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困惑地收起马的缰绳,看着洇进地砖上的暗红色蹙眉。
路过各式各样的尸体,快步走进镇国公府。
此时的镇国公府安静得像空园。
他呼吸一滞,立刻在府里跑起来。
直到碰到一个人拿着大扫帚扫院子的王姑,才稍微松了口气。
“给夫人的信,将军传来的。”
王姑朝他点点头,给他指了个方向,“敲门进去吧。”
“这,我,我如何进将军夫人的卧室?”
王姑站直身体,手拄在大扫帚的最上头朝他笑了笑,“你不是见过了外头的情形了吗?小姐这时候一定想要亲眼见见你,再让你给姑爷传她亲口说的话。”
传信兵这才将信将疑地几步踏上那玉石堆成的石阶,站在门口紧张地抻了抻自己身上的衣裳,才抬手轻轻敲了两下门。
没一会儿,里头传来句:“进。”
声音暗哑,像哭了一夜。
他轻轻推开门,屋子正中央有个长长的书案。
夫人身上搭着狐裘,向他伸出手,掌心有墨汁写就的“伯元”二字。
他忙双手递上那来自北境的信。
景黛苍白着脸,边拆信边抬起头看他。
“将军那头,还好吗?”
“回夫人的话,将军神勇,大胜。大军已打入亚北关,大梁国土尽收。”
景黛笑着点点头,将信纸在案上铺平。
字里行间都是宋伯宇元插科打诨的话,末尾也学她,写了行稍小的字。大概是那头没有卖金墨的,只能在字号上作些文章。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景黛摩挲了下手底下那粗糙的纸,眼含着温柔。
良久后,她才问他:“你进来的时候,外头打扫干净了吗?”
“额,有些缺胳膊断腿的尸体,还有变了色的地砖。”
景黛继续点头,又问他:“你看着,害怕吗?”
“不怕。战场上见惯了死人,不怕的。”
景黛这才皱眉,想到宋伯元日日见到这种令人作呕的场景,立刻担忧得不行。
她在那书案后“哗”地站起身,又想起什么似的,缓缓坐下。
“你回去,不要对将军多嘴。我会在回信里给将军明说,你只回去报这里一切都好就成。”
那兵不是宋家传信的,而是部队里真正的传信兵。
此时这么听了一嘴,也就乖巧应下,但回到将军面前,可是要实打实说的。
军人不能瞎传军令。
他后退一步,对景黛俯身长揖,“夫人,属下还要入宫通报大梁青虎军大捷的消息,晚些时候来收夫人的回信。”
“好。”她看着他,在书案上随手摩挲了一圈儿,最后拿了件笔搁,随手递给那传信兵。
“金做的,权当盘缠吧。”
“这,”他立刻跪下身,“属下不敢。属下是将军亲兵,岂敢收夫人的物件儿?”
景黛起身,将那金笔搁强硬地塞进他怀里,“就当我给你们将军买小食的金子,你回去时候,给她带些不容易坏的。”
“这,好吧。”先注府
什么吃食也花不上那么大一坨金子,但见夫人坚持,他也就收下了。
从镇国公府出来,那些缺胳膊断腿的尸体也被打扫了个七七八八。
他登上马镫,打马往皇宫而去。
顺利入宫后,却只觉这往日肃穆非常的皇宫在此时稍显冷清。
圣人听了他的话,立刻捂着心脏栽倒在龙椅里。
“赏!赏!赏!”
他只能听到那还未年过半百却已满头白发的圣人,只一遍遍重复着“赏”字,却没说赏什么。
跪得久了,他稍挪了挪膝盖。
身后有人出现,他微微往一边挪了挪。
眼前的是一黄袍少年,原来来人是八王。
大梁朝唯一的王爷,也是东宫唯一的储备。
那小少年回头凉薄地看了他一眼,又像没看到似的,一步一步走上汉白玉石阶。
直到他摸到了圣人身下那龙椅。
圣人偏头喝了他一声,“你作何?”
