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历史同人)——无字惊鸿

时间:2023-12-30 14:31:58  作者:无字惊鸿
  太医院一时间门庭若市。
  夏无且被这么一搞,恨不得赶紧进入冬季。他哪有什么养生秘方啊,王上年轻那不是被太子照顾的吗,关他什么事?
  还是冬天好。
  冬日里为了就近给太子医治,他夏无且必须长期待在章台宫的小药房里。臣子们总不能求到那里去,那里清净。
  夏无且的小徒弟提醒师父:
  “今年冬日要出去巡游,不留在章台宫了。”
  夏无且这才想起来。
  想起之后他就苦了脸,巡游这么折腾人的事情,他一把年纪了并不是很想随行。
  但王上觉得他医术高,而且太子的身体一直都是他负责的,为保万一还是得叫他跟着才安心。
  夏无且没资格拒绝,只能祈祷自己这把老骨头别被颠散架了。
  好在不是他一个人惨,他已经决定好把小徒弟带上了。赶紧将人培养出师,以后巡游就可以让徒弟代替他出门。
  说起来,原先巡游这事太医院里不少太医都不感兴趣。遭罪不说,巡游途中君上更容易染病,还难治,谁去谁倒霉。
  留在咸阳多好啊!
  君上不在宫里,他们安全多了,不用担心治不好掉脑袋。还可以安安静静地钻研医术,一举两得。
  可现在被朝臣们缠得受不了,有不少太医就主动找夏无且说愿意随行。
  太医院的随行名单是夏无且这个院正决定的,王上只钦点了夏无且一人。之前他绞尽脑汁地拉人入伙都没人理他,现在倒是一个两个积极得很。
  夏无且也不客气,把医术不错、看起来身子骨最好的几个都加了进来。
  不为别的,就为了他夏无且万一比君上先生病,能有健朗的同僚拉他一把。
  别是王上还没病,太医院全病倒了。
  整个秋天太医院都在抓紧时间准备各种药丸,以备路上使用。
  药丸保质期短,不好提前太久制作,怕失了药效。现在做的估计也顶多吃到春天,所以他们还得多带点晒干的药材在身上,路上抽空就做新的丸剂。
  隔壁膳房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酱料和食材,趁着秋季丰收用风干、腌制等方法,多弄一些能带上路的东西。
  当然,要是沿途能搞到新鲜食材是最好的。
  除此之外,工匠们居然也很忙。
  说是要给太子多准备一点小玩具,好在马车上打发时间。尤其是之前有些玩具是玉制的或者琉璃制的,易碎,得换成耐摔打的木制版。
  少府令对此十分费解:
  “太子已经二十多了吧?”
  又不是两岁。
  哪家大人出行带那么多玩具啊,王上实在太宠殿下了。
  受宠的太子殿下正在和父亲研究明年的灾情。
  扶苏说道:
  “没什么大灾,就是部分区域有轻微旱情,不影响巡游。”
  秦国这两年其实没什么大灾了。
  前些年倒是挺多的。
  秦王政三年的岁大饥、四年的蝗灾和瘟疫、八年的关中大旱、九年寒冻、十二年又大旱、十五年地震、十七年地震和粮食减产、十九年粮食减产、最后是二十一年的雪灾。
  看起来密密麻麻,还有人说秦国发动战争侵略六国是因为要靠对外战争缓解内部矛盾。
  但十年的灭六国进程是从秦王政十七年起至二十六年结束的。
  这期间,其实只有两次旱灾和一次雪灾比较大。其中十九年那次大旱同样受到波及的还有赵国,而且赵国受到的影响更大。
  刚开始灭韩或许是为了从韩国抢粮食,但是灭赵纯粹就是赶上好时候了,趁着赵国病要它的命。
  二十一年秦国没什么大动作,但隔年去打了魏国。不过冬季雪灾对粮食影响不大,没有雪灾也会在这个时候灭魏的。
  扶苏重生之后很多时间线都改了。
  灭后面四国的过程中基本没遇到什么天灾,偶尔一些零星小灾影响不大。有提前的准备,度过得十分平顺。
  相比起这些小灾,扶苏更重视的其实是战争带来的尸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处理这方面,以免引发上辈子并未出现过的大瘟疫。
  好在各地防治措施做得不错,大秦算是风调雨顺了三年。
  之后其实也没什么大灾了。
  下一场大灾在上一世始皇帝驾崩之后,距离还远着呢。倒是天象异常离得更近点,什么荧惑守心、天降陨石之类的。
  扶苏和父亲提起这个:
  “国运之说可以冲击天象之说,距离荧惑守心还有十一年。十一年足够我们将天象异常套用到新说辞里去了,何况庶民又看不懂什么荧惑守心。”
  寻常庶民能认得几个星子就算不错了,谁分得清什么是荧惑、什么是心宿啊。荧惑守心还得观察好些天,盯着荧惑的轨迹看它有没有绕着心宿转,也就星官们有这个空闲了。
