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成被迫宠爱虐文女主的反派(GL百合)——景小六

时间:2024-01-05 20:07:50  作者:景小六
  孟秋染一边在写给奥尼的回复邮件,一边和顾若澜聊天:“那肯定是顾老师的功劳。”
  顾若澜笑了一会儿,敛了点笑意:“你不怕这些帖子发酵以后影响路演效果吗?”
  顾若澜参加过不少影片的路演,越注重营销的剧组,越在意路演。她也觉得没必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些事上,但那些剧组不这么认为,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艺人被裹挟进去,大家都对路演小心翼翼。
  “怕啊,但真把票给了他们,也不见得效果就会好。而且我们这部电影主打口碑路线,不靠那些真喜欢看电影的影迷或是真正的粉丝,就靠那些氪金玩家能走多远?”
  顾若澜眼里的欣赏越来越多,越来越觉得孟秋染太完美。
  “你再这么盯着我,就不要怪我不懂尊师重道了。”
  孟秋染用力敲了一下回车后停了下来,悠悠转头看着她。
  顾若澜的手撑在下巴上,微微努了努嘴,好像对这样的警告一点都不在意,更不害怕。
  她甚至还放大了嘴角的笑意,带着几分期待跟好奇:“那你准备怎么欺负老师?”
  孟秋染把手架在桌面,倾身往前,眼里的笑意逐渐带上了火光。
  “老师喊停也不听,把老师弄哭,算不算?”
  顾若澜没想到她竟然这么直接,脸一下子就红了。
  她深吸了几口气,生怕多聊几句就会让孟秋染描述的画面生动起来。
  印象深刻,每一个字都戳在她心头上。
  她确实被这样欺负过。可让她无力指责的是,她竟然觉得在这样的欺负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第163章 
  路演的第一场并没有放在一线影院,孟秋染还真把地点定在了二线品牌院线,这让之前主动来向她示好表示愿意增加排片的院线老板笑开了花。
  院线对这次路演也十分重视,老板亲自来过问。了解完细节,更是满脸赞叹。看来这次的合作是选对了,孟秋染确实跟以前那些片方不太一样。
  他好几次反复对下属强调:“双赢,这就是双赢,懂不懂?”
  这部电影在业内关注度一直不减,隐隐有和星禾上部电影打擂台的架势。但前阵子审批的事据说谢大少主动帮了忙,这又让很多人觉得孟秋染跟星禾是和平共处的,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争斗。
  现在除了本身就愿意押注在孟秋染身上的那些,又多了些看好星禾或是想抱星禾大腿的人也来凑热闹,想着要是能在孟秋染这边混个脸熟好印象,那之后在谢大少面前也起码算是一边的。
  陆悠游跟孟秋染提过几次这些事,但孟秋染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审批方面没动真格,但为了应付一下流程,电影在定档前改了名字。
  连续开了好几天的会讨论,最后决定改成《梨生》。
  虽说改名不会影响影片质量,但孟秋染不敢放松,市场的任何反馈她都必须及时做出应对。
  路演当天,剧组主创人员悉数到场。
  观众也由好几部分群体组成:圈内人、老影迷、素人影评者还有现场买票的观众。
  对于这样一部关注度不错的电影,能够在路演现场买到票实属罕见。虽然声称是为了照顾到一部分人的需求,但很多人其实是不信的。
  首场路演都能现场买票,只说明很凉。
  所以在首演开始前,网上已经开始有小号在带节奏,说这部剧刚试水就被市场打脸:路演准备不充分,前期宣传拉胯,路人缘极差等等。
  在电影开始前的孟秋染看完后,锁了屏幕塞进口袋,很快就随着片头音乐结束后沉浸到期待里,把这些无端贬低抛诸脑后。
  她甚至没和身边的顾若澜吐槽,觉得这是完全不值得一提的废话,反而有可能会影响她们观影的心情。
  是好是坏,过几天就会见分晓,甚至待会电影结束后现场的观众就能给她最真实的回答。网上这些黑子,除了一张臭嘴,再也半点其他能耐。
  虽然前阵子一直跟进着后期剪辑的事,也看过样片,但今天孟秋染的心情还是有点不一样。
  有些意外的紧张,又满怀期待。
  这部电影就像是她跟顾若澜的爱情见证,也像是她俩的孩子。从孕育到诞生,再到出现在大众面前接受考验,里面所包含的点点滴滴,对她来说都有着无法复制的特殊性。
  电影一开始,便是顾若澜的脸,而且还是化了点老妆,微胖的脸。
  这部电影采用的是插叙形式,对编剧和导演的要求很高,但演员的表演要求也很高。无论如何剪辑,如果在不同年龄段所呈现出来的情绪不对,那么观众是很容易发现问题的。
  而且一开头就是和现在形象差距比较大的妆容,也很容易冲击观众的第一印象。
  一旦印象不好,那么整部电影的观影体验也会变差。
