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朕和群臣穿现代(穿越重生)——予观之

时间:2023-12-24 09:07:48  作者:予观之
  台上主持人的报幕声响起:“下一位,是来自风火乐队的唱作人——孔珂!”
 
 
第56章 战金刀
  “哦,小朋友,你不要提醒我这个残酷的事实了。”
  听到楚深和的建议,一旁的女士“痛苦”地哀嚎了一声。
  小朋友?
  楚深和瞪大了眼,他转头对上了女士的笑眼。
  才发现女士的容貌不算年轻,眼角唇沟都有了淡淡的褶皱。
  但她整个人看着优雅极了,声音也是清脆的动听。
  “我今年五十一了,是不是看不出来?因为我是学声乐的,声音比本人要年轻一些。”
  “叫你小朋友不过分吧?或者小先生?你看着还很年轻。”
  楚深和愣怔了一下,点了点头,回道:“确实看不出来,方才我以为您最多二十出头年纪。”
  他没有回答自己的年龄。
  女士也不再纠缠这个话题,只是眼神哀怨地望回了台上:“小先生,你不要提醒我,我知道后面肯定还有同样好听的。”
  “我都不知道结束了我得为多少支歌买单了。”
  楚深和笑了笑:“为才华买单,应该是您的心愿。”
  女士眼里的纠结便消散一空,优雅地抚了抚鬓边的碎发,“你说得没错。”
  “你看,现在上台的唱作人!天呐,我能为他的颜值买单吗?”
  楚深和:“……”
  好在女士只是随口与他搭话,并不指望得到回答。
  前奏响起,她已经目不转睛、眼神闪亮地看向台上了。
  楚深和也跟着一起望去。
  孔珂今天穿得很简约朴素,是有些中国风的服饰。
  非常古色古香的一件淡青色开襟衬衣,下半身是同色配套的马褂。
  平常人穿来或许会显得臃肿或者阔气却庸俗。
  但穿在孔珂身上,清俊挺拔,是非常带了距离感的高洁的贵气。
  长身玉立,更衬出他一身如松如柏的气质。
  啧,他在心里暗叹,翰林供奉确实长了一副太有文人风骨的脸了。
  他都有些惊讶身边这位女士的想法了,因为在大宣之时,礼部侍郎甚至比起翰林供奉还官高一品。
  但有些嘴碎的官员,哪怕不是敌意,也没少在背地里说卫光启一个男子做甚长了那副倾国倾城的模样?
  看着不像是一个朝廷命官,倒像是要以容貌谋生的某些人物。
  孔珂的容貌也不俗,但即便是有的官员厌恶他深得陛下喜爱,总拍马屁,说出的话却是:白瞎了孔珂那张面皮,真是人不可貌相。
  鲜少有人会拿翰林供奉的容貌开些狎昵的玩笑。
  可能也是身份不同吧。
  站上光芒万丈的舞台,受到万众瞩目,在没有展现出技惊四座的才华之前,便难以得到他人尊重。
  不久,前奏响起。
  是一阵或厚重或悠扬、古朴又清脆的乐声,仿佛击打在人的心上,一时没人听出是什么乐器。
  完全耳目一新。
  直到台上的灯光舞动,缓缓照亮了整个舞台。
  孔珂方才还半隐在黑暗中的面目彻底亮了出来,他身后的乐队成员也现了身。
  他们方才击打的乐器彻底暴露在大众面前。
  楚深和瞳孔一缩,认了出来。
  是编钟。
  是大宣只有重要场合、庆典时才会使用的乐器。
  现场响起了一阵骚动,坐在楚深和右边的男士喃喃自语:“这是什么乐器,太好听了吧?”
  只有部分偶然听过科普的认出了这是编钟,是存在于历史长河中被考古出来的乐器,是现存的曲库中没人使用过的乐器。
  没想到这么好听!
