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我在权谋文里伪装修真大佬(穿越重生)——忙煞东风

时间:2023-12-07 11:49:12  作者:忙煞东风
  孟临知咳嗽了两声,认出了说话的是工部尚书樊应晖,此人也算是皇党的中坚力量了,自然不能轻易接受皇帝身死一事,于是孟临知捂着口鼻上的白布道:“樊大人,之前德顺公公也同大家说过了,陛下是因为感染了肺痨才驾崩的,肺痨大家都不陌生,您要是想去看陛下的遗体我们是没意见,但您要是感染了肺炎,我们概不负责。”
  说完,孟临知还装模作样的轻咳了一阵,樊应晖看着这一行人口鼻上捂着的白布,气势顿时弱了两分,但他却没这么快妥协:“那倘若其实是有人刺杀了陛下,我们又如何判断陛下真正的死因?”
  闻逍眯眼看向樊应晖:“父皇驾崩后的这段时间,除了太医和宫女太监,只有本王接触过父皇的遗体,樊大人是在暗示是本王刺杀了父皇?”
  樊应晖心想是啊,我就是这个意思!但他为官多年,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自然不可能吐露心声。
  孟临知随即露出了被冒犯的表情,他正气凛然道:“前日陛下原本还要为晋王殿下举办及冠宴,那场宴会是多么隆重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陛下对殿下的重视有目共睹,除了晋王殿下之外,还有哪位皇子有如此殊荣吗?那晋王殿下有必要做出这种事吃力不讨好的事?”
  孟临知这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其实心里虚得要命,但他精湛的演技让周围人完全猜不出真相到底是怎样的,而前段时间皇帝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众人怀疑皇帝和晋王之间已经有了嫌隙,但偏偏这一场奢华的及冠宴,又让众人打消了怀疑的念头。
  确实,如果皇帝已经在提防晋王了,那办这么一场及冠宴的意义又在于什么?
  但樊应晖关注的却是另一桩事:“既然孟大人如此说,那还请解释一下,前日及冠宴,晋王殿下为何迟迟没有现身。”
  “哎,说起此事还得怪我,”孟临知叹了口气,“前日我去廨署帮忙调解禁军和百姓之间的矛盾,谁想一不小心失足摔进了麻沽池里,事后殿下放心不下一直在我身边看护,倒是我耽误殿下参加及冠宴了。此事廨署、百姓和禁军都可以为我佐证。”
  众人面面相觑,怪不得孟临知今日一直在咳嗽,他们还当是他也感染了肺痨呢,原来是溺水后遗症……
  一时间,樊应晖也找不到反驳的角度,孟临知耸耸肩:“若是诸位仍然不信,那我们也没办法,毕竟我和晋王殿下也是赶鸭子上架被大家找来处理此事,如果大家不满意,那我们现在就可以走。”
  礼部尚书黄简眼珠子一转,迅速判断出了当前的局势,其实他对陛下是肺痨而亡一事深信不疑,自开春以来,陛下咳嗽的症状就越来越严重,前段日子还罢朝了几天,当时他就觉得陛下的身体大不如前。
  现在无论如何陛下已死,这时候再为陛下说话多少有点不合时宜,而晋王殿下显然是最有可能继位的人,既然如此,那自然应该多附和附和孟临知的话。
  于是他谴责地看向樊大人:“樊大人,孟大人拖着病躯来处理此事,你也别太咄咄逼人,我看现在情况已经相当明了,陛下毕竟是因为肺痨走的,孟大人不建议我们去送陛下最后一程也是为我们好。”
  樊应晖恨恨地瞪了黄简一眼,这个黄老头,陛下才刚走,他就已经开始给自己找后路了?
  黄简用眼神示意樊应晖:这都要改朝换代了,还不赶紧为自己盘算盘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那儿纠结别人的生前身后事有什么意义啊?
  黄简此人不仅有业务能力,见风使舵的本事也不差,他皇党“皇”得相当流动,樊应晖拥戴的是闻穆,而黄简拥戴的则是皇帝的身份,谁是皇帝他就拥戴谁。闻穆活着的时候他从不过分讨好哪一个皇子,看起来就是个本本分分的皇党,但如今皇帝一死,他马上又全身心地投向了下一个目标。
  他谄媚地看向闻逍:“晋王殿下,这朝中不可一日无君,您看……”
  只是黄简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闻逍打断了:“哦,虽然父皇没有立储,但不是还有嫡子在吗?”
  众人:?
  一时间,不管是什么皇党、大皇子党还是三皇子党全都呆若木鸡,大脑一片空白,无不被闻逍话中嫌弃的语气给震惊了,就连孟临知都侧目看了他一眼。
  “呃……”这回连樊应晖都愣住了,“殿下是说九皇子?”
  可崔皇后早就被废了,现在哪还有什么嫡不嫡子的!更关键的是,九皇子今年才六岁啊!一个六岁的小孩出来能干嘛!
