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昭把袋子里的手表清点一遍,搁在书桌上,然后去阳台抱起脸盆,招呼宋悦:“去澡堂洗个热水澡吧,吹了一天冷风,要暖和一下。”
宋悦背对着他坐在书桌前,闷闷地小声说:“我不去了。”
路昭把脸盆放下,走过来,蹲在他跟前:“怎么了?”
宋悦垂着脑袋,抬眼看了看他,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啪嗒啪嗒掉起了眼泪。
路昭吓了一跳,连忙伸手给他擦脸:“怎么哭起来了。”
“我好没用,拿着这么好的东西卖不出去。我哥哥刚起步的时候经济还没开放,大家比现在穷多了,可是他都能发起家来……”宋悦呜呜地哭起来。
“我还叫你和我合伙,把你的钱也都赔了,那是你辛辛苦苦攒的全部家当,我对不起你,呜呜呜……”他越说越伤心,趴在书桌上大哭起来。
路昭在旁拍着他的背:“我们还没有赔钱啊,手表又不会过期,钱只是变成了手表压在手里了嘛。”
“钱变成手表容易,可手表再变成钱就难了。”宋悦哭着说,“我哥哥都提醒过我不好卖,我还是批了这么多,我为什么不听他的劝呜呜呜呜……”
路昭仔细回想了宋兴的话:“可是,你哥哥也说,做生意要灵活变通,及时调整策略。这应该就是他料到我们会碰壁,提醒我们该怎么做。”
他又哄着宋悦:“我们现在才卖了几天,又没有稳定的客源,又没有摸清市场规律,卖得慢也是正常的嘛。”
“而且你哥哥还说,就算放弃一项生意,也不要放弃自己。就算我们真的赔本了,钱还是可以慢慢赚回来。”路昭一下一下拍着宋悦的后背。
“你哥哥不也曾经血本无归吗?可是他还是东山再起了,现在不是又把生意做大了吗?”
哄了半天,宋悦勉强止住哭泣,抬起头看他:“那现在要怎么办呢?”
路昭想了想:“我记得,你哥哥并没有说电子手表这个东西不好,只是说,‘在学校里’不好卖。”
他擦擦宋悦脸上的眼泪:“我们先出去洗个热水澡,回来好好商量一下怎么调整策略。”
宋悦吸了吸鼻子,点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悦悦属于头脑聪明,从小就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因为脑子聪明,不需要花太多精力也能做成事,所以他比较浮躁,没有定性和耐心,容易放弃。
阿昭属于不太灵活,温温吞吞,但很有韧性的人。因为他脑子不算很聪明,各方面普普通通的,生活中一直都要面对挫折,能走到现在全靠坚持和不屈服的心态,一次次跌倒就会一次次爬起来,不会轻易被挫折压垮。
两个人都要学习对方的优点哦~
——
第59章
洗完热水澡回来,路昭和宋悦凑在一块儿重新制定销售策略。
“三十元的价格,对学生来说还是太高了。”路昭拿着铅笔在草稿本上写写画画,“虽然学生有这个需求,但是他们消费能力不够。我们这几天碰到的学生,都很想要手表,可是没有那个勇气拿出两三个月的生活费买手表。”
“卖掉的唯一一块电子手表,是一位教授买的。”路昭在草稿纸上把“消费能力”四个字圈出来。
“能消费得起,这是第一要素。”
“第二呢,我们主要在学校里面叫卖,人流量还是太少了,如果去街上卖,人那么多,总有人看得上我们的手表,也总有人买得起吧。”路昭说。
宋悦摸着下巴:“人流量大,消费得起……那就去隆安大街上试试吧,去那里的人都是为了吃喝玩乐,身上总有闲钱的。”
路昭点点头。
第二天,他们就转换场地,去了隆安大街。在街头找了个人来人往的拐角处,两人把小摊铺开,还在摆货品时,就有人过来看了。
“小朋友,你们这都是电子手表吗?”有个衣着整洁的雄虫蹲下来,在他们的小摊上挑挑拣拣,“怎么卖啊?”
路昭说:“都是三十元左右,有些款式新颖,就要贵一点点,最贵的也才三十二元。”
听见价格,围观的人群中又有几人蹲了下来挑拣。
最先问的那名雄虫又开口:“有没有适合我的款式?要简洁大方的。”
宋悦连忙在帆布袋里翻了翻,找出一款全黑的商务型电子表:“这款就很适合您,这也是我们所有货里面最贵最好的,要不是这外壳上有一点点瑕疵,在商店绝对要卖六十元。”
“有瑕疵?”雄虫一挑眉,接过这只手表看了看,“瑕疵在哪儿?”
