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遇青点点头,觉得眼睛痒痒的,想去揉,但是官伯虞不让揉,他只能强忍着眼睛上的痒意说,“那时候突然说要跑,我就被江秦拉着走了,哪里知道居然跑散了,路上还被钩蛇攻击了!”
第58章 修缮千年的工程
官伯虞垂眸,细心地给他擦眼睛,语气淡淡的,“江秦?馗道的那个!怎么就你一个了?你们怎么会分开?”
宋遇青把两人分开前后遇到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这里处处透着诡异,我也遇到了一些东西。可能先前是我们猜错了,这里兴许不是普通的九层妖楼。不然也不会引得师父他们进入这里。”官伯虞听完也没有什么大的反应,反而松开了覆在他头顶的手,“好了,睁开眼睛看看,疼的话再给你冲一下。”
宋遇青睁开眼睛,眼前果然清楚了,眼睛也不疼了。而官伯虞正蹲在他面前,衣服同样乱糟皱巴,胸口和袖子处缺了一截,看起来一路上也不太平。
官伯虞点了一遍剩下的物资,扔给他一件衣服,自己也找了件衣服套上,讲述进入生门之后的事情,“这里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我和你们分开之后,进的是另一个生门,一路上还有噬蛊人甬出现。
还碰到一种奇怪的植物,那植物露出地面的部分是干枯的,看起来和枯草一样。当有人经过时,就会从地下伸出枝条攻击活物。你如果碰到的话,得小心点!再后来,也就是遇到你之前,我发现了一处石室,里面有李淳风的留下的影像。”
宋遇青说,“李淳风?唐朝那个!隔开了那么多年,怎么留下影像?难道他穿越了?”
官伯虞继续说,“我也觉得惊讶,后来明白李淳风利用龙鳞留影的,留存千百年不散。
他说当年在世时,也是偶然找到了此地,甚至在这里得到了一把极为妖异的剑。一开始,只要接触这把剑的人都被吸干浑身血液而死,直到妖剑吸干了九十一人的血才停止。他将这把妖剑敬献给了太宗,太宗听闻了此地的见闻后,命他带着五百精兵来再次来到这里探寻。”
宋遇青追问,“然后呢,找到了吗?”
官伯虞感叹道,“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据李淳风所说,太宗所寻之物,乃是传说中的天宫,相传在虚空宫殿之中,有无数宝物,其中就有可以让人主宰千秋的镇脉宝藏!”
宋遇青说,“天宫!我知道!我在壁画里看到了,真的存在啊?当时江秦也看到了,他说书里有记载,风山的土确实可以悬浮,天宫如果是在空中的,也不是不可能吧!”
“壁画?现在往回走特意去找那个壁画,也不可能了,你和我描述一下壁画上描述了什么。”官伯虞叹了口气,“留影中有直达终点的线路图,我记下来了,等到了终点就能确定了。李淳风是道家一脉有名的能人,他在投影中说这里实在怪异,带来的精兵大多死在了这里,连他都是九死一生。他也怀疑这里不止是九层妖塔这么简单,而且和一支上古时期族群有关!
所以留下他的影像,以提醒后人,沿着他当年开拓的路线,可以省掉很多麻烦!”
宋遇青看着他,“然后呢?没了?”
官伯虞也侧头看他,无奈地说,“没了,留影到这里就没了,这是他第二次进来这里留下的影像,影像到这里就断了。”
宋遇青朝他摊开手,“那龙鳞呢?给我看一眼,我还没见过真的龙呢!”
官伯虞伸手在空气虚抓了一把,然后放在他的手心,“喏,给你。”
宋遇青瞪他,“我要龙鳞!这是什么?难道龙鳞隐形的吗?这么神奇?”
官伯虞拍了拍他的脑袋,“神奇个鬼!我看完那些影像,龙鳞就成飞灰了,直接消散了,连个灰渣都没留下!”
“我还想看一眼传说中的龙呢,没有龙,龙鳞也行啊!”宋遇青满脸失望,长叹一声,垮着脸问,“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按照李淳风留下的路线走吗?”
“嗯,这片地底全是掏空的,估计这整片魔鬼城下方都是妖楼范围!”官伯虞说。
“你说,李淳风说那支族群是什么?还有那个妖剑?我觉得李淳风肯定发现了什么了,他没留下个书籍传记什么的吗?”宋遇青说。
官伯虞说,“那个民族我觉得跟我们避风时那座城市遗址有关,那里原先是党项一族居住地。”
“嗯,我遇到的弱水河上面的碑刻,是西夏的龙纹。”宋遇青补充说。
官伯虞说,“西夏国就是党项一族建立的,而党项一族是羌族一脉迁徙而来,而羌族最早的时候叫做氐(dī)羌西戎,而关于氐羌西戎,最早记载出现在周朝。”
宋遇青听得云里雾里,“这几个什么戎的羌族的,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就像是一条河流,氐羌西戎是最早的主河流,后面出现了支流羌族,支流逐渐壮大发展,产生的下游是党项一族。”官伯虞说,“结合那个影像和你说的壁画,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只是个假设。如果这处妖楼是最早的氐羌西戎为了某种目的而建造,期间持续修葺,经由历代族人不断修缮,直到最后,西夏国被金灭国,这里的修建也就停止了。
如此庞大的工程量就说得通了。修建工程的明显延续了至少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各个时期的文明痕迹都有。而最近的痕迹纹饰都是西夏国的,西夏以后的就没有了。”
宋遇青回忆了一下,“我看到的那个壁画里,最后一幕是个特别好看的女人,哦!对了,还有穿着龙袍的男人坐在椅子上!”
