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历史同人)——无字惊鸿

时间:2023-12-30 14:31:58  作者:无字惊鸿
  李斯:QAQ
  太子殿下您怎么也开始……?
  秦王政心情十分愉悦,完全没管臣子的死活。他欣慰地看着优秀的爱子,只觉得恍若隔世。
  片刻后,他颔首:
  “可。”
  史官刷刷刷地记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不等旁人反应过来,扶苏又接着开口了。
  前世父亲还说过对大秦未来千秋不灭的野望,话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是父亲这么说出口后,倘若大秦哪天覆灭了,必然会有人拉出这件事来嘲讽。说始皇帝大言不惭,还想万世无穷,结果这才几世就灭国了,真是贻笑大方云云。
  扶苏坚决不给旁人讥讽父亲的机会,所以这样会落人口舌的话他决定自己替父亲说出来。
  旁人要讥讽就讥讽他好了。
  于是太子殿下又谏言:
  “自古以来君王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子议父、臣议君,实乃不妥。倘若沿用,不仅是陷父亲于不孝,也是陷臣子于不敬。”
  父亲今日称帝,自然要追封先祖。甚至可能还要变更先王们的谥号,以此配上他们帝天子的身份。
  要是谥号改的不好,又是一桩话柄。
  扶苏:“况且儿臣惭愧,功绩定不如陛下,无颜为父定谥。不若废除谥号,陛下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①
  陛乃帝王宝座前的阶梯,陛下原指站在阶梯下为君王传话的臣属。
  但古人讲究含蓄,所以会选择不直接称呼上位者。而以他身边的存在代指,以示尊敬。
  此前陛下不曾被用来称君王,是从始皇帝开始作为帝王代称的。意思是我通过在您台阶下的臣属向您传达我这个卑者的话语,表达卑者向尊者进言。
  目前这个时代还无“父皇”之称,所以上辈子父亲称帝之后,一般正式场合扶苏都会口称“陛下”以示尊敬。
  在场臣子们一听,立刻就学了过去。
  大家偷觑着王上的表情,见他眉眼含笑,似乎心情极好,便知太子殿下这话是说道对方心坎里去了。
  于是纷纷拱手行礼附和:
  “参见始皇帝陛下。”
  无人敢挑方才太子言语里的刺,除了受宠的亲儿子谁敢当着帝王面说“我不敢给父亲定谥号”?陛下还春秋鼎盛呢,不怕别人说你在诅咒帝王?
  始皇帝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倒是不怎么忌讳这个。他如今已然确定人死不是结束,对死亡也没有了当初的畏惧。
  他伸手将太子扶起:
  “太子有心了。”
  爱子的心意他如何能看不明白?
  虽然他内心强大,并不畏惧旁人的言语议论。可这到底是扶苏的一片心意,始皇只好熨帖地笑纳了。
  接着,始皇当众宣布道:
  “册立朕之长子扶苏为皇太子,往后太子自称为‘孤’。太子乃半君,见太子需行大礼参拜。”
  孤这个自称,在一开始其实是周天子用的。
  周天子可自称孤、寡人,后来诸侯王也跟着自称寡人后,周天子的独有自称就只剩下予一人了。
  始皇现在这么说,也搞不好是在暗指太子地位堪比诸侯王,还是说他大秦太子地位和周天子一样尊贵。
  反正大家知道陛下爱重太子就够了。
  因而又纷纷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确定了爱子的正统身份后,始皇帝就把别的儿女给忘了。转而去追封先祖长辈,更改大秦图腾为黑龙。
  接着又开始当场宣布职位调动,比如相国改称丞相,比如某些臣子升官,等等。
  要处理的事情很多,这次不仅是史官在疯狂记录了。其他一些臣子也要在新架设的桌案上草拟诏书,然后拿去给始皇帝审阅,最后盖下大印等待下发。
  新的传国玉玺与新制的空白诏书等,扶苏早已命人提前备好。
  这一世有了很多工业技术上面的发展,他可以给父亲提供更好的待遇。
  光是书写诏书时用的墨,制作程序就十分复杂。中间掺杂了极为稀有名贵的香料,制作时还加入了金粉,写出来的字就自带金色的星点和香味。
  臣子们之前没见过这些好东西,第一次用还有些不习惯。
  周天子以前也讲究,但条件有限,讲究不到这个地步。光是太子命人从西域搞来的那些新物,周天子就没见过。
  众人一通忙乱。
  天色渐晚,侍者又取来灯油点上。将泰山顶上凿出的平台照得灯火通明,臣民们于山下都能看见隐约的火光。
  扶苏从礼服的袖子里摸出一包沾染了体温还没有凉透的糕点,悄悄塞给父亲。
  这会儿距离上一场用膳已经过去三个时辰了,父亲该饿了。他自己则抽空偷吃了不少,现在一点不饿。
  始皇帝收下糕点,在爱子的遮挡下略略用了几块。
  毕竟臣子们都在饿肚子,就他偷吃仿佛不太好。但爱子给的糕点他是肯定不会分出去的,只能事后让侍从去问厨子要些点心。
  然而厨子那边正忙得不可开交,暂时拿不出足够的糕点,只能让大家先饿着了。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
  李斯最后一笔落下,随着大印盖上,停了许久不再绽放的烟花再次炸响。
  这次有了黑夜衬托,众人终于完完整整地欣赏到了烟火的绚烂。
  山下虽然有人不信邪地摸去烟花燃放的地点,企图探寻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祥瑞。但扶苏早就安排好了一切,炸一朵就换个地方,禁卫兵跑得可比追来的外人快多了。
  最后有心之人在自己复刻的简易地图上把位置一标注,发现烟花燃起的点位也是有独特含义的,似乎符合某个阵法。
  反贼们用线将之连起,最后发现是玄鸟的形状。
  他们气得破口大骂:
  “还说不是秦人自己搞的!”
