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历史同人)——无字惊鸿

时间:2023-12-30 14:31:58  作者:无字惊鸿
  扶苏亲自将礼物过目了一遍,挑出了几份珠玉宝石,都是秦国这边稀少的。
  父亲一定喜欢。
  上辈子就是这样,父亲的常服上都要缀宝珠美玉,看着华美异常。今生倒是俭朴了许多,或者说低调了许多,毕竟衣服上用的金银丝线也不少。
  但扶苏还是以自己的审美觉得,光用金银丝线还不够好看。大秦君主何须如此低调,又不是没资格用好东西。
  上一世父亲那么喜欢珠宝美玉,没道理这辈子就不喜欢了。定然是压抑了本心,他作为亲儿子,自然得帮父亲解决这点小麻烦。
  父亲想要的玄宸宫他是没办法一口气修好了,这点小事不能再耽搁。
  于是扶苏直接将这批珠玉送去了制衣处,吩咐他们给王上新做一批服饰,务必不能被六国君王给比下去。
  对了,他想起来燕国辖下辽东沿海处有一地似乎盛产珍珠,品质极佳。等把燕国打下来,定要将那里的珍珠专贡给父亲使用。
  扶苏当即开始盘算起各国都有什么好多东西。
  几日后,秦王政看着华丽丽的簇新朝服,陷入了沉默。
  秦王政问道:
  “这又是太子弄出来的?”
  侍者答:
  “听闻是太子特意挑选的珠宝。”
  儿子亲自选的,一片孝心,不好辜负。秦王政于是面不改色地换上了新衣服,对着铜镜照了照,觉得十分好看。
  出门时便吩咐道:
  “叫人也给太子做几身。”
  太子自然是有的,虽然太子只让制衣处给王上做了,但制衣处很懂眼色,从一开始做的就是父子装。
  因而这一天早朝,群臣们就牙疼地看着王上和太子穿着如此华丽的朝服进来,恍惚间以为自己还没睡醒。
  太子便罢了,王上怎么也……?
  众人连忙低头,以免被珠玉闪到眼睛。齐国送来的水晶珠是真的漂亮,在光线下熠熠生辉,一看就很贵。
  看着王上泰然自若的神情,到底也没人敢站出来唱反调,说什么如此过于奢靡。
  大家默契地接受了这件事,往好处想,王上这样看着不是多了点人气吗?总比之前全身上下都严肃冷漠要强。
  下朝之后众人私下议论,都觉得应该是受了太子影响。
  证据就是这些日子他们回回去章台宫,都会发现宫殿比以前更华丽了一些。有人还有幸去过太子宫,那里更夸张,简直比六国宫殿加起来还豪华。
  少府令是懂解读的。
  秦王政说太子的宫殿不能比六国的差,于是少府令给添油加醋成了要比六国加起来更好。
  还别说,确实很好看,很像是天子该住的好地方。但王上,大秦还没一统天下呢,是不是应该收敛一点?
  可惜让秦王收敛是不可能的,秦国又不是还在韬光养晦的阶段,没必要委屈自己。
  是以扶苏只是笑吟吟地表示:
  “秦国开始重奢靡享受了,不正好能叫六国轻视吗?”
  楚国就很吃这套啊,楚王又送了好多东西过来,话里话外都是支持扶苏再奢靡一些。
  别管秦国这是飘了、把自己当天子了,还是单纯的兴起了好享受的风气,对楚国来说都是好事。
  一个骄傲自满的敌人,远比一个沉稳内敛的敌人要好对付嘛。
  扶苏觉得这笔买卖很赚,一举三得。
  既让自己享受到了,又迷惑了敌人,还能从敌人手里捞好处,何乐而不为?
  秦国群臣: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章台宫——算了!
  习惯了没有多余装饰、大气庄严的章台宫,他们一时半会儿习惯不了现在的华丽风格。无妨,多看看迟早可以习惯的。
  按照这个架势,等以后玄宸宫建造完毕只会更华美,他们要提前适应。
  老臣痛心疾首地叹气:
  “王上也太宠殿下了,简直没有底线。”
  他儿子无所谓地回了一句:
  “但是太子他会赚钱啊。”
  这两年太子给国库添了多少进项?又给秦国上下谋了多少福利?
  人家有本事赚的,自己花就花了,关他们这些外人什么事?要不是有太子谋划,楚国和齐国能反反复复送来那么多好东西?
  儿子又劝道:
  “反正用的都是从六国搜刮来的宝物,不要钱的东西,用了不心疼。”
  老臣:也、也是哦!
