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货车司机又是当下时代?能赚钱工种之?一,有钱自?然就舍得花。
高晋年只是带着家里熬制的几瓶下饭酱跑了一次长途,回来就给了陆柚五十多瓶的订单。
据高晋年说,这还是刚开始,毕竟这些人和他交情也不深,所以都只是少少地买一点先试试水,如果真的确定了下饭酱品质稳定,那么后续数量肯定会提升不少。
第111章 1981-12
高晋年毫不怀疑下饭酱会很好卖。
毕竟他自己这?么挑嘴的人对这下饭酱都爱不释口, 其?他喜欢重油重盐的货车司机们只会更喜欢。
事实证明高晋年的预测是很准确的。
在第一批下?饭酱由陆柚加班加点赶制出来——后,没两天高晋年就拍回来一封电报,内容就是下?饭酱又要加一百瓶, 等他这趟运输跑完回来就要取。
为了这?一批订单,陆柚可是把小饭馆的经营暂时丢给了小满和高爱国他们帮忙照顾着,自己带着全家人忙活了好几天才完成,就连高佑涛和高佑黎小哥俩都?帮忙清洗香菇、烧火, 可忙可忙了。
最后卡在临界点完成了这?批订单,看着一瓶瓶的下?饭酱变成了可爱的小钱钱, 陆柚甩着酸胀的胳膊和手腕叹气,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个事儿——他丝毫不怀疑下?饭酱是一锤子买卖, 反而觉得?只要吃过他们家做的下?饭酱的,绝对都?会被俘获。
毕竟这?可是前世的他和网友们在吃遍各大品牌的下?饭酱后总结出?来的经典口味, 又有高晋年的好厨艺复刻了个八、九成(陆柚觉得?差的那一两成大概就是科技与狠活), 怎么可能拿不下?几十年前的人的嘴巴?
想到未来还要再像这?次这?样重复多次,陆柚心?里就泛起了嘀咕。
当然, 拒绝是不可能拒绝的,毕竟赚小钱钱呢。
既然自己做不了, 那就交给别人做嘛——比如说机器。
XXX
陆柚记得?,前世记忆中那未来风靡大江南北甚至国内外的国民女神辣酱要三年后才开始创立, 真正建造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更是要十多年后。
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 还有赖于铺天盖地的网络宣传, 因为有段时间那个国民女神辣酱陷入了舆论和经营危机,广大吃瓜同胞们纷纷出?动?, 扒了不少真真假假的所谓内幕。
陆柚对于那些派系斗争不感兴趣, 倒是对国民女神辣酱的发家史?印象深刻。
毕竟比起三分真七分假的各种捕风捉影的豪门(bushi)恩怨,这?可是上了某百科的科普真实?性要大得?多了。
据说这?款被亲切称为国名女神辣酱的品牌正是八十年代创立的, 只不过最开始只是家人的小作坊,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始规模化地生产。
陆柚这?会儿并不知?道为什么中途要经过十来年的酝酿,他只是灵光一闪觉得?自家做的下?饭酱是并不输于国民女神辣酱的美味,想着应该可以先下?手为强。
说不定未来大家念叨的就不是什么国民女神辣酱,而是国民小……哥辣酱?
哈哈,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只不过现实?先泼了陆柚一头的冷水。
原来是国内当下?的食品工业主要以粮食生产加工为主,技术十分落后。
那些食品加工厂基本上还在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作坊生产为主。
仅在沿海一些大城市,有少量实?行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加工厂,但那些加工厂里所用的设备全都?是国外进口的机械。
国外的机械昂贵不说,修理也?又贵又麻烦。
可以说一直到五六年前,国内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专门生产食品机械的工厂。
虽然现在情况不至于如此困窘,然而以当下?的国情来看,那些食品加工厂都?是以面粉、粮食等为主,像是陆柚想要的做下?饭酱的食品生产线,高晋年跑遍了羊城和鹏城也?没找到合适的。
也?是经过这?一遭,陆柚才知?道原来他曾经前世已经习以为常的食品加工、塑封密封这?些工艺技能,在当下?这?个年代还都?是稀缺的存在。
其?实?还有高晋年没能知?道,陆柚也?不知?道的是,这?种情况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一直要持续到好几年后,随着外资的增多,国内才会出?现井喷式的外商独资、合资等形式的食品加工企业。
直到有了这?些先进的食品生产工艺技术引入,在提升食品机械工业水平的同时,国内的技术人员才能近距离接触大量先进的食品机械,从而学习并超越,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全国第一轮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工程狂飙突进,从手工制作大跨步开始迈向机械化和自动?化。