  那群研究天象的家伙整日里闲着没事就爱乱编一些说辞糊弄君王,隔三差五说这个迹象不好那个迹象不行,给君王套上一堆枷锁。
  这手法不就和街头的算命骗子一样?张口就是你有血光之灾,反正从不说好话。
  扶苏觉得天象里就不需要唱衰的:
  “既然是难得出现的异象,那就都是好事。”
  还不是星官怕示警的内容从君王自身变成明年有灾祸,但是灾祸不来他们星官就会自打脸,于是找点能糊弄过去的说辞来。
  比如荧惑守心,代表君王要驾崩,这个就很好圆啊。
  如果君王明年没死,就是他们预警的功劳,君王靠着提前防备活下来了。要是君王死了,正好佐证他们说的对。
  但天灾不一样,这个有没有迹象是很明显的。
  像是旱灾,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端倪。不是你说“我们提前准备好了所以旱灾没来”就能糊弄过去的,而且有些天灾人为无法预防和操控。
  虽然上一世父亲确实在荧惑守心的第二年驾崩,可扶苏依然不信这个说辞。发现丹药的真相之后,他对所有迷信说法都抱有极大的怀疑。
  “天降陨石这点也能提前准备。”
  扶苏已经知道陨石落地在哪里了,上辈子被人钻了空子率先在上头写下了不祥的谶言。
  这次他们可以提前告知庶民说预测到了哪里会天降神石,然后封锁周围。等陨石落地,他们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别人会刻字他们不会吗?
  扶苏问父亲:
  “父亲觉得是写大秦千秋万代好,还是写大秦国祚永存好?”
  秦王政:……
  秦王政选择了后者。
  千秋万代听着怪怪的,不如国祚永存显得有文化。
  扶苏点头:
  “刻好之后就随意庶民去围观,等他们看过一轮再把那里圈起来。毕竟是‘神石’,不好任由人接近。”
  说不准以后还能成为大秦子民供奉的对象呢。
  反正刻了有利于大秦的话之后,反贼就不能继续刻别的了。而且他们还“预言”准确了陨石降落的时间地点,石头上的刻字就会显得可信度极高。
  扶苏举一反三:
  “十多年后的事情还是太远了,我们要不要提前做点神迹出来?”
  庶民还是比较信这个的,既然是能够叫社稷安稳的办法,那就别拘泥于手段是否卑劣了。
  伪造神迹而已,他连仙人的故事都瞎编过了,怕什么。
  秦王政干咳一声:
  “扶苏,你悠着点。”
  折腾太多了容易翻车啊。
  扶苏却已经说上头了:
  “父亲巡游就是个极好的机会。毕竟之前父亲没有前往过六国故地,莫名其妙故地就出现吹捧大秦的神迹也显得突兀。”
  但是现在秦王要去各地巡游了,抵达这个地方之后,这里留下了秦王的气息。所以此地受到了大秦国运的庇佑,出现一点神迹就理所当然起来。
  像那种君王到了这个地方,结果这里正好降下神迹,太巧合了,次数多了傻子都不信。
  可换成秦王走过的地方留下遗泽庇佑,因此气运改变出现神迹,就很合适。而且这招用的次数多了也不会翻车,因为它本身就不是巧合,而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扶苏说着就在纸上记录下来,明日叫人去查一查各地的信仰都是什么。照着做一些石雕出来,提前准备好。父亲离开那里之后就把对应的石雕悄悄放在显眼的地方,伪造成横空出世的假象。
  “火药已经研究出一些成果了,可以用火药辅助。它炸开的动静很大,能够惊醒庶民,庶民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石雕,就会觉得是石雕出世、所以天降霹雳。”
  根本插不上话的秦王政:……
  “还有泰山封禅,这个也可以做文章。研究火药的不是偶然弄出了个烟花吗?不如把封禅仪式的时间定在夜间,然后等父亲念完祭告天地的祝词之后,立刻点燃烟花。”
  烟花在天空炸响,加了矿物粉后颜色绚丽多姿。没见过的人只会以为是泰山神和天道降下了祥瑞,这是多好的造势手段啊。
  秦王头一次生出了“幸好这是我儿子”的感慨。
  这要是反贼的儿子,大秦简直倒大霉。
  别人伪造神迹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手段非常粗浅。他家太子不一样,连火药烟花都整出来了,全是别人没见过的东西。
  秦王不由得想起太子叫人折腾的一堆发明。
  他的思路已经被扶苏带跑偏,开始思考还有别的什么可以协助大秦伪造神迹吗?应该有的吧,不可能只有这两个能用。
  扶苏好奇地询问:
  “父亲在想什么?”