他却不像传闻中那样胆小惧事,从容不迫地在大袖间寻了些什么。
风必声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却往后退了几步。
“嗖”然,他从怀里拿出根闪着寒光的匕首,趁着宇文广反应不及,一下子插进了他的心脏。
他的另一只手也跟着捂了下插在他胸膛前的匕首把手。
“这是父皇应得的。”他看着宇文广说。
宇文广不敢置信地瞪着眼睛看他,此时已说不出话,眼睛却只往后去寻风必声。
风必声见状又退了两步,直到宇文广朝他伸出的手直直地坠下去。
皇权更迭。
死一个人总比死一城人强。
门外早候在一侧的张焦立刻疾步过来,“八王!八王你怎,你怎敢?”
八王双手都是他父皇的心头血,他将手从匕首把手上挪下来,笔直站在那龙椅边,只困惑地看了眼面前突然演起来的张焦。
景黛从他身后现身,一把推开张焦,匍匐跪下身:“先皇已驾崩,臣恳请新皇即日登基,为汴京为大梁主持大局。”
这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大戏。
宇文广的血还未变凉,满殿的人却已恭顺地跪了新皇。
只有张焦一个人站在大厅最中央,他恳切地道:“这是弑父弑君之罪!应该九殿下宇文流澈继位才对。”
八王看着龙椅上作为皇帝不容他人置喙的宇文广像滩烂肉那样瘫在那金光闪闪的椅子上,立刻控制不住地大笑起来。
他转身,眯起眼看了眼张焦。
“张卿,你说什么?”
那前几日还胆小如鼠需要人陪着入睡的小少年,仿佛在此时,瞬间长大成人。
常年压抑的欲望伴着滔天的权力,只会快速催发那更加残忍的恶。
第79章
三年后。
刚刚恢复元气的汴京城,满城之人正期盼上元节的到来。
皇宫后院,一处不起眼的殿前,两个小黄门儿穿得厚实,被冻得发裂的手正拿着巨大的扫帚扫道上的雪。
“喜子,今年上元,圣人会不会出宫赏灯去啊?”
叫喜子的小黄门儿生得眉清目秀,此时听了小阳的话,不禁瞥了他一眼,“圣人就算出宫,也不带咱们几个,你盼那个没影的事有什么用?”
“怎么没影了,”小阳停下手,立在去岁新刷的红墙前对他道:“圣人都出门去了,咱们兄弟几个不是也能偷偷懒?上元佳节,不能回家还不能喝点儿小酒乐呵乐呵了?”
三年前,民间盛传,当今圣人弑父杀君,有妖女为了在圣人面前争宠,而做主将整个皇宫血洗一新。如今宫里的下人,都是还未长开的半大孩子。如今宫里有了新鲜盼头,那干活的心都恨不得飞出二里地去。
喜子叹口气,冲他摆摆手。
“景小姐会在宫里设宴,圣人出不去。”
听到景小姐三字,小阳不禁浑身打了个哆嗦。“诶,”他跟着长叹口气,“连圣人都不敢忤逆景小姐的话,我看呐,只能等北边儿那位军爷回来了。”
喜子微抬眉,听了他的话,也跟着收起扫帚,与他并排挤在墙根儿底下,“北边那位爷真是景小姐的官人?”
“那还能有假?可能你年纪小不知道,当年景小姐,不过就是个商家女,她是攀上镇国公府的宋家,才得已到了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啧啧。那她还敢和圣人,”一切尽在不言中,喜子将扫帚放到墙边,兀自搓了搓手,又转头去问:“那位爷回来以后,张左相和九殿下是不是就要翻身了?咱们要不要提前去混个面熟?”
小阳撇撇嘴,又摇摇头。
“难说。就怕北边那位爷还没回来,九殿下和张左相已经被那妖女,”接下去的话他没说下去,只把手掌横在自己的脖颈前轻蹭了蹭。
喜子立刻了然,忙重新拿了扫帚,边扫边对小阳道:“得,宫里的局势啊,岂是咱们能分辨清的。还是努力干活,争取在景小姐面前捞个面善才是。”
两人又重新弓起身子,兢兢业业地将视线定格在道上的白雪之上。
红墙后,院子里的红梅正开得惊艳。
树底下有一穿着素白衣裙的漂亮小女娘正自己和自己玩儿,胸前的圆盘银饰随着她的动作而哗啦啦地响。
殿门大开,身穿黄袍的青年正贼眉鼠眼地盯着他面前捂着手炉咳嗽的景黛。
“景姐姐,上元节您就让朕出去吧。好不好?”