甚至他前世大名鼎鼎的某干妈品牌在九十年代中期才崛起并席卷全国,也?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国内的新一轮运用到小规模粮食、食品加工厂的机械设备才更新换代,而不是用被国外淘汰下?来的庞大老旧设备,所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让个体户私人企业也?有能力去进行机械化的流水线制造,并得?以迅速扩大食品生产规模。
XXX
不管是什么原因,在高晋年带回来暂时无?法实?现他的工业生产的消息后,陆柚也?只能暂时放下?食品加工厂的念头,顺应当下?的“潮流”,准备从私人小作坊做起。
至于做下?饭酱的小作坊找的人手,陆柚也?打算“任人唯亲”,之前就在小饭馆帮忙过的桂芬婶还有她的大儿媳妇,还有两个高晋年之前有来往、没稳定工作但是人品又信得?过的人,拢共四个人。
高晋年的那两个朋友因为是壮小伙儿所以就力气活多干一些,主要负责前期的材料该清洗的清洗、该切丁的切丁,还有最后成品搬运的工作;桂芬婶和她的大儿媳妇毕竟是在灶台边更熟悉一些,就做熬制、灌装的工作。
至于最关键的材料配比还是得?陆柚自己来。
好在现在的小饭馆主要是走蒸菜和麻辣烫的路线,炒菜反而不多,陆柚便将小满升级为店长?,将小饭馆的日常交付给他,自己则成为机动?人员,在熬制下?饭酱结束了就来小饭馆搭把手。
不过在此之前,下?饭酱的盛放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先入为主的印象,陆柚第一个反应就是玻璃罐装。
事实?上这?也?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那种类似于八宝粥、豆豉鱼的铁皮易拉罐类型,现阶段市面上都?还没有做这?个的工厂,陆柚记得?那种璐璐八宝粥和哈哈八宝粥在他小时候都?还是很稀罕的,估计现在往前推个十几二十年民间估计还没有。
更何况还有个问题就是这?种易拉罐必须要专门的机器才能严丝合缝地密封,因此首先就被PASS。
剩下?的袋装和塑料瓶,先不说密封性能,当下?的塑料能不能长?时间装食品,陆柚都?不敢保证。
虽然不是专业学习过,但当时高中知?识也?有说明?塑料袋子和油都?属于有机物,相似即相溶,油是可以溶解塑料的。
虽然在如今的条件下?基本上没多少人关注所谓的食品标准、食品安全等,也?没有黑纸白字的明?文调例规定,但小心?驶得?万年船,陆柚也?只能尽量保证自己用材新鲜、用工卫生。
万一他以后做大做强了,也?避免黑子以此作为攻讦理据。
至于多大多强,就且看以后吧。
玻璃罐装倒是已经有相对普遍的工厂,只不过在当下?也?不是唾手可得?。
陆柚之前自己用的玻璃罐就是吃黄桃罐头留下?的,后来小饭馆的客人来买,基本上都?是自带盛放的容器——毕竟陆柚要卖出?去的话玻璃罐也?要算钱,一般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家还是舍不得?花这?个钱。
但这?种方?式无?法在货车司机那边运用。
毕竟车子就那么大,而且还一直在路上跑着,一路颠簸,如果不能盖得?很严实?万一一个拐弯甩尾一个石头颠簸,那碗里盆里的都?洒一车子。
不过玻璃罐虽然是最好的选择,可是按照货车司机们吃下?饭酱的速度,买起来频繁了也?少不得?肉痛。
再考虑到货车司机们毕竟人数有限下?饭酱的z“主战场”还是得?定位在普通收入水平的家家户户,最终陆柚和高晋年商定一个以旧换新抵扣的买卖方?式。
即如果用吃完的空玻璃瓶再来买的话,可以每瓶再便宜一角钱。
就像陆柚前世的小时候那种玻璃啤酒瓶回收的操作一样。
他记得?小时候那种绿色的玻璃啤酒瓶回买给小卖店也?是有五角钱的呢。
XXX
“那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直接带着空玻璃瓶来,然后我们现场给他们舀到玻璃瓶里呢?”高雪婷在帮忙灌装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疑惑。
按照她的理解,拿着玻璃瓶来抵扣和直接只卖下?饭酱给顾客,实?际上得?到的价格是一样的。
“这?可不一样。”没等陆柚解惑,高雪萍先开口了。
“假如玻璃瓶的成本是四角钱,那么我们拿1000个,就可以和老板商量少两分钱一个,如果我们能拿2000个,就有底气和他们谈判再少一点……”
得?益于这?几个月和金鑫制衣厂的合作,让高雪萍积累了不少经验。
尤其?是夏装,因为羊城鹏城的夏季比较长?,再加上之前春装打开了一点局面,所以夏装高雪萍又多加了几万件。
因为数量增加了,自然成本又可以降低一些。
陆柚点头:“是有这?个原因,不过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降低和转移风险。”
高雪萍:“降低……”
高雪婷:“和转移风险?”
