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把星际技术上交了(玄幻灵异)——暗夜公主

时间:2023-12-19 10:21:35  作者:暗夜公主
  曹院士、梁院长和魏教授差点没跳起来,他们虽然都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但反物质的威名肯定听说过。
  曹院士吃惊地说道:“真的有反物质矿?”
  虽然确实有学者提出过宇宙中可能有哪个犄角旮里里存在反物质矿,甚至还有学者提出宇宙中可能存在一个完全由反物质组成的世界,但这种事情……没见到真的之前,基本上可以当做是天方夜谭。
  而反物质的可是能量转化率百分百的东西,和它比起来,可控核聚变就是个零头。
  想想蓝星上各国为了石油猪脑子打出狗脑子的局面,他们也能够想象的到反物质矿的重要性了。
  古景耀再次点头,说道:“是的,宇宙中确实存在反物质矿,不过局面倒没有蓝星上这么夸张。主要是因为即便是在星际时代,能够安全使用反物质的国家也只有三个大国,其他国家只有开采和保存的技术。而且其他国家也都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虽然能量转化率不如反物质,但其实也并不缺乏能源。”
  许部长想了想,也明白了。
  为什么蓝星上争夺能源的争夺的如此剧烈,因为他们所能利用的大多数都是化石能源,而且只有一个蓝星的化石能源可以使用,这些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数量有限,用完就没了。
  而那些已经发展出了星际航行能力的文明,即便是三级文明,人家掌握的资源也是整个恒星系的资源,那能利用的资源就多了去了,反物质矿对他们来说属于有最好,没有问题也不大的存在。
  想到这里,他们也不再纠结反物质矿的问题了,不管太阳系有没有这玩意,有他们暂时也弄不到,想也没用。
  曹院士早就已经忘了之前跟人说的脚踏实地,问道:“景耀,那你能弄到曲率引擎的技术吗?”
  古景耀对于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意外,点头道:“初代的技术可以,这个早就公开了,但是初代的技术速度有限。而且最重要的是,曲率引擎消耗的能量非常巨大,想要使用曲率引擎,我们现在的能源不行,至少得先把可控核聚变做出来。”
  曹院士想了想国内可控核聚变的实验堆,继续问道:“那你能弄到可控核聚变技术吗?”
 
 
第23章 超导材料
  古景耀沉默了一下,可控核聚变技术,又称为人造太阳,在蓝星上也是最前沿的科技,尽管一直没有能够实现,但确实是这一代人浪漫,他当然也是感兴趣的。
  所以可控核聚变技术,他还真研究了一下,就是……
  据他了解,因为技术更加简便,而且和某个北方大国起初关系更好,所以国内最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走的是托卡马克的路线,也确实取得了一些突破。
  但托卡马克路线一直没有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国家又有了条件,所以开始两条腿走路,又引进了仿星器进行研究,目前还没有什么成果。
  不过古景耀完全能够理解国家的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重视,对一个现代化国家没有,不会有什么东西比能源更重要了,能源就是一个国家的血液,没有血液人就没了。
  他沉默的是……
  “我确实有一些了解,不过还没有研究透彻,课题比较大比较复杂,所以我暂时还没有完全整理出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星际时代各国都是独立发展出了可控核聚变技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方案,当然科学原理是一样的,所有也有很多方案基本重合。但不管是托卡马克还是仿星器,我都没有找到类似的方案。”
  许部长捂住了自己的心脏,想到了这些年国家拨给这两个项目的经费,感觉自己心脏病都要发作了,“也就是说,这两条路线都是错误的,行不通的吗?”
  他努力安慰自己,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搞科学研究,没有一定会成功的。
  可是真的好难,那是好多好多钱,国家的钱,比他自己丢了那么多钱都还要让他心痛。
  古景耀摇摇头,说道:“我不确定,也许可以成功,只是没有人尝试过而已。但我知道的成功的路线,没有这两种。”
  曹院士站出来给自己不熟悉的同行说了句话,“条条大道通罗马,科学原理是一样的,但利用科学原理达成目的的方法却可以有很多。我们未必走错了路,只是多了一个选择……额,也可能是多了很多种选择。”
  许部长面无表情地说道:“但是之前的两个选择未必是正确的,新的选择却一定是正确的,我可以选择少花点试错的钱。”
  许部长不是对研究可控核聚变的科学家有什么意见,而是……钱啊!都是因为钱啊!国家也没有余粮,要花钱的地方那么多!
  而且,有成熟的完全可以学习透彻变成自己的东西的技术不用,非要花更多的钱和更多的时间去自己研究,那不是纯粹的大傻子吗?