景黛抬眼,瞥了下宇文善焦急的脸,立刻抬手,将她面前的两摞奏折径直推到宇文善面前,“圣人若这么闲,不妨替我看看这奏折?”
宇文善看了一眼小山般压过来的奏折堆,立刻缩起脖颈朝她摆手。
“不,不用了吧。还是景姐姐能人多劳,为国奉献。”
景黛轻哼,抬起头,双眼定定地盯着宇文善,“圣人为何一定要在上元佳节出宫去?宫里的花灯不好看吗?”
“不是不好看。”宇文善右腿支着,手臂轻搭在右腿膝盖处,“这宫里,太无聊。景姐姐又不让朕纳妃,还不让娘入宫做宫女,宫里这来来往往的都是黄门儿,朕都要对黄门儿生些斜欲了。”
景黛这才唇角轻翘了下,她从那奏折堆里抽出最上头的那本,打开后视线快速在那上头打了个转,就熟练地提了笔蘸朱砂披红。
“景姐姐,好不好嘛?我保证只看,不碰。”
景黛放下手里的笔,看了眼宇文善的脸,十几岁的半大小子,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自打他登基起,他就被她压在下头喘不上气,这会儿非要出宫去,无非是朝堂上有不甘的大臣给他背后出主意呢。
她甚至不屑去查那人是谁。
反正过几年,这朝廷就要尽数交到小九手里。与宇文善交好的大臣,一律贬出京去就是了。
景黛低睫,没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宇文善见有门儿,继续去磨她:“姐姐,”
景黛突然冷脸抬眉,那视线像恨不得当场把他撕碎般。
宇文善立刻了然地抬手打了打自己的嘴,“瞧朕,景姐姐不让朕只叫姐姐二字的。”
景黛身上的攻击性又“嗖”地一下偃旗息鼓,她像没听见似的,又抬手抽了本新的奏折。
宇文善立刻从她手里抽走,站起身,从那书案后绕过来,恭敬地对着她拜了拜。
“景姐姐~您就让朕出宫去瞧瞧热闹吧。汴京城期盼这太平日子都多久了,就当朕与民同乐了,还不行吗?”
景黛转过身,从上到下轻蔑地看了眼眼前跪伏在地的圣人,才伸出手触了触他的肩,“好。但是我有两个条件。”
宇文善立刻从地板上迅速抬头,眼里闪着惊喜的光,“什么?景姐姐尽管说,朕都答应。”
“我要你,出宫去不许招惹女娘。”
“好,第二点呢?”宇文善着急地问。
“不许去镇国公府招惹小叶。”
“害,朕还以为什么呢。叶姐姐也不是朕能招惹得起的呀,她成日里只和九皇姐一起,见到朕,恨不得当场啐朕一口,朕就算有那色心,也没那色胆啊。”
景黛笑了笑,回身专心于那奏折堆儿。
宇文善偷偷瞥了她眼,见她没空理自己,立刻着足袋站在殿门边,伸手招呼安乐。
“安乐姐姐,又玩儿什么呢?”
安乐闻声从树底下起身,背着手朝他走来。
宇文善正怀疑她为何今日这么听他的话时,眼前的女娘立刻朝他扔了个线型的东西。宇文善一紧张,手紧着扒拉了一下,才发现地上正趴着一半臂长的青色小蛇。
“你!你要弑君啊?”宇文善狠狠抖了两下,才气冲冲地“咚咚”回了屋子,盘腿坐在景黛身后告状,“景姐姐,安乐姐姐又吓唬朕。”
景黛无奈地接了句:“你都被她吓多少回了?怎么次次要告状?”
87/125 首页 上一页 85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