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七零年代文工团(穿越重生)——天籁星璇

时间:2023-12-19 10:17:28  作者:天籁星璇
  宋知时一脸茫然:???
  雷青青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肖洁她走了。”
  “走了?”宋知时在文工团最近忙得是脚不沾地,根本没有留意到这些。
  说到这个,雷青青的神情变得有些复杂又有些敬畏:“医院里正好有个去前线支援的名额,就她一个人报名了,就被选上了,前天就出发了。”
  宋知时一直活得无忧无虑,差点又忘了,中国的边境线可是一直都不安稳的。他不知道肖洁去前线有几分是因为被拒的赌气,但一个姑娘能这么勇敢无畏,对感情拿得起,放得下,他是钦佩的。
  雷青青闷闷不乐地说:“之前总怕她出幺蛾子,如今真走了,心里倒是空落落的。”
  宋知时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相爱相杀嘛?
  雷青青幽怨地看着宋知时:“唉,要不是我舍不得我家梁同志,我也想去,多光荣啊!”
  宋知时宽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这姑娘想来是跟肖洁有什么矛盾,知道对方为国奉献,心里又很佩服,现在估计是钻牛角尖了。
  “战场上枪弹无眼,能去的人都是抱着崇高的理想和必死的信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也会有想做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成的事情。”
  “好好准备结婚吧,准新娘子。”
  雷青青难受了一会儿,很快又振作了:“嗯,谢谢你,我以后也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争取、争取不被肖洁比下去。”
  坐上大巴车以后,宋知时最后回望了一眼市医院。
  见他若有所思,顾淮关切地问:“怎么了?”
  宋知时自嘲道:“不知道这两年是不是犯太岁,感觉老往医院跑。”
  顾淮目光微凝,忍不住把手覆盖到了宋知时的手上。宋知时烫手般地一抽,随即又故作镇定地放回去,由着顾淮把他整个手都握了进去。
  他说:“不会的,以后我们会一直平安的。”
 
 
第89章 五一(一)
  1974年4月26日,由李逢春、朱芳婕带队,文工团所有演员踏上了前往比赛地之路。
  这次五一比赛是四省汇演,地点就在四省中央,就是兰州军区大本营甘省兰州市。
  宋知时他们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直到骨头都酸软了,才到达兰州。
  兰州,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公元前86年,因在此发掘出“金子”故取名为“金城”,又意“金城汤池”。隋朝时期,隋文帝改金城郡为兰州,这就是“兰州”这个名字的由来。
  七十年代的兰州城还十分荒僻,经济交通都不发达,但兰州向北是几个古代边陲重镇,因此这里少数民族众多,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汇之处,塞外风情十分浓郁,是个十分具有魅力的古城。
  因为这次五一比赛,本来偏远僻静的兰州城一夜之间变得热闹非凡。
  真正踏上兰州这片土地的时候,文工团所有人都蔫了。
  她们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坐那么久的火车,从下火车到招待所,这一路上不是头晕目眩就是呕吐不止。
  朱芳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从没有带队出省演出的经验,也就忽略了长途跋涉和水土不服对演员们造成的影响。
  而5月1日就是初赛的日子,留给她们的时间不多了。
  这一夜很多人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宋知时艰难地从床上爬了起来,连日来的辛苦练习,他都撑过来了,没道理比赛前两天反而跳不动了。
  李逢春难得大方了一回,向当地老乡收购了几十个鸡蛋,一人发了一个补充营养,女孩子额外还能喝到一碗糖水,这可算得上不错的营养品了。
  早餐过后,一行人来到兰州最大的歌舞剧院。
  她们前面早就是人山人海,其中还有不少穿着军装的年轻人来回走动,让众人艳羡不已。
  宋知时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次初赛的政府团体,军方团体和民间团体共计有四十五组人,所有节目加起来更是有上百个之多,出发早的队伍十天前就到兰州城了。
  这时,剧院上方的大喇叭开始播报:“所有团队请注意!所有团队请注意!剧院营业时间时间有限,每个团只有半个小时的彩排时间,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都一样,都一样!”
  才半个小时?!
