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梭两界后我帮古人搞基建(穿越重生)——青鸟临星

时间:2024-01-18 09:55:04  作者:青鸟临星
  简英躬身领命而去,不多时带着一份文书过来。
  韩星霁看了一眼文书上面的封泥,一眼就看出来这是朝廷机密谨慎问道:“这个是不是不能乱说?”
  楼时巍抬了抬下巴:“关于此事讨论仅止于这间屋子,出了这里一个字都不要说。”
  韩星霁点点头,倒也没再问能不能看的废话,干脆利落抽出来之后他就明白为什么楼时巍让他别说出去了。
  刚才他说对朝廷有所调整,如今看来这可不是一般的调整,这简直就是大动,跟重新建一个朝廷也没什么区别了。
  现在大雍的朝廷官职的划分其实并不那么明确,比如说治粟内史掌管天下粮钱,但是在营建和修筑上面也有一定的话语权,将作监也负责这些。
  比如说卫尉是负责京城治安的,但是在军事调动上也能说两句话。
  这就造成职责不明,真的出了点什么事情,互相推诿是免不了的,找人负责也不容易。
  只不过历史上这样的时期持续了很久,毕竟无论是什么都要一点点发展的。
  而如今这一份文书上面明确了大雍今后实行三省六部制,同时再设九卿。
  六部则是遵循了古礼记载,分别为大冢宰、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马、大司寇、大司空。
  这六个职位分别对应了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以及工部尚书。
  对于后世人而言六部的名称更加能接受一点,不过大雍要遵循古礼也没什么问题。
  而在这些官职之下再设副官,比如说大冢宰的副官是大宰卿,大司徒的副官是司徒卿等等。
  反正一连串的职位名称调动看的韩星霁眼花缭乱,感觉自己好像又要重新学一遍历史。
  他赶忙将这些都越过继续往下看。
  除了三省六部九卿之外,大雍还特地设立了一个内阁。
  在看到内阁两个字的时候,他脑子里只有一句话:这什么大乱炖。
  可不是大乱炖嘛,三省六部是千年之后的制度,名称却延续周礼,现在又冒出了一个两千年之后才会出现的内阁,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此内阁却不是彼内阁,历史上的内阁一开始是皇帝的顾问,慢慢才变得压制六部成了实际掌权的结构。
  而大雍的内阁比较特殊,可以说是他专门为了韩星霁,或者说是专门为了往来者设立的。
  这个机构负责两界沟通,负责援建项目的审批和上报,同时也负责项目落实、推进以及审查。
  看上去有点像是大使馆,但是这个大使馆在大雍是要做事情的,或者更像是那些被派来援建的工厂,只不过他们是负责整体。
  最主要的是内阁的奏疏是可以不经过三省直接上报皇帝和摄政王的,这一点倒是隐隐有跟三省平级的意思。
  当然说是可以,但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这么做,毕竟大部分文书奏疏都是有事情要让皇帝做决断或者是朝臣商议,直接递给皇帝或者摄政王,到时候还是要开小朝会的,没那个必要。
  内阁这个机构本身就是大家讨论出来的。
  一开始就连丞相都纠结把韩星霁放到哪里比较好,郎中令薛海东的意思是让他去当鸿胪寺卿。
  看上去像是那么回事,但问题是鸿胪寺是掌管外交的,大雍还跟很多小国还有往来,韩星霁一边负责援建一边负责外交也很麻烦。
  到最后讨论了半个月才确立了内阁,然后再确定由韩星霁统领内阁。
  至于内阁的人员则是由韩星霁自己去决定。
  作为内阁首领,韩星霁也有官方职位——正卿。
  在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他在自己贫瘠的历史知识里搜寻了一遍抬头说道:“这个职位……是不是不合适?”
  楼时巍挑眉:“除了你之外还有谁适合掌管内阁?”
  要说适合的人肯定很多,但是能让大雍稍微放心那么一点的也就韩星霁了。
  哦,或许还要加上一个舒云来,但问题是舒云来她真的不合适。
  虽然最近她也在努力识字,基本上脱离了文盲序列,但她只适合带兵打仗,行政方面总是差一点,以前是她丈夫亲自担任长史负责后勤调度,后来则是选了别的合适人选。
  如果真的让朝华郡主亲自来,可能军队走到一半就要停摆了。
  综合来考虑,选来选去也就韩星霁合适了。
  韩星霁解释说道:“不是这个不合适,是名称不合适。”
  正卿这个名字应该也是从周礼延续下来的,在周礼的记载之中,正卿跟大冢宰都是对同一个职位的注称,那就是丞相、宰相。
  他顶着这个称号不就相当于跟宰相平级了吗?
