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郎靠竹筒奶茶发家(古代架空)——陈皮皮梅

时间:2024-01-29 09:05:16  作者:陈皮皮梅
  烛光摇曳,哪怕两人再熟悉,明晃晃的情况下乔穗满还是红透了脸。
  好不容易陆冬青擦洗好了,乔穗满却出了一身的汗,陆冬青美其名曰要有来有往,乔穗满哪里不知道他那点心思,这一两年汤圆渐渐大了他才收敛,没孩子的时候更频繁。
  反正今晚是躲不掉了,乔穗满便任由他“帮忙”。
  终于擦洗好,乔穗满一骨碌就钻进被窝里,陆冬青虚穿上外衣出门倒水。
  回来后他先在火盆边烤了烤火,身上没冷意了才掀开被子进去,三两下除掉多余的衣物,紧紧抱住乔穗满,一转身便换了姿势。
  身上四处被点的火热,乔穗满不敢发出声音,前前后后晃晃悠悠,五指紧紧抓着被子。
  “知道厉害了?”陆冬青故意使了下坏。
  乔穗满哼哼唧唧,自然知道他说的什么意思,但就是咬着牙不说出口。
  两人偶尔会有种暗自较劲的意味,大多数时候都是陆冬青获胜,少数时候乔穗满靠一些旁门左道能让陆冬青美得找不着北,说什么应什么,但是很显然,现在并不是少数情况。
  乔穗满咬牙坚持了一会,终是败下阵来,抖着声音道:“知、知道了。”
  陆冬青这才变了节奏,乔穗满在他手臂上狠狠咬了一口,留下整齐的牙印。
  哪有挠人痒痒的!
  偏偏他最怕这个!
  说归说,乔穗满倒也不气,左不过是他们小两口一些锦上添花的小点子罢了。
  外边云层很厚,看不见月亮,屋内烛火熄灭后也看不清事物,只有那费心掩盖的声响充斥满屋子。
  初二这天,吃过了早食,陆华清驾着马车从乔家那边过来,接陆响陈繁欢和陆潇先回镇上。
  汤圆儿依依不舍,和陆潇紧紧拉着小手,陆华清好像那拆散别人的反派一般,分开俩小家伙,笑道:“又不是再也不见了,等私塾开了就又能见面。”
  俩小家伙也知道,但是真要分开还是舍不得,最后汤圆跑到后院不看他们,陆华清这才带了人回去。
  当阿姆的总不能第一个笑出声,乔穗满使劲压住嘴角的笑意,去后院哄人。
  汤圆他们私塾初九就要回去,到十五时有一天节假,再往后就又只能十天半月回村一趟了。
  在私塾还有大把时间能和陆潇玩,但是后面就不能经常见到团子元宝糕儿他们了,乔穗满这么跟他说过,汤圆才恢复精神,打算接下来要多多和团子他们玩。
  自觉哄人功夫更上一层楼的乔穗满满意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说清闲也不清闲,每年元宵,陆冬青都会做灯笼卖,现在已经不需要他们去书院门口叫卖了,知道的人到点就会去铺子挑选。
  他刚出名那年,开铺前就排满了人,不仅周围的店主惊了,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
  不知不觉已经开了好几年铺子,生意一直不错,自打唐果儿和陆雪松的养羊业步入正轨,香饮铺的羊奶供应充足,奶茶的进项就更多了。
  家里长工和花云都回去过年了,还没来,鸡鸭羊也得操心,渐渐的大人又开始忙碌了,孩子们倒是一如既往高兴。
 
 
第133章 终章
  “阿姆阿姆。”
  玩累了的小藕儿凑到乔穗满身边,好奇地看他编吉祥穗。
  乔穗满温和笑笑,“藕儿喜欢吗?”
