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拯救女主,女医生的科举之路(GL百合)——文子衿

时间:2023-12-30 14:35:18  作者:文子衿
  牧遥顿时有些尴尬地摸了摸后脑勺:“这是为了充当小郎君的形象,没想到还真的骗过了不少人。”
  翠蝶眨眨眼睛,调皮地说道:“要不小小姐就一直穿男装吧,说不定会得一群闺阁小姐围着转,还能帮店里招揽不少生意。”
  牧遥羞红了脸,有些嬉笑地推了翠蝶一把:“别乱说话,我可不想惹来一堆麻烦。”
  见两人推搡,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元静云的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本以为书中的牧遥总是一副精明算计的模样,大抵与方青岚一般,却没想到鲜活的小姑娘一点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今日见牧遥亲自上门到底有些受宠若惊,她那日伤的不轻,今日见她面色红润倒也放心不少,开口关切道:“牧姑娘,身子可好些了。”
  “无碍,已经好了不少。”牧遥想到那日元静云纵身救下狼狈的自己,微微红了脸,少女的脸皮薄,微微将身子侧开。
  翠蝶见状,上前道:“还是拖了小郎君那脂粉的功效,抹在脸上当真就白里透红,看不出一丝病容,我家小小姐此刻还病着,非嚷着要亲自来感谢你。”
  元静云皱眉慌张道:”我见你面色红润还以为真的好了,外面风大,不要又染上风寒,快些进屋喝杯热茶。“
  “不了,大父嘱咐我要早些回去。“牧遥婉拒,原本牧文光担心她受凉便嘱咐她不能下马车,只是她见此处两人受难这才忍不住下车。
  元静云并不觉得被驳了面子,反倒是急忙催促翠蝶道:“劳烦翠蝶姐姐快送牧姑娘回府,今日我又欠了牧府一个人情,等牧姑娘好些再登门道谢。”
  “嗯,小郎君有心了,”翠蝶心系牧遥,点了点头便扶着牧遥往马车的方向走去,牧遥回头看了一眼元静云,纤弱的身子站在风里,笔直而坚定。微风吹过,轻轻拂过众人的脸庞,牧遥不自觉的就有些失落,明明是特意来感谢那人,却又丝毫不解风情,想到此有些怄气的回过头,加速朝马车走去。
  元静云道是自己的话起了作用,挥手朝二人大声道:“路上小心。”
  随即,牧遥的脚步更快了,翠蝶不明就里的快步跟上牧遥道:“小小姐,慢些,莫要摔跤。”
  牧遥这才放缓了脚步,轻轻‘嗯’了一声。
  看着钻入马车的二人,这才回身去找王二娘,她暗自叹气,原不想和书中人有过多牵扯,但这个牧遥却像是命中注定般,三番五次出现在自己眼前,她长叹一口气,若是能救下她,让她此生不再受男主束缚,她也愿意冒险一试。
  里长见元静云将两人送走,这才走到元静云面前道:“静云,今日之事既然已分出对错,我们便也走了,事后我会与你大伯分说一二,毕竟都是一家人,我看他们定也是明事理的人。”
  元静云心里暗笑一声,若是明事理哪里还有今日之事,但面上不显,还是恭敬的拱了拱手道:“静云受教,还劳烦里长替我母子二人跑一趟。”
  等苗三娘回到元家大房,自是对元家大郎一顿数落。平时沉默寡言的元江突然将筷子摔在桌上,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苗三娘平日嚣张惯了的她受到了惊吓。想必是里长的话的确起了作用,自古家丑不可外扬。虽然两房分了家,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作为大房的元江还是有些不满苗三娘这般做派,为了区区两亩薄田,将元家两房的面子都丢尽了。
  将人都送走后,王二娘这才忧心忡忡的朝元静云道:”二娃,这,宴请乡里可得准备不少东西,这钱,你可不能乱花了。“
  “我明白的。”元静云耐心解释道。她言辞温和,表达出对王二娘的理解和体谅。“娘,我们平日在元家岭受欺负,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与乡亲们的交往。现在正好借着这次机会修补关系,将来你我在村里的日子也会好过些。”
  王二娘略带犹豫地说:“可是,”她想继续说下去,心中明白与乡亲们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但她也明白,与人接触越多,元静云的身份就越容易暴露。万一发生意外,她不敢深思。
  元静云安抚地说:“娘,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不能一辈子都依赖你的保护。”她深吸一口气,继续说:“自从前些日子我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很多事情我都想通了。既然现在是这样的身份,我更要好好地活下去,让你过上好日子。”
  王二娘听到此,心疼地抱住元静云道:“真是苦了你了,孩子。”
  面对王二娘动情而泪眼婆娑的样子,元静云也无可奈何,只得温柔地安抚她道:“娘,我并不觉得苦,你也不要再哭了。”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仿佛在这个小村庄中注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夕阳西下,映照着整个元家岭,村里的和谐氛围再度回归,弥漫在空气中。