  楼时巍一听就知道他在顾虑什么,微微一笑说道:“这是朝中商议之后的结果,你不必想太多。”
  韩星霁在朝中的身份很特殊,既是特使也是他们自己的官员,再加上他需要负责援建项目,品级太低的话有些事情做起来就不那么顺利,所以必须给他高一点的位置显示朝廷的决心。
  既然楼时巍都这么说,韩星霁也不在意,便问道:“那内阁其他职级呢?是不是还没讨论完?”
  关于内阁这方面就写了一个阁首的职级是什么,剩下什么都没写。
  楼时巍说道:“之前便说了,这些都是你来决定。”
  “啊?”韩星霁有些诧异:“我来决定?怎么能是我决定呢?”
  楼时巍微微颔首说道:“你来最合适,毕竟贵国有很多援建的经验,需要什么部门都负责什么事务,都是要你来处理协调的,自然你来管。”
  韩星霁一听觉得是这个道理,但也觉得有点离谱。
  只是楼时巍没有任何开玩笑的意思,他想了想便说道:“这样啊,那现在谈下来的援建项目都有什么?”
  楼时巍又让简英拿了另外一份文书过来,韩星霁抽出来看了一眼发现谈下来的项目不少,但是现在能进行的项目并不多。
  首先就是矿产勘探,当然这并不是本位面那里觊觎这里的矿产。
  就算真的缺矿产,组织上面也不会打这边的主意,因为根本没办法大批量运输。
  现在运输东西全指望着韩星霁一个人,他能运输多少东西?而且还是七天才能运输一次。
  那些数量稀少比较珍贵的东西可以作为交易,其他就算了吧。
  而所谓的矿产勘探其实主要目的是开采煤矿。
  是的,目前为止,大雍的燃料还是柴和碳,煤还没有出现。
  这也是为什么就算韩星霁提供了风箱铁器也没能大力发展的原因。
  煤炭在冶炼上的作用很大,非常有用。
  同样在发电这方面,煤炭更有用。
  适合建水电厂的地方毕竟不多,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虽然也可以,但是条件要求也很苛刻,再加上往别的地方运送电力还需要各种线缆之类的。
  这些东西运过来不难,难的是日常维护,尤其是遇到了恶劣天气等等。
  所以火电厂的建立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就是铁铜等重要矿产的开发。
  然后就是建立线缆制造工厂等一系列的工厂。
  怎么说呢,从无到有给大雍建设也的确不容易。
  感觉千头万绪许多东西都可以做都需要做,而想要在这些里面找出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很难。
  最后还是双方协商决定以电力为主开始发展工业。
  电力对于工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有了电之后就容易多了。
  电力的援建是一整个大项目,下面还涉及工业援建项目的方方面面。
  而另外一个大项目则是教育,也就是人才的培养。
  无论是组织还是大雍朝廷都很清楚,援建的项目只是一时的,想要让那些项目能够长久使用下去,他们这边必须有相关的人才。
  如果没有人才就只能一直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行。
  本位面很多小国是这么做的,一直依靠别人援建,然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从很久之前就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是教育涉及了方方面面,而组织这边可以派遣一定数量的教师和教材。
  至于怎么教,那就是大雍自己去处理了。
  双方都很清楚,教育资源的垄断是统治者手里的一把利刃,同时也是士人固化阶级的手段。
  贸然去碰触很容易影响反扑。
  华夏从来不去干涉他国内政,就算是老祖宗的内政也一样,这个东西不好搞。
  哪怕楼时巍已经用科举撕开了一个口子,但实际上众人嘴里说的寒门其实本身也是士人这个阶层。
  不是这个阶层的哪里去接触到教育资源?
  教育这个大类下面没有太多的小细节,不是不想管而是管不了,所以干脆也就是提供一个方向。
  除了教育,剩下就是最重要的民生。
  组织那边可以低价提供产量更高的种子,一些这个时代没有的菜品或者是水果若是能在这边种植也是可以提供的。
  或者说研究这方面的专家更希望在这边也能种植一些。
  因为两边的种植环境差异性很大,微生物和细菌方面都完全不同,那些植物在这边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基因突变然后往不同的方向去生长,十分具有研究价值,说不定还能扩充一下基因库。
  基因多样性还是很重要的,当一种农作物基因太过一致就容易出现一种病变灭绝所有农作物的情况。
  历史上土豆就曾经发生过这种事情。
  韩星霁继续往下看了看发现剩下也没什么,初次谈判能够确定的事情也不多,剩下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在援建的过程中商讨。
  他有些头疼地放下了手里的文书,一时之间双目无神,呆滞说道:“等年后再说吧。”
  只看这个名录就能看出接下来他的工作任务多么繁重。
  先让孩子过个好年吧!
