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梭两界后我帮古人搞基建(穿越重生)——青鸟临星

时间:2024-01-18 09:55:04  作者:青鸟临星
  小皇帝眯了眯眼说道:“诸位不会想说打下三座城池,阵斩数千人还不足以论功行赏吧?”
  下面人要是真敢这么说,他就敢掀案几。
  真当皇帝好欺负吗?
  治粟内史无奈说道:“陛下,云清侯那边军功评定还没送上来,更何况,军功评定该是看郡尉,所以还是等一等为好。”
  哎,丞相跟摄政王两个人都不想得罪皇帝,那就只能他站出来说了。
  韩子勉自然也知道朝廷是怎么运转的,皱了皱眉说道:“那就催一催合阳郡尉,他是怎么做事情的?军报都送上来了,怎么军功还没评定完?”
  丞相心说只怕这是合阳郡守的意思,朝上谁不知道合阳郡尉实际上是合阳郡守的弟子啊。
  两个人本身就是平级,再加上师徒名分,郡尉肯定是听韩星霁的。
  至于韩星霁为什么没送上军功评定……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韩星霁还没想好怎么分猪肉。
  毕竟是大功,但是他这里有一部分人是不能报上去的,比如说陈聊之前招上来的那些孤儿,在保证这些孤儿能够保守秘密不说出去之前,这些人都不能放出去。
  欠缺的军功封赏韩星霁都可以弥补他们。
  刨除他们之后就得造假了,可是这还要郭甸配合才行。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他怎么跟郭甸说我用了几百人就把对面好几千人给打跑了顺便还占领了三座城池?
  好吧,这个他也可以不解释,但打了胜仗还要跟压根没有出征的府军分功劳,这傻子都能察觉出不对。
  郭甸的确是他的弟子,但这人对楼时巍更加忠心一些。
  韩星霁毫不怀疑如果他跟楼时巍出现了冲突,对方肯定会第一时间站在楼时巍那边的。
  这才是造成军功评定一直没送上来的真相,因为压根不知道怎么说。
  甚至连郭甸都不知道他们已经打了一仗,甚至还打赢了,只知道郡守有事外出,让他守好合阳县。
  所以朝廷就算着急,郭甸也送不上军功评定,甚至还可能在朝廷发信催促的时候觉得世界很魔幻。
  韩子勉本来看到军报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一次肯定能把国公的封号给先生了,虽然仪比国公,各项待遇都跟国公差不多,但没有那个名号终归不像话。
  只是没想到中间还能出差错,他忍不住说道:“事急从权,你们可以先商量着,不管下面的军功评定如何,云清侯的军功是板上钉钉的,这没什么问题吧?”
  丞相抬头看向楼时巍,韩子勉也下意识地看向了楼时巍说道:“九江王意下如何?”
  楼时巍这才说道:“臣以为此事先放一放为好,敌人来势汹汹,未必会因为一次失败就彻底打道回府,接下来说不得还有几场战事,不如再等一等,云清侯没有立刻送上军功评定想来也是事发突然,以合阳之情,守住那三座城池只怕已是不易,此时此刻,云清侯也未必还能分心处理军功事宜。”
  韩子勉一想也是,他眼睛一转问道:“所以摄政王觉得接下来还有大战?”
  楼时巍没有把话说死,只是说道:“那些人不知从何而来,但观其描述有些陌生,当时海外之种,千里迢迢跑来,必有大图谋,不可能败一场就回去,具体情况还要看合阳那边查到了什么消息。”
  韩子勉有些着急说道:“既然如此,赶快调兵前往合阳,合阳那点兵马够做什么的?”
  整个合阳一共才多少人?能够挡住这次突袭已经很不容易,万一对方再卷土重来未必还能挡得住。
  丞相等人放下了心,虽然他们看得出楼时巍这是打着别的主意,估计是想等一等,给那位云清侯积攒点功劳好封个大的,但他们也不会反对。
  摄政王又不是皇帝,不会乱来,军功爵制度是在他手上发扬光大的,他不可能违背自己之前定下的规矩,所以如果云清侯真的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该有的封赏自然是要有的。
  现在的问题是调谁过去呢?
  舒云来之前一直没说话,无论是她还是韩星霁对于什么封赏都不那么在意,她更在意朝廷对前线的态度,此时听闻要商量派什么人去,她便想要起身自荐。
  这也是之前商量好的,若是朝廷派人最好就是她过去,至少还能转圜一下。
  而且舒云来行军打仗也是把好手,亲临前线能更精准判断该怎么做。
  结果还没等她开口,就听到坐在上首的摄政王说道:“此次不同以往,臣打算以代天子巡视边境为由前往合阳。”
  嗯?
  摄政王亲自过去?