这批货是宋悦一个一个挑拣出来的,他早都摸熟了,连忙指给雄虫看:“就是这儿,您看,正常这里是严丝合缝对上的,这里歪了一点点。”
他指着表盘背面与表带相连的地方:“但是一戴上,根本看不见。要是这里是正的,您就得在商店里花六十元买这块表了。”
雄虫把这只手表翻来覆去看了看,又在手上试戴,自觉十分合适,就问:“这只多少钱?”
宋悦顺着路昭刚才给的价格,说:“三十二元。我们这一批货里,这个款式就一只。”
听到后一句话,旁边就有人开口了:“怎么就一只啊,我也喜欢这个款式。”
说话这人盯着雄虫手上的表,似乎在等着他说不买,然后自己立刻拿下。
眼看有人争着买,这名雄虫连忙说:“我要了。”
说着,他就掏出钱包,付了三十二元现金,并把表直接戴在了手上。
路昭收了钱,和宋悦对视一眼——今天来对地方了!
一天下来,两人生意很不错,卖掉了二十来只手表,第二天便再接再厉,专挑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摊。
三天过去,他们的手表卖掉了七十来只,本钱算是回来了。
宋悦找回了底气,脸上又有了笑容,碰上有意愿买的顾客就拼命推销,他有眼力见又会说话,往往能把犹豫不决的顾客说动,咬咬牙花出这笔钱。
“再过三四天就要开学了,照这个进度,我们开学之前应该能卖完。”路昭把今天卖剩下的手表一一清点,对上数目,这才装进帆布袋里。
“这几天我们卖的价格可不低,加上今天卖出去的,现在应该回本了,还稍微赚了一点。”宋悦有些迫不及待,“我们快回去数数钱。”
路昭点点头,把帆布袋背在胸口,刚站起来,就看见迎面走来一名微胖的中年雄虫。
这人西装革履,十分体面,手上还带着锃亮的机械表。
“两位小朋友,我是对面百货商店的经理。”他走到两人面前,站定,虽然个子没有两名年轻雌虫高,但气势十足,“我看你们在这条街上卖了三天手表了,想和你们谈一笔生意。”
宋悦和路昭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里看到了期待和警惕。
“我姓赵,叫我赵经理就好了。你们在外面一天也累了,咱们到店里去聊吧。”这位赵经理说话还挺客气。
宋悦和路昭便跟着他走进对面的百货商店,来到他的办公室。
“你们这批货是从哪儿进的?”赵经理在沙发上坐下,问了一句。
宋悦可不会同他实话实说,只说:“我哥哥在宁海港开工厂,就把厂里这些微瑕货品拿来让我卖。”
赵经理点点头,切入正题:“刚刚进来,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店里专门有一个货柜陈列电子手表。自从去年下半年上市,这个货柜的电子手表卖得还行,但是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电子手表和机械表不一样,现在还没有出现什么国产大品牌,百货商店的进货渠道都差不多,同质化的商品摆在各家商店的货柜里,我们店并没有什么优势。”
“最近看到你们在外面摆摊低价卖手表,生意还不错,一天卖出去的手表可能比我整个店里卖的手表都多,我就想到——低价也是一种优势。”赵经理说,“但是,我店里陈列的手表,成本就在那里,再低也不会比你们三十元的价格低。”
“所以,我得找成本低的手表来卖。先形成稳定客源,打出名声,以后大家买电子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店。”他说,“我想把你们手里剩下的表全部买下来,并且让你们长期供货。”
路昭和宋悦默默对视一眼,宋悦率先开口:“赵经理,我们定价低,是因为我们卖的是带瑕疵的货品。您要是想卖这种货,从您的供货商那里拿一些低价处理的瑕疵品就好了。”
赵经理摇摇头:“我不是要卖瑕疵品。我要卖低价的、没有瑕疵的电子手表。”
宋悦和路昭都愣了愣。
赵经理从兜里掏出了一块电子手表,这块表宋悦有印象,是昨天从他们手里卖出去的表。
“这是我叫员工去你们那里买的表。”赵经理说着,又掏出一块款式一模一样的表,“这是我店里卖的。”
他从办公桌上取来一个小天平,把两块表分别搁在左右两个盘中,店里卖的那块表立刻把托盘压了下去。
“一模一样的款式,你们的表要轻很多,我叫人拆开看了,里面的元件用料完全不一样,但是外表看起来几乎没有区别。”赵经理说,“这样一来,就节约了不少成本,怪不得你们能用这样的低价来出售。”
“这种表可能不耐用,但是不耐用,才能买新表。”他看了宋悦一眼,“你哥哥是个能人。”
宋悦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要一模一样的款式,性能差不多,但成本要低多了的电子手表。
但是,他要这样的手表,为什么自己不去宁海港挑一挑,找个靠谱的供应商呢?