 
 
第354章 
  楼时巍看韩星霁这副可怜巴巴地模样实在觉得可爱,没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脸说道:“倒也不必感到为难。”
  韩星霁叹气说道:“这么多事情千头万绪,怎么不难啊。”
  他真的是想想就头痛,最主要是牵涉到了很多。
  楼时巍温声说道:“你是内阁之首,除了承担责任,只需要做出相应的决定,剩下的繁琐事情就交给合适的人去做,否则依靠你自己就算是累死也未必能做好。”
  韩星霁有一瞬间的茫然,道理他都懂,但问题是怎么才能知道什么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
  这里面涉及御下的学问,楼时巍点到为止。
  这些东西都不是能教会的,而是需要一点点去摸索实践。
  他也不介意让韩星霁慢慢学,反正虽然援建项目轰轰烈烈展开,然而现在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大索貌阅,也就是人口普查。
  一方面是大雍重新一统天下需要彻底了解人口数量和土地情况,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帮助对面查一下到底有多少往来者。
  这些往来者不能放任他们在外面,必须严加看管。
  毕竟按照楼时巍对那边的了解,这些人就算再怎么普通也掌握着不少知识,那些知识可能会给大雍带来好处,但也可能带来麻烦。
  尤其是在楼时巍查看了所有往来者的名册,看到那些被他干掉的人的时候,他就觉得心里没数的人应该更多一些。
  这些人都交给韩星霁来管他也放心,当然这件事情现在倒是没必要告诉韩星霁,否则只怕对方这个年都要过不好了。
  而韩星霁在确认楼时巍不打算跟他继续深入的讨论怎么选择合适的人之后,便无奈说道:“好吧,我得去见陛下了。”
  楼时巍起身说道:“我与你一同过去。”
  抓到西迟国皇帝,尤其是找回了传国玉玺这是大事,必须广传天下。
  传国玉玺代表着正统,尤其是此玉玺乃是高祖遣人雕刻而成,找回来更是有其意义所在,至少也要去太庙禀报一声才行。
  韩星霁跟着楼时巍一路去了宫中,韩子勉在听说韩星霁回来的时候高兴的把手里的书一扔说道:“快快让先生进来!”
  负责给他讲课的夫子颇有几分无奈,很想跟皇帝说今天的功课还没完成。
  不过,他也很清楚皇帝就是想找个借口不完成功课。
  毕竟再怎么努力认真的孩子也有偶尔贪玩的时候。
  而阻拦他没有煞风景的原因则是传国玉玺找回来的消息。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夫子手里的书都掉了。
  会被安排来教皇帝的人必然是大儒,他家祖上是跟高祖一同起家的。
  家族也跟着大雍一起兴衰起落,是以对于一统天下和传国玉玺的执念更深一些。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饶是他年纪不小也不由得泪如雨下,起身便朝着帝陵的方向深深下拜泣不成声。
  相较而言,韩子勉倒是没那么兴奋,或者说是他兴奋的点本身就在韩星霁回来这件事情上。
  只可惜韩星霁不是单独来面见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摄政王。
  他又不好让摄政王出去,尤其是对方过来是有正事的。
  算了,有别人就有别人吧,他忍了。
  不过很快他发现,来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听到消息之后丞相带着九卿全部过来,甚至连太后都惊动了。
  韩星霁跟韩子勉一样,不太能理解传国玉玺找回来到底有多重大的意义。
  但是在看到平日里一个个养气功夫十足的老大人们一脸急切的询问,看到退居深宫轻易不干预政事的太后都忍不住跑到前朝的时候,他也不由得面容严肃起来。
  他手里捧着传国玉玺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御案之上,然后打开了放置着传国玉玺的匣子。
  匣子里的玉玺跟之前看的没什么不同,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此时此刻玉玺上的龙都显得越发威严起来。
  韩子勉跟现场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他有些茫然地看向了韩星霁,结果发现他的先生正在看摄政王。
  韩星霁倒也不是这个时候还对着楼时巍花痴,主要是有了这些人作对比之后,他发现之前楼时巍见到传国玉玺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有些过分平淡了。
  虽然他也想象不出摄政王情绪激动到失态的模样,但是他怎么一点都不激动呢?
  楼时巍此时的表情不复平日里的平淡,显得十分肃穆,他感受到韩星霁的目光抬眸看了一眼,在看清对方眼中的不解之后唇角略扬,但也只是一瞬而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