  此言一出可算是惹了众怒,所有人纷纷开始抱怨。但眼睛瞄到一旁持枪维持纪律的解放军们,大家又不甘地把抱怨声咽了回去。
  何皎皎闻言小声地哀怨道:“怎么才半个小时啊,咱们一支舞都不止半个小时。”
  可他们不但只有半小时的时间,还得平均分给团里的三个节目。
  褚旭英率先开口道:“我们合唱时间短,给我们五分钟就行了。”
  张队长不在,她作为年轻的小干部,凡事都是一马当先。
  紧接着李明惠也表态:“我们也是,本来也不抱什么太大希望,给我们十分钟把高潮部分练习一下就行。”
  这是想把排练时间都让给舞蹈队的同志们。
  舞蹈队众人感动的同时,感觉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些。她们现在可是肩负着整个团的期望啊,万一跳砸了,她们自己第一个不会原谅自己……
  大喇叭又开始宣布了:“为了保证交通的通畅,每个团体留负责人排队就行,其他人向北疏散,向北疏散,向北疏散——”
  为了尽可能有多的时间练习,宋知时指挥大家找了一片阴凉的空地就地开始排练。
  其他团体看见他们争分夺秒的模样,也有样学样,找了片空地就开始练习。
  一时间,现场倒是一片祥和,大家各练各的互不打扰。
  中午,李逢春又拿了参赛经费去国营饭店,给每人买了一个玉米——
  做的馍馍,算作午饭,对付一口算是过去了。
  一下午训练时间匆匆过去。
  晚上依旧在排队,但所有人都没有怨言,咬着牙憋着一口气也要坚持下去。
  兰州市昼夜温差极大,太阳落山以后,天气就开始变冷了,很多姑娘没有带厚衣服,只能不断跳舞来保证身上的热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排长队的负责人们也越来越少,身边只剩下零星几个小队还在练习。
  夜渐渐寂静下来。
  “诶,你们听说了吗?”
  “什么?”
  有人起了话头,一下子把疲惫不堪的演员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你们知道这次各省部队来了多少个团吗?”
  “不知道。”
  “赫——”那人卖了一个关子,随即用夸张的语气说:“足足二十三个,再加上四省的省立文工团,各市的市文工团,像我们这种草台才七八个吧。”
  像滚烫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水,一下子就炸开了。
  “额滴个乖乖,这么多呢!”
  “是啊,我也听说了,说是所有隶属部队的文工团都是明天统一来彩排,而且哪个团该几点就几点,早就排好了。只有咱们,大老远的从老家赶来,这个点还要在这里吹夜风吃风沙……”
  “别说了,就咱这个水平,给人家垫底都不够,本来就是陪跑的……
  “陪跑就算了,待遇还那么差……”
  话题越说越广,文工团里,大伙儿听着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的。她们也知道自己这种小文工团肯定是比不上部队的文工团、歌舞团,甚至比不上各省市政府下面的文工团,但是真正到了直面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不免沮丧。
  她们没有好的老师,也没有好的舞美,一切的一切只能靠自己努力,可即便她们再努力,也无法超越那些原本就穿军装的。
  她们为这次比赛也准备了很久,期间还经历了种种磨难,又努力创新排了新的舞蹈,要是连初赛都不能过,那岂不是……
  不行,不能再想了,宋知时暗暗告诫自己。他给大家打气:
  “越是到大赛之前,心态越是要放平,要稳!”
  “坚持到现在本来就是一种胜利。”
  朱芳婕赞许地看了宋知时这个弟子一眼。
  一直到晚上十点,才轮到宋知时她们文工团,等彩排结束出来已经是十点半了。
  众人携着又饥又饿又疲惫的身躯回到招待所,一股脑地躺到了床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1974年4月30日,比赛前一天。
  今天所有人的情绪都很低落,不知道是昨晚吹了冷风的缘故,还是受那番话打击的缘故,有些同志甚至染上了风寒,总之情绪并不高。
  别人都是士气高涨,她们却是士气低迷,加上好几天没有休息好,大家的脸色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太好。
  李逢春朱芳婕就是再想逼着临时抱佛脚,但是看见大伙儿已经这个状态了,也忍不下心做这个扒皮,只能宣布休息半天。
  “这次真完了,太晚了,咱们收到通知实在是太晚了。”李逢春急得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要知道很多常年参赛的团队都是每年年初就开始训练了,而他们满打满算才练了半个月,本来底子就不如别人,现在更是……
  他本来还觉得能得到这次比赛机会,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可现在却觉得这根本就是个陷阱。
  看着是洁白暄软香甜的饼子,实则吃到嘴里才知道是个棒槌!
