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威路懵了一会儿,问:“明河是首辅?”
“疯子一样的首辅。”郑威荣回想都觉得害怕,转头看到眼下明河只有四岁,他心绪才稳定。
郑威路思考了好一会儿,然后问:“所以你不敢动肖喻,是怕明河报复?”
郑威荣点头。
郑威路眼中精光一闪,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如趁着明河才四岁,先把他杀了,以绝后患,如何?”
第98章
郑威荣没有正面回答郑威路,而是看着他问:“三弟,你觉得大长公主实力如何?”
大长公主是永熙帝的亲姐,当年将永熙帝推上皇位后,又帮着永熙帝肃清异党,然后办女学、慈幼庄等等,为大靖做不少好事儿,很多男子都比不上她,郑威路道:“很厉害。”
郑感荣又问:“裴燕礼呢?”
裴燕礼虽然年少轻狂过,但他十五岁只身去往边关,后来屡立战功,又能制衡边关大吏,并不比他母亲差,郑威路实话实说:“有勇有谋。”
郑威荣接着问:“你觉得我们姐弟四人和大长公主母子谁更厉害?”
“为何这般问?”郑威路反问。
郑威荣道:“你只管回答。”
虽然郑威路自视很高,但大长公主和裴燕礼的战绩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他不得不承认:“我们、我们略逊一些,可是我们和大长公主无怨无仇啊。”
郑威荣直击关键点:“他们拥护的是大皇子。”
大皇子和二皇子都不是皇后所生,也都是大长公主和裴燕礼的小辈,所以二人待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是一样好,给大皇子的礼品,必然也会给二皇子一份,裴燕礼去寻找大皇子,那也是奉了永熙帝之命,所以郑威路并不知道裴燕礼一家人心向哪个皇子,他问:“你是说他们将来会拥护大皇子吗?”
郑威荣摇头:“不,他们从头到尾拥护的都是大皇子,根本没有考虑过二皇子。”
郑威路吃惊:“这、这……”
郑威荣补充道:“以后更会倾尽全力将大皇子推向帝位。”
想到裴燕礼一家子的实力,郑威路心里发虚,感觉二殿下没有丝毫登基的希望,他有些无措地问:“那我们、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
郑威荣笃定道:“有。”
郑威路急急地问:“什么办法?”
郑威荣顿了顿,慢慢吐出一句话:“让明河和他们斗。”
“明河?”郑威路忍不住转头,看向训练场上射击的明河,那么胖那么小的一个孩子,道:“他一个小孩子,有什么本事和裴燕礼一家子斗?”
郑威荣也看向明河,道:“看,他射击和大皇子一样,又拿了第一。”
郑威路蹙眉:“小孩子的比试,就是一个玩儿。”
“既然都是玩儿,那么,为什么八岁的郑韬玩不过四岁的明河?”郑威荣问。
郑威路无言以对。
郑威荣睨郑威路一眼:“他的能力绝对不是你能想象出来的,上辈子他三四岁就开始到处流浪,挨饿受冻,受尽欺辱,连路边的乞丐都不如,可他硬是凭着惊人的才智,一点点往上爬,周旋于官场,迅速坐到首辅之位,死死地压着我,你应该知道我为了坐上次辅之位,付出多少代价,而他无亲无故,年纪轻轻靠自己坐上首辅之位……”
“他这么厉害?”郑威路不敢想象。
“不止这些,后来他还以一己之力,打的萧元衡、裴燕礼和大长公主手忙脚乱,要不是萧元衡使用攻心计,使得他发疯而亡,大靖怕是要暴.乱了。”明河做事儿疯虽疯,但是步步都精妙,要不然也不会搅的朝堂震荡了。
郑威路忍不住又看一眼比试场上的明河,真想象不到这个孩子这么强,他重新看向郑威荣,消化好一会儿:“那大哥,你的意思是让明河继续和大皇子、裴燕礼、大长公主斗?”
郑威荣点头:“没错,我们从旁协助,等到大靖乱起来,我们趁机而入,推二殿下登基,再让明河发疯而亡。”
郑威路立马赞同,道:“这个可行!”
“嗯。”郑威荣应一声。
郑威路又产生新的问题:“可是我们如今该怎么做呢?”
郑威荣目光越过人群,落到外围坐着的肖喻身上,道:“杀了肖喻。”
“你不是说,不能动肖喻。”
“不是我们杀。”郑威荣看向郑威路,道:“借刀杀人。”
郑威路蹙起眉头:“皇宫里戒备森严,皇子所又不像后宫那般人多混杂,肖喻也不可能像淑妃那样好对付,我们能借谁的刀?”
郑威荣笑而不语。
郑威路问:“大哥,你有办法了?”
“没错,虽然这辈子和上辈子有些事情不一样,但大方向并没有变,而且陛下还好好活着,我们有时间一步步实施计划,所以你不要再轻举妄动,静静地看着明河和裴燕礼、大长公、大皇子反目成仇,我们收渔翁之利。”郑威荣前几日还因为重生而惊恐、不安,现下却觉得这个重生就像拿着戏本子到台上唱戏,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太便利了。
见郑威荣这么有信心,郑威路也放心了,正要细问,比试场上传来欢呼声,他便道:“那回去再详谈。”
郑威荣点头。
二人抬步朝比试场外围走。
比试里面明河、蛋子和一群孩子围着判官站着,抢着回答判官提出的问题。
“十五加十三加十一是多少?”判官问。
孩子们一起心算。
明河和蛋子一起举手:“三十九!”
判官又问:“一辆马车上有八个人,出二城门时,下去两个人,上来三个人;出三城门时,上来两个人,下去三个人;问,马车有几个轮子?”
孩子们一愣。
这是什么问题呀?
