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郎靠竹筒奶茶发家(古代架空)——陈皮皮梅

时间:2024-01-29 09:05:16  作者:陈皮皮梅
  苗莲花破涕而笑,抱着孙子逗弄起来。
  乔穗满也勾起嘴角,这小汤圆,真是个活宝。
  驴车进了云柳镇,陆冬青循着记忆,到了镇西偏僻的一个村子,便下了驴车慢慢走。
 
 
第125章 绣坊
  苗莲花和两位兄长见了一面,乔穗满和唐果儿跟着喊了人,相顾无言,最后还是陆冬青挑起话头说了下这几年在水青镇的日子,才渐渐聊开。
  好几年没见,加上心里有疙瘩,两个舅舅过意不去,听闻他们日子如今好过了,眼眶发红,连连说好。
  叙旧过后,苗莲花见他们家里境况不算好,勉强温饱。
  几个侄儿和年纪大点的侄孙都在镇上打工,剩哥哥嫂嫂在家种地带年纪小的孩子,便没在他们那吃饭,留了点米面,当作是那年管了他们两天饭的报答。
  苗莲花心情好转,两位兄长大她十几岁,她记事起就很少在家里,但怎么说也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联系还是有的。
  现在和他们报过平安,往后当亲戚处着就成,水青镇里云柳镇这么远,怕是以后也几年才能见一次了。
  驶离了郊外的村子,到了镇上繁华的地段,乔穗满抱着汤圆儿慢慢走,这里和水青镇不大相同,来往的人更加豪放,路上随处可见用大碗装酒吃肉的人。
  “难怪松子和大哥酒量这么好。”唐果儿张大了眼看,惊奇道。
  “再往北走就是原北府城,那儿的人吃酒更加厉害,都是直接用坛子喝的。”
  苗莲花笑道,“配上馕饼和大骨肉,到处有人猜拳划拳。”
  路上人多,牵着驴车不方便,陆冬青找一家客栈问了价钱,不像府城,这边只要八十五文一晚,同样要了两间,把驴车交给小二看管,银钱等贵重的东西还是他和陆雪松揣着。
  原北府城附近草地旷阔,连绵不绝,附近几个镇上也是如此,因此路上的羊肉铺子很多。
  他们进了一家羊肉面馆,正好到了夜里风大有点冷,吃完羊肉汤能暖和不少。
  一人要了一碗羊肉汤,又另外要了四张馕饼,和一碗给小汤圆准备的肉丝粥,几人坐下便呼噜吃起来。
  羊肉味重,但这家店不知怎么做的,竟然一丝膻味都闻不到。
  羊肉羊杂装得满当,清鲜无比,混着胡椒的辛辣,几口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
  汤圆儿的粥是猪肉丝泡的,特地叮嘱过肉丝弄碎一点,没有加别的佐料就很好吃。
  陆冬青吃饭很快,吃了一个馕饼,羊肉汤也很快吃完,便从乔穗满手里抱过小汤圆接着喂他喝粥。
  “味道真好,难怪这么多人,没白等呢。”乔穗满舀起一勺羊肉汤,夹杂着羊肉碎,一进嘴里味蕾就全部打开,鲜味直冲天灵盖。
  “可不是,”苗莲花给他撕了半张馕饼,“这个撕碎了泡进去,更好吃。”
  唐果儿看了一圈周围,确实都是把馕饼扔进汤里搅和之后吃的,没几个人像他这样一手拿饼一手舀汤喝。
  陆雪松笑了笑,他饿极了,没管怎么吃,一个劲往嘴里塞,现在吃饱了,便一点点撕碎了放进唐果儿的碗里。
  汤圆儿似是觉得好玩,嘴里吃着肉丝粥还不满足,一个劲儿往桌上探,乔穗满见状赶紧把汤碗往前挪,免得被他一爪子伸进去。
  “贪吃。”
  乔穗满轻轻拍了下汤圆的小手,奶娃娃的手实在快,一不留神就让他抓了饭菜塞进嘴里,汤圆得逞过好几次了,以至于现在每次吃饭乔穗满和陆冬青都紧盯着他。
  “姆,阿姆。”
  汤圆晃晃肉手,以为乔穗满在跟他玩,葡萄似的眼睛咕噜转,笑得一嘴小牙全露出来。
  乔穗满见大胖儿子这傻样,没忍住笑出声,和陆冬青对视了一眼,道:“再喂几口,估计也饱了。”
  下午才吃了两块米糕,小胖墩再贪吃肚子也是有限的,有心思玩就说明不饿了。
  “成,你接着吃。”陆冬青笑道。
  汤圆又吃了几口粥,陆冬青便没再喂他,自己把剩下的喝完了。