陆柚很乐意用前世的那点儿小经验抛砖引玉:“如果是让他们自己拿着吃完了下?来拿玻璃瓶装,那我们就得?随时备着新鲜的下?饭酱。我们本来就做得?大量,可这?并不意味着每天都?有固定的顾客来购买,所以必定有一部分会因为储存而损失。可如果我们直接熬好了后装好一瓶瓶的下?饭酱,那么分装密封之后,下?饭酱的保质期就会延长?很久,在此期间顾客们拿着之前吃空了的玻璃瓶来,我们直接带着未开封的密封玻璃瓶下?饭酱给他们,不仅显得?干净利落,而且[未开封]还可以作为感觉无?污染染的卖点。”
高晋年也?在一旁补充:“分装到玻璃瓶里密封,不仅你们柚子哥轻松不用时时刻刻去做酱,而且也?方?便我跑长?途的时候去推销——说是可以玻璃瓶抵扣现金,但玻璃瓶本来就易碎,而且还可以盛放其?他的食物,所以真的能拿着来抵扣的不到七成。”
这?是高晋年从黄桃罐头上统计来类比的数据,更何况他们这?个下?饭酱的玻璃瓶是圆柱形的,比圆乎乎矮胖矮胖的黄桃罐头要更适合放东西?和夹出?来,用处更大。
毕竟他们刚拿回来的时候,桂芬婶就爱不释手,掏钱买了好几个空罐子拿回去。
这?种罐子先说市面上买不买得?到,就算有,价格也?不会比他们拿批发价的便宜——毕竟按照顾客们一个空玻璃瓶可以抵扣一角钱的价格来说,这?增加扣减下?来,不就相当于他们一角钱就买到了个挺能装的玻璃瓶了嘛!
第112章 1981-13
虽然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但顾客们只要觉得自己是“占了便宜”,那就没问题了。
所以会有顾客买了下饭酱后回去留着玻璃瓶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而且因?为这玻璃瓶方便且“价格低”, 家里估计不止会备一个。
所以无论是为了拓宽销路还是方便他们制作和售卖,陆柚和高晋年都只选择了空玻璃瓶抵扣优惠这一个方案。
陆柚和高晋年都是做了决定后立即行动的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贴有“一品鲜下饭酱”标签的玻璃瓶就摆在了小饭馆和高晋年车子里。
并随着顾客们的口口相传传逐渐让更多的人?品尝和喜欢。
忙碌的日子过得飞快, 等到等桂芬婶找到他说邀请几天假回去农忙的时?候,陆柚才恍然反应过来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农忙时?节。
落霞村的农忙一年中有两次,本地人?为了区分都称作“小?农忙”和“大?农忙”。
小?农忙就是指劳动节前后, 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收割油菜籽和水田插秧。
油菜籽是落霞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油菜长到最后成熟的时?候有两米左右高, 油菜杆至少有两个指节粗壮, 而且非常的有韧劲,必须要用镰刀才能割断。
从底部贴近土地的高度割断油菜后, 便运回坝坝上暴晒。
油菜荚和水稻不一样,水稻脱粒是抱着一捆一捆的稻谷在伴桶里摔打?, 只要力气够大?,基本上能脱粒干净, 但想要获得油菜籽必须在地上暴晒。
如果阳光够猛够烈, 还能看到油菜荚当场“哔啵”一声爆开, 里面的油菜籽蹦跳出来的场景。
不过这种情况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所以为了提高效率, 村民们会?用一种叫做[连盖]的工具促使油菜荚快速爆开。
所谓的[连盖]是一种由竹竿和竹片连接起来的竹排组合。
使用[连盖]时?, 需要两只手一起用力,随着手臂起伏旋转运动, 将[连盖]高高举起,然后用力往前甩打?,如此?反复多次,只听得坝坝上一片连绵不绝的噼噼啪啪声,是[连盖]甩在油菜上的声音,也是油菜荚被打?爆后的声音。
油菜荚很小?,大?概大?拇指长两毫米粗,里面是针尖大?小?的油菜籽,黑黝黝的。
这些不起眼的小?油菜籽一粒粒的汇聚起来,可以在榨油坊里变成金黄的菜籽油。
油菜籽爆出来之后,村民们就会?用竹犁耙一排排地挂过去,那些破开的油菜荚壳便会?被耙走,和油菜杆一起作为柴火。
耙走了油菜荚后,坝坝上就只剩下混了少许荚壳碎、小?石头?的油菜籽。
这些油菜籽还要再经过一两日的暴晒,将油菜籽里的水分尽可能地晒干,才会?用扫把撮箕收拾起来倒在箩筐里,然后一挑挑地交公。
因?为油菜籽是经济作物而不是粮食作物,所以现阶段村子里的油菜籽是全部交公的。
如果需要油,只能拿着油票去供销社买——当然,因?为交公了,所以会?根据工分分配不同份额的油票。
另外,被榨干了大?部分油脂的油菜籽渣渣会?在机器里压成两到三毫米厚的长块,被称之为“油饼”。
这种油饼肯定不是人?能吃的那种,但却是相当难得的肥料原料之一,所以也是收归起来,如果需要油饼拿回来发?酵肥田的,也是需要由生产队去申请分配安排的。
至于水田插秧,就要简单一些。
82/118 首页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