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时,裴谨修终于在一片渺茫的黑暗中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天高地广,他绝不会一辈子待在这里。
脖颈上戴着的长命锁在刚才打架时突然掉了出来,眼角捕捉到那抹柔和银光,裴谨修突然想起,年幼之时,母亲经常抱着他,于灿灿阳光下,和声细语地跟他讲述万泠集团的创建发展史。
他爷爷名叫裴万里,奶奶名叫何万华,刚好都有个万字,泠是她妈妈的名字,裴泠。
万泠集团,是裴家的。
一片杳杳冥冥的空洞与虚无中,一个念头逐渐清晰,并无比坚定了起来。
他当然要回去。
回去,回到京州,再一次地出现在周铭仕面前,拿回本该属于他的一切。
他绝不认命。
第131章
裴谨修虽然以一己之力撂翻了五个黄毛混混, 但也受了不小的伤,他胳膊腿都挨了好几下,脸颊有擦伤, 额头更是被砸了个血洞,正渊渊地流着血。
孟子冬本来是来保护小学生的,但一方面因为毫无实战经验而完全没派上用场,另一方面, 他毕竟是个老师,顾忌太多了, 打得畏缩,不敢下狠手, 差点被对方一棍子抡头上, 反而被身为小学生的裴谨修保护了。
孟子冬既自惭形愧又心生怜惜, 还有那么几分残存的胆战心惊, 拉着裴谨修去了医院。
头上还流着血, 白皙秀雅的脸上更是纷杂刺眼的擦伤,青紫交加的,这小孩却感受不到痛般, 脸色苍白得几近透明, 面无表情地抿着唇。
还是从前那副冷淡疏离的模样, 孟子冬却觉得他哪里变了。
不再仓惶茫然,忧愁游离, 好似一把钝刀突然开了刃,寒光湛湛,坚韧锋利。
孟子冬看他刚才打架那架势, 不要命般的狠辣又狠厉,腥红的鲜血溅在脸上, 凄苦而又绝望。
他对裴谨修的身世所有了解,知道裴谨修不是澄县本地人,是村里人去山上上坟时顺路发现捡回来的,父母不明,寻不到原生家庭,只能被县福利院收养。
看裴谨修的言行举止,孟子冬猜测他原本的家境应该颇为殷实,一朝沦为孤儿,这样悬殊的落差放在一个成年人身上恐怕都无法容忍,更何况一个弱小的幼童。
裴谨修之前那种愁绪万千凄苦无助的状态孟子冬倒是可以理解,可不知道为什么,裴谨修打个架就全变了。
以武犯禁,以血止杀证道,这放修仙小说里说不定能修成当世大能,但他们这是法治社会,致人重伤可是要坐牢的,孟子冬真怕他打着打着打进监狱里去,明明是受害者却毁了自己的一生。
眉头紧皱,孟子冬心底的那股不安感并没随着裴谨修表现出来的卓越的打架能力而有所减淡,他反而越来越不安了。
裴谨修到底是个小孩子,孔小冈这次找的黄毛混混质量欠佳,他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倒也能打得过。可澄县这种小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刺头痞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像裴谨修这样特立独行不肯服软的存在,势必会招惹来一波又一波永无止境的麻烦。
裴谨修再厉害也只有一个人,势单力薄的,他不可能每次都能恰到好处地全身而退。
太愁了,孟子冬也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他脑袋里灵光一闪,突然建议道:“不然我教你澄县话吧。”
裴谨修拒绝得很果断:“太难听了,不要。”
“……”苦口婆心的,孟子冬开始劝他,“咱们这边很多老师都是用方言讲课的,你听不懂澄县话,你以后连课都听不懂。”
裴谨修本来也没指望过澄县的师资力量与教育水平,很有自信地:“那我自学。”
“……”算了,不学就不学吧。
孟子冬心里一清二楚,方言其实是最无关紧要的一点不同,想找裴谨修麻烦的人总有一万种看不惯裴谨修的理由,其实根本原因都是阴暗的嫉妒。
他叹了口气,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澄县这种破地方,坏孩子无法无天,好孩子反而束手束脚的,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好好学习都那么难。
可他同时也明白,澄县只不过是万千世界的一个缩影,世上哪里都有澄县,澄县无处不在。
无可奈何,孟子冬又叹了口气,更语重心长了:“以后打架别这么疯了,你和他们可不一样,你的命比他们金贵多了。谨修,要记得你的名字,谨而慎之,修身洁行,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千万别做得太过了,别为这些烂人搭上自己的一生。”
裴谨修抿了下唇,不置可否,一言不发。
打完架后他也有过那么几分迟来的后怕,倒不是怕承担责任,而是怕他心底里产生的暴虐戾气与扭曲疯狂,怕他那萦绕在脑海之中久久不能平息的残暴幽暗的杀人念头。
他从前一直觉得自己虽然性格傲慢骄矜,不怎么平易近人,但起码还算善良仁慈。
但原来穷途末路,逼到极限,他也只是个披着人类外皮的邪恶嗜血野兽吗?