  儿子安抚好老爹之后,出门就去继续办事了。他在扶苏的授意下,一直在对外散播“王上十分宠爱太子”的言论。
  他觉得自己非常理解太子。
  太子必然不是真的那么奢靡,他都是为了大秦。所以他故意做出这副假象迷惑六国,又以舆论误导六国的探子,这一切都是为了大秦。
  接触到的越多,他越懂太子的良苦用心。对方是在牺牲自己的形象,替大秦谋利。
  别的不说,就说这次他散播的留言。倘若六国相信了秦王连这么奢靡的太子都能纵容,一定会做出错误判断,以为贿赂太子就能高枕无忧。
  关键时候不去花钱买通朝中蛀虫,反而去拉拢太子,就像现在的齐楚一般,简直太有意思了。
  扶苏听着这人絮絮叨叨地表示以后一定找机会替殿下正名,殿下绝不是这样爱享受的人,只能回以一个微笑。
  不,他让人散播那番言论,就是单纯地炫耀受宠和巩固地位而已。
  谁让最近因为弟弟妹妹们被他和父亲“委以重任”,朝中又冒出来了一些不安分想博个从龙之功的傻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
  扶苏:到处散播“爸爸爱我”,而且保真。
  ps:吕公搬家其实应该是几年之后的事情,我这里稍微提前了一点,想早点培养吕姐姐。
 
 
第45章 赤子之心
  扶苏操控舆论,本来是想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就算迷惑敌人,迷惑的也是楚魏齐这三个还算有反抗之力的诸侯国。
  万万没想到啊,第一个上当的是燕国。
  燕王喜命人快马加鞭地送来了厚礼,请太子扶苏在秦王政面前替他们燕国美言几句。
  实在是最近驻扎在易水的大军“异动”有点多,多到哪怕秦国分明发兵攻打楚国北部了,燕国还是不安心。总觉得下一刻秦国就要不管不顾双线开战,一口气打两个国家。
  扶苏看着厚礼中那盒自己前些天还在惦记的高品质珍珠,语气和善地答应了燕国使者的请求。
  使者高渐离五体投地,声音哽咽地表示太子愿意施以援手,燕国上下感激不尽。
  扶苏的目光扫过他不自觉攥紧的拳头,眼神漠然。
  但说出口的语气却很和煦:
  “燕使言重了,这件事本就很好解决。秦燕一向是盟友,秦国自然不会轻易兴兵伐燕,大军异动不过是为了应对代地的赵国罢了,还请燕王不必多虑。”
  高渐离的身体僵硬了一瞬。
  他听懂了,太子扶苏的意思是他们秦国就是在吓唬燕国。没错,他们根本懒得打燕国,只是单纯吓唬一下而已。
  可是高渐离不能翻脸,还要姿态谦卑地表示:
  “燕王怯懦,还请太子相助。”
  别再吓了,燕国上下快被吓死了。
  扶苏见他着急,从善如流地站起身来:
  “也罢,那我这便去求见父亲。”
  秦国太子不疾不徐地从伏跪在地上的燕使身边走过,丝毫不担心使者会突然暴起伤人。
  上次能让荆轲携带兵器入殿,那是秦国故意的。这一回高渐离进来之前仔细搜过身,一根针都带不进来。
  这让高渐离觉得十分屈辱,偏偏有荆轲那件事在前,他没有任何理由反抗。而且他本来就是为了燕国子民来求饶的,更不敢得罪秦国太子。
  听着脚步声渐渐远去,高渐离才终于直起身来。
  秦国太子表面上装得谦和温柔,实际上还不是高高在上?他伏在地上这么久,也没见对方说一声不必多礼。
  可恨他还不能轻举妄动,为荆兄报仇。燕国的安危捏在对方手中,自己除却低三下四别无他法。
  燕王也可恨,为了自己保命杀害了贤良的太子!
  高渐离才不信市井之中的传言,太子准备的匕首不可能有问题,一定是秦国故意想看燕国笑话。
  太子丹和荆兄分明是为了天下大义刺杀暴君,结果现在却反而成了天下人口中的笑柄,再没人称赞荆兄的英勇无畏。
  高渐离听说这件事时目眦欲裂,恨得几欲咬碎牙齿。
  可叹荆兄一世英名,竟毁于此地。
  游侠重义轻利,名声比命更重要。高渐离绝不愿见到自己的结义兄长一辈子背负这样的笑名,所以他主动争取到了这次出使秦国的机会。
  回到使者居所的高渐离掀开衣袖,看着自己手臂上刻着的“忍”字,告诉自己不能轻举妄动,要等待时机。
  荆兄刺秦失败是因为低估了暴秦的掌控力,秦国法度严明,不像燕国那样处处是漏洞。而且那个时候击杀秦王确实用处不大,刺秦成功恐怕也能为其他五国做嫁衣。
  但自己不同,高渐离已经吸取过教训了。
  他眼瞧着秦国不会停手,接下来肯定要和楚国打个你死我活。现在不就已经在进攻楚国北境了吗?
  楚国军事同样很强大,经历过赵国李牧一事,肯定不会重蹈覆辙自灭名将。如此,两国交战很有可能两败俱伤。
  那就是高渐离等的好时候!
