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他们到达知州府的时候,李樾奉方晏的命令,前去那里击鼓鸣冤,结果骨折还没拿起来,就有一个小吏打扮的人走了过来,“这鼓锤也不是白用的。”
说着,他冲着李樾好一阵的挤眉弄眼儿,然后又朝着李樾伸出了手。
方晏此刻虽然坐在马车上,但是却用手掀开了马车的窗帘,朝外瞧着,他看见小吏的动作,顿时都要气笑了,他现在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做“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了,想不到这击鼓鸣冤,还要贿赂这些小吏,当真是没有王法了!
第129章 子婴
李樾说话也是硬气,“有钱没有,要命一条!”说着,他直接一个巴掌就甩了过去。他这一巴掌打的极重,直接把那小吏打得倒退数步,然后直接坐在了地上。
这样一闹,动静可就大了,一群官吏围了过来,但是方晏他们人多,压根就不带怕的。
一个近卫军从腰间掏出了带着虎纹的令牌,有一个小吏。仗着胆子接了过来,看过之后赶紧跪地磕头,“官爷饶命!”
就这样,他们几个人进了。知州的府衙,那知州看着方晏,冷汗唰唰的往下流,“下官……下官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方晏就那么冷冷的看着他,也不说让他起来。陆城整个人都呆住了,方晏君明皇上,周伯言是皇后娘娘?!
他……他竟然被皇上和皇后给救了?!
方晏看着他那呆若木鸡的表情,微微一笑,“怎么?很震惊?”
方晏这么一开口,倒是把陆城给唤的回了魂儿,“草民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
方晏让李樾赶紧把他给扶住,“上官公子不必多礼,快起来。”
方晏的这一句“上官公子”,让陆城全身一颤,方晏见此,语气倒是更温和了一些,“你不必害怕,朕此次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寻你。
当年你父亲上官老将军为国捐躯,你们家也遭了难,这些年先帝也曾暗中让人打探你的下落,可是始终未能寻到。
或许是苍天有眼,朕让人打探了消息,这才知道你身在此处,本来想到你家中去寻你,可谁知,咱们之间竟有这样的缘分,在路上就遇见了。”
听方晏提到父亲,陆城心中有些难过,家里出事的那一年,他都已经十岁了,只是这些年来,他从来不敢提起自己的父亲,生怕再因此被人报复,反而连累了自己养父母一家。
他也没想到,方晏作为皇帝,竟然会带着皇后亲自来这里寻他。方晏道,“这次朕和皇后前来寻你,是想着带你回京,让你继承上官老将军的爵位,上官老将军是为国捐躯的忠臣,你作为他的子嗣,理应继承他的爵位,另外你在外受苦多年,朕也确实应该补偿你。”
陆城赶忙道,“陛下可千万别这么说!我爹说过,为将者,能够战死沙场,是平生之大幸,这是作为臣子的本分。”
此时知州已经傻了,在此之前,滁州首富家里的人已经给他递了话,说今日他们要设擂台,要在擂台上弄死,这个叫陆城的,让他不要计较,还留下了两千两银子,说是如果风平浪静,还有重谢。
他也听说了,在安阳县的擂台上,这陆城拔了头筹,不过他也没放在心上,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江湖人士而已,身后能有什么背景?
可谁知道,今日皇帝带着皇后到这里来微服私访,并且他手底下的人还敢向皇帝和皇后索要贿赂,这简直是在给他一个脑袋都不够砍的罪过。
更可怕的是,这个原本他认为可以随意弄死无足轻重的江湖人士陆城,竟然是忠臣之后,并且听皇帝说他好像也不姓路,好像叫上官什么,最重要的是他爹还是为国捐躯的将军,皇帝这次来就是为了找他回去的。
知州现在无比庆幸这皇帝还算来得及时,要不然等着这位上官什么被那滁州首富给搞死了,那时候皇帝再来,必定震怒,别说是他要死,就是他家九族的坟都得被刨了。
周子晨看了一眼跪在那里抖若筛糠的知州,对方晏道,“陛下,这里并非是讲话之所,还是先处理了这狗官,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再慢慢说。”
方晏点了点头,然后又转头望向了跪在地上的知州,此时他脸上温和的笑意尽去,取而代之的是满脸寒霜。
他冷笑一声,“下跪之人姓甚名谁?”
他的声音极冷,听着都能抖落出冰碴子来,知州吓得全身一颤,好悬没有直接趴在地上,但是方晏问话,他又不敢不答,“下……下官……下官姓朱,叫朱盈。”
方晏冷哼一声,“原来你姓朱啊,怪不得蠢如猪狗!”