  出门后立刻把这件事宣扬了出去。
  奈何庶民们一听居然形状都是秦国沿用五百多年的图腾玄鸟,顿时更加相信这是天地在为大秦造势了。
  反贼们:???
  一群愚蠢的庶民!
  其实要问庶民们为何如此坚信,原因也很简单。
  反贼还要自己去摸索位置,再一点点标注出来,花时间琢磨这到底是什么图案。秦国自己安排出去引导舆论的人手就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了,在反贼开口前的许久,先一步奠定了舆论基调。
  现在各地都是众口一词,反贼怎么掰得过来?
  更何况这些是真是假不重要,对庶民来说重要的是秦王称帝之后免除了他们不少苛捐杂税。
  新生的秦王朝给了庶民甜头,而且还承诺后续会有更多优待。人们哪有兴趣去管谁当皇帝,他们只在乎自己日子好不好过。
  这些民间的暗中博弈都是后话了。
  此刻秦朝君臣还在泰山顶上。
  天黑了下山不安全,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直接下山。众人裹上厚实的衣服抵御山顶的寒冷,厨子在士兵的帮助下就地生火热菜。
  反正一时半会儿也下不了山了,不如在泰山顶上设个宴,作为对秦朝诞生的庆祝。
  宴饮的菜品是提前做好的,担忧今日不够冷还取了点冰冻着。不过目前看来是多虑了,反而是化冻费了点功夫。
  之前厨子就是在忙着解冻菜品,才腾不出手给大家做东西垫肚子。反正等大宴准备好也能吃上饭,太子也说这个不着急,厨子就没管。
  现在宴席终于准备好了,菜肴如流水般送入各人案前。
  山下的臣民都以为君王在山顶祭天,谁想得到他们其实是在野餐。
  桥松小声问父亲:
  “这样会不会显得太不尊敬天地了?”
  怎么能在泰山顶上办宴会呢?
  扶苏振振有词:
  “在这里办宴会才显得尊敬天地,可以邀请天地和泰山神一起宴饮。”
  说着他一指父亲身后放着菜肴的高台,说那是给天神的座位。
  桥松嘴角一抽。
  平时祖父身后站着的都是侍奉的下人,祖父要是当真尊敬天神,就该把主位空出来,而不是做这种形式主义。
  不过他明智地把这话咽了回去,免得说出来叫神仙听见了会怪罪祖父。
  扶苏饮了一口温热的柘浆:
  “你祖父今日可没封你为太孙,你自己回去反省一下,要怎么补救。”
  一句话闹得本来还挺开心的小孩顿时蔫了。
  其实始皇就是事情太多忙忘了,他满心满眼只有爱子,孙子那是什么?先往旁边稍稍,其他儿女也往旁边稍稍。
  所以不是始皇不打算封太孙,纯粹就是没来得及。
  大秦说起来勉强算是有封太孙的传统。
  昭襄王当初看重安国君继位,便有一部分原因在子楚身上。
  他认为安国君的这个嗣子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安国君自己也还行。这样大秦在他之后就可以连出两代及格线以上的君王了,两代之内不用担心秦国没落,辜负此前三代长辈的努力。
  只是千算万算没算到,安国君给他守孝完之后三天就没了。他儿子子楚也没好到哪里去,就多活了三年。
  幸好再下一代的公子政是个争气孩子。
  哪怕这个特别争气的崽活得也不是很长吧,可他继位得早啊。当君王也当了三十多年呢,比他爹子楚的寿数还久。
  这么缺德的笑话就暂且不说了,说回重点——如果太子和太孙都不拉跨,早点确定继承人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始皇坐下喝了杯酒就想起这事了。
  他偏头看了一眼委委屈屈的大孙子,沉默了片刻。想着现在虽然是在宴饮,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宴,在宴上宣布大事应当勉强算得上正式。
  于是他补上了封太孙的诏令,刚坐下吃了口菜的李斯不得不又跑过去写诏书了。
  李斯:恨!我和太子犯冲是吧?!
