叫住他:“送你一句话吧王励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那天王励勖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对他说这个。
  这是《孙子兵法》里的话,他早已烂熟于心。
  但今日却好像有些明了了。
  “……最好的办法,是攻心。”
  他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来,田安之一惊,正要详细询问,王励勖上了马车,冲她摆手:“路途遥远,我就走了,你在京中,也一切小心。”
  这还是第一次听王励勖嘴里吐出关心的话,田安之受宠若惊。
  却听王励勖又说:“你若因田公的事对陛下心生怨忿,那未来我的官职就都能赶上你了,陛下,是能看穿你心里在想什么的。”
  田安之身体微僵,回过神来,王励勖的马车已经远去了。
  徒留她呆呆站在原地,在还带着寒意的冷风中,怔怔发呆。
  ……
  仲春二月,傅平安和洛
  琼花前往北郊祭祀蚕神,等从北郊回来,也就送走了过年期间来到魏京的各种宗室,百官们也从过年的状态中渐渐回归,眼看着一切步入了正轨,傅平安在朝会上表明了几个重要事项。
  一是加紧完成春耕各类事宜,保证土地不空置,保证农民权益;
  二是继续加强对鬼戎的各项防御工事,修建城墙,城门,护城器械,培养战马骑兵,并商讨其他对抗鬼戎策略;
  三是要求各地方郡国派遣副手前往京中述职;
  四是从各方面剿灭太平道党羽。
  这其中,进行最多讨论的是四。
  但其实在官员心目中掀起最大波澜的是三。
  陛下为何突然叫地方官员进京述职呢?而且不是各地州牧或者国相,反而是副手。
  “陛下所想,自然深远,咱们这事上就不用想太多了吧。”
  新上任的廷尉令拍了拍朝服,一脸正气地走进了宣室殿之中。
  陛下已在宣室殿之中。
  玉容平静,神色温和,令人如沐春风。
  今日仍是主要讨论如何剿灭太平道。
  此前提出过一些比较激烈的计策,陛下觉得不好,认为扰民不是良策。
  于是目前所有讨论偏向于如何温和去除太平道的影响力,有人建议,朝廷出面,也阻止一个教派,抢夺太平道的受众。
  傅平安微笑道:“这是个好主意,但是,这件事不能明面上由朝廷出面,最好表面上看起来是个独立的机构。”
  “臣也是这个意思,毕竟要是真由朝廷出面,反而会引起争议。”
  争论过后,大家开始集中讨论这个机构的名字。
  “善义司。”
  “仁道教。”
  “还是应该和道法有关,叫平心道吧?”
  讨论到最后,众大臣皆望向傅平安。
  傅平安却冷不丁想起一段久远的往事来。
  她忍住笑意,道:“叫皇天道吧。”
  “皇天?这……会不会有点指向陛下?”
  “此言差矣,皇天后土,早有说法,而且陛下如今在民间本就有神名,确实再好不过。”
  “不过陛下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么?”
  傅平安笑而不语。
  只是议事结束,她兴冲冲跑到了景和宫,告诉了洛琼花这件事。
  “……这个机构的名字将叫做皇天道。”
  “皇天道?”洛琼花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
  傅平安见她一副没想起来的样子,却有些失望,道:“你怎么就忘了啊,小时候在西市,霍平生不是还和朕争夺左护法之位么。”
  洛琼花突然恍然大悟:“啊,那是我小时候在西市组织的。”
  她突然涨红了脸,道:“陛下怎么会用这个名字啊。”
  傅平安见她脸色娇嫩,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触手滑腻,如膏脂一般。
  “那或许是因为,朕差点变成左护法吧,你说对吧,右护法。”
  洛琼花捂住耳朵:“别,别叫这个。”简直叫她害臊得挠心挠肺了。
  傅平安贴近对方耳侧,轻轻呼气,洛琼花觉得痒,一阵瑟缩,很快屈腰缩成一团,两人滚倒在了床上。
  四目相对,气息缠绕。
  发丝躺在被褥上,像是两条河流汇合在一起。
  心和手一起发颤,明明那么多次了,却还是有些不习惯。
  但渐渐地,温柔的抚慰和那些附在耳边轻声吐露的甜言蜜语叫她沉溺滑入无边的暖潮之中。
  无论如何,眼前这快乐是真实的。!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叫傅灵羡看来,虽然去年她没了摄政王一职,但那真是忙碌的一年。
  先是上半年接待各地长官副手,陛下雷霆手段,自然不是接待就完事的,接见完毕之后,果然暴露出这是个阳谋。
  这叫副手的好处确实显而易见。
  若是官员本人来,难免要为自己所做的事遮掩一二,但副手一来想上位,二来在官员手下做事,大多早就心有怨愤,于是三言两语,便把各州郡藩国的问题暴露出来。