  但闻逍都这么说了,众人也没办法,只能把九皇子从冷宫中给“请”了出来。
  九皇子闻道被从冷宫中拎出来的时候还是懵的,他不自在地站在人群中,下意识地看向闻逍,却听闻逍道:“九弟,父皇驾崩,朝中不可一日无君,可父皇生前并未立储,我觉得你作为嫡子来继承大统是最合适的。”
  九皇子闻言简直吓坏了,他猛地摇了几下头,让他去继承大统?他懂什么啊!
  他抱住闻逍的大腿仰头道:“立贤不立嫡,三哥军功赫赫,又深受百姓爱戴,当由三哥来继承皇位才是最适宜的。”
  众人看着这副兄友弟恭的场景,心里莫名生出了一种古怪的感觉:不是,这可是皇位,这兄弟俩还真在那儿推让客气上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1-2723:58:48~2023-11-2922:57: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Tammie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1章 
  正文完
  和元十五年,皇帝因肺痨驾崩,朝中无人主持大局,在一片混乱之中,三皇子——晋王闻逍在众人的拥立下登基称帝。
  新帝匆匆即位,宣布仍沿用年号“和元”,至来年再改元,并给闻穆定下庙号为齐宪宗,葬于皇陵。
  闻穆在位这近二十年来,刚开始时确实励精图治,令齐国境内焕然一新,只是随着年纪增长,崔氏成了闻穆心中的一根刺,即使在崔氏的力量从朝中被完全剔除后,他仍心有余悸、疑神疑鬼,甚至为了对付闻逍,使出了不少昏招,所幸最后没有酿成大祸。
  虽然私德有亏,但闻穆执政的这段时间也确实收拢了郑国和梁国两地,对齐国来说他的所作所为总的来说有功有过,因此闻逍和孟临知商议他的庙号时,也没定下什么满怀恶意的庙号,秉公地定了一个齐宪宗。
  但对于此时的朝廷内外来说,既然闻穆已死,而继位的闻逍又与闻穆关系一般,那所有有关齐宪宗的事都必然无需再深究,只要当成昨日黄花就好。
  现在最重要的事,显然是闻逍的登基大典。
  闻逍登基的这段时间,并没有大动干戈地肃清朝廷内外,一切仍然照旧,他只是调离了几个闻穆的心腹,又提拔了几个自己的亲信,甚至也没忘记当年与时禹的约定,把时禹也调任到了京城,如今他正在进京的路上,而继任缈州刺史一职的则成了齐广恤。
  这日的早朝,群臣激烈地讨论着这次登基大典应该如何举办,在此之前,闻逍从没想过连登基大典这么件“小事”,都能让这群大臣吵成这样。
  但大臣们显然不觉得这是小事,礼部尚书黄简抚须道:“登基大典是最能彰显新帝地位的要事,陛下自然得大办特办。”
  但也有人不同意:“如今先帝刚刚驾崩,陛下虽然不用服丧,但这个时候也不宜奢靡过度,还是精简一些才好。”
  同在早朝中的盛方明不爽道:“哪一任皇帝登基的时候不是在先帝丧期?如今陛下办登基大典,还得看已逝之人的脸色?”
  “……盛大人何必咄咄逼人,”那大臣被盛方明呛了一句,心里有点虚,“臣不过是说了些事实。”
  台下众人吵得面红耳赤,但闻逍却听得神游天外,他面上一脸严肃,实际上完全无视了他们的争吵,满心都在琢磨着这群人要废话到什么时候?孟临知有没有起床?现在进宫了没?
  毕竟早朝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孟临知根本起不来,早晨闻逍从床上爬起来时孟临知压根没睡醒,只是睡眼惺忪地睁开眼,迷迷糊糊地看着闻逍的一举一动,最后为了自己能安稳地睡个回笼觉,他还抱着闻逍给了好几个不值钱的吻,催他快点上朝,省得留在屋里打扰自己睡觉。
  闻逍叹了口气,真是个小没良心的。
  谁知闻逍这一口气叹的,顿时让大臣们心里一个咯噔:这是什么反应,难道陛下对他们的计划都不满意吗?
  黄简鼓起勇气看向闻逍:“陛下对登基大典有什么要求吗?”
  在场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怎么与闻逍共事过,这次登基大典,也能试探一番这位新帝的做事风格。
  闻逍清了清嗓子,这才回过神来,在他看来什么登基大典都是虚的,只要走个过场便好,没必要过于铺张浪费,但也不能办得太简陋让人看轻,就这么简单的事也不知道这几个人在这儿吵什么。
  于是他对黄简道:“一个登基大典罢了,不用过于隆重,也无须刻意删繁就简,折中办一下就行了。黄大人,你既是礼部尚书,对此心中应该有把握,此事便全权交由你去处理。”
  黄简应下:“是。”
  闻逍颔首,环视台下众人:“还有其他事吗?”
