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人甚至放出了跃动杯的时候楚孑答辩环节的录像。
大家更确信了,楚孑的研究都是自己做的。
毕竟这些学者不可能陪他演戏啊。
龙茗那句:“怎么可能把这样的成果让给一个大一新生?”显然说服了很多人。
就连黑子们也偃旗息鼓了,因为楚孑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什么动态,就算是得到了优待,也没什么具体的好处啊。
当初随随便便就能日薪百万的偶像,有什么必要去埋头苦搞科研呢?
楚孑看完这些评论,实在是没想到自己都离开娱乐圈这么久了,名字竟然还能被挂在热搜上。
看来是一朝偶像,终生偶像了。
但看着那么多粉丝还在替自己说话,确实也有些感动。
大概,或许,自己也曾经是很多人的光吧。
不过,现在这道光要发广告了。
楚孑很快编辑好了微博,发了出去。
楚孑V:在殡仪馆的时候写下了一些文字,被@星途出版社-袁小雅编辑看中,编成了一本书。里面都是关于死亡、殡仪和逝者家属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链接:xxx
这本书后天开始出售,按袁小雅的说法,一千本会通过网络渠道销售,而五千本将通过线下渠道销售。
楚孑虽然知道自己现在还有些影响力,但也不知道能转化成多少的购买力。
更何况,殡葬本来就是冷门专业,又有多少人会想看他在殡仪馆的实习日记呢?
他心里是真的没底。
而且,他发自内心的不希望有读者是因为这本书是“楚孑”写的而购买。
这样他们多半买了也不会读,搞得好像是在冲销量一样,没有太大的意义。
所以,除了这条微博以外,他也在安静了很久粉丝群表达了这个意思,让大家不要不理智的购买。
他已经快一年都没怎么营业了,现在还能留在粉丝群的人不过寥寥,也都非常的理智,明白了楚孑的意思。
但这条消息在这个时候被发了出来,自然给了很多黑子可乘之机。
“你们看,我就说楚孑不是小白花吧,搞搞科研又来卖书了!”
“笑死,是不是之后还要卖衣服卖鞋,成立自己的潮牌,让人加盟火锅店啊?”
“我还以为楚孑是一门心思搞学术的,没想到也会这种邪门左道了。”
“这种书就像是某某明星的自传一样吧,搞那种噱头营销。”
“没错,我就不信楚孑是真的去这些地方实习了。”
现在的他们看不到书里的内容,自然开始瞎说。
楚孑看着这些话心里也没太大的波澜。
他只是不太明白黑子的心态。
是不是他们的世界里,接受不了一个人做出一番成绩呢?
楚孑真的不懂。
……
三天后,销售开启。
效果果然不出袁小雅的期许,一开始只卖出了五六百本。
其实,这个成绩对于一本新人的新书来讲已经不错了。
如果不相信的话,大可以随便点进如当当、京东等卖书的线上商城,看看其中大出版社新作者新书的销售。
成上三位数的都凤毛麟角。
不过,这个成绩虽然还行,但远远达不到能救活星途出版社的地步。
而网络上,楚孑的黑子发现楚孑这本书的销量之后,更是抓着这一点疯狂嘲讽。
说楚孑还不如去认真上学,别搞这些旁门左道。
楚孑的粉丝们都憋着一口气。
但因为楚孑特意叮嘱过他们不要去冲销量,所以她们除了一人买几本送给亲属之外,也没什么好办法。
也就是说,和每天上市的十几本图书一样,这本书目前为止的路人盘,几乎为零。
所以袁小雅也难免消沉,有事没事就去公司附近的书店看看。
没钱也做不起什么像样的营销。
一千册的线下销售其实将将够给燕京市的几家合作书店供货。
而果不其然地,《他们远行后》这本书即使被放在了“新鲜到货”书架的醒目位置,也基本无人问津。
现在会来线下买书的人本来就少。
更别提买的还不是教辅书籍了。
袁小雅觉得可能也就这样了。
这本书的命运不过如此。
而在她的身边,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女生小米走进了书店。
她的心中也满是哀愁。
失业、母亲去世、宠物猫失踪……
一连串的生活打击让她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在这个钢铁丛林般的燕京城,她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漫无目的地逛街时,她鬼使神差地走近了这家书店。
因为这家书店的门脸看上去残破不堪,一幅也快要经营不下去了的样子。
冥冥之中和她的人生也有些相似之处。
小米也很久没看过纸质书了。
但一进屋的一股墨香还是吸引了她。
她在四周逛了逛,发现基本上都是网络小说、教辅材料和传统大IP小小说。
要不就是关于某某政策、某某名人的书。
她对网文和后两类书都没什么兴趣,传统有名的书也多半都看过了。
本来觉得会一无所获的她来到了“最新到货”的图书面前,忽然视线被一张封面吸引住了。
那是一片漆黑的海,而上面有一叶扁舟散发着昏黄的光线。
扁舟上还有一个小人,正扶着船杆。
书名也有点意思,叫《他们远行后》。
而看到小字,小米更是被吸引了。
这竟然是一部关于殡仪馆的故事。
于是她打开了书,从第一页开始看了起来。
而令她惊讶的,是前面的几篇序言。
竟然全都是业内有名的人。
而之后的故事,让她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人心甘情愿为这本书作序。
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殡仪馆里,本以为会有些枯燥的小米却发现这些故事都是多么的感人。
这些都是通过死亡引出来的别人的人生故事。
她能体会到王花工面对儿子去世的那种无力,能明白冯静雯冯静姝两姐妹的那种斗争和纠葛,能明白猫教授对于小黑黑的喜爱……
因为这些事无时无刻都发生在她的身边。
看着看着,她忽然开始无声地落泪。
而这正好是她需要的。
看到后面,她几乎泣不成声。
活着,或者说拥有生命,到底对她来讲意味着什么。
是不是活着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足够珍贵了呢?