  短短几秒,就将人带入了其中,好像感受到了一个古朴、宽和、面色沉稳沧桑的国家,在历史的尘埃中向他们挥手。
  说:你好啊。
  但是,这声“你好啊”又不像是对着观众们说的,而是对着下一段乐章,对着曲调里饱含了什么情绪的想要歌唱的对象。
  与此同时,大屏幕上的歌曲介绍亮起。
  歌曲:《战金刀》
  唱作人:孔珂(原创)
  作词:孔珂
  作曲:孔珂
  编曲:风火乐队
  接着第一句歌词缓缓响起。
  歌唱者的嗓音清冷而有质感,但莫名透着股大气的苍凉:
  “十里黄沙曾想起,踏破嘶吼喑哑,”
  “巍巍城墙遥望前,龙笛鼍鼓,英姿勃发,金刀染血星雨落……”
  楚深和眼神闪了闪。
  他一下就听出来了,这是宣武三年,大宣打得最为艰难的那一仗。
  彼时他十六岁,未及弱冠,周边几国都将这个少年帝王未曾露出任何獠牙、也没展露出什么过人天赋的大宣当做了掌中之物。
  隆冬的积雪尚未扫清,新年的喜意便彻底散去,迎来了战争。
  这时,被誉为天神上将的谢小将军还是个奶娃娃,谢将军一人、独抗三国联军。
  那时候的大宣经历过一朝□□与昏聩的国君,百废待兴。
  需要缝缝补补的地方太多了,楚深和在此之前没有将过多目光放在边防上。
  便险些吃了大亏。
  孔珂的声音不带有太过浓厚的情绪,清清淡淡的,但编钟的背景音却极其悲凉,如泣如诉……
  录制现场的观众们不知何时,全部都安静了下来。
  唱作人的歌声与词是偏向中国风的,但编曲与编钟的振动,却比抒情多了大气、比民谣多了股破釜沉舟的锐气……
  仿佛每一句歌词娓娓道来,听时只觉得悦耳,却过耳不忘、极具画面感,情绪也在这其中层层递进了。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明明是听着一首歌,却好像身临其境地看了一场电影,旁观了数场人生。
  苏荷就是现场的一名观众。
  在此之前,她不是任何唱作人的粉丝,更没听过孔珂的名字。
  她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大学老师,这次来到《我是唱作人》的现场,是因为一个回校探望她的学生递给了她两张门票,说这个节目特别有意思。
  当时在一旁的同事听到了双眼一下放满了光亮,就替她应了下来。
  来到现场,与其说是她自己来,不如说是陪着人来。
  她的兴趣爱好是阅读与写作,尤爱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平时并不太听歌。
  她觉得什么歌都不错,但也都差不多。
  拥有传/销般魅力的广场舞神曲她觉得好听,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她也觉得好听,广为人知的神歌能跟着哼两句,甚至是校运会上激情蓬勃充满生命力的背景音也觉得不错……
  都觉得好听,但也都没特别爱听。
  作为一个文字创作者,苏荷向来觉得自己是非常有共情力的,按理说音乐这样能直抵人心灵的艺术,她应该很能get才对。
  但就是很神奇,她大概能分得清好听与不好听,口水歌与高难度,艺术性或流行性。
  但就像做题,能分析能做出来,但不爱做,不然也许她现在就是一个科学家了。
  对于好听的歌,她能听,喜欢听,但是还不如爱吃的饭菜,没有不行。
  包括今日来到《我是唱作人》的录制现场,她完全不否认,前面的八首歌以她的目光来看,非常不错,是好听的音乐。
  但要说给她触动,还不如现场济济一堂万众欢呼的氛围带给她的震撼更大。
  因为这样的氛围,有种人海茫茫中,我们今日欢聚一堂的奇妙缘分。
  待到曲终人散,空寂茫然。
  又有种灯光亮起,人山人海被映在大屏幕上,如此欢乐,好像盛世之姿。
  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苏荷觉得这样的氛围真的棒极了,让她心里涌起莫名而强烈的感动,在思考该怎样提笔留住此间感受。
  直到,孔珂登场。
  直到,这首让她完全沉浸其中的《战金刀》响起。
  该怎么形容呢,从她的目光被场上的编钟吸引的那一刻,从她的听觉被清冷而有质感的嗓音拉入了战场的那一刻,她就出不来了。
  她不知道其他人听到这首歌是什么感受,但她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拥有极高的共情能力与画面创作力。
  她几乎听完前奏,听完两句歌词后,就确定了,这是战场。
  这是一首对战争的赞歌。
  从台上这个唱作人的第一句歌词开始,就让她无法拒绝的,将她拉入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厮杀地。
  那是太过宏大的场面,让人触目惊心又热血沸腾的场面。
  这首歌的第一段,在回忆,回忆这场战争的惨烈。
  那是鲜血淋漓的残酷,马革裹尸的壮烈。
