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越之七零年代学霸(穿越重生)——秋风破席

时间:2023-12-07 18:18:43  作者:秋风破席
  等到顾知朝一行人到顾家的时候,顾家大门口已经围了一大波人。
  罗建强匆匆赶了过来维持秩序,这才给领导和记者他们让出了一条路。
  “这大河村民风淳朴,乡亲们都很热情嘛!”
  “不愧是培养出了省状元的村子。”
  几位领导被堵了也不恼,见着罗建强神态有些慌张,反而还宽慰了他几句。
  “爷爷奶奶,这是郑校长,这位是林县长……”
  顾知朝给彼此双方介绍,这次来的领导除了县里的,还有省会里的市委书记。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报社的记者。
  李桂英哪里见过这种大场面,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好在顾建国之前去县城里拜访刘振伟,在刘家也见过不少领导。
  至少安县的这位林县长他就见过,也说过话。
  因而这会还能维持几分镇定。
  只是顾建国毕竟只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没读过几天书,也不会说话,和领导打了个招呼,也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顾建国和李桂英毕竟是长辈,几位领导并没有摆什么官架子,对二老十分尊敬,主动问好,也知道两人不太会应对这种场面,将话接过去了。
  “爷爷奶奶,咱们上家坐着说话吧。”
  顾知朝等他们寒暄了一遍,主动开口提醒道。
  没有让人站在家门口说话的道理,这不是待客之礼。
  “对对对,上家坐!”
  顾建国反应过来,连忙领着人进屋去了。
  一群人这才进入了院子。
  虽然说主角们都进去了,但是看热闹的村民们却没有散,一个个还是围在门口,竖着耳朵听里面的谈话。
  村里难得发生这样的事情,也难得有这么多“大人物”过来,更别提还是关乎省状元的事情,大家哪里愿意离开。
  今天这事是好事,顾家也不怕人往外传,因而也没关上院门,大家愿意听就听。
  一群人进入了堂屋里面落座。
  领导们只关心了老人的身体,问了几句顾知朝小时候的事情,后面就基本都是几位记者在说话了。
  这年头记者的地位是很高的,他们的身份也很受人尊重,面对记者的采访,再高的领导也只能全力配合。
  记者们提问可就比领导们要更加全面了,顾家三代祖上三代的成分,家里的姐妹情况,顾知朝自小读书的情况等等。
  山坳里面飞出个金凤凰。
  这可是个大新闻。
  他们可是接了任务,想要挖出顾知朝读书厉害的秘密,看看是否能够批量培养出这样的天才来。
  这年头这种情况非常正常。
  就比如安县肉联厂,里面有先进经验,就会上报到省里,让省里其他肉联厂都学习先进经验,最后再在全国推广开。
  国内如今意图开放,国家准备往前发展,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顾知朝这样的天才,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只是可惜,顾知朝这种“天才”可遇而不可求。
  苏芃芃去世后,这个世界上只怕就只有他这么一个穿越者了。
  顾建国和李桂英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基本上记者问什么,他们就答什么,根本想不到弄虚作假什么的。
  只是两位老人对小孙子带有滤镜,因而说出来的事情也都被滤镜美化过的。
  原主从小被溺爱太过,养成了自私自我的性格。
  很多时候,原主都只顾自己,并没有想过家里人。
  直到死亡后,见到了自己悲惨的舔狗一生,这才幡然领悟,悔恨不已。
  不过,在顾建国和李桂英两位老人眼里,自家小孙子自然是又孝顺又体贴的。
  记者当然不会只采访两位老人,另外还问了家里其他成员以及村民们。
  也多亏了顾知朝这一年多对家里的付出,全家上下对顾知朝可都是十分尊敬喜爱的。
  无论是伯伯婶子,还是堂兄堂妹,甚至是那两个小侄子小侄女对顾知朝都是赞不绝口。
  这些记者大江南北地跑,见过了不知道多少人,顾家这些村民说的是客套话还是真心话,他们自然是能够分辨得出来的。
  尤其两个小孩子,他们对顾知朝的喜欢,是他们这个年纪表演不出来的。