裴谨修皱了下眉,心烦意乱的,没再细想。他活的已经够累够痛苦了,不想再在这种事上追根究底。
至于孟子冬的那番话,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可裴谨修却觉得不对。
忍一时风平浪静,他也容忍过孔小冈一而再再而三的嘲讽与谩骂,一退再退,步步忍让,可孔小冈放过他了吗?
一点都没有,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人善被人欺,他越是想生,就越是一步都不能退。
他就是要比那些人更狠更疯,让那些人发自内心的畏惧与忌惮,再也不敢来犯。
这番话裴谨修并没跟孟子冬说,显而易见,现阶段的他俩秉持着全然相反的理念。
但后来的后来,裴谨修再回忆起时,只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命数。
生或者死,一切端看天意,并不在他退或者不退。
而他的性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退让到一定程度,就是拼尽全力的反抗。
找到未来的方向后,裴谨修第一件要紧事便是好好学习。
他想快点再快点,以最快的速度读完小初高,参加高考,考上京州大学。
回家当天,裴谨修便为自己制定好了一份粗中有细的五年计划,他八岁之前就读于京州最好的一所小学,虽然只念了两年,但是小学课程早已经学得差不多了,所以他打算在明年下半年前念完小学,考上初中,然后从初一跳到初三参加中考,最后再从高一跳到高三参加高考。
他的高考目标不仅是京州大学,还是澄县所在省的省第一。
路就在脚下,方向十分清晰明确,但也异常艰苦难行。
首先,别说澄县,就算澄县所属的川泽市,自成立至今都没有一个考上京州大学的学生。
其次,裴谨修从前还在裴家时,无论想要什么东西都能立马得到,别说五年,他在此之前甚至连五个小时都没等过。
更何况他之前做事全凭兴趣使然,并没有什么非实现不可的宏伟志向,反正他既有的是时间,更有的是机会,很多目标就算实现不了也无所谓,对他来说重要的一直都是从过程中收获快乐,而不是从结果中实现目的。
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他是从仇恨中汲取得来的生存的力量,整个人眼里心里便只有回去复仇这一件事。
可他与周铭仕之间横亘着天堑一般的差距,万泠集团里可一点不缺来自京州大学的高材生。要从周铭仕手里夺回万泠,高考省状元只不过是他实现目标的第一阶段。
微不足道的小目标,却也重要无比,难于登天。
就算是最乐观最顺利的情况,他也得熬过整整一千八百多天,四万多个小时。
压力激增,初时裴谨修总是焦躁崩溃,失落低沉,陷入情绪漩涡中不能自拔,没完没了地怀疑自己。
越急于冒进,越收效甚微。
幸好当时孟子冬欣赏他的字,觉得止步于此太过可惜,因此辗转为他找到了澄县最好的书法老师李游,让他每天去李游家里练上两个小时的书法。
于一笔一划,历史古籍间,明心证性。
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
他遇到的那些问题,原来千年之前就有伟大先贤同样遇到过。
生活向来如此矛盾。
他拼命地想要赶快长大,走出大山,出人头地,却一定要慢慢来。
裴谨修后来抄得最多的就是佛经,一遍又一遍的,倒背如流。
再浮躁的心也趋于平静了。
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就是在这群山沟壑里,日复一日地磨炼出来的。
最快的方法,就是慢慢来。
第132章
半年后, 裴谨修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澄县最好的一个初中——澄县第一中学。
这半年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风平浪静的。孔小冈后来没再找过他麻烦,可能因为那些黄毛觉得丢脸,并没跟孔小冈说实话。孔小冈看到裴谨修脸上的伤, 自以为教训了裴谨修,心底解了气,也就收敛了一些。
跳级考上初中,孟子冬比裴谨修本人还兴高采烈, 出成绩这天,他专门去菜市场买了不少菜, 还割了二两肉,做了一顿大餐庆祝。
一整个暑假, 裴谨修大多时间都待在孟子冬家里, 按自己的步调预习复习, 闲暇之余则练练字, 看看孟子冬买来的藏书。
很快就开学了。
澄县第一中学离县福利院很远, 离孟子冬家更远,所以裴谨修上初中后只能选择住宿。
他今年才九岁,县一中虽然比县希望小学的生源好点, 但也没好到那里去。孟子冬着实放心不下, 他多方打探, 得知裴谨修被分到了一班,而一班班主任胡悦恰好是孟子冬大学同学, 所以还专门带裴谨修一起上门拜访了一番。
县一中开学报道当天,孟子冬要回县希望小学主持工作,他抽不开空, 特地拜托他父亲亲自送裴谨修去了学校。