  她好像看见了无数人马嘶吼着为自己鼓足勇气。
  初次迎战的小将颤抖着的手举着刀刺破敌人的胸膛。
  为首的将军单枪匹马、万夫莫开。
  吹着冲锋号角的将士鼓点声愈发密集,举着赤旗的人立于马上身中数箭仍笔直站着……
  她好像感受到了,这是一场敌我悬殊的战争。
  “我军”迎敌而上、怀着必死的孤勇和破而后立的果敢。
  直到歌曲高/潮部分,这股子从悲愤中透出的昂扬的激情,保家卫国的信念,慢慢转变成了必胜的决心。
  大概是一场战争落下帷幕,欢歌笑语、如释重负中夹着浓郁到能够滴出血来的思乡之情,与成功守卫了家国亲人的释怀。
  这股释怀,来自脚下这片土地的忠骨英魂。
  战金刀,横刀立马,所向披靡。
  战金刀,前路凶险,不可回头。
  战金刀,我有武器在手,便是家国利器。
  ……
  苏荷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因为一首歌,毫无知觉地落下泪来,从中感受到这样斑驳庞杂的情绪。
  几乎让她沉溺其中,难以出来。
  因为她的爷爷就是一名曾参与抗战的烈士,她从小就听着抗战的故事长大。
  对于那段历史,屈辱却激人奋进,只是想象便好像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她为此害怕,为此惶恐,为此疼惜,为此怀念,为此心驰神往。
  害怕与惶恐是对战争,疼惜与怀念是为曾经保家卫国的将士。
  心驰神往则是对那必胜的信念、无悔而燃烧的强烈价值——
  奉献、牺牲、伟大。
  苏荷以前听说有想要轻生的人因为听到一首歌,给了当时的自己无穷尽的生的力量,唤起了自己对前路的希望。
  这种说法,好玄妙。
  她特意去听了那人说的那首歌。
  嗯,非常抱歉,是好听的,但她感觉不到。
  为此她一度怀疑过自己的共情能力是不是坏了。
  但是今天,她感觉到了。
  这种听完一首歌,被充斥满怀的强烈情绪激动到身躯都在微微颤抖,眼里的热泪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的感觉。
  耳边仿佛还回荡着清冷而有质感的歌声,回荡着编钟古朴而递进的情绪。
  眼前一片雾蒙蒙的荒芜散尽……
  才终于,将重新凝聚的视线焦点,顿在了重新变得炫目而光亮的舞台上。
  顿在那个静静站着,将所有人拉入了金戈铁马的战场,自己却岿然不动的人身上。
  如松如柏,如竹如月,有种孤独、而凛然的气质。
  孔珂的《战金刀》唱完之后,全场足足寂静了十几秒,就连主持人都差点没反应过来。
  直到第一声鼓掌声响起,竟轻而易举地被全场人听见,才仿佛将所有人唤回了神。
  苏荷眼睫颤抖着,抬起仍有些颤栗的手,跟着,重重而坚定地鼓起了掌。
  “太棒了!!!”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和被周围人公认的才女,她向来是恬静内敛的,极少在人多的场合做出什么出格的动作。
  但此时,她放声呼喊了出来,情不自禁地赞美!
  就好像,不欢呼不足以宣泄。
  喊完几嗓子之后,她自己都愣了愣。
  晃过神来,才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周围。
  却有些庆幸而茫然地发现,根本没有人注意她。
  没有人因为她突兀的一嗓子向她投来任何目光。
  因为,下一刻,这个夜晚,最为响亮、几乎震动云霄的欢呼声与尖叫声响彻全场,从录制现场的每个角落响起!
  甚至让人害怕这尖叫会将录制场馆的玻璃全都震碎。
  苏荷去看和自己一起来的同事,发现同事也是一边哭着一边喊。
  哦……这片尖叫声中,你仔细听,还能听见哭腔。
  实在是,让人莫名感动的氛围啊。
  如果是之前的苏荷一定会为现在感动。
  确实。
  但她的目光落点,第一次,没有落在人群中,没有落在氛围上。
  而是,牢牢地落在站在台上唱完歌后便分毫未言的唱作人身上。
  孔珂。
  她在心里咀嚼着这个名字,重复了数遍。
  她第一次,如此“费力”地去记一个名字。
  她觉得,她可能也要沦为自己以前有些瞧不起的追星族了。
  楚深和的眼角也有点微微湿润的水光。
  但他仍是笑着,清润的眉眼荡着有些醉人的笑意,唇角微微弯着。
  因为,他知道那场战争之后。
  大宣,破而后立,这个不懂事的孩子被“拔苗助长”一般被追着长大,破釜沉舟,真正腾飞。
  他听见两旁,原本每位唱作人演唱完后都会点评几句的男士与女士。
  这次,许久都未发一言,只有持续了长到不正常的掌声昭示着两人的震撼与满意。
  是啊,有哪个种花家的人,会没有家国情怀,会不为这样的歌声打动呢?
  就连那位有着国民知名度的主持人上台时,面色似乎已经恢复了从容?
  然后,猝不及防地“啊啊啊”尖叫了几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