  三日后,元静云特意一早起床,准备前往县城购买些猪肉。王二娘虽不放心,但家中还有其他事务需要处理,幸好这几日元静云对她的安抚起了一定作用,王二娘明白她不能一辈子守护着元静云。在元静云再三要求下,她默许了她独自前往县城。
  然而,前提是要与村里的人一同前往县城。正巧,里长家的幼子元安也要去县学,元静云本来也想打听一下县学的招生要求,于是主动邀请元安与她同行。如今身上有些银钱,元静云也不舍得让自己吃苦,大方地邀请元安一同坐牛车前往县城。
  坐牛车一个人需要10文钱,元静云毫不犹豫地给了同村的大叔20文。她开玩笑道:“若是我娘知道,定是要骂我败家了。”
  元安也笑着回应道:“我父母也是这样,这次我倒是得了静云的好处。”
  元静云自然知道里长家富庶,区区10文钱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元安应和自己,怕是有意降低身份,可见元安也是个好相处的性子。
  “安兄,我实有一事相求。”元静云与元安寒暄了几句,终于谈及了此行的重点。
  “你是想询问县学的事情吧?”元安似乎早有预料。
  “正是,安兄果然聪慧过人。”元静云笑着说道。
  “我父亲曾提及过一些,只是......”元安皱眉看了元静云一眼,“静云,你开始学习的时间太晚,若想上县学恐怕有些困难。县学的选拔要先通过童生考试,每年在二月举行。今年的县试刚刚结束,如果你有意尝试,或许可以先准备几年。”
  “安兄可否与我说说,县试考些什么?”元静云一脸期待道。
  元安见元静云态度恳切开口介绍到道:“县试的考试内容为帖经、墨义,帖经通俗意思讲就是选取四书五经任意一本,任意翻开一页,盖上其他字只漏出一行,然后让考生补全这一行后边的几个字。而墨义则是随意挑一句话,让考生解释其中的意思。”
  “原来如此,县试果然有些门槛。”元静云微微皱起眉头,心中开始思索着如何准备应对这样的考试。
  元安看出了元静云的犹豫,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鼓励道:“静云,你虽然时间短暂,但我相信你的聪明才智。只要你努力准备,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何况还有几年的时间,你可以慢慢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水平。”
  元静云微微一笑,感激地望着元安,但她知道她不能同元安所说那般再准备几年,由于这具身体营养不良,发育的较平常孩子慢一些,可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女性特征只会越发明显,想要避开考试的搜查便更难。
  “不知县考可要脱衣检查?”元静云最后才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读书人怎能在街上脱衣,静云这是从哪儿听来的谬论。”元安皱眉道:“燕朝重礼,不仅服饰有阶级之分,在不同场合更是有不同的要求,读书人金贵又重名誉,所以燕朝只会用木棍对考生全身进行敲打,看是否存在夹带小抄的情况。”
  “原来如此。”元静云松了口气,眉头舒展开来。她听到元安的解释,心中对于县试的规定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元安见元静云的表情舒缓下来,微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静云,你不必担心,脱衣检查并不是我们读书人所需经历的。科举考试是严肃的,但也不至于如此刻薄。你只需准备好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才是最重要的。”
  元静云心中一片轻松,她挽起袖口,露出洁白的手臂,轻轻拂去额前的汗珠郑重道:“元安兄,谢谢你告知我这些。我会认真准备,争取早日考上童生。”
  元安笑着点头,他们元家岭这几年才出了两个童生,一个是他,另一个则是他的表哥元勋,童生可不是元静云想考便能考上的,但见对方眼神坚定,也没打击她只是沉声道:“若是将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我,愚兄虽然才疏学浅,但对四书五经还是有些独到的见解。“
  两人驾驶着牛车,终于抵达了县城的大门。当大门展现在他们面前时,元静云不禁感到心中一阵激动。这是她第二次来到县城,但与上次相比,她对生活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太阳逐渐升高,将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县城比起她前些日来,多了两排士兵,守卫着的士兵们威武挺拔,披挂的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城门口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车马喧嚣,彼此穿行在狭窄的街道上。
 
第12章 第十二章 笼络人心
  街巷之间,店铺鳞次栉比,五彩斑斓的招牌吸引着众人的目光。砖石铺就的街面光滑细腻,映照着人流如潮,呈现出热闹繁华的景象。
  元静云望着城楼两侧的士兵,眉头微蹙,心生疑虑。她转向身旁的元安,略带忧虑地问道:“元安兄,县城是否遇到了什么事情?为何这般多的士兵?”
