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我可一句话没说啊。”宋离一脸无辜。
刘菱根本不理,“行了你俩,今天晚上随堂考低于130,宋离你滚出去,低于90黎见深你给我滚出去。”
一眼撇到宋离旁边的程君止,“你就是那个二中的转校生?”
“是的。”
“叫什么。”
“程君止。”
“行吧,我记住了,你跟他俩一样,晚自习随堂考考差了,一起搬出去。”
......
这简直是无妄之灾,等程君止反应过来,刘菱已经开始讲课了。
“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黎见深你英语课敢说话啊?”
“就是,不仅如此,你俩还把程君止拉下水了。”
“不对,准确来说,应该是只有黎见深和程君止,宋离闭着眼睛都能考130。”
“自求多福吧。”
“但也不一定。”
一下课,周围又围上了人。
这里面最无辜的就是程君止了,八卦没听成,还面临着要刚入校就要被赶出去风险。
黎见深大约也觉得不好意思,道,“程哥我错了,我不该上课跟你说话。”
“所以为什么?”程君止无厘头的问了一句。
“什么为什么?”
“课上说一半,为什么一个年轻貌美的老师你们叫刘老啊。”
......
三秒沉默后,一阵爆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因为雷厉风行,但确实有能力,所以是大佬。”
原来是这个大佬的佬啊,他还以为是老年人的老。
“不是,你不担心晚上随堂考啊?”
程君止不太在意,“担心有什么用?我也不清楚你们出题难度。考了再说呗。”
得,这位是继宋离之后第二个畜生。
黎见深确信。
夕会是自习,下午第三节课下课后就是晚饭时间。晚饭后,看新闻联播之前,就是夕会。
为了英语随堂考,刘菱直接占了夕会和新闻联播加上晚自习第一节,刚好凑一门考试时间。
考试进行中途,刘菱四下巡考,“别忘了这堂考试决定某些人的去留,你们最好......”
这摆明了是明里暗里暗示宋离仨人,但话还没说完,有人就举起手,“老师,我交卷。”
是宋离。
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小时,宋离这货就写完了。程君止一脸不可思议,但还是立马低头继续写题,他还剩改错和作文,最少也要二十分钟。
宋离垮着他那张烦死了的脸,将答题卡砸到了讲台。
“不提前交卷你要死啊,宋离!”刘菱怒火中烧,又转头骂道,“看什么看,写你们的卷子。”
刘菱左右开弓骂了宋离又骂看热闹的其他同学。
程君止笔刷刷地下,树人的卷子都是老师自己出的,难度确实比二中难一些,但也还行,程君止英语也是不错的。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半小时,程君止放下笔,幅度很小的伸了个懒腰。
“老师我交卷。”程君止悄声走到讲台跟刘菱说。
刘菱看了一眼写得满满的答题卡,“不再检查了?”
程君止轻轻摇了摇头。
刘菱没辙,摆了摆手让他出去。
“黎见深,你两个好哥们儿都交卷了,你还在磨蹭什么呢?”
......
这是程君止离开教室后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晚自习下课还有会儿,程君止决定在走廊随便走走。
南方的教学楼是纵横交错的楼梯和透明连廊,趴在走廊的栏杆上能饱览整个对面楼,尤其是现在走廊几乎没人,每个教室亮着灯,偶有声声低语读书声,又有老师讲课的声音。在二中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过提前交卷,他都是做完了在位置上发呆也要坐满两个小时。
宋离提前交卷的时候,他好像听到了什么重新跳动的声音。
于是在做完卷子那一刻,做了他人生中第一个自以为叛逆的事情——提前交卷。
程君止突然觉得,这好像才应该是鲜活的青春。
作者有话说:
注意那句不一定哈,后面要考。
第4章 英语
“在那儿干什么?过来啊。”
是宋离。
程君止顺着声音看过去,宋离靠在他斜对面的栏杆,偏着头看他。
程君止发现那竟是一个小平台,这层楼中间有一个贯通平台,可以抄近道直接去对面教学楼,平台上有羽毛球网和乒乓球桌,看样子是学生们平时休闲的地方。
“这儿竟然可以上来。”程君止有点欣喜。
“嗯。”宋离一笑,“做完了?”
