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越之七零年代学霸(穿越重生)——秋风破席

时间:2023-12-07 18:18:43  作者:秋风破席
  一路上骑骑停停,中途还吃了顿午饭,赶在下午两点钟的时候抵达了湘南省城平沙市。
  相比较后世,这个年代的绿化做的非常不错,道路两旁种着许多树木,即便是冬日有些树的树枝上也还能够看见绿色,为冬日增添了一抹色彩。
  相比较安县四处都是平房,平沙市作为省会城市高楼要多出不少。
  街上最多的汽车就是公共汽车了,除此之外,自行车也是市民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顾知朝和刘宏斌他们来的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期,不然能够看见路上自行车车流的壮观景象。
  刘宏斌之前就来到平沙市了,对这里也很熟悉,他带着顾知朝先去了招待所,两人开了间房将车上的东西都放在房间里,这才去找图书馆。
  平沙市最大的书店自然当属平沙图书馆了。
  这书店1956年成立,60年合并到图书馆,后面因为特殊原因开始闭馆,70年初逐渐开始恢复建制,并修建新的图书馆,直到去年才重新修建彻底开馆。
  这栋新建的图书馆占地近千平米,有上下两层楼,楼上还设有借书室、社科阅览室、采编室和书库。
  里面的藏书也很多,50年代初建时就有6万册图书了,后面陆续增添,到现在图书已经添至20多万册。
  一进门,就能够看到墙壁上挂满了伟人的各种宣传画。
  这些宣传画,再过个几十年,都会成为收藏品了。
  只是顾知朝并没有太大的收藏癖好,他有着脑海里的知识,赚钱的门路多的是,所以也并不打算盯着文物这块来赚钱。
  这些话他看个新鲜,也就过了,并没有购买的欲望。
  屋内四周有许多玻璃柜台,书籍就被放在玻璃柜台之中,就像是后世的蛋糕店一样。
  店员站在玻璃柜后面,看中了那本书,可以要求店员拿出来给你看。
  租书或者买书都可以。
  在后面靠墙的位置,还有一排排连在一起的木质书籍。
  相比较现在,这个时代的书都很便宜,一般也就是几分钱,贵一点的也就几毛钱。
  不过即便舍不得花钱买书看,也可以站在书店里面蹭书看。
  很多人都是站在书店里面蹭书,看完了一本又一本书籍。
  顾知朝和刘宏斌进去的时候,就能够看到柜台前面站了不少人,这些人神情很专注,显然已经投入到了书籍的内容中,忽视了周围的环境。
  在后世,许多书籍都出了电子版,大家能够轻易地看到各种各样书籍,但是论读书的专注度,却是没法和这个时代的人们相比较的。
  “咱们直接去书库。”
  刘宏斌没打算打着顾知朝在柜台这边排队看书,这样效率太低了,也很难查到他们需要的书籍。
  他领着顾知朝直接找到了图书馆的负责人,展示了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表示需要查看一些书籍资料,希望他们能够提供帮助。
  “当然可以了,两位小同志跟我过来吧。”
  图书馆负责人是一位年近半百的胖乎乎的小老头,他面向看着很和善,仔细检查了刘宏斌开具的单位证明上的公章,确定无误后,对着两人露出了笑意,领着他们去了书库。
  书库里面都是图书馆的藏书,每批图书到了之后,书库都会筛选留存,所以市面上已经卖完的畅销书,在这里面依旧可以找到。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许多“内部资料”。
  这年头文化氛围比较紧张,许多书籍,尤其是国外的书籍,都是不允许查看的。
  只是这里面有许多都是经典书籍,非常有阅读价值。
  所以这批书籍都会被打上“内部资料”的名头,仅供内部人员交流阅读。
  刘宏斌属于体制内的公务人员,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所以他才会带着顾知朝直接来找负责人。
  不然真在外面柜台上看书,可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书籍。
  书库里面和前面的柜台不同,这里是一排排紧密的书柜,上面摆满了书籍,甚至顾知朝还在里面看到了一些外国原版书籍。
  和后世五花八门充满设计感的书皮不同,这个时代印刷出来的书籍都是青白皮或者灰绿皮,十分具有年代感。
  没个书柜上面都有标签,表示了这一个区域内书籍的分类。
  即便没有后世图书馆的检索系统,靠着这一个个标签,也能够从这一排排书柜里面找出相关的书籍。
  “两位同志,在图书馆看书的话,可以去楼上的阅览室,但是如果要将书籍借走的话,就得要登记了。”
  馆长提醒顾知朝和刘宏斌,因为是单位之间的帮助,所以并没有收取借阅费,但是将书带走还得要登记签名的,不然到时候丢了,他们也不好交代。
  “好的,我们知道了,麻烦这位同志了。”
  刘宏斌连忙应了下来,和馆长道谢。
  馆长给两人介绍了检索图书的方法,见他们有心想要自己找书看,便也没打扰他们,独自离开了。
  二十多万存书,听着很多,但是和后世图书馆动辄上百万存书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顾知朝将书库里的书籍大致扫了一遍,给刘宏斌挑了几本适合他看的专业书籍,让他去阅览室看着。
  “知朝,你不去吗?”