  这不得不说是一次冒险。
  可无论是林褚郁还是顾若澜,都对此充满期待,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创新,也是一次值得尝试的挑战。
  只有不断去探索和挑战,才能真正进步。
  顾若澜一直认为长期待在舒适区里,会让人的潜力消失更快。
  孟秋染想起这个镜头的拍摄过程,那些日子有她跟顾若澜彼此相融的甜蜜印记。虽然和剧情无关,但还是让她情不自禁低笑起来。
  顾若澜坐在她身边,听到她的轻笑,转头看她。
  黑暗中,她的双眸和荧幕一样明亮,甚至更透亮。
  “怎么了?”顾若澜轻声问。
  孟秋染没说话,只在黑暗中握住了她的手,然后用力捏了一下。
  和上次只能落在座椅下才敢牵手不同,这次虽然也在黑暗中,但孟秋染的手,就这样自然地伸了过去。
  而顾若澜的手也依旧放在她腿上,并没什么心急火燎想要隐藏起来的窘迫。
  顾若澜轻轻瞪了她一眼:“电影才刚开始,你就开小差。”
  孟秋染没松手,嘴角弧度变大:“想起一些在都纳的事。”
  都纳两个字明明没什么,可顾若澜却一秒听懂了孟秋染想起的是什么。大概是刚才那个镜头也勾起了她的回忆,当时被镌刻进毛孔里的记忆也被唤醒,很多事仿佛就在昨天。
  尤其是那缓缓推进时那极致的温柔和爱意,每每想起,都让顾若澜心颤不已。
  顾若澜转回头继续看荧幕,嘴角却翘得越来越明显。
  孟秋染也不再开小差,以一种特殊的身份重新欣赏起大荧幕上女朋友的美。
  这部电影时长100分钟,加上片尾部分精心准备的彩蛋及花絮,再加上所有演职人员的名单,正式结束时已接近120分钟。
  这在现在主流市场来说,又是一次不寻常。
  但观众好像并没有觉得不耐烦,孟秋染观察过,中途去上厕所的都很少。
  等到大灯正式亮起,现场在静默了几秒后忽然响起了爆裂的掌声。
  这不是出于观影礼仪的反应,而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和激动。
  顾若澜被人轻轻拍了一下肩膀。
  她侧头,看到坐在后面的郁亦笑着祝贺:“若澜,恭喜你啊,又出了一部代表作。”
  郁亦是同行也算半个前辈,两人虽然没有合作过,但彼此都挺欣赏。
  没有多余的累赘吹捧,直接就给这部电影下了定义:代表作。
  顾若澜的成绩不必多言,到了这水平还能成为她代表作的,更能证明这部影片的质量。
  顾若澜没有过分谦虚,她也觉得这部电影很好:“谢谢。”
  郁亦又看了看顾若澜身边的孟秋染:“孟总,也恭喜你啊,投资非常成功。”
  孟秋染在圈子里的地位日渐走高,但她还是缺实绩。现在实绩出来了,不管票房怎么样,电影质量摆在那里,有追求的演员都看在眼里。
  以后想要投靠她的实力演员,只会更多。
  经过短暂休息,观众们调整过后,主创交流会正式开始。
  林褚郁、乔凝还有顾若澜等几位主要演员都上了台。
  孟秋染本来坐在台下,不知道是谁起的哄,非说要让老板也上去,这样才是完整的剧组。
  其他电影的路演哪有这种事,但因为之前金芝的cut在网上爆了又爆,大家都不舍得错过让她俩同台的机会。
  孟秋染一开始还坐在椅子上谦虚摇头,示意要把舞台让给剧组。
  后来大家又转过去让顾若澜请她,欢笑声更大了。
  顾若澜拿起话筒,笑了笑:“既然观众这么热情,那孟总,就请你上台坐坐吧。”
  她刚说完,孟秋染便站了起来。
  虽没有飞奔,但这反应,这态度,本身就是一颗糖。
  工作人员给她加了凳子,本来是要放在顾若澜和林梦嘉中间的,但孟秋染说什么都不同意。
  “上台一起聊聊可以的,但绝对不能成为主创的隔断。”她认真向台下解释,“每一位演员都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很多,值得我们的尊重。”
  她没有刻意强调因为是林姐所以才不抢风头,即便是其他演员,她也一样不会去挤占别人的关注度。
  孟秋染指了指最旁边的位置,笑着走了过去:“我在旁边凑个数就好。”
  她的话又引起现场一片笑声,而台上其他人则带头为她鼓起了掌。
  有些资方的尊重跟亲和是对外宣传的人设,但剧组里的人却都实打实感受过孟总的为人。
  她对这部电影的上心程度很让人感动,但她对剧组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态度更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她刚才那番话说完,完全不让人觉得虚伪跟尴尬,倒是勾起大家在剧组里很多温馨回忆。
  交流会开始,很多人都表达了对顾若澜在这部电影里的突破感到惊喜和震撼。认为她不但塑造了和过去不一样的角色,而且在情绪表达上也更加丰富细腻,并且在打动人心这件事上功力更深了。
  有人问顾若澜:“你这次的演技又进步了,能分享一点如何提高演技的技巧吗?”