  至于村民们,对顾知朝自然也都是好话了。
  村里难得出现一个大学生,这对于全村人都是有脸面的事情。
  而且这年头大家都讲究抱团,之后大家还指望能够借顾知朝的书本念书,即便不念书的,也指望顾知朝发达了之后提拔村里人一把。
  这个时候,自然是没有人不长眼说顾知朝的坏话了。
  当然了,顾知朝也没什么坏话给村里人说。
  原主和村里人接触不多,唯一留下的不好风评就是关于叶明玉的。
  不过这一点,顾知朝来之后就彻底将风评给按死了。
  而苏芃芃来了之后,借着叶明玉的身体做了许多令村子丢人的事情,加上她人也死了。
  村里人讲究人死为大。
  因而也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提起叶明玉来给顾知朝添堵。
  好在这年头的记者不像后世狗仔那么缺德,一定要挖出点事故出来,才算是新闻。
  他们将采访都如实记录了下来。
  准备根据这些采访,客观公正地写出报道来。
  领导们没有在村里待太久,做了采访,拍了照片,赶在午饭之前匆匆离开了。
  主要是领导们知道村里人不富裕,他们不愿意占用浪费村人的粮食。
  大家都是吃城里商品粮的,何苦要去吃人家普通农民的粮食。
  这年头的领导大多数都是十分朴素的,贪污腐败虽然也有,但是远没有后世那么猖獗。
  记者们因为要采访村里人,倒是多留了一下午,不过也都赶在了天黑之前离开了村子。
  村里热热闹闹了一整天,随着记者们的离开,这才终于重新安静了。
  这次采访,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是影响却是非常大的。
  最能体现的就是顾建国和李桂英。
  两位老人有事没事就喜欢出去溜达,听着大家吹捧他们家的小孙子。
  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加深了几分。
  不过也能明显看出,他们的精神状态要好了不少,整个人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
  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拍完照,做完采访,顾知朝也并没有清闲下来。
  村里许多人都找上了顾知朝,想要问他借笔记,其中有不少是村里的知青。
  只是这么多年没读书了,这次很多人都落榜没有考上。
  村里人或许甘心留在村子,但是这些知青绝大部分都是想要重新回到城市的。
  而高考是他们目前为止,唯一的出路。
  不过答案显然要让他们失望了,顾知朝哪里来的笔记。
  他连学校都没去几天,老师讲的那些东西都未必有他知道的多。
  看着这些求学似渴的年轻人,顾知朝决定帮他们一把。
  国家正是需要建设的时候,国家也需要这些人才。
  顾知朝找到村长罗建强,在村里小学借了一间教室,给大家上辅导班。
  顾知朝高中时候就被保送名校了,当时作为全班唯一一个不用担心高考的人,老师将很多工作都交给他。
  比如打扫教室卫生了,印刷试卷了,整理资料了等等。
  穿越之后,顾知朝又加深了记忆。
  他来当这个高考辅导老师,那是一丁点问题都没有的,之前他在安县一中也做过类似的辅导,只是没有像现在这样全面系统。
  因为高考才刚恢复,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77年是各省自主命题,各个省会考题各不相同,难易程度也不同。
  但是78年总结了之前的经验,对于考试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趋向于全国统考,难度上也更加趋同。
  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考试科目。
  77年高考设置了选考科目,而到了78年,选考科目被取消,改为只有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如果不知道这个消息,再去复习物理化学,政治历史,那无疑会浪费掉考前的宝贵时间。
  顾知朝虽然被学校录取了,但是他得要等到78年考完后,和这一届考生同时入学,所以他倒是有时间来做这个高考辅导老师。
  对于顾知朝愿意辅导,罗建强这个村长是一百个同意的,村里多出几个大学生,他这个村长面子上也更有光不是?