  刘宏斌拿着书,他还想着等顾知朝挑好了书籍,一块去阅览室看书呢。
  “我看书快,就在这看好了。”
  顾知朝摇了摇头,让刘宏斌自己去。
  准确的说,他来书库这里,不是看书的,而是扫书的。
  顾知朝穿越而来,自带金手指,即便是他粗略翻过的书籍,这本书的内容也会别存储在脑子里,只等之后顾知朝回忆,就能够想起内容。
  来省城的两天时间,顾知朝准备将书库里的书都扫描一遍,存进脑海里面。
  顾知朝脑海里面虽然储存了不少知识,但是这些都是来自他原来世界的,和眼下这个世界还是有许多出路。
  原主又只是个懵懂少年,他记忆力的东西少的可怜,对顾知朝帮助不大。
  而现在这个书库里面的书籍,能够帮顾知朝弥补这个缺点。
  将这个书库的书都看完,顾知朝也就能够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了。
  “行,那我先去了。”
  刘宏斌找了工作人员借了一只小马扎让顾知朝站累了能够坐一会,便拿着书去楼上的阅览室里看书了。
  别看刘宏斌行事大大咧咧,看起来像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学渣,但是人家可是很爱学习的,之前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也是学校的学霸。
  从刘宏斌忙了一天工作回来后还能够坚持读书就能够看出来了。
  若非真正的学霸,也不可能有这份读书的毅力了。
  顾知朝将小马扎放在一旁,他坐了一路摩托车,这会站站挺好的。
  顾知朝动了动脖子,开始从第一个书架开始了疯狂扫书之旅。
  这些书籍图书馆都已经分门别类归类好了,顾知朝只要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储存在脑海里面就好,不用再麻烦顾知朝再自己重新整理分类了。
  像顾知朝之前看过的那些书籍,因为之前都没系统的分类过,所以现在顾知朝每天晚上入睡前都需要花时间将它们重新整理一遍。
  顾知朝扫书的速度很快,因为他不需要深度阅读,只要眼睛扫过文字,甚至是余光看到,都能够时候从记忆中翻找出来。
  也多亏了书库这边没有什么工作人员,不然被人看到顾知朝这种恐怖的阅读速度,只怕会将他当做什么怪物来看待。
  不过也正是因为没人,顾知朝才敢这么做。
  要是有人的话,他多少得要收敛一点。
  虽然历史上不缺少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的神人,但是到顾知朝这种程度的估计还是少。
  顾知朝不想要太出风头,能够低调还是低调一点好。
 
 
第一百五十一章 扫书
  看书的时间过的很快,刘宏斌见阅览室有人陆续离开,看了看手表,已经快五点了。
  刘宏斌将书收起来,不准备再继续看了。
  图书馆这边人家也是到点就要下班的,他就是想留也没法继续留下来。
  “知朝,快五点了,咱们得走了。”
  刘宏斌来到了书库找顾知朝,提醒他时间。
  “好,我就来。”
  顾知朝匆匆将手上这本书给扫完,将书放回了书架上。
  刘宏斌则是去找了图书馆里的工作人员,准备将手上几本书买下来带回去看。
  顾知朝给他挑的书,自然是对他非常有用处的,他看书速度又没有顾知朝快,这么几天功夫根本不可能将书给看完。
  只是可惜,刘宏斌手里的几本书属于内部资料,刘宏斌可以借阅,但是不能买卖。
  刘宏斌只能将书先借走,将书给抄写下来,然后再还回来。
  冬日天黑的早,才下午四点多不到五点,天空就有些灰蒙蒙的了。
  两人从图书馆里面出来,骑车去了国营饭店。
  平沙市到底是省会城市,国营饭店比安县那个苍蝇馆子的饭店规模要大一些。
  而且地面上铺上了瓷砖,装潢的也比较好,用的桌子也都是大圆桌。
  有点后世餐厅的味道了。
  这饭店分为上下两楼,二楼是接待领导干部的,一般人是没法上去的,普通群众来吃饭则是在一楼的大厅里面。
  一进门就有一个大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今日的菜单以及价格。
  “东坡肘子,八角;土豆炖牛肉,二角五分;猪肉酸菜粉,一角八分;小鸡炖蘑菇,一角五分;风干羊肉白策,二角;葱爆木耳……”
  按照实际购买力来计算,现在的1元相当于后世的150元。
  菜的价格不算贵,但是如果点肉菜或者主食,还得配上粮票或者肉票才行。
  这样折算下来,价格就不便宜了。
  距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顾知朝和刘宏斌进入饭店的时候,里面人还不多。
  刘宏斌以前带原主也来这下过馆子,对于点菜的流程也很熟悉,两人进门站在了黑板面前看菜单。
  “今天没做红烧肉啊。”
  刘宏斌还记得之前答应要请顾知朝吃红烧肉来着,眼下见着今天菜单上没有,顿时有些可惜。
  “不过,还好有东坡肘子,这个也很不错!”