 
 
第317章 
  所有人都十分吃惊地看着楼时巍,不明白他为什么会亲自去。
  随着摄政王威严日重,他如今已经是大雍的主心骨,轻易是不能去往前线的。
  韩子勉皱眉说道:“为什么还要找借口?”
  楼时巍解释说道:“边境之事如今尚未泄露消息,如果可以最好能瞒就瞒,毕竟这些年大雍时局动荡,未免百姓慌乱,这等事情还是不要大肆宣扬为好。”
  韩子勉看着他说道:“那也未必需要劳动摄政王,派遣一位将军去不行吗?”
  楼时巍沉吟说道:“臣之所以请缨只因此次突袭跟当年镜国入侵十分相似,只是当年我军手中没有黑火药,边境的郡守郡尉也没能抵挡住镜国军队,如今虽然云清侯抵挡住,但他在军报中也提及过火铳比黑火药更好用一些,现在并不知敌人拥有多少火铳,臣去能视察前线随时做出调遣,换一个人只怕未必能有这样的决断。”
  简单来说就是摄政王基本上拥有调配全国资源的权力,换一个人过去还要先写军报和奏疏给朝廷,然后朝廷再批复,批复之后再放下去让各部门配合,来回来去之间很容易造成军机贻误。
  众人想到当年镜国连下十多城的事情,竟然也没人反对。
  摄政王既然要去肯定是有他的道理,说不准韩星霁或者是绣衣使者私下里给他送去了什么消息。
  眼看没人反对,韩子勉忽然说道:“朕记得当年镜国入侵之时,摄政王曾经上疏奏请废帝御驾亲征?”
  楼时巍不动声色地应了一声:“是,当时士气低迷,非亲征不足以鼓励。”
  但凡韩晓当时肯去,后来大家想要废帝也没那么容易。
  韩子勉眼睛一亮说道:“既然如此,朕也要御驾亲征,亲临前线鼓舞士气!”
  “陛下……陛下不可啊。”
  丞相在刚刚听闻皇帝询问的时候就有了不太好的预感,此时听了他的话还是忍不住十分心塞,一边心塞还要一边劝。
  比起丞相,楼时巍的态度就强硬很多:“陛下不可,之前臣还说未免百姓惶惶而需要遮掩真正目的,陛下亲自前去不等于昭告天下?”
  韩子勉也不傻,直接摆手说道:“那就直接说是巡视九边好了。”
  什么代天子巡视也不需要了,你留下,我去!
  韩子勉越想越是心动,一想到能够看到韩星霁稳坐军中指挥若定的样子,他就忍不住长翅膀飞过去。
  楼时巍抬眸看着他问道:“且不说如今边境情势还未到需要天子亲自出征鼓舞士气之时,只说若是遇到紧急情势,陛下能做决断吗?”
  韩子勉若是去了,他就必须留下来。
  无关能力问题,皇帝跟摄政王两个镇国之宝总要留一个在京城,都走了就该轮到京城百姓人心惶惶了。
  韩子勉果断说道:“我可以听先生的。”
  他相信韩星霁的判断!
  楼时巍脸黑了一黑,果断说道:“此事再议,诸位先回去做好调遣大军的准备吧。”
  韩子勉倒是没有强留,只不过等所有人都走了之后,他看着楼时巍有些警惕问道:“九江王想要如何说服朕?”
  楼时巍轻声说道:“陛下,您这是在害云清侯。”
  韩子勉微微一愣:“啊?”
  楼时巍淡淡看着他说道:“云清侯的确乃是新一代难得的全才,但即便他再聪明也需要一点点磨砺,陛下刚刚说可以完全听云清侯指挥,这就是把他陷于极其危险的境地,话说到这里,您还需要臣继续往下说吗?”
  韩子勉听后面色有些发白,他又不傻,当然听明白了楼时巍的意思。
  根本原因就在于韩星霁还没那个资格给皇帝进言,更何况皇帝都要听他的,那他岂不是凌驾于皇帝之上?
  大家认可皇帝但并不会认可这么一个无冕之皇,更大的可能性是把韩星霁打成幸臣。
  一旦韩星霁做错了什么,等待他的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
  韩子勉垂头丧气说道:“朕知道了。”
  楼时巍淡定说道:“臣知晓陛下信重云清侯,但越是如此越该多为他想一想,不要因为一己之私陷能臣于危难之中。”
  韩子勉抿了抿唇没再说话,他有些不安地看了楼时巍一眼说道:“九江王的意思朕明白了,朕……朕同意九江王替朕巡边,你能不能……”
  楼时巍当然知道他想说什么,无非就是别让韩星霁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怕韩星霁误会他。
  既然已经达成了目的,楼时巍也不在意这点小事,他微微颔首说道:“陛下放心,前线情势紧张,倒也不必让云清侯烦恼这些小事。”
  韩子勉顿时松了口气,有些遗憾说道:“九江王有何需要尽可报上来。”
  他原本还想让楼时巍给韩星霁带些东西过去,但是一想到刚刚对方的警告就又把话给咽了下去。
  等到楼时巍告退的时候,韩子勉看着他的背影有些迷茫,半晌才低声问道:“身为天子,连宠信哪位大臣都不能做主吗?”