事实证明,孟子冬的担忧不无道理。
小学时裴谨修就是人群里最特殊的那个异类, 上初中后这份特殊被放得更大了,周围都是十二三岁的少年,身高普遍都在一米六以上,只有他一个人九岁,小孩模样,稚气未脱,个子也矮矮的。
尽管胡悦三令五申地跟班上所有小孩强调,不准打架,不准欺负同学,更不准孤立,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可裴谨修还是再一次地被孤立了,仿佛一个透明人般,他被排斥在了所有体育活动与集体项目外。
裴谨修一开始还以为他们是怕自己拖后腿,十分努力地想证明自己可以。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这一次的孤立原来又是有人从中主导,刻意为之。
彼时的裴谨修并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感到十分无聊,甚至懒得去追寻这次孤立的根本原因,反正他参加体育活动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又不是多想和这些人一起玩。
孤立就孤立,大不了他一个人去跑步。
不过,他很快就会知道,那份潜藏在暗处,并不明显但也无比尖锐阴暗的恶意究竟来源于谁了。
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裴谨修一鸣惊人,他不仅考了年级第一,还是以每一门科目都接近满分的逆天成绩华丽登顶,甩了年级第二近六十分。
震惊了一中上下全体师生。
一时间,天才神童的美誉响彻了巴掌大的澄县。
县一中如获至宝,连忙把裴谨修捧了起来,但一方面怕裴谨修骄傲放纵,另一方面又怕给他的压力太大,学校领导们不好亲自过来嘘寒问暖,就派班主任胡悦去关心慰问,总之十分珍视呵护这未来的京大苗子。
班级里的人终于也不再视裴谨修于无物了,天才神童璀璨夺目的耀眼光环下,男男女女们都热切且好奇地围了过来。
只除了那么一小波人。
以程浩锋为首的一小波人。
程浩锋家境不错,起码在澄县不错,相貌中等偏上,个子很高,十分擅长体育,成绩也还可以,这次期中考试考了全班第二,年纪四十九。
可惜,在裴谨修的实力碾压之下,班上几乎没有人还记得他这个第二了。
程浩锋最早听到裴谨修这个名字是在老师办公室里,开学第一个周的一天课间,程浩锋去送作业时,意外听到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在热火朝天地聊一个学生。
一个刚刚跳级考上初中的九岁小孩,一个有希望冲击高考市第一甚至省前十的天才儿童,一个不出意外板上钉钉的京大预备役。
裴谨修。
没有一个老师能拒绝得了这样的学生,胡悦骄傲得十分矜持,炫耀得十分隐晦,办公室里一时间暗流涌动的,有人说现在才刚上初中,高考还有六年呢,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准,现在捧得太高,以后也许哪天就伤仲永了。
也有人说,现在聪明只是一时的,初中的东西本来就简单,上高中以后说不定就跟不上了,而且过早出名不是好事,天才的美誉可不是谁都能担得起的,活在众人的瞩目之下,一点都退步不得,就怕有名无实啊。
胡悦微抬下巴,摇了摇头,温和但也坚定道:“你们没教过他,但凡教过就知道,他是真的天才。”
何谓天才?
除却那份过人的聪慧灵光,便是百折不挠的毅力,坚定不移的恒心,贯彻始终的专注力,善于反思总结与归纳,永远知行合一,稳中求进。
在胡悦看来,旁人的担心都太多余了,裴谨修不会轻易地被任何人事物影响的,因为没人比他更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更没人比他自己更珍惜自己的前途。
处境如此艰难,还那么自爱,胡悦太欣赏这样的小孩了,溢美之词层出不穷。
办公室外,那些话语却如锋利的尖刺,扎得程浩锋一颗心千疮百孔,鲜血淋漓。
程浩锋是离异家庭,他还有个哥哥程浩力,只不过当年父母离婚后,哥哥程浩力跟了母亲赵洁,而他跟了父亲程翔安。
赵洁后来二婚,嫁去了京州,程浩力自然而然地也跟去京州了。
程翔安在澄县有着铁饭碗,虽然稳定,但也升迁无望。他之前还挺享受这种安逸闲散的生活,可见前妻一朝嫁出去变成人上人后,就立马心生嫉妒,不甘心一辈子困死在澄县这样一个小泥潭里。
可他无论如何都挣脱不出去,只能把期望放在向来优秀的程浩锋身上。
当初分孩子时程浩锋远比哥哥程浩力优秀得多,所以程翔安理所当然地挑了更优秀的,把调皮捣蛋不上进的程浩力扔给了赵洁。
可出乎程翔安的意料,他们离婚三年后,程浩力不仅跳级考上了京州市最好的一个高中,还提前参加高考,十六岁时就考上了京州大学!
110/116 首页 上一页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