  问题还非常大。
  有贪污受贿的,欺压良民的,吞并土地的,甚至还有血亲通|奸的,上上下下忙碌到秋天,贬的贬,杀的杀,算是醒了醒魏京之外的官员的神。
  如此,就算不是魏京的官员,也知道如今的皇帝,是很有抱负的。
  与此同时,皇天道也吸引到了比想象中更多的信众,这除了有官方帮忙修建道观,多次进行施粥等福利之外,大约还因为陛下特意找来一帮文人,编造了许多皇天道受命于天救济万民,而太平道实际上是披着皮的邪|教。
  到了下半年,渐渐步入正轨的皇天道交给了傅灵羡管理,陛下给出的理由是——“皇姑母对晋王更了解些,应该有更多针对性的计谋。”
  傅灵羡总觉得这不会是真正的原因,毕竟陛下行事,多是图划甚广的。
  但她如今也懒得多想了,而只专注于搞好皇天道的事。
  如此埋头苦干,又是半年,迎来了隆安十二年的初夏。
  这天又编出了一册故事,傅灵羡亲自送往宫中,在朝阳宫门口,碰到了皇后洛琼花。
  她退避到一旁行礼,洛琼花突然停下脚步,对她道:“啊武信王近来可安好,云平郡主近来在做什么,叫她进宫来都不来了。”
  提起穆停云,傅灵羡大感头疼:“她如今成了太学的老师,有时好几日都不回家的,臣告诉陛下,陛下还笑,说她喜欢就没什么。”
  “这样……真好啊。”
  因听出语气中确实有羡慕,傅灵羡一愣,抬头望向洛琼花。
  平日和别人说起此事,大多数人嘴上说着“云平郡主好学上进”,实际上看得出来还是都颇不以为然。
  毕竟在
  大部分看来,在如今这样的境况之下,云平若能给她找到个好女婿,才更算是她没白养了这个女儿。
  但皇后的艳羡却似乎不是伪装。
  傅灵羡打量了一眼洛琼花,这才发现对方早已不是印象中那个跟在云平后面咋咋呼呼的小女孩儿了。
  如今对方环佩玲琅,锦袍拖地,流云髻上带了一顶镶着碧绿玉石的金丝冠,冠上坠了两条长长的红珊瑚串珠璎珞,行走间璎珞微微摇晃,更衬得肌肤胜雪,雍容华贵。
  完全是个皇后的样子了。
  只一眼,便又低下头,因不知道说什么,便接了一句:“有什么好的,像她这般大的女娘,有不少孩子都已经可以入宗学了,她都赶不上趟了。”
  这么说完,她便有点暗自后悔果真是祸从口出。
  陛下和皇后成婚已有两年,却还无嗣,这件事朝堂上都已经有小争议了,她竟然还说出来。
  她莫非是编故事编傻了?
  正想着若是娘娘生气她该怎么解释,洛琼花却笑道:“您还催她么,那您自己呢?”
  傅灵羡顿时哑然。
  她抬头又望向洛琼花,见洛琼花笑盈盈望着她,不见生气的样子,便也笑了,道:“臣已老了,孩子都养大了,就不想这个了。”
  “有什么老的,以武信王如今的状态,应该说正值壮年才对。”
  正谈着呢,新上任的尚书常侍匆匆赶来,对傅灵羡道:“武信王,陛下问您怎么还不进去呢。”
  于是傅灵羡和洛琼花告别,进了朝阳宫,陛下正在和新上任的大农司说话,大约是说夏粮的数量很不对劲,再去算一算。
  傅灵羡心里纳闷,推广了新的种粮方法外加南越被管理的井井有条之后,去年夏秋收上来的粮,已经是往年的两倍,这已经是令人惊讶的发展,没想到陛下尤不满足的样子。
  不过想来也是,若是陛下满足了,这个国家就不会像是如今这样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既没轮到她,她便在一边边等边打量,瞥见陛下面前是一片散乱的折子,心中又升起敬佩来。
  他们几个近臣,在如今发现了一件事情,陛下看折子看得飞快的原因,好像是因为她同时看三本。
  发现这
  件事的第一时间,每个人心头大约都升起了“这是人能做到的事么”的念头,傅灵羡当然也不例外,她愈发觉得当初及时收手赶走严郁,实在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好了你走吧,皇姑母,您有什么事要报?”
  轮到她了。
  她将新编的册子呈了上去,又说了一些太平道最近的动向。
  “……太平道如今在魏京附近的城市中基本已毫无踪迹,但是据说如今在晋西一带仍颇为猖獗,那边正是从前晋王曾经的藩地,想来陛下的结论确实没错,太平道和屏庶人关系匪浅。”因为晋王名叫傅屏,又被贬为庶人,如今大家称呼起他来,便叫屏庶人。
  陛下没有回应。
  傅灵羡抬眼,看见陛下面无表情,一目十行地看着那本册子,几乎几个呼吸就翻一页,以惊人的速度很快就看完了。
  ……真的看清了么?
  这个问题很快迎来了答案。
  陛下望着虚空发了会儿呆之后,便开口道:“那个表彰节妇殉夫的故事可以再改改,朝中不要宣扬这种事,还有,谁写的这个故事,罚他禁闭三日,上次博陵郡那个折子呈上来时,朕就说了,此事不值得宣扬,为何还会编这样的故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