  曹院士无言以对。
  自主知识产权是很重要的,但这并不代表有现成的东西不学习不利用,非要傻乎乎的从头自己开始研究,而是学习了别人的东西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研究和发展。
  就像是航母,一开始也是买的别人的半成品和配套的技术资料,然后自己专研学习,在此基础上继续升级技术。
  梁院长出来了说了句公道话,“不管怎么说,该建的设备都已经建了,该买的东西也买了,放着不用是更大的浪费吧?”
  许部长的心脏还在抽痛,“他们可以想想能不能用来干点别的,顺便也还得用它们迷惑一下西方,总之以后不会有那么多经费给他们烧了。”
  等到他们讨论完,古景耀才说道:“我大致整理了几个比较容易实现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无论是氘氚聚变还是氘和氦3的聚变反应,首先都需要解决超导材料的问题。我们大概需要先拥有一种可以投入实际应用的高温超导材料。”
  所谓高温超导,高温和大家所理解的高温不是一回事,而是和低温超导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低温超导,也就是现在主流应用的超导材料,温度是零下269摄氏度,需要使用液氦来进行冷却,因为需要的温度太低,大大限制了超导材料的使用范围。
  另外,液氦的价格也非常高昂,而使用超导材料的设备需要的液氦数量往往还不少。
  而高温超导则是指超导临界温度更高,可以使用价格更加低廉的液氢冷却的超导材料,温度在77K以上,77k换算成摄氏度就是零下196摄氏度左右。
  说到超导材料,曹院士就来兴趣了,“我们也研究出了一些高温超导材料,但因为种种缺陷,始终没有能够走出实验室。顺便一提,星际时代有常温超导材料吗?镥氮氢化合物真的能常温超导吗?”
  梁院长悄悄翻了个白眼,“镥氮氢这种东西就没必要拿出来说了吧?”
  曹院士这就不认同了,“就算迪教授拿出来的东西是作假的,那也不能说明镥氮氢化合物本身不可能常温超导嘛?”
  对于最近学术圈的热门话题,魏教授也来了兴趣,“我觉得这件事情想要证实非常简单,也不需要他公开他的原始数据,只要他把他实验室里的样品拿出来,让大家测量一下,如果真的有常温超导,那他就是真的。”
  梁院长对师弟也不客气,冷笑一声说道:“问题是他敢拿出来吗?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他什么时候拿出来过?第一次的金属氢,直接就是压砧的金刚石碎了,金属氢没了。这次不知道他的镥氮氢材料有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消失。”
  这话题,其他人就不太插得上了,只能坐在一边看着他们争论。
  古景耀倒也知道梁院长他们说的事情,最近国际学术圈最大的新闻就是这个了,米国某大学的某教授再次发表了他的常温超导材料的论文,这是他第二次发表常温超导材料的论文。
  他的第一篇关于含碳硫化氢的常温超导材料的论文发表于顶刊自然,然后因为论文涉嫌作假且他本人并不愿意提供所有原始数据,在去年被自然撤稿。
  对于自己的论文被撤稿,那位教授的团队一直对此并不认同,只是他完全不能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所以他的抗议在学术界也就是个笑话。
  然而风波还没有完全平息,前不久这位教授又在同一家杂志发表了关于镥氮氢化合物常温超导的论文,并且这种新材料超导转变温度更高,只需要21摄氏度,压力只需要1GPa,也就是一万个标准大气压。
  这篇论文一出来,就收到了学术圈各方的质疑,如果说当初含碳硫化氢论文发表那会儿还有一些人相信他,那么这次即便上可以说没人信他的鬼话了,反驳他的论文简直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国内也有团队做出了他所说的那种镥氮氢化合物材料,测量之后证明这种材料并不能常温超导。
  至于梁院长所说的金属氢,则是这位教授第一次闻名于世界,至今还有很多争议,许多人认为这是这位教授第一次作假愚弄学术圈。
  众所周知,氢单质在常温下以气体的形式存在。
  而同样是常识的是,在压力下,分子的排列是可以变得更加紧密的。
  学术圈有一些人认为,只要压力足够大,氢也可以表现出金属性,也有许多实验做过相关的实验,只是并没有人成功。
  目前蓝星的超高压实验使用的是金刚石压砧,因为金刚石对蓝星上最坚硬的物资,可以承受非常大的压力而不会变形,但是几百年是金刚石,所能承受的压力也是有极限的,一旦超过这个极限,金刚石就会碎裂。
  而想要得到金属氢,预计需要对固态氢施加几百万个大气压的压力,而金刚石压砧无法承受这样庞大的压力,还没有得到金属氢,金刚石就先碎了,所以金属氢还是个只存在于概念里的东西。