  秦国将楚国打残了,韩、赵被灭,秦国自己也元气大伤。他再想办法刺杀掉秦王和太子,燕国就可借此机会崛起,称霸六国。
  当初秦国兵多将广,秦王死了他们可以兴兵复仇,可以后就不一定了。没兵没将,只能被迫忍下刺杀的这口气,根本别想报复燕国。
  高渐离深吸一口气,拿出自己的筑来到庭院中,坐下击奏起来。
  他需要通过音乐平复内心,也需要示敌以弱。他知道附近肯定有很多秦人在监视自己,他不能露出任何破绽。
  想要刺杀秦王和太子并不容易,高渐离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把武器带进去。所以他决定另辟蹊径,利用自己的音乐造诣。
  秦国蛮荒之地,只怕没听过多少美乐。以他的演奏水准,不信秦人不心动。
  而以秦王和太子的嚣张,当年他们的先祖昭襄王连赵王都要命令对方鼓瑟奏乐,更何况他一个小小使者?
  高渐离已经在筑中灌满了铅,但凡给他机会近距离为两人演奏,他就可以挥筑砸死那两人。
  优美的筑声果然吸引来了不少秦人围观,高渐离不为所动,依然沉浸在音乐中,仿佛只是一个单纯的爱乐之人。
  嘴上说去劝秦王的扶苏其实根本没去,他去六英宫逛了一圈,又回到太子宫中了。
  侍人前来,将高渐离的反应诉说了一遍。
  扶苏慢悠悠喝完蜜水:
  “不必管他,让他弹就是了。人家愿意免费为你们奏乐,有空的都可以去听一听,感受一番六国乐曲的熏陶。”
  晚间带着孩子们去父亲那里蹭了一顿饭,然后将小崽子都赶回去睡觉,扶苏这才说起燕国的事情。
  秦王政记得高渐离这个人:
  “荆轲的结义兄弟?”
  之所以对他有印象,是因为当初扶苏说起荆轲刺秦时,顺带提到了后来有个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这个高渐离同样刺杀过父亲,目的是为荆轲报仇。
  秦王政原想在处死荆轲之后,让燕国把高渐离也交出来。不过后来事情太多忘记了,没想到对方居然自投罗网。
  扶苏则道:
  “我见高渐离此番前来,应当就是为了复仇。不过他是燕人,不一定肯轻易动手,倒不如给他创造一个机会。”
  秦王政立刻理解了儿子的意思。
  若燕国未灭,高渐离顾念故国会举棋不定。可等到那个时候就太久了,而且那时他再刺杀秦王,对秦国来说就没了任何意义。
  理想状态应该是在大秦即将攻打燕国的前夕,高渐离刺杀秦王失败。于是秦国大怒,以燕国两次派使者刺秦为由,光明正大地发起灭燕之战。
  秦王政有点不高兴:
  “寡人灭魏都没找这么多借口。”
  之前灭韩,那是韩国妄图疲秦。灭赵,是秦赵世仇。到了魏国,根本没找借口,想打就打。
  他燕国算什么东西?还要大秦找那么多理由?
  若非此前燕丹和荆轲成了笑话、攻魏又需要做准备,秦国根本不会放任燕国。至少要发兵攻打一场,给燕国一点教训,否则大秦颜面无存。
  上辈子李信就是在这次行军中完成千里奔袭,把燕王喜追杀得远遁逃窜的。这辈子省去了这场战役,直接掉头攻打魏国。
  秦王政因此心里不痛快,这才频繁让大军“异动”,吓唬燕国,也算出一口恶气。
  扶苏亲自奉上茶水,熟练地哄人:
  “父亲有所不知,燕地庶民远比魏地不服管教,若不打压下他们的气焰,大一统后难以管理。”
  所以秦国就得站在制高点上压制燕国,把灭燕塑造成符合道义的。而且燕国屡次冒犯秦国,是他们燕国理亏,燕民就算恨秦也很难底气十足。
  燕国游侠最爱生事,拿着“道义”当名头击杀秦吏。如今燕国成了那个失去道义的存在,看他们还能扯什么借口出来。
  他大秦没有因为燕王和太子的愚蠢举动迁怒整个燕国子民,燕人不该感恩戴德吗?
  秦王政皱了皱眉:
  “游侠目无法度,日后必要以重法惩之。”
  扶苏赞同地点头。
  宽仁的律法那是给顺民的,不服管教的暴民就别想了。燕地游侠他必要狠狠整治一番,没了游侠扰民,当地的黎庶日子也能安定不少。
  扶苏又笑着命人将燕国送来的珠玉取来,与父亲分享。
  嘴上开了个小玩笑:
  “六国都传秦王宠爱太子到毫无底线的程度,如何?我见这些珠玉不错,心中很是喜欢,父亲可愿为我停止惊吓燕国,叫易水驻军不再异动?”
  秦王政挑眉:
  “既然喜欢,便自己拿去用,何必都缀到寡人衣服上?”
  说是这么说的,却也当真给驻军下令,让他们不用继续做戏吓唬燕国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