  刘宏斌目光定在了是东坡肘子上,八角虽然有点贵,而且还需要肉票,不过他们还是吃的起的。
  “嗯,可以。”
  顾知朝来到这个世界还没吃过牛肉了,他其实比较想吃那道土豆炖牛肉,不过这个时代菜的分量挺大的,点一个大菜就够了。
  总归这两天都会在这边吃,明天再点就行了。
  “也不知道两天后会不会有这个肘子,要是有咱们买份回去给爷爷他们也尝尝。”刘宏斌虽然自己出来了,但是也没忘记家里人。
  这个饭店的菜味道特别好,是县城尝不到的,所以他每次过来,只要天气不是特别热都会是带点吃食回去给家里人尝尝鲜。
  “这种大饭店每天至少会有一道重头大菜,就看咱们走的那天他这里上什么了。”顾知朝看着写在最前面被加粗加大的东坡肘子,回应道。
  他也想买点好吃的带回去,顾家人估计都还没吃过这种大菜呢。
  正好也要过年了,买点大菜回去,年夜饭也能更丰盛一些。
  两人点了一个东坡肘子,想着东坡肘子会有点腻,所以又点了两个素菜,一份炒圆白菜和葱爆黑木耳,主食则是要了米饭。
  肘子红烧肉这种菜,不配米饭吃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顾知朝和刘宏斌都是男人,而且胃口都不小,三个菜而已,对他们而言不算什么。
  在窗**了钱和粮票,两人找了张桌子等着。
  等菜炒好了,服务员会在窗口叫他们过去端菜。
  在这个时代,就要适应这个时代的规则——下馆子,自己端菜。
  菜上的很快,没等十分钟就齐了。
  东坡肘子这种肯定是提前做好的,不然现做得等好几个小时。
  应该是早就炖好,放在锅里热着的,等客人点餐了直接端上来就好了。
  木耳和圆白菜这两个菜现炒不费时间,所以很快就上菜了。
  顾知朝和刘宏斌两人去窗口将菜端到桌上,刚坐定,进来吃饭的工人就开始多了起来。
  虽然说菜价不便宜,但是这年头留在城市里的基本都是有工作的工人,每个月赚的钱也不少,即便不能天天来下馆子,偶尔来吃一次也是没问题的。
  东坡肘子炖的十分软烂,筷子一夹就能轻轻挑起一块,焦糖色的面皮软软糯糯的像是果冻一般微微颤抖。
  一口下肚,扣肉部分肥而不腻,瘦肉部分软烂入味。
  顾知朝一吃,就知道厨子手艺不简单。
  上一世,顾知朝为了满足自己以及手下研究员的口腹之欲,所以在研究院旁边开了一家私人菜馆,请的厨师是特级厨师。
  顾知朝给开的工资是周薪水10万。
  这还是因为对方和他是熟人,才将人给请来。
  这饭店厨子的手艺和顾知朝之前请的特级厨师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一份肘子,放在私房菜馆,至少得大几百甚至上千,但是现在却只要八角钱加上几两肉票,这性价比真是太高了。
  米饭就有点普通了,虽然是白米饭,但是口感有些糙,没有后世米饭精细。
  不过吃东坡肘子这种大菜,配着糙点米吃更香甜,太软糯的香米多吃几口反而容易腻。
  两道素菜也炒的很好,黑木耳里面还放了一些不知名的野山菌,吃着别有一番风味。
  美食这种东西,最主要的就是两点,一来是食材本身的品质,二来就是厨师的手艺了。
  这个年代的食材本身就是绿色天然无污染的,而菜又是由特级厨师炒出来的。
  这顿饭的美味程度自然不用多说。
  顾知朝和刘宏斌两人都吃的有些抬不起头了。
  最后一盆米饭,三道菜被两人吃的干干净净,汤汁都泡着米饭吃了。
  顾知朝摸了摸自己的胃,第一次吃的有些撑了。
  上辈子他在青春期期间的食量也挺大的,除了早中晚三餐,上午和晚上很多时候都会再加一餐,每顿的分量也不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