  手下动作不停,手里的粗红绳弯弯绕绕,不一会就成了一个形状好看的穗子。
  小藕儿狂点头,“红红的,好看。”
  小孩子喜欢鲜亮的颜色,乔穗满便把手上这个给他,“拿去玩吧。”
  “阿姆最好了!”小藕儿大声夸道。
  坐在堂屋门边刻灯笼的陆冬青打趣道:“昨儿不还说爹爹最好?”
  核桃这时也过来,眼睛看看乔穗满,又看看陆冬青,说道:“藕儿是说爹爹阿姆都最好了。”
  乔穗满和陆冬青一下笑出声,小核桃这孩子还真是,一碗水端得平平的。
  “爹爹阿姆,我就是这个意思!”小藕儿鬼灵精道。
  苗莲花见状也笑,“好好好,咱藕儿和核桃都是好孩子。”
  今儿已经初七了,唐果儿和陆雪松带着元宝回河东村住两天,汤圆一大早就去找团子一块做功课了,只剩下他们几人在家。
  乔穗满一早喂过后院的鸡鸭和猪,陆冬青到竹林里瞅了几眼羊群,把苗莲花煮好的吃食倒进食盆,就回来刻灯笼,一会儿羊吃完了再去收拾。
  花云和长工初十才过来,明儿等陆雪松他们回家之后就得带小家伙们回镇上了。
  在村里日子总是慢悠悠的,不像在镇上,一大早起来吃了早食就送汤圆去私塾,然后做香饮做奶茶收钱算账,一直到傍晚才停下。
  有人劝过乔穗满,那些活都能雇人做,每个月花个几钱银子把活分出去,在家带带孩子做做饭,轻松又自在。
  乔穗满却从不这么想。
  他开铺子就是因为自己喜欢研究各种新式香饮奶茶,让他放下这些可比登天还难。
  忙是忙了些,但是每次推出的新饮子新奶茶都能得到客人的夸奖和捧场,乔穗满便更割舍不下。
  如今铺子里各色饮子奶茶已经有二十多种,慢慢的转变为客人来了再现做,味道更好,客人们也都乐意等待。
  如今他的铺子已经成了水青镇的特色了,连带着那条巷子别的铺子生意都比以前更好。
  小核桃小藕儿两个早上玩累了,吃过饭后一沾床就睡着了,苗莲花上了年纪,午间也得休息会,乔穗满和陆冬青依旧在堂屋生了火盆编穗子做灯笼。
  “竹筒该换一批了吧?”陆冬青道。
  “是该换了,竹器铺后院不还有挺多新的,够用呢。”
  “嗯,突然想起来这事儿,就同你说一声,后天吧,我都搬去饮子铺。”陆冬青笑道。
  香饮铺供客人在店里喝所用到的竹筒和竹碗每月都会换一批,年前那批虽没用到一个月,但过年这段时间放了这么久,也该换了。
  换下来的他们也没浪费,晒干以后能当柴火使,多少省下些柴火钱。张宁和禾夫郎在铺子里也做了好些年了,工钱一年涨一点,如今张宁每月是一两银子,禾夫郎则是七钱,自打在铺子做工之后,日子好过了很多。
  张宁和她相公都很拼,前年就在镇北买了一处小院,不大但是足够一家子生活。
  张宁夫家那几兄弟嫉妒得不行,还起了别的心思,觉着她一个月能挣这么多,铺子又忙,大家是一家人,怎么也该在乔穗满面前说说好话,多招一两个干活。
  张宁不肯,那几家人竟敢直接跑到铺子闹,乔穗满直接把他们轰了出去,指着铺子门上前任县令大人亲笔写的牌匾,扬言再敢上门就报到县衙去。
  陆冬青从竹器铺那边过来二话没说就给了他们一人一棍子,那几个屁滚尿流就跑了。
  乔穗满突然想起来这事,低声笑起来,道:“那次借着柳县令的名义教训了张大姐夫家那几个人以后,张大姐说他们再也不敢在她跟前晃悠了。”