  “用心揣摩角色,把自己剥离掉,全身心投入进去。平时多观察多积累,我们所演绎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对社会理解的一种反馈。”
  “那若澜,你在这部电影里的感情戏特别细腻,和你之前的电影有很大区别,是为了今后转型打基础吗?”
  顾若澜在这部戏里的感情线是个晦涩的半悲剧,但又因为只以回忆形式出现,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她的独角戏。可她所呈现出来的情绪,却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了这是一段两个人的故事。
  顾若澜想了想:“好的感情戏需要相符的情绪状态,我很庆幸在拍摄这部戏的时候自己的状态很好。至于以后会不会侧重拍感情戏,要看剧本。”
  她没有特地去看孟秋染,但现场不时响起的掌声表明观众好像都明白她的好状态来自于哪里。
  之后又有人好奇拍摄过程是不是很严格或是沉闷?因为这类题材的基调不算轻松,会不会拍的时候都心情凝重?
  但大家的回答彻底颠覆了观众的想象。从导演到演员,大家回忆起来的都是很欢乐的细节,唯一沉重的就是于意萌打顾若澜的那场戏。
  而观众的反应也证明了,那场戏很震撼,效果很好。
  为此,于意萌也说了很多当时的心情以及剧组给她的开解帮助,让她倍感温暖,而且非常感激能有这样的拍摄经验。
  剧组所回忆的氛围是融洽互助,彼此尊重,彼此扶持,共事结束后仍念念不忘当时的快乐。
  这在现在的剧组很少见了,不仅是顾若澜,其他几个坐在台上的演员也都唏嘘起来。
  谢蔺玉坐在台下,隐在观众中,静静看着台上的一切。
  孟秋染邀请过她来看路演,但她没有给正面答复。
  今天是作为普通路人,现场买票进来的。
  她只是想以普通人的身份体验一下现在的路演是什么样子,和她过去时有什么不同。
  看完电影后,她就被超出预期的震撼打动,久久没有完全平静。
  这部电影的质量跟内涵,远比她预想的要好得多。
  而现在看着台上剧组成员那种欢乐气氛,更是让她心生向往。
  这在她刚入行那会儿其实也有的,但等她快退出的时候,剧组里的勾心斗角已经很激烈了,听说现在更是白热化。剧组里撕,剧组外再鼓动粉丝撕。
  谢蔺玉关注剧组宣传也有阵子了,没有看到什么夸张营销,也没有什么演员黑料。要说最大热议,竟然是老板孟秋染和主演顾若澜之间的暧昧。
  但这也仅仅是增加关注度,并没有直接跟影片挂钩。
  这种宣传力度和其他对手相比,显得格格不入,明显落后。
  但又很奇怪,在这种和观众近距离的交流中,剧组又格外真诚,每处细节都透着对这部影片的重视和看好。
  谢蔺玉一直在等修改好的剧本,虽然没有正式松口,但在被剧本打动后,她现在又再次被剧组氛围打动。
  交流接近尾声,台上的人也陆续站了起来。台下观众的热情却完全没散,显然是等着要合影。
  谢蔺玉站起来准备先走,万一散场时被其他人看到,很烦。
  林梦嘉恍然见看到熟悉的身影,以为是自己眼花。可是阿玉的背影她怎么会认错?
 
 
第164章 
  工作人员过来帮忙引导台上的人站位,先是拍一些大合照,之后会安排有需求的观众上台合影。
  剧组的活动合影主要是分发给媒体的,用来做宣传报道。但安排观众合影这个环节算是一次冒险,以往都是事先挑选好指定的观众做代表,又或是有内部关系的直接安排。
  但孟秋染这次过问了所有环节,对于现场观众的数量她也心里有数。确实难以满足每一个观众的单独拍摄需求,但是只要观众愿意排队,那么让大家都能上来跟喜欢的艺人接触一下也是好的。
  这本身就是对他们的支持的一种回馈。
  喜欢是相互的,才能持久,
  工作人员从台下到台上,安排着队伍单向前进。每个人在台上的逗留时间都做了严格控制,这也是权衡后不得已为之的。
  顾若澜、林梦嘉和于意萌她们平时都不是什么热衷搞粉丝团建的人,在社交平台上也基本不会以个人名义对所谓粉丝发起什么号召,但今天却很喜欢也很耐心等着和这些观众近距离接触。
  因为在送票环节就经过了初步筛选,能到场的本身对这部电影或是对这几位演员都是比较关注和在意的。所以无论是在观影环节还是刚才的交流阶段,气氛也都是彼此尊重,十分融洽,有种“彼此都看对眼”的和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