  汤圆儿没哭闹,要是平时他肚子饿的时候吃了他的东西,能哭得震天响。
  饭后苗莲花和唐果儿给汤圆洗澡,乔穗满和陆冬青去前头的香火铺子,买了些细香火烛和纸钱。
  “外祖的墓在镇外面的山上,五六年没去给他们上香了,实在不孝。”陆冬青往远处眺望,低声道。
  乔穗满握了握陆冬青的手,安慰道:“前些年日子不好过,这两三年背井离乡,外祖知道难处的,别自责。”
  “明儿带汤圆一块去,外祖肯定高兴呢。”
  “嗯。”
  想到儿子,陆冬青脸上浮现笑意,走到巷子拐角处,突然拉了乔穗满进去。
  “怎么了?”乔穗满一头雾水,黑压压的小巷子什么都看不真切。
  话音刚落,就被陆冬青抱了个满怀。
  “想抱你了。”
  这几天白天赶路,夜里也没一起睡,陆冬青把人搂得紧紧,埋头在乔穗满脖颈深吸了好几口,随后凑近乔穗满耳边沉声道。
  乔穗满身子一抖,脸上绒毛都立起来,抖着声道:“在外面呢,你这、像什么话。”
  话虽这么说,但他没有推开陆冬青,任由他抱了好一会。
  “该回去了。”乔穗满小声提醒道。
  过了瘾,陆冬青心情颇好,牵起乔穗满的手,这才往客栈去。
  在房间门口分开,乔穗满看了一眼陆冬青,低头笑笑,推开门进了屋子。
  “都买好了?去了这么久。”苗莲花道。
  乔穗满轻咳一声,故作自然地说:“走远了些才看到铺子,都齐全了,在冬青那屋。”
  “那就好。”苗莲花点点头,转头又逗孙子去了。
  乔穗满舒了口气,唐果儿在屏风后洗漱完出来,笑眯眯道:“这边的房间比府城的大许多呢。”
  “确实,不过府城寸土寸金,不是镇上能比的。”乔穗满拿了自己的衣物,笑着回答。
  唐果儿点点头,接着又笑道:“这边也好玩,和水青镇不一样,好多新鲜东西。”
  唐果儿年轻,正是爱玩的时候,前面一年在家里忙活,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还是这么远的地方,哪怕赶路都觉得有趣。
  “那接下来咱就好好玩儿,还要去一趟原北府城呢。”乔穗满笑,到屏风后洗漱。
  第二天给两位外祖上了香后,又赶了大半天路,才终于在午时末进了云台镇。
  看着熟悉的风景,不仅是苗莲花,陆冬青和陆雪松都微微红了眼眶。
  云台镇更冷些,几人都穿上了厚外衣,汤圆儿更是围得严严实实,只剩一双大眼睛露在外面。
  陆雪松用衣袖擦了擦眼睛,指着一间饭馆道:“咱去那儿吃,以前每年秋收以后,咱都会去那吃的。”
  陆冬青抱着汤圆,看着镇上熟悉的街道,点了点头,“走。”
  乔穗满和唐果儿没有异议,也都很好奇,盯着四周看个不停。
  进了馆子,冷风一下隔绝在外,乔穗满等手暖了才伸进汤圆的帽子里摸了摸他的脸,暖暖的,便给他摘下了小帽子,围脖也往下拉了一点。
  “几位客官吃点什么?”小二上前问道。
  “酸菜排骨、火爆腰花、八宝鸭和红烧肉,一盆蒸干饭,再要一碗鸡丝汤和两个软馍馍。”陆冬青很快就点好了菜。
  “店里还是一样,看不出变化。”苗莲花轻声道。
  “几年过去,再大的事,都恢复如常了。”
  陆雪松叹道,他平日再乐呵,回到故土也忍不住感慨。
  “这边出去右拐再走一里地,就是以前和师傅摆摊卖竹器竹刻的集市,现在去应该赶不上了。”
  陆冬青捏捏汤圆儿的小手,笑道。
  “娘之前卖帕子的绣坊也在这边?”唐果儿问。
  “是呢。”
  苗莲花眼里闪着光,“一会吃完,绕去看看,也不知老掌柜身体如何了。”
  “好。”
  赶了四天路,因着在这边要办不少事,得住上好几天,总算能歇歇,不像之前那样赶着吃完晚饭就回屋歇息。
  慢悠悠吃过饭后,定了四晚的客栈,乔穗满和唐果儿跟着一起去了苗莲花先前送帕子的那家如意绣坊。
  绣坊还没关门,掌柜的在柜台边算账,余光瞥见一群人进来,侧过眼一看,眼中逐渐由迷茫变得惊讶。
  “苗绣娘?”
  掌柜的语气中带着惊喜和一丝讶异,“我的个老天爷,还真是!”