  “真是活该,当初做得这么绝,连老人留下的银子都只给了张大姐他们一半,还好意思说一家人。”乔穗满紧接着忿忿道。
  陆冬青把做好的一个灯笼放到大竹筐里,笑呵呵道:“还得是你厉害。”
  “那是。”乔穗满挑挑眉道。
  陆冬青笑出声,凑过去在他脸上偷了个香。
  乔穗满眉眼弯弯没制止,笑着继续编穗子。
  黑金趴在火盆旁边,抬眼看了看两人,又耷拉下脑袋在棉垫子里拱了拱,似是习惯了。
  要是往常,它肯定也会凑过去闹着要乔穗满顺顺毛,可现在天冷,它实在舍不得离开火盆。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唐果儿回家住了两天很是高兴,回来后笑意盈盈的,还带了一大块鹿肉,是唐啸年前打的,一直留着半只等唐果儿回去才动。
  中午陆雪松学着唐啸的做法在鹿肉抹上些盐小火慢慢烤熟,只切了半块,足够大家过过嘴瘾了。
  汤圆更高兴,鹿肉可遇不可求,他这是第二次吃,上次也是唐果儿从娘家带回来的,大眼睛亮晶晶的,道:“小么,唐爷爷好厉害啊。”
  唐果儿乐得不行,笑道:“下次小么再做给你吃。”
  “小么真好!”
  乔穗满摇摇头,同样满脸笑意。
  屋里。
  乔穗满迭好床被放进大木箱里,一块厚实的棉布摊开在床上,苗莲花和他一快,把几个孩子的衣服折好放上去。
  苗莲花叹了一口气,“热闹了这么些天,又要回镇上了。”
  乔穗满安慰道:“娘,过不久又回来了,你要想我们,让松子驾上车就能过来啦。”
  苗莲花知道这个理,再者现在她去镇上也很方便,不管是陆雪松还是乔瑞丰,卖鸡蛋的时候喊上一声就能送她去铺子,只是分离的时候始终有点难受。
  汤圆聪明,一把抱住苗莲花的腿,仰起小脸道:“阿奶,等我下次小考完,就拿第一名回来给你看!”
  苗莲花一下笑开,汤圆现在很壮实,苗莲花已经抱不动他了,便弯下身摸摸汤圆的圆脑袋,“好,阿奶等着汤圆回来。”
  乔穗满低头笑笑,手上功夫也没停。
  孩子的衣物多,整整一个大包袱,他和陆冬青的就只几身,两个包袱装好,乔穗满便先放到车厢里。
  陆冬青做的灯笼金贵,几钱银子一个,占了将近一半的位置,秦雨让他们带去镇上吃的萝卜菘菜和各种菜干都只能放在车厢外面,和竹子挤在一起。
  鸡蛋贵些,乔穗满用篮子垫了稻草一同放进车厢,几个孩子和元宝依依不舍道了别之后爬上车,乔穗满这才跟着上去。
  “乔哥哥,我和大哥说了,家里的柿子林檎明儿就送过去。”唐果儿道。
  “好嘞。”
  “呜呜呜,哥哥,哥哥不走。”元宝小声哭起来。
  一起玩了快一个月,他这么一哭,藕儿也红了眼睛,但是爹爹阿姆都要回镇上的家,他自己留在这边的话,就见不到阿姆爹爹了,便带着哭腔道:“元宝,我们会回来找你玩儿的。”
  陆雪松看的好笑,捏了一把自己儿子瘪起来的小嘴,元宝登时哭得更大声了。
  “啧。”唐果儿没好气地瞪了陆雪松一眼,拍了拍元宝的背,安慰道:“好了好了,过几日爹爹去镇上送鸡蛋,就带你去找哥哥们玩好不好?”
  元宝这才慢慢安静,打了个哭嗝,小手前后晃,“那、哥哥们,再见。”
  “元宝再见。”
  “叔叔阿么再见。”
  “阿奶,我拿第一回 来!”