那知州顿时下的磕头如同小鸡啄米一般,“陛下饶命,陛下饶命,下关只是一时糊涂,才贪敛钱财,下官再也不敢了……”
周子晨心中也是冷笑一声,这人还真是如同方晏说的那般,蠢如猪狗,方晏这才刚吓唬了一句,他就承认了他贪赃枉法的事实。
不过他这样蠢也好,让他自己把错过的那些恶事都给说出来,倒也不用再让人浪费时间去审了。
方晏听他这么说,眼中的寒意更盛,“你一句贪敛钱财,说的倒是轻巧,不知道因为多少人因为你的贪敛钱财而丢了性命!”
说完,方晏也不再给那知州说话的机会,直接让人把他拖出去了。
方晏又让这滁州之中的其他要员过来,他知道,这些人的手多半是都不干净,不过一下子全弄死,也不是个事儿,先不说官员空缺的问题,官官相护,虽然说他是个皇帝,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肆无忌惮的动手。
他先让李樾。带着他的令牌去接管滁州大都督张灵,让他调了军队过来。
中午的时候,方晏让人在此设宴,款待陆城,不,现在应该叫上官子婴了。
席间的时候,方晏又提起了要带上官子婴回京城的事情,上官子婴直接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跪下叩首道,“陛下不远万里来此寻臣,如此大恩,即变臣结草衔环也难以相报,只是臣多年来受义父陆飞照料,如今义父年迈,臣想带义父一起离开,以后也好时常尽孝床前,还望陛下能够听臣微志,臣不胜感激!”
方晏听了之后就笑了,“这有何难?快起来坐下吧。
我朝以孝治天下,如今你孝顺义父,这是理所当然,朕怎么会不允呢?”
这场宴席的气氛一直很好,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只是那些滁州的官员,脸上的笑比哭都难看。
第130章 一心
张灵有五十多岁了,不过两眼有神,看起来很精神,不知道年纪的,看见他还以为才四十多岁。
这边境上官官相护确实厉害,刚开始方晏没打算让他们往大里闹,就想着先一点一点的收拾,可是这些人蹬鼻子上脸,直接让商人跟百姓们玩罢市表示抗议。
百姓们没处买柴米油盐,自然怨声载道,方晏听得眉头直皱,张灵笑呵呵的说,“陛下,您不用着急,这些人就是贱骨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估摸着也是那些官员们给了他们钱,授意他们这么做的。
只要您点头,下官马上就带着人马一家一家的把他们揪出来,刀架在脖子上,他们马上就老实了,没准让他们比平时卖的还便宜,他们都答应呢?”
“那他们要是不答应呢?”
张灵笑了笑,“要是不答应,臣就让人砍几个人的脑袋见见血,等人脑袋咕噜到地上,让那些百姓当球踢,这些商人们绝对连个屁都不敢放……”
“咳咳……”周子晨咳嗽了两声,方晏自幼在宫中养尊处优,哪里听过这些粗鄙之语?就算是这张灵在军中粗野惯了,在君前也应该有个规矩。
张灵听见周子晨咳嗽,又看周子晨一直瞪他,也觉出了言语不妥之处,“陛下,臣的意思是……”
“没事儿,朕能听懂。”方晏摆了摆手,表示并不在意。
方晏用手抚摸着茶杯上的花纹,他沉默了片刻才道,“就按你刚才说的话去办吧,杀几个人,才能让他们听话。不过有一样,要杀就杀那种无恶不作的,那些没做过什么坏事的,可不许动。”
“臣明白。”张灵转身离开了转身离开了,一旁的上官子婴站在那里,低着头,心中却有些震惊。
方晏这个人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跟个富家出来游玩的公子哥似的。
上官子婴一直以为他是那种喜欢诗词歌赋的皇帝,但是方晏刚才的那番话,却让他改变的想法。
说不准,方晏是个杀伐果断的,而他将来承袭父亲的爵位,也是个武官,皇帝杀伐果断,将来若遇战事,也能尽早决断,不至于一窍不通,这对于他们武将来说是好事。
张灵的办法果然奏效,砍了几个大奸大恶的富商之后,这群商人们顿时就老实了,并且还真如张灵所说的一样,这些人被这么一吓唬,在出来买东西的时候,还真的就便宜了许多。
对此百姓们高兴的不行,但是这样的动静一闹,基本上大家都知道皇帝到这儿了,是为了寻找当年的忠臣之后,特地到这儿的,而那位忠臣之后,还是前几日在安阳县大擂台上获得魁首的陆少侠。
这件事在滁州一时之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很多人歌颂方晏礼贤下士,心中装着忠臣,还有人说方晏爱民如子,为百姓做主……总之,方晏又赚了一笔名声。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群被杀掉的商人之中,也有那位儿子想要找上官子婴麻烦的首富。
行刑的那一天,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公子哥还哀求过上官子婴,只是上官子婴并未理睬。