  老掌柜是个头发花白的婆婆,不过精神头还很好,一走近,苗莲花连忙扶住她,红着眼道:“秋婶,是我。”
  随即示意陆冬青几人上前,接着说:“瞧,我家老大老二,曾经送过帕子香囊来的。”
  “还有呢,我两个儿夫郎,大的已经生了娃娃了。”
  乔穗满抱着汤圆儿上前,和陆冬青他们一块喊了人,晃晃汤圆的小手,笑道:“汤圆,是婶婆婆,快,叫婶婆婆。”
  汤圆盯着秋掌柜,眼睛亮亮的,“沉,沉婆波。”
  虽然口齿不清,但也给面子的喊了,秋掌柜看看娃娃,又看看苗莲花几人,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连连拍手。
  让小厮搬了几张椅子过来,苗莲花和秋掌柜说了这几年的事情。
  秋掌柜先是一脸揪心,后知道他们如今生意做得好又满面笑容,连连道:“幸好幸好,来安小子在天上保佑你们呢,之前听说村里遭了灾,又一直不见你们踪影,我和楠姐儿还以为,以为……唉,好好好,如今都好了。”
  楠姐儿是秋掌柜的女儿,和苗莲花相熟,时常一块研究新花式,苗莲花想起她,也笑道:“这几天要回村里办事,秋婶告知她一声,让她知道我还好好的。”
  “这是自然。”
  见到故人,苗莲花开心许多,回到客栈哄汤圆儿睡觉,嘴角没下去过。
  “等把你们爹的墓迁回去,以后回来就不赶了。”苗莲花道。
  乔穗满笑着回答:“嗯。以后抽出空,咱还能回来。”
  唐果儿在一边连连点头。
  落叶归根,苗莲花没明说,但想想也能知道,她对这边肯定是割舍不下的,换做他们,要是离开水青镇,也会想得不行。
  月色沉沉,到云台镇之后心就不再悬着,这一晚都睡得很熟。
  晚点有加更^3^
 
 
第126章 回家
  第二天天色大亮,几人便坐着驴车出了镇子,一路往村子去,陆家原先在的郎化村离镇上稍远,一路走,明显能看感觉出萧条。
  邻近的几个村子也少有人烟,被洪水冲刷过的房屋只剩断壁残垣,平坦些的地方倒是有人新建了房屋,升起炊烟。
  乔穗满看得心头一颤,他从未见过灾荒,只从老一辈人嘴里听说过灾荒的恐怖,现在亲眼见到,脸都白了几分。
  唐果儿也一样,镇上还好,看不出什么迹象,他目露心疼,他们都这样,娘和大哥松子看见肯定更难受。
  陆冬青叹了口气,沉默地赶着车,终于在中午到了郎化村。
  如果说别的地方还有些人烟,郎化村就只剩一片死寂,杂草重生,连鸟雀都看不见。
  两辆驴车靠得很近,免得突然窜出来什么人躲闪不及,陆冬青皱了皱眉,和陆雪松说:“明儿咱俩来就好。”
  陆雪松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郎化村人都在山林深处落坟,苗莲花和乔穗满他们跟着上山不方便。
  况且还有汤圆儿,万一冲撞了什么东西就不好了。
  回到曾经住过的房子,已经被杂草掩埋,曾经的几亩地也变成了汪洋,苗莲花叹了一声,回到车厢里不再看。
  乔穗满抱紧了汤圆儿,冷风呼啸,此般萧索情景让他也不忍直视。
  原以为会像前边几个村子一样,总有人会回来住下,但是田地全都被淹了彻底,没有吃饭的根本,自然也就没人回来扎根。
  “先回去,明后天我和松子来就成。”
  陆冬青沉声道。
  苗莲花点点头,“行,好在赶上了吉日,没误事。”
  在村子里待了将近一个时辰,几人又回了客栈,找小二要了几桶热水泡了脚,才去掉那阵寒意。
  给汤圆擦了手脚,换过尿布,见他把手塞进嘴里嘬,乔穗满就知道他是饿了,便在客栈要了碗粥先喂过他,才接着和陆冬青他们整理明后天要用到的工具。
  迁坟不是小事,只有他们两人,肯定要使上不少力气,香烛纸钱和经文装好,火引子和大陶缸铲子长钎等放到驴车上了,他们才放心去吃饭。
  后边两天陆冬青和陆雪松早早就去村里,忙到太阳快下山才回到客栈。
  挖土是力气活,中午只吃了带去的干粮,晚上则要吃顿好的,肉和米饭都不能缺。
  乔穗满闲着,便趁太阳大的时候带着汤圆儿和苗莲花唐果儿在镇上逛,反倒是有些意外发现。
  遇见了几个郎化村的乡亲。
  苗莲花和那几个乡亲都很高兴,相互问了下近况,他们当初逃到没遭殃的村子去投奔亲戚了,因此对村里的事更了解,这两年也陆陆续续遇到过回来的人。
  得知好几户人家都没逃过洪水,全没了,别的大多也都不齐全,苗莲花深深叹了口气。
  “都过去了,人吶,得向前看。”那瘦弱却很精神的妇人说道。
  “是啊,你瞧你家里,两个都娶上亲了,齐齐整整,怕是咱村里最好命的了。”另一个乡亲道。
  苗莲花看看汤圆,浅浅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既然在水青镇扎了根,带着这些回忆好好过日子才是。
  和那几人告了别,估计以后很难有机会再见了。
  但人生就是这样,许多人只是擦肩一过,就是这辈子见的最后一面了。
  来到云台镇的第四天,迁坟等事宜总算办完了前半段,骨坛子放在陆雪松的那辆驴车上,只待整装好就能出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