  韩星霁又不是祸乱朝纲的人,这些人为什么一个个都如临大敌?
  事实上大家当然知道韩星霁不是祸乱朝纲的人,也不是非要拦着皇帝宠信哪位大臣,但前提是你得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能超过太多。
  否则谁能保证天子宠信的大臣都是正直之人,但凡有一个奸臣,那整个朝廷都会被闹得乌烟瘴气。
  当年先帝就是前车之鉴,后来摄政王用铁腕清理了数年才让朝堂风起焕然一新,再来一个脑子不清楚的皇帝,只怕摄政王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实际上大臣们也不喜欢那样的日子,汲汲营营天天想着怎么站队,正事儿一点没干,破事儿一箩筐。
  有能力有抱负却不擅长钻营的人压根升不上去,谁不憋气?
  所以必须趁着皇帝还没有昏君苗头之前给拉回来。
  楼时巍一边准备出行一边让人给边关发书,同时还要安排朝中事务。
  他亲自去了一趟丞相府说道:“本王不在京期间,朝中一应事务就拜托丞相了。”
  老丞相虽然年岁大了,但看起来比之前还要精神一些。
  虽然皇位上都是些糟心玩意,但大雍正在逐渐变强是真的。
  当年镜国入侵的时候他们手足无措,现在面对同样强力的敌人他们都已经能够做到把人给打回去了,这就是进步。
  丞相郑重说道:“九江王放心,老夫必会守好后方。”
  楼时巍沉吟一番说道:“今上年幼,且自小没有能人教导,心性不稳,行为亦有些偏颇,还请丞相多多费心,不要让陛下对云清侯偏袒太过。”
  丞相也有些无奈:“这……老夫尽力吧。”
  本来韩子勉上位之后大家还都松了口气,终于有一个知进退不乱插手的皇帝了。
  而且小皇帝也不是听不进劝,他虽然懂得不多但肯学,人也不傻。
  所以朝堂大概率能稳下来了。
  然而皇帝什么都好,偏偏在对待云清侯这件事上有些过分执拗。
  这不是好事情。
  若是云清侯只是个没什么本事的官二代也就算了,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皇帝再怎么宠信只要不让他接触朝堂政事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可偏偏这位云清侯肉眼可见的有潜力,他自己有本事,再加上皇帝宠信,公然又是一个权臣苗子。
  当初摄政王站出来乃是时局所迫,现在朝上可不需要这样一位权臣了。
  更何况这对韩星霁也不好,小孩儿才多大啊,现在就手握重权,将来少说能纵横朝堂五十年。
  等到将来今上渐长,等到亲政之后,只怕当初有多宠信,现在就有多怀疑。
  楼时巍见丞相一脸忧愁便说道:“如今天子也不过是在爵位封赏上面出格了一些,丞相倒也不必过分忧心,有什么等这一仗打完再说吧。”
  丞相听到这里,身体微微前倾问道:“老夫有一句话想问。”
  楼时巍微微颔首:“丞相请问。”
  丞相低声问道:“摄政王执意亲自去前线,是否有意趁机侵吞屈知国?”
  楼时巍斟酌说道:“也不瞒丞相,却有此意,如果黑火药真的能把敌人赶跑,那么拿下屈知国便不费吹灰之力,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
  屈知国已经被敌人给打残了,那么无论他们把敌人灭掉还是打跑,作为战胜者,接收屈知国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丞相听后心里就有了数,他也没劝说楼时巍别心急。
  摄政王又不是第一次带兵打仗,朝廷的情况他比谁都了解,该怎么做摄政王很清楚,丞相也很放心。
  这么一想摄政王前去坐镇反而让他放心,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放任云清侯在前线有些紧张。
  严格说来云清侯也不是胡闹的人,可他心里为什么这么不安呢?
  实际上丞相的不安也是有道理的。
  就连韩星霁自己都觉得有些惆怅,他算是明白了,战争一旦爆发,除了真正能控制天下大势的能人,大部分人都是被时代洪流裹挟而挣脱不得。
  现在他就是这样。
  一开始带人出来的时候他只是想把敌人打退,敌人败退之后丢下了三座城池,他就觉得不拿白不拿。
  不过显然敌人也不甘心就这么败退,所以他们重整旗鼓又来了。
  然后这一次又丢了五座城池。
  韩星霁看着手上的舆图,他们已经连续占领了八座城池了,占据屈知国四分之一的面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