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西游]猴哥你站住(古典名著同人)——兰拓

时间:2023-12-07 18:15:17  作者:兰拓
  怕的就是现在不让他试着学习、不给他犯错的机会,将他当做一个懵懂的孩子宠着,等天下大定之后,他们这帮人甩手不干,将偌大一个江山,交到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手上,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国之主无能,害死的,就有可能是这天底下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了。
  坐在那个位置上,别说是犯错了,哪怕就是一个不作为,就能让无数百姓受苦,具体可以参考某个自称“十全老人”的皇帝执政期间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刘录揣着信跑去找张道陵,他已经没有父亲了,师父于他而言,便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长辈,额,虽然这个长辈无时无刻不想着早点和他撇清关系,将这偌大的江山甩到他手上,他老人家好带着师娘做一对无拘无束的神仙眷侣……幸好这不是他亲爹,不然刘录非得怄死不可。
  张道陵看了明瑜写给刘录的亲笔信,一时间也有些无语。
  他单知道这位师弟小心眼爱记仇,却没想到,他已经记仇到了这等地步!
  这一招若是使了出来,那他们手底下的将士还不得拼了命的往前打?谁特么敢后退啊?退了,便是将他们的家园和亲人都交到了敌人手里!
  最要命的是,一旦这条计策在全军推广了,从今往后,整个朝廷,从上到下,怕是再没有一个人会信奉别的教派了……开玩笑,你吃着道门的大米,却将自己的俸禄拿去供奉佛门?信不信饭碗都给你砸了?
  这可真是釜底抽薪啊!
  张道陵细细地和刘录解说了一番明瑜的想法,又将佛道二教的争端隐晦地提示了一下,这种事情怎么说呢,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为了维持逼格,没有人会刻意点明,就像两个互有竞争的大型企业一样,哪怕下面的人斗得头破血流,两个企业的掌门人照样能和和气气地一起参加各种高端论坛聚会,王母还三不五时地邀请观音菩萨参加蟠桃宴呢,但是,吃蟠桃可以,抢香火的不行!
  可怜的刘录小少年,一直以为天上的神仙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万万没想到神仙们也会为了争夺凡间香火闹出这么多勾心斗角的事情来,更要命的是,他未来的小师叔,似乎对西方佛门特别不友好……
  刘录活到这么大,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敌人,就是和自己有灭门之仇的皇帝,万不曾想到,就因为这薄薄的一封信,他马上就要和满天神佛为敌了。
  “师叔害我!!!”刘录差点嗷呜一声哭出来。
  什么昏君,什么造反大业,在漫天神佛面前算个球球?
  他再也不说明瑜师叔是个好人了。
  怪不得师叔对昏君向来都不当回事,人家这是真的勇士啊,不干则已,一出手就是神佛级别的!
  “胡说甚么?你师叔这是疼你呢。”张道陵啪的一声拍了徒弟脑袋一下,不满地骂他,“你只看到这法子得罪了西方佛门,怎的不想想,如此一来,你若真做成了这件事,那便是东土道门的大恩人了,从今往后,我东土道门中人,谁还敢为难你?别说是那瘟神了,便是四海龙王,哼……”
  刘录默了默,道理是这个道理啦,但是总觉得不像师父说的那么简单呢。
  张道陵白了他一眼,接着教训道——
  “你记住了,为君者,凡事!不要总想着占便宜,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心只求得而不愿舍,得到的越多,往后失去的,也越多。寻常人家,失去的或许只是钱财、名利,而为君者要付出的代价,或许就是这天下!”
  “谨受教!”刘录呆了呆,良久的沉默之后,肃手而立,郑重地向张道陵行了一个大礼。
  这种近乎“大逆不道”的话,不是嫡亲师长,是绝对不会跟自己说的,张道陵说得没错,是他太过天真幼稚了,只想到从一件事里能够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却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得到了什么,就必然会失去什么,相反,当你因为某些追求失去了什么,又何尝不知,失去之后也会得到些什么呢?
  “录儿,你两位师叔都是有本事的,尤其是明瑜,别看他平日里不声不响的,但凡他定下的事儿,你看整个花果山,从上到下,有哪个敢反驳他的?我让你将后方交予他二人,你可知为师的苦心?”
  刘录楞了楞,难道不是因为明瑜师叔特别喜欢种地吗?
  你看那花果山,从前可真是人间罕见的洞天福地,自从明瑜师叔买了许多人进山种地,仙气是没有了,烟火气倒是很足,时不时的还有混合着肉味的熏鱼、熏肉的烟雾萦绕在山谷之间,特别的有生活气息,咳!反正是一丁点也不像是仙人住的洞府。
  张道陵一看刘录这表情就知道他想岔了,不由摇头失笑,说起来,花果山那些妖怪们,自从被猴哥和明瑜灌输了一脑袋的种田致富思想,现在都无心修道了,一个两个不是忙着养蜂就是忙着种粮,若是这天底下的妖怪都像花果山的妖怪这样,那些凡人们,估计是再也不会惧怕妖怪了。
  “你明时师叔在妖界素来有几分面子,你明瑜师叔,又最受你师爷宠爱,你呀!没事多孝敬孝敬他们两个,吃不了亏!“张道陵轻咳一声,低声暗示道。
  承认师父更喜欢师弟而不是他自己,心里实在是有些怪难为情的。
  谁还不是个宝宝咋地?