  秦王政回:
  “在想你折腾出的那些东西。”
  扶苏顿时了然:
  “父亲莫非是有了新思路?”
  秦王政摇头,他不擅长这个,而且也不是特别了解太子还弄出了什么新东西。
  不过他提醒了儿子另一件事:
  “火药和烟花以后总会拿出来用的,你现在用它们来制造神迹了,以后恐怕就不能再随便取用。”
  扶苏却道:
  “不要紧,反正火药暂时还无法运用到战争上。等能用的时候,都过去多少年了,大秦早就不必继续利用神迹巩固统治了。”
  至于烟花,大不了一直留在手里充当祥瑞的气氛组。只是一种观赏性的物品而已,寻常节庆时又不是非用不可。
  秦王政一想也是,便任由太子兴致勃勃地去折腾了。
 
 
第101章 启程
  秦王政二十五年的新年如期而至。
  年后不久,秦王车架便启程离开了咸阳城,顺武关而下,前往楚地。
  一众被留在咸阳老实干活的儿女孙辈都哀怨地看着远去的车队,直到烟尘散尽,什么都看不见了为止。
  荣禄依然乐呵呵的:
  “大兄走了,你们不用再担忧大兄欺负你们了。”
  将闾有点无语:
  “荣禄,你可真会自我安慰啊。”
  荣禄眨了眨眼,不然还能说什么?说大兄把父亲拐跑了好可恶啊,我一定要偷偷跟过去?
  将闾吐槽完他,仔细想想又觉得弟弟说的也有道理。大兄不在有不在的好处,就是如果能把大兄单独留在咸阳监国,他们都跟着父亲一起离开,就更好了。
  可惜只能梦里想想。
  秦王不在都城,城里却依然要该怎么运转怎么运转。冯去疾没有取代李斯成功,心里有些不高兴,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
  就是相国手下的官吏们日子开始难过了起来,毕竟长官不高兴的时候,很容易找下属的麻烦。
  冯去疾虽然不是这样爱朝下属发脾气的性子,可这也不耽误他给下属安排更多的工作。
  理由都是现成的:王上不在,诸事繁忙,只能委屈一下各位同僚了。
  同僚们还能说什么呢?只能乖乖干活。
  和冯去疾比起来,李斯那叫一个春风得意。自从压下王绾之后,他李斯做什么都顺风顺水,前段时间甚至都能和太子叫板了。
  不过叫板之后的下场也很惨烈,太子嫌弃他没有安抚好阳滋公主,害得他得亲自去和妹妹解释,还被妹妹踩了一脚。
  这些都是李斯办事不力的证据,所以在李斯乐颠颠地跑来问巡游是不是不能携带家眷随行时,扶苏很体贴地表示当然可以带。
  “令正贤惠持家,想必也没怎么出门游玩见识过齐楚风光。她为你生儿育女十分辛苦,难得有机会自然该放她出来透透气。”
  李斯的笑容渐渐消失。
  好不容易可以躲开夫人独自出门快乐,为什么要这么对他?
  本来他看王上都没有携带姬妾,觉得臣子肯定也不能带女眷。毕竟巡游也不是纯粹来玩的,干正事的事情怎么能带女眷呢?
  扶苏故作诧异:
  “李相公怎么这样想?如今的大秦女子都可为官,令正为何不能在巡游时随行?”
  你夫人以前困于后宅是因为没机会表现,不代表人家就真没本事。没本事能帮你个糟老头子把儿子教养得这么好?很多忙于事业的爹根本就不管孩子的。
  最终李夫人还是成功进入了巡游的队伍,毕竟多加一个人根本不算什么。李斯本就有单独的车架,也有侍奉的仆从,车架多坐一个、仆人多侍奉一个主子也就是顺手的事情。
  只是行李要多带一些了,原本那几辆车或许装不下。
  李夫人眉眼带笑:
  “装不下吗?没关系,把相国的东西拿掉一些,我的东西也不多,能塞下。”
  一车能装下,就不要用两车,这不是给王上和太子添麻烦嘛。
  李斯后来才知道他夫人干了什么,为了多带点自己的东西,夫人把他的行李缩减了又缩减。
  其实行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二人可以共用的,只有一些衣服首饰等私人物品需要分开。李夫人琢磨着李斯个老头用不着穿那么多衣服,就给削减到只剩那么几套了。
  李斯小心翼翼地抗议:
  “良人,总是穿那么几套衣服,我会被同僚嗤笑的。”
  以前大家上朝都穿官服,也看不出来什么。可是现在出行在外,多的是穿私服的机会,大家都有花样百出的私服更换,就他来来去去总是那么几套,多寒酸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