  罪魁祸首太子殿下则在美滋滋地喝他的柘浆。
  阿父说太子身体不好不宜饮酒,命人撤换了桌上的酒壶。其他人也不敢说大宴上不喝酒是不是不尊重人,哪有喝甜水代替的。
  太子的不尊重能算不尊重吗?
  是他们这些臣子不配太子喝酒,谢谢。
  扶苏不爱喝酒的毛病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之前始皇帝还疑惑过,担忧是不是儿子在哪里受过酒水的折腾。
  恢复记忆后他明了了。
  是扶苏上一世身体垮掉后,服用的很多药物都会收到酒水的影响,导致药效大降。每每药效降低,他就要补喝一份。
  喝一碗苦药已经够遭罪的了,因为这种原因多喝几次,扶苏坚决不肯。
  反正他是太子,后来又是皇帝,谁也不敢逼他喝酒。大家都知道太子身体不好,也怕人喝出毛病来。
  起初扶苏还没继位之前,只是太子一人不饮酒。等秦二世在位的时候,就演变成大家都不在宴上喝酒了。
  开玩笑,当皇帝的都不喝酒,底下臣子谁敢喝啊?
  老臣们还好,知道陛下真的是因为身体缘故不喝。新臣子们却摸不准,渐渐流传出了陛下闻不得酒气的流言。
  于是一个两个的为了讨好陛下都不喝酒了,每次喝完还要仔细洗漱,生怕带上一丁点酒精的味道就会熏着陛下。
  等到二十年后朝中不剩几个老臣了,大宴就成了聚众喝茶水。虽然喝得大家面有菜色,可谁也不敢抱怨什么。
  这样的误会,扶苏会澄清吗?
  当然不会!澄清之后还怎么欣赏爱卿们的精彩表情?
  扶苏:我喜欢宴会。
  逢年过节他就开宴,然后不仅笑看大家喝苦茶,还要坏心眼地给臣子赏菜。不爱吃蔬菜的就赏他蔬菜,不爱吃肉的就赏他肉,美其名曰不能挑食。
  皇帝赏的菜不吃完显得不尊敬陛下,只能硬着头皮都给吃了。
  可能是这样太缺德了,后来扶苏就身体恶化到无法开宴了。不过不要紧,太子可以代他开宴。
  陛下人不到场,赏的菜还是会到场的。还要故意派人去问太子有没有喝酒,小孩子不要多喝酒。
  臣子们:懂了,太子主持的宴会也不让喝酒QAQ。
  始皇帝想到这些往事,轻笑了一声。
  他见李斯好不容易写完诏书回位置坐下,提起筷子就要去夹自己心心念念很久的那盘烹兔肉。
  以前有空的时候李斯就爱和儿子一起出门遛狗,去上蔡东门外的荒原上撵兔子。兔肉鲜嫩,他很爱吃。
  始皇便叫住了李斯:
  “丞相年纪大了,少用些肉食吧。”
  说着正要赏赐一盘清苦的野菜过去,太会来事的侍者已经嗖地一下窜了过去,端起那盘兔肉就撤下了。
  始皇帝:……
  不,朕不是这个意思。
  定睛一看,端盘子的侍者瞧着很眼熟,果然是常在太子身边侍奉的。
  这还能不是故意的?
  始皇无奈地看了一眼幸灾乐祸的爱子。
  秦朝建立的第一天,不,第二天,现在已经过子时了。秦朝建立的第二天,太子殿下完成了日常任务,欺负臣子(1/1)。
  真是造孽。
  李斯捏着筷子的手,微微颤抖。
  陛下这是当真关心他的身体,还是借此警告他?为什么侍者撤菜撤得如此之快?真的不是故意的吗?
  看着摆到面前的苦菜,李斯苦大仇深地吃下一口。果然很苦,就和他的命一样苦。
  他之前不该因为陛下让他草拟最重要的文书,而不是选择冯去疾去代笔,就洋洋得意。陛下一定是看出了他的浮躁,在刻意敲打他。
  年幼的太孙目睹了全过程。
  他觉得自己果然还是太稚嫩了,不理解大人之间的险恶用心。
  明明祖父只是随口一提,父亲身边的人却能第一时间冲出去替他欺负人。要不是长久之下耳濡目染,可做不到这一点。
  要知道他爹可都还没开口吩咐呢!
  人就自己窜出去了!
  有时候一个人坐在父亲身边也是挺无助的,他需要一点来自祖父的关怀。
  祖父另一边分明就空着,他已经是太孙了,能不能挪到那边去坐?他和父亲一左一右拱卫着祖父,一个是太孙一个是太子,这样的座次才是合理的吧?
  桥松壮着胆子去找祖父提议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