  李逢春晃得朱芳婕眼睛疼,索性也不去看他,只是说:“不论怎么样,总要试试才行,我对知时还是有信心的。”
  李逢春并不赞成,却也没说什么,只是哼哼了几声。
  上午,大家聚在一起最后彩排了几遍,下午就恢复了自由活动。
  “走,起来,咱们出去逛逛。”宋知时把快要睡过去的彭素涛跟周和平一起拉了起来。
  彭素涛翻了个身继续睡,嘴里嘟囔着:“诶,难得休息,睡个午觉先。”
  宋知时睨了他一眼:“我还不知道你嘛,现在睡一觉,一觉睡到大晚上,夜里又睡不着,干脆出去走走散散心,晚上一起睡个好觉,明天好好比赛。”
  彭素涛被宋知时说穿,只能站了起来。
  说起来,前世今生两辈子,宋知时都没来过兰州。
  这个存在感极弱的甘省首府,经济上远不上东南沿海,除了一碗兰州拉面闻名全球以外,好像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其实兰州在后世还是一个旅游胜地,它跟其他几个敦市、阳关、嘉峪等城市,组成了一条旅游重线,一般人想玩还玩不到呢。
  想到可以畅游七十年代的兰州城,体会不一样的旅游心境,宋知时的疲惫一扫而空。
  “走,咱们坐羊皮筏子去!”
  这时候的羊皮筏子并不商业化,甚至不对外营业,是彭素涛死皮赖脸磨着船夫,这才让三人坐了一回。
  坐完羊皮筏子,三人也来劲儿了,穿梭在兰州城的大街小巷。
  突然,彭素涛的狗鼻子闻到了一股奇异的香味。
  宋知时打听了一下,原来是有一户少数民族正在家里杀牛。
  “杀牛?”
  “对,是我们村里的牛,统一一起杀,杀了分了来吃。”那老乡戴着白头巾,操着一口古怪的乡音。
  两人鸡同鸭讲了半天,宋知时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彭素涛闻着屋内传来的阵阵香味,都快走不动道了,周和平也眼巴巴地看着宋知时。
  他们俩都知道,小宋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是他们当中最有钱的人。毕竟彭素涛一个人要养一个杂技团,周和平也有一大家子好几口人要养,只有宋知时是“光棍”一条。
  宋·光棍·知时:“……”
  信不信我扬了也不给你们吃?
 
 
第90章 五一(二)
  “买点?”宋知时问。
  “买回去干嘛啊?这肉得多贵啊!”说完,彭素涛诚实地吸了一口香气。
  “吃牛肉又不会胖,还能补充营养,大不了你可以不吃。”
  “诶诶诶,别啊——”
  宋知时不管彭素涛的热情呐喊,径直走到了煮肉汤的大叔面前。
  “叔儿,这牛肉卖吗?”
  “卖啥?”
  “卖肉!”
  “啥肉?”
  “牛肉!”说着宋知时从兜里掏出一张大团结。
  这叔儿是听不懂普通话,但他看得懂钱啊,闻言立马接过了钞票,又让女眷给宋知时几人端来了一碗滋味浓郁的牛肉汤。
  与后世牛肉薄如蝉翼的兰州拉面不同,老乡给的牛肉汤,那里面可是满满当当的牛肉,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牛内脏。
  一碗热汤下去,宋知时三人发了一身汗,那叫一个惬意!
  等他们喝完,热情的老乡又给他们再添上了一碗,加上几勺红油辣子,又是另一番滋味。
  最后宋知时提着两条牛肉,满载而归的。
  回到招待所日头已经偏西了。
  下午很多人都选择了休息没有出门,即便是出去也就在附近逛逛,毕竟这年头治安也不算好。
  一觉睡醒,太阳还在天上,就是这肚子,已经饿得不行了。
  看见宋知时提着两条肉就回来了,大伙儿原本萎靡的神色顷刻间化为乌有。
  “宋同志,你这是……”
  “给大家加一段餐,吃点肉补充一下营养!”宋知时笑着把两块新鲜的牛肉提到她们眼前。
  有了牛肉的吸引,宋知时那张俊脸都失去了光彩。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咽了咽口水,除了已经吃过的彭素涛、周和平。他俩恍然大悟,原来这肉是用在这儿呢!
  正说着,李逢春也从房间里走出来:“休息一天了,还不去练舞,挤在这儿干嘛?”
  大伙儿七嘴八舌地道:
  “团长团长,宋同志买了肉!”
  “还是牛肉呢,额滴爷诶,我这辈子都没吃过牛肉。”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