  “既然你俩这么受宠,便多关照关照师侄吧!”张道陵忿忿不平地决定道。
  直到走出营帐,刘录也没想明白到底师父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好好听两位师叔的话。
  不过,即便师父不说他也是会这么做的,毕竟,吃惯了花果山的熏肉和辣椒酱,谁还愿意回头去吃那寡淡无味的白水煮肉蘸盐巴呢?
 
 
第151章 
  刘录和张道陵的义军,如果不是因为天气转冷,即将下雪不适合出战的话,这会儿说不定已经快要打到王城的城墙下面了。不过,他们也连续征战了大半年,人疲马乏,正好趁着冬日息战的时候,好生休养一番。
  毕竟越往下就越难打,刘氏王族虽然昏庸无道,这天下也依然有一些世家大族愿意维护王室,勤王的大军簇拥在王城四周,时刻等待着与张道陵的义军决一死战。
  张道陵又不傻,自然不会在连续征战大半年、人疲马乏的时候,对战早有准备、武器精良的勤王大军。于是便在距离王城一百多里外的陈郡驻扎了下来,准备等开了春,勤王大军将王成的粮草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一举攻下王城。
  正好,刘录便趁着这个机会,将明瑜信中所说的召集令发布了下去。
  军营内,花大郎和一帮兄弟正围着火堆,一边烤火一边聊着天儿,最近军营里热度最高的话题,自然就是上面发下来的召集令了。
  “听闻只需有两名上司作保,便可让家人迁居义军新建立的根据地,那岂不是再不必担忧战乱之苦了?”一个大胡子老兵揉了揉酸疼的胳膊,感慨道,他们命不好,摊上了这般乱世,只希望家里人能过几天安生日子,便是将这条命丢在战场上,也是值了。
  “那岂不是要丢了家中田地?一家一户尚且可迁,一族中人,也能分到一处么?”另一个稍显稳重的方脸男子沉吟道,他想的比较多,主要是这个年代的人,大多聚族而居,家族对于个体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于有的人逃难连粮食都来不及带,也要背上家谱的。
  “如此一来,那些家中无男丁可参军的,怕是要艰难了。”一个面容瘦削的男子叹息一声,往火堆里丢了两块木柴,好让那微弱的火光能更明亮温暖一些。
  “我等如今尚且自顾不暇,哪里还能管的了那许多?反正,我是定然要让我阿娘带着弟弟妹妹去根据地的,旁的不说,有咱们自己的义军驻守,总归是能安安稳稳地活下去,田地没了,再开垦就是了,宗族,那是族长和族老们该担忧的。”花大郎将冻僵的双手伸到火堆上烤了烤,想到家里的阿娘和弟妹们,心里一阵阵的酸涩,还有他新婚的娘子,也不知现下如何了。
  花大郎从听到召集令的那一刻起,心里就忍不住的高兴起来,虽说他不知道那个甚么“根据地”到底是个啥,但是,一听说有义军驻守,他这一颗心顿时便安稳了。
  张道陵御下极严,手底下的将士们从不滋扰当地百姓,当此乱世,这天下间,有什么比一家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更让他们这些将士们安心的呢?更何况,那告示上可说了,若是去了根据地,每家每户都能按人口数分到一定数目的田地及良种。
  花大郎是经历过战乱的,非如此,他也不会顶替二弟来到军中,他不怕死,怕是却是自己死了,阿娘、娘子和弟弟妹妹们再无依靠,现在,天师大人亲自颁布法令,让他们这些将士的眷属能够得到义军庇护,能够在这乱世之中得一方安稳所在,他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无论如何,他如今就算是死在战场上,也是死而无憾了。
  听得花大郎一番话,其他人也沉默了。
  是啊,他们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的种种人间惨剧,早已让他们对这个朝廷、这个世道失去了希望,能在家中饿死,在这个乱世中,已经算是极好的归宿了,怕就怕遇到乱军,又或者是败退后仓皇逃难的逃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命在这些人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文。
  花大郎说得对,是他们最近的日子过得太好了些,竟然想了这许多有的没的。
  当此乱世,只要一家人能好好活下去,即便是丢了田地祖产,又有何惧?
  说句不好听的,你便是死守着那些祖产,一旦被卷入战乱,乱军一把火就能烧了一座城,更何况区区一点祖产?到时候家破人亡,还说什么祖产不祖产的?