宋悦问:“您店里的电子手表,是从哪里进货呢?”
“各地都有。”赵经理说,“螺城进的货要多一点,因为离得近,运输成本低。”
他提到“运输成本”四个字,宋悦心头一动,隐约猜到了他找上自己的用意。
他压下心头的想法,问:“我们卖的这种电子手表,您愿意出什么样的价位?”
赵经理笑道:“我们是做长远生意嘛,我又是批发,你们总得给我便宜一点,二十元一只怎么样?”
宋悦立刻拉着路昭起身:“您找别人吧。”
看他毫不犹豫地拒绝,赵经理一愣,连忙拦住他们:“不急不急,咱们是在商量嘛。”
宋悦并没有重新坐下,只看了他一眼:“我们卖的这种电子手表,你肯定见过,也清楚它的出厂价。你从供应商那里订货,就要近二十元一只的价格,你自己还得承担运输成本和路上的损耗,货物到达首都时,成本肯定不止二十元了。”
“现在你要二十元从我们这里直接拿,运输成本和损耗都要我们承担,你当我们是冤大头?”宋悦毫不客气,拉着路昭就往外走,“我不跟你这种人做生意。”
赵经理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如此精明,说话又尖锐,一时被讲得脸上讪讪。但他毕竟是商人,脸皮早就练出来了,仍过去拦住宋悦:“不要激动嘛,价格都可以商量的。你看二十二元一只怎么样?”
宋悦转头看向他,眼中划过一丝狡黠,说:“刚刚你说的低价占领市场的点子,我觉得很不错。我就用我家工厂的低价货,在你们门口摆摊卖,零售价要三十元一只呢,这个钱我何必让给你挣。”
赵经理一愣,宋悦已经拉着路昭推开屋门,快步走了。
离开百货商店,两人搭上公交车回学校,路上,宋悦还在不停骂这个赵经理老奸巨猾。
现在全国各地的交通都不算发达,北方的轻工业主要集中在螺城,离首都大约一个白天的火车车程,而南方宁海港虽然轻工业发展迅速,但离首都实在太远了,无论是走火车还是汽车,成本都非常高昂。
而电子产品大多十分娇贵精细,路上磕磕碰碰的,总有些损耗——这部分损耗要由订货人来承担,供应商发出后就不管了。
首都的百货商店里电子手表卖得这么贵,就是因为加上了运输成本和损耗成本。
赵经理想要卖低价电子手表,但低价的东西质量本来就不行,一路上磕磕碰碰,损耗肯定不小,而且它们的运输成本和好质量的电子手表是一样的。这样的低价货到他手里时,加上运输、损耗,也就称不上“低价”了。
他找上宋悦和路昭,就是要把运输成本和损耗风险转移到他们身上。
第60章
即便宋悦和路昭开的价格比源头供应商要高,但这是一个固定的价格,比起不可控的损耗风险,赵经理的风险敞口实际上缩小了。
如果他诚心一点,出个高些的价格,宋悦会认真考虑一下,但他一来就出二十元,几乎和出厂价一样,实在太贪心了。
“还想只出二十元,他在做梦吧他。”宋悦呸了一句。
路昭抓抓脑袋:“那我们就继续摆摊卖吗?”
“如果有大客户,当然比我们摆摊挣钱快。”宋悦思索着,说,“我哥给我们介绍的那位周老板,他专做低价货,货物主要供应南方的大城市。”
“一开始我还想不明白,为什么北方大城市的百货商店不找周老板呢?他的货可比那些品牌工厂要便宜多了。”他叹了一口气,“现在才想明白,低价货从南方运到首都,就不得不变成高价货了,质量还没有优势,卖不动。”
路昭说:“可是这个没办法解决。路上这么远,运输成本就是很高,尤其百货商店要从各地进货,货物也没法拼在一起分摊成本。”
“分摊成本……”宋悦细细嚼着这几个字,眼睛一亮。
“有了!”他一拍手,“只要进的货多,分摊下来,运输成本也就不高了,这个我哥可以帮忙呀!”
43/160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