作者也并没有分析这些问题,只是平静且淡然地描述着他所见过那些生死。
但小米总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觉得这位作者本人似乎经历过真正的生死一样,才能用这么平淡的笔触写出其中的深意。
读到一半,她几乎读不下去了,很需要缓一缓。
而她也在此刻收到了闺蜜的消息。
“小米,最近我闲下来了,我们一起吃饭呀!”
她们是大学室友,但很久不联络了,小米也没想到对方会在此刻联系自己。
刚刚好不容易止住的泪水又夺眶而出。
小米之前的人生一片灰暗,就像是书封面上那片无边无际漆黑的海。
可这些故事给了她一份力量,让她发觉,这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事值得关注,如此多的人值得关心。
于是,她回复道:“好的。”
之后又补了一条:“正好,我有一本书想推荐给你。”
闺蜜那边立即发来一条语音,语气十分兴奋。
“什么书呀,太好了,我最近正不知道直播该聊什么,谈谈那本书也挺好的~”
第70章
小米听到闺蜜说着话, 难免觉得有点震惊。
要知道,她的闺蜜可是一个吐槽主播啊,怎么能推荐这种书呢?
她立马给闺蜜打去了电话。
但闺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安啦, 只要内容好,什么样的书我都能推。”
“可是, 这本书不是那种……书, ”小米难免觉得担忧, “我担心这本书的内容太过沉重了。”
“沉重?”闺蜜笑了, “你要知道, 现在的人活得多累啊, 当然是想看轻松一点的内容了,那么沉重谁爱看啊。”
小米陷入沉思。
确实是这样,如果不是因为她最近的生活太过消沉,恐怕她也不会拿起这本书看的。
“我跟你说,这种沉闷的内容最适合拿来吐槽了, ”闺蜜拍拍胸脯,“大家就想看这样的东西被我这种主播轻松的解读嘛!”
小米无奈, 只能说道:“好吧。”
“而且, 这种东西最难写的好了, ”闺蜜想了想,“如果写的不好,那我可以吐槽的地方可就多了去了!”
“确实……”
小米是知道自己闺蜜的成长经历的。
虽然大多数观众喜爱她只是因为她是一个看上去很快乐的主播,似乎从来都没有什么烦恼,但小米知道,她从小父母离世, 跟着祖母长大,也是受到过很多欺负的。
她很坦然的承认, 闺蜜是一个比她坚强的多的女人,即使经过这么多的事,依旧能笑着,把欢乐带给大家。
哪怕她在做的是一些很迎合市场的内容,但生产这样的内容的人多了去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她的闺蜜这样混出头的。
没有资本和金主的加持,闺蜜她起早贪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时候也是很多的。
然而就在这样的日常中,还能想起来偶尔给她打个电话、发个微信,一起出门搓一顿。
虽然她们的友谊不像是故事里的那样亲密,但也足够珍贵了。
——就像是这世界上大多数朋友的友谊一样,也许称不上是雪中送碳,千里救急,但也总是润物细无声。
所以,也许闺蜜才是最适合评价这本《他们远行后》的人。
“对了,我问一下,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啊,有名吗?”闺蜜又问。
小米这才想起来看看书脊,然后震惊了:“是楚孑……不会是之前那个退圈闹得沸沸扬扬的偶像吧?”
闺蜜的声音瞬间更具活力,直接掀翻了屋顶:“没错,就是他!太好了,这得给我带多少流量啊!!!”
……
就在小米的闺蜜等待《他们远行后》快递送达的时候,有一个全国性质的大事件也在同步进行着。
高考了。
一众学子奔赴考场,如同提刀奔赴战场一般,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厮杀。
保护道路的交警、怕制造噪声的小贩、研究食谱的家长……全世界也都在为他们让路
然而,八号一结束,等这帮神兽考完,却立马开始招人不待见。
他们瞬间变成了全宇宙最闲、最招人妒忌的一群人。
但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之中大多数开始第一次思考了人生性质的大问题——
我能考多少分?要上什么专业呢?
很多高三学子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比如我想学理科、我想学工科之类的。
甚至,有些人直到高考结束后,拿到学校发的那个写清了各个大学专业和录取分数线的大绿本,才恍然,啊,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专业啊。
到底选什么专业好呢?
他们开始频繁的问亲戚朋友,问那些已经上了大学甚至工作的人,最后得出一些模棱两可的结论。
然后,他们选了一个未来多半会后悔的专业,开始三年或四年的大学旅程。
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要毕业了。
之后就开始迷茫就业、迷茫未来……
简直就像是一个循环。
小兰就是这循环中的一员。
85/200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