  不过有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能够得到金属氢,那么金属氢可能就是一种室温超导材料。
  而这位在学术圈名声非常微妙的教授,第一次出名就是声称自己在毁掉了许多对金刚石压砧之后,意外得到了金属氢。
  然而在有学者其他让他把金属氢拿出来实验一下,看看金属氢是否真的能够常温超导的时候,他表示压着金属氢的金刚石压砧意外碎了,所以金属氢没了。
  故而,他的金属氢又被戏称为薛定谔的金属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处于有和没有的叠加态,毕竟说他真的有大家都不太相信,说他没有那也没证据。
  看着他们还准备继续争论,古景耀说道:“金属氢确实是存在的,也确实可以做到室温超导,但是需要一直维持几百万个大气压的超高压,一直也只能出现在实验室里,并没有投入实际应用。至于镥氮氢,额,之前我没有关注过,下次我去看看有没有相关的论文,但我了解的几种常用的室温超导材料并没有镥氮氢化合物。”
  发现梁院长听到冷笑了一声,古景耀赶紧在他开口之前继续说道:“星际时代确实有室温超导材料,而且应用的非常广泛,不过查阅过相关论文,所有公开的室温超导材料的合成都需要特殊的工艺,我们目前的技术达不到条件,不过高温超导材料可以。另外,许部长您考虑过可控核聚变的原材料问题吗?”
 
 
第24章 搬家
  许部长再次捂住了自己的胸口‌, 感觉自己‌又‌被捅了一刀,但是痛着痛着好像有点‌习惯了。
  目前蓝星上研究的可控核聚变的燃料主要是氘和氚,这两种都是氢的同位素, 其中‌氘在蓝星上的含量相当丰富, 完全不需要担忧原材料不够的问题, 但氚就不同了。
  氚在氢的同位素之中本来就是含量最少的,更惨的是这玩意还有放射性, 而‌且半衰期非常短,只有12.43年。
  也就是说这玩意即便能够自然产生,也无法在自然界长‌期存在,没几年就衰变完了。
  目前市场上的氚主要是由人工制备得到的,只是这玩意虽然能够人工制备,但产量非常小, 成本非常高,因此价格也非常昂贵, 黄金和它相比都只能被称为廉价。
  要知道一克黄金价格也就是几百夏币上下,而‌一克氚目前的价格是21万夏币。
  可‌控核聚变是真的好,但是这个燃料是真的有点‌用不起,除非能够有更加廉价的制备氚的方法。
  想到这里,许部‌长‌期待地看着古景耀,“景耀,星际时代有廉价制备氚的方法吗?或者他们使用的是不同的燃料?”
  古景耀从容淡定地说道:“有, 但是我们当前的科技水平还是做不到, 而‌且短期内都做不到。我研究了一下, 星际时代一些三级文明的小国, 一般使用的方案是氘和氦3的核聚变。之前说过,科学原理是一样, 最容易达到核聚变条件的始终是这几种元素,大家都是这么开始的。”
  许部‌长‌愁眉不展,“氦3啊,月球倒是有很多,只是我们现在也没办法上去挖矿啊。”
  古景耀抬头看着许部‌长‌,说道:“我有一个想法,当然这些涉及到大局的东西,我也不太懂,只是提供一个建议参考。我想我们可‌以先制造出氘氚聚变的反应堆作为暂时的动力系统制造大型的飞行进行登月,并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基地挖矿,之后无论是直接在地球上就地取材,还是把氦3通过飞船带回地球都行。”
  许部‌长‌:“……”
  想法是很美好的,但许部‌长‌虽然不是科学家,可‌作为科技部‌部‌长‌他对这些也不是完全不懂,知道想要殖民月球需要解决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能源动力的问题,实际上他们现在的能源动力也足够登月的,最多就是消耗大一点‌而‌已,毕竟月球相对来说不算远。
  但想想古景耀已经拿出来的技术,又‌觉得说不定真的可‌以做到。
  他看着古景耀,认真地说道:“这其中‌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古景耀也很认真地回答他,“我知道。但是许部‌长‌,星际时代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这些技术都是很古老的技术了,是完全公‌开的,我可‌以很轻易地获取。我相信,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许部‌长‌很心动,他看了看曹院士三人。
  曹院士年纪不小了,还真有点‌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夏国人殖民月球,豪迈地说道:“就算没有小古同学的建议,难道我们就不准备登陆月球了吗?我们登陆月球以后,看着月球的资源难道就不准备开采而‌要留给米国了吗?既然想要开采月球的资源,建立月球殖民地难道不是必须的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