方晏还抽空到了张灵那里进行军事巡查,张灵这个人虽然不通人情世故,但是在军事上确实颇有一套,方晏见他处处都十分周到,不由的多夸奖了几句。
因为这里是边境的缘故,所以这里的许多官员都不是本国人,这也是这里和京城等地所具有的最大的不同的地方。
这天晚上,周子晨在研究这里的军事防守问题,方晏则在院子外头看星星,那天的月亮很亮,方晏坐在院子里,静静的看着月亮出神。
就在此时,李樾走了过来,“启禀陛下,上官公子来了。”
被他这么一叫,周子晨才堪堪的缓过神儿来,“嗯?这么晚了,他过来干什么?他可曾跟你说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李樾摇了摇头,“上官公子没说,只是说要求见陛下。”
方晏心中更纳闷儿了,都这么晚了,上官子婴找他能有什么事儿?于是他对李樾道,“去请上官公子过来吧。”
说着,他也就起身回了屋。不过他没回周子晨待的那间屋子,而是直接去了另一间,并且嘱咐门口的侍卫,一会儿李樾带着上官子婴过来,就让他直接去那边见自己,别打扰到周子晨。
因为现在是晚上,所以方晏。只穿了一件月白色的袍子,一头如墨的长发被一只银色的簪子别着,看起来到格外的雅致。
进屋之后,李樾给方晏和上官子婴递了茶之后就直接退了出去,方晏直接问上官子婴,“这么晚了你还过来,是有什么要事吗?”
上官子婴恭敬的说,“臣确实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这才深夜来找陛下。臣虽然远在滁州,可却也听人说过,在朝廷之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东周人,虽然朝廷也设客卿一职,但是客厅毕竟官职小,人微言轻,在大事上能够说上话的人很少。
今日臣跟随陛下和皇后娘娘到军中视察,发现军中有不少有能力才干的人都是来自于他国,于是臣就想,真正的贤士,不论国别,不问出身,指纹采血如何,品德如何,倘若全国上下都能以此为标准选拔人才,那么东周之江山社稷不可谓不兴矣。”
方晏抿了一口,“你所说之言倒是不错,不过朕有一个疑问还要问你。”
“陛下请讲,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方晏沉声道,“刚才你说选官不问国别,不问出身,可忠君爱国,万一我们请来的那位贤士是对方派来的奸细,岂不是更糟?”
上官子婴有些语塞,但是很快就想好了说辞,“陛下请想,这些人既然能够游走于东周,不是游走于各国的纵横家或者学子,就是在故土有什么待不下去的,难言之隐,所以才选择不得已的离开,如果陛下肯给这些人很好的恩遇,那么又何愁这些人不和您一心呢?”
第131章 赐婚
方晏笑了笑,“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让我对那些前来东洲游历的纵横家们待遇再好一些,给他们一个能够凭借才学进入权力中心的机会,是吧?”
上官子婴连忙道,“陛下圣明!”
方晏抿了一口茶,“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但却忽略了一点。”
上官子婴一愣,“臣才疏学浅,还请陛下指正。”
方晏沉声道,“朕虽然着手整顿世家,但世家大族利益盘根错节,树大根深,一时半会儿想要撼动,并非易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不过你的想法出发点是好的,朕登基这两年也都让人修建了招贤馆,聚贤楼等,就是为了给游历各国的那些纵横家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不过好端端的,你怎么想起来提这件事情了?”
上官子婴有些欲言又止,方晏笑了,“此处就我们君臣二人,有什么开不了口的,你说错了也没关系,朕恕你无罪就是。”
上官子婴听方晏这么说,只好开口道,“臣是救臣在安阳县乃至在整个滁州指导的一些情况而言,在安阳县也有征辟制制度,只是这也仅限于东周,如果不是东周,那就首先排除在外了,除了必须要是本国之人之外,还要选择出生氏族的,如果父母一辈是商贾,那也就直接淘汰掉了。
在外游学的人很多都是有才学之悲,可是他们却受到本地学子的排斥,甚至有许多人扬言要向您谏言,要将这些别国的客情全部驱逐出东周境内。
臣以为在这样的大争之世之中,应当做到唯才是举,只要能有可取之处,便可录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迅速的壮大国力。
至于官员的素质问题,可以等到以后统一全国之后,再慢慢的进行选拔,让朝臣从能臣到贤臣进行转变……”
君臣两个人一起商量了许久,等商量完之后,方晏让自己身边的一个护卫提着两盏灯把送上官子婴回去,上官子婴当然是受宠若惊,连连推辞,但是方晏压根没给他拒绝的机会。
40/53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