  上次她来到县城时,只见商贩摆设各色摊位,城门也只有两名平常的卫士,并未见过这样整齐划一的巡逻队伍。
  元安轻轻摇头:“我亦不得而知,或许是有重要官员到访吧。”
  元安虽然是里长的幼子,但在古代社会,里长只是乡村的行政管理者,相对于地方官员而言,地位平凡。元安若是都知晓发生了什么事,怕才是真的出了大事。
  按照元静云对书中情节的记忆,在前期的故事中,男主角一直处于成长中,并未记载任何重大事件。见元安摇头不置可否,她也不再深究此事,心中留下一丝疑虑,却暂时无法得知真相。
  “静云兄,可愿随我一同前往县学一览?”元安诚挚邀请,他前两日休沐才回了元家岭。
  元静云摇了摇头,微笑着回答:“今日我有许多要采购的物品,还需在家设宴招待乡亲们。等我准备充分,来年努力考取童生身份,希望能与元安兄成为同窗,到时再请元安兄带我参观书院。”
  元安开怀大笑道:“有志气!”
  两人短暂交谈后,彼此告别。元安目送着元静云逐渐远去的背影,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往昔间与元静云的接触甚少,只是在休假时听父亲提及过元静云与苗三娘的争执,认为此人言行粗俗,对父亲对他的赞誉毫不以为然。然而,今日一路交谈下来,他内心深感这个青年确实与众不同。
  元静云并未了解元安内心的想法,即便知晓,她或许也会自嘲。毕竟,她的确与众不同,这个世界谁能知道自己不过是身处于一本书中,谁又能如她一般早早知晓这本书的剧情呢?只有她自己明了。
  元静云首先前往了一家牛马行。在她来县城之前,特意悄悄向农户打听了各家的春耕方式。大多数农家都亲力亲为,而像里长这样富裕的家庭则雇佣短工,同时将部分土地租给佃户。还有一些稍微富裕的家庭则购买了牛,因为牛的耐力比人类更强,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地耕种土地。
  此刻已是早春时节。春季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冬天的严寒逐渐消退,天气变暖,土地开始解冻。再过些时日,人们就要开始翻耕土壤,为春季的农作物准备肥沃的土壤。根据元静云脑海中的记忆,往年都是王二娘一个人辛勤劳作,每天回家都很晚,身体也变得消瘦。
  现下即便有了钱,王二娘必然也不舍得雇佣短工。元静云决定先斩后奏,先行购买两头牛牛,以减轻王二娘的负担。就算王二娘不同意,她也无法退掉已经买来的牛。
  元静云踏入了牛马行。门口的伙计见到一个穿着破旧衣衫的年轻人走进来,以为是来寻活计的,只是微微瞥了一眼,然后转身去招呼店里的其他人。
  元静云也不恼,只是自顾自的往里走,刚走进牛马行,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呛得元静云皱起了眉头。突然,从她身后递来一块绢布,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兄弟,这店里的气味重,你闻不惯吧,用这个捂住吧。”
  元静云回头,看到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男子。他比自己高出半个头,看上去壮实得像一头小牛犊,但眉眼间仍然透露出一丝青涩和朴实。年纪看起来与元静云相仿。
  “大壮,这绢布是给客人用的,小心掌事的又要责备你!”那个翻白眼的伙计比元静云更早一步夺过了绢布,一脸厌恶地说道:“你这小子是来干什么的,我们这里现在不招人,别挡住我们的客人。”
  元静云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人,大壮不等元静云开口,又抢过对方手中的绢布,皱眉说道:“猴子,哪有赶人的道理,来了就是客人。”
  被称为猴子的男人轻哼一声:“可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当作客人的!如果你只是来浪费时间的话,就自己找地方玩吧。”
  看着猴子走到门口坐在木凳上懒散地晃着,大壮无奈地叹了口气,再次将绢布递给元静云道:“不好意思,小兄弟,猴子脾气直,你别放在心上。”
  元静云接过对方手中的绢布,虽然布料并不算上好,但干净整洁,她用绢布遮住口鼻,挡住了牛马行散发的臭味,感觉舒适了不少。她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没关系,我想买两头牛,不知道兄台能否给我介绍一下。”
  “两头牛?”对方听到元静云的话,明显一愣,结结巴巴地说道:“小兄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对方上下打量了元静云一番,想起刚才对方的态度,才感到疑惑地问道:“现下一头牛的价格是多少?”
  果然,在元静云问完这句话后,门口传来一声讥笑,大壮有些尴尬地看了眼门口,有些为难地说道:“小兄弟,现在一头普通成年的牛要价60贯。”
  “60贯?” 元静云轻声低语,心中思索着现今的银钱兑换率。她大致知道,一千文钱相当于一贯钱,而一块银饼则相当于十贯钱,也就是说,一头牛就要花去她六块银饼。原本以为自己获得了牧家的20块银饼谢礼,还以为自己是个小土豪,没想到两头牛就要花去她12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