“嗯。”
“怎么样?跟你们二中题比起来。”
“有点难。但也还行,生词有点多。”
“简单,一会儿我把刘菱的‘干货’给你,照着用。”
“‘干货’是什么?”
“就是她的资料,很有用,他们都这样说。”
“你不用?”
“我不需要,我靠天赋。”
......
也是,毕竟一小时就做完一套卷子的人,程君止之前也没遇见过。
“怎么不吭声?”宋离问。
“你做的好快啊。都会做吗?”
宋离轻笑了一声,“当然,很简单啊。我肯定全对。”
?!程君止就差把“你哄鬼呢”写脸上了。
“不信?”
顿了两秒,程君止还是点了点头,“信。”
眼前的少年表情转换很快,从疑惑到坚定的相信只用了短短几秒,但宋离紧盯着他的眼睛,心里一片明朗。
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下课铃响。
宋离撑起身子,往回走。程君止也默默跟在身后。
一回到座位黎见深就蹭上来说了好几句完了完了,宋离没理,反而在桌肚里翻翻找找,终于在一大叠卷子中间找出来破了两个角,但是一个字都没写的崭新的一叠资料,递给了程君止。
程君止说了谢谢后默默收起来,决定晚上带回家看看。
程君止新家在学校附近的公寓,步行二十分钟就到,刚搬来不太熟悉,程君止捏着手机查导航。
“嘟嘟——”
程君止以为挡住了别人的车,立马往旁边挪了挪,踢到路肩一个踉跄差点摔倒,稳了稳身子,有些不悦。
车在旁边停了下来,有人摇下了车窗。
“家在哪儿啊,送你?”是宋离。
程君止见是宋离,不悦一扫而散,就答道,”没事,离这儿不远,你先回吧。”
宋离看着他也没强求,脸上挂着笑,挥了挥手,“行,明天见。”
“明天见。”
程君止跟着导航七拐八拐,好不容易从小道摸到了点光,前面就是小区,看导航显示应该是后门,程君止从铁门进去之后,一路沿着绿荫跟着门牌找到楼栋号,进电梯,按楼层,进门。
刚进门换鞋,他妈——高秀雅女士就过来接过了他的书包,边问,“树人怎么样啊,儿子。”
“挺好的。”
“作业多吗?”
“还行。”
“那先回屋写吧,我一会儿给你削点水果进来,你爸最近接了新的客户,都住老屋那边,估计到周末,我这周中途也不会回来,到时候我们来接你吃饭。”
“好。”
程君止的母亲高秀雅是个会计,一年最忙的时候就是年末算员工绩效薪资,那几天程君止在家里基本上看不到她,平时也是闲时闲,忙时忙,一般周末才回家,平时都在住单位。而今天在家也是因为程君止刚转学,她不太放心专门回家看看。但工作上的事情高秀雅从不在家里谈,所以十几年来程君止对她的工作也所知甚少。
高秀雅是典型的家长,几乎给了程君止物质上的最好,但在操忙自己工作的同时,难免忽略程君止,好在程君止成熟的过早,学习和生活都不怎么需要她操心。
而程君止的父亲程渡是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忙碌的生意人,程君止一年能见他的时间也少得可怜,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习惯了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
程君止不会做饭,不是点外卖就是在外面吃,好在三餐都在学校,所以基本上都跟同学在学校附近吃,倒也不发愁。
高秀雅进来的时候,程君止刚做完老师留的作业,在看宋离给他的资料。
“吃点水果休息会儿,做完了就早点睡。你们学校周六下午放假我跟你爸来学校接你去吃饭,到时候给你打电话,别忘了。”
程君止应下,继续看。
如宋离所说,刘菱的“干货”看上去确实有用,收集了高考必考的高频词汇,以及一系列专有名词和短语,阅读技巧和写作的万能句型。
技巧性的东西其实可以自己总结,所以其实都大差不差,主要是靠自己需要去记忆和背诵,程君止经历了一次随堂考,被生僻词汇小虐了一把,宋离不到一小时就写完卷子,他却多用了四十分钟,有些挫败。