  众臣面面相觑,看来这是个务实派的皇帝。这种风格的帝王,好就好在不用刻意去溜须拍马,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便可,但也少了不少可乘之机啊……
  群臣心中自有盘算,但此刻也没什么好多说的,便一齐摇了摇头,也不再打扰这位新帝,毕竟是刚刚登基,肯定还有不少事等着新帝去处理。
  闻逍看着众人的反应,心里很是满意,只觉得这群大臣还是有点眼力见的,便道:“既然无事,那便先退朝吧。”
  闻逍从龙椅上起身,毫不留恋地往睿思宫走去,身后的德顺跨着大步子跟在他身后,心里不由嘀咕到底是年轻的帝王,连走路的步子都这么有活力。
  但德顺没想到的是,闻逍之所以走这么快,只是为了能早些回去见孟临知。
  先帝刚刚驾崩,寝宫还没收拾好,再加上闻逍又对苍松木过敏,寝宫中的东西都得置换后散味,所以闻逍目前还住在自己以前的睿思宫中。
  而睿思宫外,闻逍照旧屏退了服侍的宫女太监,他独自走进睿思宫中,就看到孟临知不知何时已经进了宫,此时正坐在桌后,翘着腿泡着茶,一边吃着蜜饯一边帮他批奏折。
  听到门外传来的脚步声,孟临知抬头看到闻逍,连忙甩下手中的笔招呼闻逍:“快来,这可都是你的活。”
  看着孟临知面前堆积成山的奏折,闻逍脸上也露出了罕见的呆滞:“我昨天批了整整一天的奏折,今日怎么不仅没见少,还越来越多了?”
  孟临知随手翻开一本奏折给他看:“新帝登基嘛,地方官们可不都得来恭喜你一番,喏,你看这本,榕州快马加鞭送来的,旁的事没有,就是恭贺陛下登基,代全州的官员百姓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倒也不全都是这些没有营养的祝福,偶尔也有那么两三本会提及一些正事,但这也需要一本一本去筛选,工作效率实在高不起来。再加上前几天堆积下来的奏折,昨天他们俩已经处理了几百本,但没想到今天又新送来这么多,真是无穷无尽,多到让人绝望。
  闻逍认命般地坐到孟临知身旁,捡了两本奏折,发现又是一堆恭维的话后便丢到一旁,忍不住嘀咕道:“照这么忙下去,我该不会甚至活不到原著里的年纪吧?”
  孟临知笑了出来:“你别说,过劳死的皇帝也不是没有。”
  “明天我必须要跟那些大臣好好说清楚,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别搬到早朝的时候来说,”闻逍啧了一声,“芝麻绿豆点大的事也能吵半天,还有这些奏折,没什么要紧事就别呈上来了,浪费人力物力还有我们的精力。”
  看着这一堆堆的奏折,闻逍一个头两个大,幸好他身边还有孟临知帮衬,要是只有他一个人,还不知道要忙成什么样。
  孟临知一边拍着闻逍的肩膀一边嘲笑道:“我亲爱的陛下,你这是还没有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闻逍俯身抱住孟临知,蹭蹭抱抱无声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就在这时,德顺突然出声道:“陛下,缪大人在外面求见。”
  闻逍和孟临知同时一顿,两人不由疑惑起来,缪一娄这时候来做什么?
  .
  自从闻逍即位以来,缪一娄的家门口可谓门庭若市,所有人都猜到这位新帝亲信的地位会水涨船高,而闻逍也确实提拔了缪一娄,除了他之外,王怀、盛方明、窦咸等人,还有当时廨署的几个官吏都被提拔赏赐了。
  这原本应该是件喜事,但缪一娄却总感觉有些微妙——他左等右等,怎么这么多人都被提拔了,孟临知却没了消息?
  要说亲信,孟临知才是闻逍真正的亲信,为何现在一连多日过去,却没从闻逍那里听到一丁点有关孟临知的消息,不见提拔不见封赏,甚至人也不见了,简直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缪一娄觉得闻逍也不是那种卸磨杀驴的人,但到了这种关键时刻,他怎么能把孟临知忘了?
  因此缪一娄憋了好多天,其实不止缪一娄,不少人都在琢磨这背后的原因,只是没人真敢跑到皇帝面前来质问,不说冒不冒犯,万一无意间触了新帝的逆鳞,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唯独缪一娄忍不住,想了半天还是找上了闻逍想要个说法。
  此刻缪一娄坐在睿思宫的前殿中,看到闻逍从后而来的身影,他紧张地站起身行礼,闻逍挥手让他坐下,向往日一样道:“缪大人有事,为何刚刚早朝的时候不说?”还打扰他和孟临知亲热。
  缪一娄心想我这事也不适合拿到众人面前说吧,最后他小心翼翼道:“陛下,臣是想问问有关孟大人的消息……您即位以来,封赏和提拔都不少,为何唯独都跳过了孟大人?臣也去王府找过孟大人几次,只是王府中人都言辞闪烁,只说孟大人出门了。”
  若一两次也就罢了,缪一娄连去了五天,得到的消息都是孟大人一大早就出门了,哪有这么巧的事?
  他今天就算冒着丢官帽丢性命的风险,必须要把此事弄清楚!
  闻逍听了却是一愣,他竟然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这个问题。
  在闻逍眼里,他的东西就是孟临知的,他们两人从来不会刻意地去划分某一样物品的归属权,因此即位后,他也没有大张旗鼓地给孟临知什么赏赐,而有关孟临知加官进爵一事,两人暂时还没商量出个结果,也就没急着定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