明河、蛋子和萧元平一起道:“四个!”能够坐这么多人,四个轮子才安全。
“没错!大殿下、二殿下、明小郎君回答正确。”判官接着问:“下一题,一辆马车上有八个人,出二城门时,下去两个人,上来三个人;出三城门时,上来两个人,下去三个人——”
萧元平举手抢答:“四个轮子!”
判官笑道:“二殿下,这次不是问轮子,你听卑职说。”
“好吧,你说吧。”萧元平道。
永熙帝等人因为萧元平的可爱而笑出声。
判官继续大声道:“一辆马车上有八个人,出二城门时,下去两个人,上来三个人;出三城门时,上来两个人,下去三个人;出了四城门时,上来一个人,下来两个人;出五城门时,下去一个人,上来三个人,问马车出三城门时,里面共有几个人?”
啊。
这个题目那么长,怎么问半截啊?
孩子们都有些懵。
已经落座的郑威荣和郑威路听的直皱眉。
其他朝臣和命妇们都开始回忆题目,并心算。
皇后蹙眉道:“这个题目倒是不难,就是迷惑性太强了,小孩子们不知道能不能识破。”
贤妃补充道:“这个得记忆力得好,不然根本记不住数儿。”
郑妃道:“我已经忘了题目了。”
永熙帝笑道:“朕相信他们。”
肖喻点头。
“还是八个人!”明河和蛋子一起道。
判官笑道:“没错,还是八个人!”
朝臣和命妇们倒不觉得题目难,而是大殿下和明小郎君反应速度太快了,接下来一个又一个题目,两个孩子都是第一个回答上来的。
他们都忍不住怀疑两个孩子是提前知晓答案的,可是永熙帝说过了,所有人都不知道答案的,永熙帝没必须让两个孩子作弊呀。
这时候开始最后一轮背书了,从最简单的《三字经》开始背,一人一句地接龙背诵,接不上来的自动出局。
首先由最小的萧元平开始:“人之初,性本善。”
另一个孩子背:“性相近,xi①相远。”
……
一圈下来,没有一个孩子出局,可是越往后,孩子们的记忆力越弱,越记不清楚书中内容,没一会儿就有孩子出局,萧元平虽然不是第一个出局的,但也很快出局了。
剩余的孩子由《三字经》,背到《百家姓》《千子文》《弟子规》《千家诗》《声律启蒙》,一个个都厉害的让永熙帝等人吃惊。
原来不是所有的王公贵族都不学无术,这些孩子小小年纪都学习这么多知识,肖喻也惊叹不已。
蛋子背诵:“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轮到郑韬接了,他忽然卡住:“巫山……巫山……”
本来觉得比试就是玩儿的郑威路,受到比试氛围的感染,也产生了胜负欲,焦急地在外围道:“巫山什么啊,你倒是说啊,说啊。”
最终郑韬没有说出来。
郑威路气的不得了。
判官判郑韬下场。
郑韬不高兴地瞪了明河一眼。
明河从善如流地接:“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剩下的孩子从《声律启蒙》背到《幼儿琼林》,然后场上只有明河、蛋子和英郡主三个孩子。
三个孩子又从《幼儿琼林》背到《增广贤文》。
明河背一句:“妙药难医怨逆病,混财不富穷命人。”
“耽误一年春,十年、十年……”英郡主一下子卡住了。
判官恭敬道:“英郡主,请吧。”
英郡主确实并不上来,她认输,可她并没有走到外围,而是站在场里观看。
明河和蛋子继续背,二人直接将《增广贤文》全部背完,也没有分出胜负,这时候已经没有书籍再比拼了。
判官只能判二人并排第一。
也就是说两个四岁的孩子,一路吊打五六七八岁的孩子,赢到了最后。
真是太强悍了!
朝臣和命妇们刚刚还怀疑两个孩子在数数上面作弊,现下看来,二人根本就是聪慧机敏、非同凡响。
“原来大殿下这么厉害的!”
“他之前为北进和大靖联合作战出了不少力气。”
“我不知道那事儿。”
“现下知道了吧,小小年纪就出类拔萃!”
“不愧为大皇子!”
“陛下很看中大殿下啊。”
“肯定看中,不但让荀大学士来亲自教授,还找了明河这样厉害的伴读,怕是……你知道的。”
“太让人佩服了。”
“各个方面都很出色。”
“我是服气了。”
“我也是,光陛下给的那些书,我就背不下来的。”
“嗯,他们远远超过其他孩子呢。”
“……”
听到这些言论,郑威路脸都黑了。
郑威荣早就知道明河厉害,所以心里只是有点不舒服。
永熙帝本来想着元衡和明河拿不到第一,他就表扬元衡在比试中的优秀品德,把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元衡身上,顺势表现一下自己对元衡的重视,让朝臣和命妇们接收到“萧元衡即将成为太子”的讯号。
没料到元衡这么争取,和明河一路第一名,根本不用他们操心,就博得所有人的关注,他难得地哈哈大笑起来。
朝臣和命妇们一起恭贺和赞美永熙帝。
永熙帝心头得意地谦逊一番,然后笑着道:“都累了,先喝点喝点水。”
明河和蛋子忙向这边跑来。
“明河,明河。”忽然一个小女娃的声音响起来。
跑到外围的明河和蛋子停下来,转头看到英郡主。
比试场上,人人平等,所以大家都不用行礼,英郡主走到明河面前,道:“明河,我叫陈英,大家都叫我英郡主。”
“英郡主。”明河和蛋子都唤一声。
“嗯。”英郡主开心地看着明河,问:“明河,你几岁了?”
明河回答道:“我四岁。”
“多。”蛋子补充一句:“是四岁多啦。”
“我五岁啦!”英郡主道。
“我们不叫你姐姐。”蛋子抢先道。
102/153 首页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