程君止从高频词汇的背诵开始,背完一百个找了本数学疑难真题来做。
文科生的差距基本上都在数学,毕竟多数人也是因为偏科。
程君止的文综尤其是历史几乎没有上升空间,语文一直稳定,英语已经有新的学习方法,就差数学了,想要拉开差距,数学一定要做“人中龙凤”。
虽然他的数学也不差,但想更上一层楼,还得刷题。
桌上的数字时钟跳到凌晨十二点五十,程君止准时收拾东西,去洗漱。
程君止多数时候独居,但很恐怖的是他的作息和习性准到变态,每天晚上一点睡觉,早上六点起来,雷打不动。
这也是高秀雅女士几乎不担心他学习的原因之一。
后来宋离直呼变态,但也没辙。
早晨六点,闹钟一响,程君止掐掉稍微磨蹭了两分钟就起来洗漱了。
高秀雅还没起,程君止拿着历史书在阳台上背了会书,就轻脚轻手地出门了。
之前在二中的时候,因为家里就在跟学校隔了一面墙的家属院旁边,时间也很自由,早自习七点二十上课,程君止会在家背书背到六点五十才出门。
现在有了路上通勤时间,程君止不得不早二十分钟出门。顺便在路上买个早点,耳机里放着英语听力,刚好到学校能听一整个完整的听力。
学霸之所以是学霸,除了有异于常人的天赋,还要有老生常谈的努力。程君止大概就是这样的人。
虽说自律到可怕,但程君止也有很离谱的强迫症,他爱踩点,对于时间的把握,很准,说准时到那就准时到,不会提前也不会迟到。
树人的住宿生早自习六点半就开始了,但对走读生来说很人性化,赶在七点二十早自习之前到就行了,并不要求走读生必须跟住宿生一个时间上早自习。
程君止吃完最后一口早餐,听完耳机里最后一句听力,坐到教室,刚取下耳机,铃响了,宋离已经到了。
“听什么歌啊,小程同学?”黎见深眼尖。
“听力。”
黎见深一脸不可置信,“英语听力?”
“嗯。”
黎见深捶胸顿足,“天呐,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内卷可耻啊!”
程君止抿唇笑了下,收好耳机和MP4埋头准备早自习要背的书和第一节早课需要的东西。
黎见深还欲说什么,就被人打断了。
“纪律委员,黎见深早自习说话。”有人举报。
“哎哎哎,怎么兴告状呢,不说了不说了,别记名儿。”黎见深是纪律委员报告册里的常客,三天两回被江晓琴“请”到办公室喝茶,顺便给办公室里外打扫一圈儿,好不容易休息了一个假期,他可不想刚开学就又去打扫。
教室闹哄哄的,程君止和宋离都没开口,各做各的事。开学第二天俩人又像不太熟的样子了。
还是宋离先问,“看了菱姐的‘干货’没?”
“什么?”宋离的声音被读书声覆盖,程君止没太听清楚。
鲁一相比平行班来说人更少,早自习大家一般都是单独座位,一来呢,避免早晨大好背诵时光被同桌影响,二来也是因为早自习睡觉的人最多,有同桌方便报信,所以专门让早自习把位置分开。
“我说——菱姐的‘干货’怎——么——样?”宋离扯着嗓子小声吼。
“还——行。”
俩人的座位分开后,隔了一个过道,按平时的语气说话对方听不见,太大声又会影响其他同学,俩人侧着身子,扯着嗓子又故意压低声音对话。
得到良好回应之后,宋离心满意足的趴在桌子上,睡觉。
七点五十下早自习,八点上第一节课,十分钟的时间留给他们搬桌子回归同桌怀抱。
“可算能说几句话了。”黎见深嘘了口气,问宋离,“早自习你俩吼什么呢?”
宋离忙着搬桌子压根没理他,程君止见状说,“宋离问我英语老师的资料好不好用。”
“他问这干嘛?他又不用。”
“他给我了。”
“是哦,你刚来还没有资料,那怎么样啊,小程同学?”
“挺好的,我词汇量不够。”
“那我就放心了。”黎见深叹了口气,随即一想不对,“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在想我们第三节课的英语,有你陪我‘滚’出去我就放心了。”
3/6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