  不仅同意,还准备让自家几个适龄的孩子都去听听课。
  这省状元的讲课,可是千金难求,等到顾知朝离开了村子去上了大学,再想听都没有机会了。
  对于顾知朝要上课的事情,刘宏斌也表示要帮忙。
  他工作已经辞了,现在就等着上学,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跟着顾知朝干点事情,最主要的是,他也能跟着顾知朝继续学习。
  刘宏斌看的书越多,也就越发现知识的可贵,他现在像是一块海绵一样,疯狂地从外界汲取知识,而顾知朝这个超级大脑,无疑是最好的知识养分汲取地。
  顾知朝没有立刻上课,他需要时间来准备教案,同时也要处理一点手头上的事情。
  他和刘宏斌回了一趟县城,陪着刘振伟去医院检查了身体,刘继军出事,他们最担心的除了刘继军,就是刘振伟了。
  刘振伟可是受不得刺激的。
  不过好在刘振伟身体素质好,虽然受了点刺激,但是并没有什么大碍,两人这才放心下来。
  顾知朝又去了肉联厂和奶厂转了一圈,在去京城前该处理的问题都处理了,两个厂子的厂长又都是认真负责的人,一切都按照程序做事,没什么违规操作,因而也没出什么问题。
  等到这些事情处理妥当了,顾知朝的奖学金也发下来了。
  省状元,除了有名誉证书,省里和县里都有发放奖学金,以示鼓励。
  主要是因为顾知朝的家庭“贫困”农村户口,父母去世了,某种意义上,他属于孤儿。
  领导们在知道情况后开会讨论了一下,决定发放奖学金,为其减轻家庭负担。
  顾知朝并不知道这个误会,后世发放奖学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奖学金发到了学校,由郑耀先再发放到顾知朝个人手里。
  “知朝,你听说你准备在村里给人辅导讲课?”郑耀先问道。
  一中的学生可不止县城,四里八乡都有生源。
  这村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学校是最早传开的。
  顾知朝之前也在一中讲过几堂课,为大家做了辅导,对于顾知朝的能力,即便是学校里的师生是最清楚的。
  一中的学生这次虽然说大部分考上,当然了这不是说都考上大学,而是有一部分考上了中专和大专。
  在这个年头,中专大专和大学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些人也都算是考上了。
  但还是有一部分人落榜了。
  这些人当然不甘心就此放弃,准备明年高考再战。
  如今顾知朝要开讲,他们也想要听课啊!
  “问的人太多了,干脆专门弄个课堂,将人集中起来。”顾知朝点了点头。
  手头上的事情,除了打印脑海中的资料,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忙完了。
  在明年上学前,顾知朝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空闲期,与其闲着,不如拉扯一把村里人。
  而且,顾知朝家里还有几个兄弟姐妹也要补课呢。
  “有没有想过来学校帮大家补补课?”
  郑耀先代替全校师生询问道。
  “讲几堂课倒是没问题,但是我主要时间还是得在村里,我可以整理一份资料给大家。”顾知朝想了想说道。
  他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肯定是没法村里县城两头跑的。
  一中的学生都有基础,整理资料给他们看就好了,就算有不懂的地方,学校还有这么多优质的老师可以替他们解答。
  他们的资源可比村里那些人强多了。
  “那我让几个老师去听课,做好了资料再带回来。”
  郑耀先也明白顾知朝的意思,倒也没有勉强,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老师们知识肯定是有的,只是他们并没有后世整理出的那一套套规律,讲学的效果肯定比不上顾知朝。
  让老师去听课,听完了做好了笔记再回来讲给学生们,效果也是差不多的,这样一来,就完美解决了学生要听课,但是顾知朝又**乏术的难题。
  “可以,我这边是没什么问题的,只要老师愿意来,我都是欢迎的。”顾知朝笑着点了点头。
  “对了,有文件下发,明年高考的科目有变动,只考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我们省,有外语英语和俄语两套试卷,可以自己选择考哪一门外语。”
  郑耀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顾知朝。
  “这个消息,我在广播里面也听到了,正准备告诉校长呢。”顾知朝笑了笑说道。
  “虽然少考了科目,但是题目难度肯定会增大,也不知道明年……”
  郑耀先为学生们的前途担忧。
  对此顾知朝倒是不好说什么,难度增大是肯定的,毕竟这年头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国家需要的是人才,国家建设也需要的是人才。
  “还有一点,你讲课可不要收费,你如今是省状元,盯着你的人可是很多的,其中不乏一些红眼病的人,要是收了钱,被人抓了把柄,那事情可就严重了。”
  郑耀先最后提醒了顾知朝一句,他当然知道顾知朝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但是该提醒的还是得要提醒。
  顾知朝现在风光无限,难保不会有小肚鸡肠嫉妒他的人。
  “校长,您放心吧,我知道的,我讲课是免费的,教室也是村长批示提供的,不会收ъeΙBěI费的。”顾知朝认真地应了下来。
  放在后世,顾知朝用自己的劳动赚取价值,天经地义。
  但是特殊年代,该注意还是得要注意,顾知朝还没有厉害到可以挑战整个时代。
  从学校离开,顾知朝在刘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和刘宏斌一块去了乡下。
  随行的还有刘静和刘乐怡。
  学校放假了,刘继军还在住院,家里大人也没工夫照顾她们,刘宏斌干脆将两人带上,一块去乡下玩一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