  “陈三,替我写一封家书吧。”大胡子老兵从随身的挎包里取出了一块巴掌大的、用干荷叶包裹着的肉干,塞到面容消瘦的男子怀里,“劳烦你了。”
  他们这一帮大老粗里,唯独只有陈家三郎是认得字的,陈三本是陈家婢女所生,因自小聪慧,得赐姓陈,但他的婢女阿娘命不好,在伺候陈老爷期间,也被迫伺候过家里的其他客人,并不能确定是不是陈老爷的血脉,便不尴不尬地养在陈家,幸亏他自小聪慧,得了陈老爷赏识,许他念书识字,后来天下乱军四起,陈家也差点被灭门,陈三的阿娘也在战乱中失散了,他浑浑噩噩地被卷入乱军之中,后来又辗转投在张道陵的义军之中。
  一开始,陈三只是存了一股气,想看看这义军到底为何能煽动天下百姓跟着他们举事造反,害得他家破人亡,虽然主母对他并不好,但那毕竟是他和阿娘赖以依靠的家。可是,真正和这帮人一路打过来,见了那么多人间惨剧,陈三才渐渐明白过来,这朝廷,是真的不能再让刘氏王族坐下去了!
  此时,其他人也反应过来,纷纷央求陈三帮忙写个家书,只是想到他们的家人尚在,陈三却是孤零零一个,一时间也跟着难受起来。
  “三哥,我家中有个妹子,也同你一样行三,三娘性子温柔,也擅理家,只是不识字,你若不嫌弃我们家贫,不如便与我做个妹夫吧?”趁着结伴出门扫雪的时候,花大郎将陈三郎拉到一边,低声问道。
  他是极佩服陈三的,虽然婢生子在那些世家大族眼里算得上是羞辱人的话了,但是对于花家这样的底层农民来说,陈三这种也算是有一半富贵人家血脉的,又念书识字,要不是世道不好,起码能娶个家境殷实、陪嫁丰厚的小娘子,说起来他妹子还是高攀了。
  花大郎也不确定陈三会不会应允他,允了,他三妹能得个识文断字的如意郎君,不允,此地就他们二人,陈三也不是个多嘴的,绝不会说出去损了他妹子清誉。
  陈三看了他一眼,突然笑了。
  “花贤弟,不,这婚约定下,我也该唤你一声兄长了,告示上写了,若是有将士尚在服役中,也要分与他田地良种,我如今家中无人,不如便就此定下婚约,只是这良田需得先劳烦岳母代为照管了。”
  花大郎呆了呆,他压根就没想到这一点,仔细一想,确实如此啊!
  陈三郎若是尚未成亲,他孤身一人在军营服役,即便分了良田也没人照看,况且这法令也不知何时便会取消,现成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啊!他妹子真是个有福的!还没出嫁呢,便有了两人份的良田,只需照看好了,今后陈三服役期满回乡,好歹也算是家有恒产的,人又长得端正,在乡间做个教书先生也使得,他们花家一屋子睁眼瞎,如今终于有个识文断字的了。
  “好!哈哈~既然如此,你我便签个婚书吧!”此时的婚书并不止是结婚证的意思,也有订婚的婚书,当下二人便请了军中的文书拟了订婚书,花大郎代父签下婚书,听得二人结了亲,相熟的都过来道贺,又听得花大郎说成了亲便可多替未来媳妇分一份地,一个个的呆愣了片刻,又一窝蜂地跑去抢回家书,上面再加一句——
  家里看着合适就先给自己定个媳妇吧,娶媳妇送良田,机不可失啊!
  等到刘录和张道陵听到风声的时候,军营里的光棍们,十有八九已经托人捎家书回去,要求家里给定一门亲事了。
  这样也好,这几年一直在打仗,男丁锐减,女孩子们长到合适的年龄嫁不出去的也很多,没想到误打误撞,这法子还趁机解决了大龄未婚男女的婚配问题,简直是让人目瞪口呆!
  “师叔真乃神人也……”刘录喃喃道。
  张道陵也没想到,他们一直宣扬鼓励老百姓多生育都没甚么效果,明瑜不过是出了个主意让前线的将士们安心打仗,却无意中替他们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天选之子”?
  这运气也未免太好了吧?
  如果这不是自己未来师弟,他非得嫉妒得乱了道心不可。
  被张道陵羡慕嫉妒恨的明瑜,此时正在和猴哥赶往交州。
  这个时候的交州,其实就是后世的广西、广东、越南北部一代,史记秦始皇派兵占领岭南地区后,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末南海郡尉赵佗建立南越国。汉武帝派兵剿灭南越国后,分其地为七郡,设立交阯刺史监察各郡,也就是交州的雏形。
  天冷了,蔬菜瓜果都长不出来了,每天除了萝卜菠菜就是豆芽辣椒,吃得明瑜嘴角都冒出来两个大火泡,实在受不了了,入冬之后前线停战,粮草运输也没那么急,他便拉上猴哥,准备去位于南方的交州弄点儿新鲜的瓜果蔬菜回来。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噬元兽280瓶;晋江催更协会会长25瓶;鱼儿、婪诺10瓶;幽哈、猫大人5瓶;森罗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2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