  “好好好,去吧。”苗莲花摆摆手,一脸欣慰不舍。
  陆冬青这才驾着驴车慢悠悠的走。
  车上东西太多,乔穗满坐着都不好动弹,还好几个孩子已经习惯了坐车的感觉,没闹着说难受。
  年已经算过完了,村里好些汉子开始四处找活干,聚在巷头巷尾说话的人都少了许多,大家又开始要为了新的一年忙碌了。
  慢慢出了下河村,乔穗满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外面,熟悉的风景越来越远,他放下帘子,低眉笑笑,每次离开都是为了更好地回来,不用伤感。
  官道上人不算多,三三两两的,一直进了水青镇,到了东市,才又热闹起来。
  听见小贩的叫喊声,汤圆一骨碌爬起来,期待地看着乔穗满。
  乔穗满从鼻子轻哼了一声,自己儿子在想什么他最清楚了,明明吃过午饭才出来的,又想吃零嘴了。
  “过年吃了这么多,这段时间先不买了。”乔穗满道。
  听回春堂的大夫说,不能给孩子吃太多零嘴糖糕,一是怕吃多了不吃饭,二则是对牙口不好。他家几个孩子倒不用担心第一点,但乔穗满怕他们吃坏牙,正好汤圆最近开始换牙了,每天都限制他吃零嘴的数量。
  汤圆抿抿嘴,右手食指伸出,左手握着右手手掌,软声软气撒娇:“阿姆,一点点,就一点点嘛。”
  乔穗满压住嘴角,努力让自己看上去严肃点,说道:“不行,你又不饿,晚上有饭给你吃。”
  陆冬青的声音也从外面传进来,“汤圆,不能这样啊。”
  求零嘴失败,汤圆撇撇嘴,“好吧,那晚上可不可以吃炒鸡?”
  唐果儿他们留了好些走地鸡过年吃,让他们带了一只杀好的去镇上,放进竹筐里的时候正好被汤圆儿瞧见了。
  乔穗满没忍住拍了一下汤圆的肉胳膊,笑道:“成成成,哪顿少了你肉吃了。”
  驴车突然停下,乔穗满问:“怎么了?”
  陆冬青咳了一声,大声道:“前边车多,堵住了,一会就好。”
  “行。”
  车多堵在路上是常有的事,连小藕儿和小核桃都知道,小核桃玩着七巧板,只微微抬头看了看外面,看不真切,就接着低头玩起来。
  而小藕儿,已经靠着车厢壁睡着了。
  乔穗满闲着无聊,拿出汤圆的功课慢慢看,别的不说,在学业上汤圆很让他们省心,放了这么久的假,每天都会写一会儿,夫子布置的功课也都按时完成,从不耽搁。
  汤圆才启蒙不久,学的是《三字经》,乔穗满也会,看着看着自己偷偷笑,他刚学写字时,写出来的字还没汤圆的规整。
  想到这,乔穗满盯着汤圆满意地点点头。
  过了一阵,驴车才渐渐又跑起来,大乖跟着他们这么久,已经很熟悉这条路了,驶离东市之后路很顺畅,没过多久就到了白杨弯巷。
  将近一个月不在,家里难免落灰,乔穗满和陆冬青先把卧室和灶房打扫了一遍,乔穗满着手做饭,陆冬青去卸车上的东西。
  藕儿睡醒了,正在和核桃玩七巧板,有汤圆看着,乔穗满很放心,只时不时去堂屋看一眼。
  一荤一素一道汤,都是家里带来的食材,清甜美味,吃过饭后,他和陆冬青给几个孩子洗了澡,由着他们玩一会,自己到旁边的净房去洗漱。
  等他俩都收拾好,孩子们都已经七歪八倒睡熟了,小藕儿的腿还压在汤圆肚子上。
  乔穗满笑着把他们摆好,掖好被角,才接着拾掇衣服。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