官伯虞追问,“龙袍?什么款式还记得吗?”
宋遇青歪着头想了会,“黄色吧,上面还绣着几条龙,具体不记得了。”
官伯虞思索了一会,皱着眉头说,“汉朝的龙袍是黑色的,唐朝为赤黄色,北宋为明黄色,南宋是红色,明朝为白色黑色黄色赤色四色,清朝明黄色。你说的范围太广了。穿龙袍那个人戴着什么样式的帽子?”
宋遇青一脸惊讶,“帽子?我想想啊,就是黑乎乎的一个脑袋,还有帽子吗?我就瞥了几眼。早知道这么重要,我就多看几眼了,要不我们再回去看一下?好像我也不记得回去的路了!”
官伯虞摆摆手,“不用了,先按着这个地图走吧,搞不清楚也没事。”
宋遇青说,“好,下次再碰到壁画我一定看仔细了!”
官伯虞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就算知道了壁画的朝代,那也只能证明我的假设的真实性,真相肯定隐藏在哪里!我们把李淳风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就能知道他没说完的事情了!”
有了明确的路线后,一路上都没有遇到具有攻击性的东西,四周都是石壁,不再是之前的砖石结构,不过石道内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的痕迹,不是天然形成的。
这个地下工程大得惊人,两个人连续走了几个小时,周围都是石壁。中间途经了一处低矮石道,里面长满了枯草般有迷惑性的植物,规模巨大,几乎就是个缩小版的原始枯草原,先前官伯虞说的就是这种植物。
按照路线的标注,从布满噬人植物这穿过去是最便捷的,如果绕路的话,很可能会在这绵延曲折的地下迷路。
这一处隧道顶部也同样有爪痕,石道里的植物连绵一片,干枯的枝条摊了一地,植物本身也是干瘪枯黄的杂草似的。
但是只要有活物经过,这些枝条会从地底钻出,挥舞着枝条,卷住猎物。
最后官伯虞和宋遇青抹了一身的枝条汁液,弄得浑身绿油油的,才安然从这一片噬人植物中经过,未曾惊动它们。
第59章 二百四十三年
折腾了半天,两人找了个石道的死角区域原地休整。
宋遇青包里的东西在他被钩蛇拖入水中时掉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东西里面除了水只有一包肉条饼干和两只手电筒,还是江秦分给他的。
官伯虞带了很多水,甚至还带了简易的过滤设备,剩余的物资很齐全,压缩饼干也还剩下很多。
没有无烟炉这样的东西,宋遇青啃了一口饼干,差点把牙崩掉,心说,这个饼干太硬了吧!这一块方方正正的,扎实得都能当板砖使了!
不过这压缩饼干味道不错,咸咸的还有葱油味,就是有点噎得慌。
宋遇青噎得翻了个白眼,他接过官伯虞递过来的水,喝了几口勉强把饼干咽下去,“我们走到哪里了?离终点还远吗?”
官伯虞摊开一张纸,用笔画出大致路线,指着一处说,“我们现在在这条路上,虽然有些偏,但是一直走下去能回到主道上,再从主道找到月城。”
宋遇青问,“月城是什么,通往天宫的?”
官伯虞说,“天宫到底存不存在还是问题!不过找到了月城,就到这里的中心位置。西夏王陵建筑中最重要组成部分是神道,月城就是神道。如果假设对的话,这里是西夏党项先祖氐羌西戎一族建造的,大致上结构应该差不多。
月城不是通往最核心处的通道,而是摆放石像生的专门区域。当然这只是我根据李淳风留下的影像,做出的一个猜想,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要不你就留在这,等我看完月城的情况回来接你!”
宋遇青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行,我也要一起去!再说了都到这里了,我留在这也不一定安全啊。”
官伯虞皱着眉头不说话,思考了一会才说,“也是,那你到时候跟在我后面,自己当心点!”
“好。”
压缩饼干虽硬,用牙齿啃下来一小块他也饱了,甚至喝完水后还有些胀,宋遇青揉着肚子说,“我们找到月城以后,再去天宫吗?太宗皇帝找的天宫就在这里啊?不是说月城并不是通往核心的道路吗?”
官伯虞说,“我只知道到了月城肯定能进入核心区域,但是月城并不是通往的道路,具体的怎么到达核心位置我也不清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找到月城,就能找到核心区域!在西夏王陵的考古研究中,是通过寻找月城来定位王陵的,虽然最终并不一定能进入,但是通过这个方法前后确定了九座王陵的位置。
我师父和你爷爷他们如果还在这里,那肯定会到达核心区域。就算不在,也会留有他们来过的痕迹。”
宋遇青点了点头,把衣服垫在地上靠着,背部离开了嶙峋的石壁,舒服多了。他调整了一下位置,“你之前说的李淳风得到的那把妖剑,献给了太宗皇帝。太宗要这把剑做什么?
这么厉害的东西肯定有记载吧?我的意思是我学习的历史中并没有讲到这些东西。我总觉得你们要学的东西好多,除了道家符箓手段,天文地理历史各种古籍都需要知道!”说着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唯一进入这里的洞口处,布置了墨线后,官伯虞走到他身边,坐了下来,“学校教的历史都是些重大事件的,道门族内学的比较细致,不止是正统历史记载,还有家族流传下来的记载,各种古籍里的内容都有参考价值。”
宋遇青接着问,“那把妖剑记载有吗?”
官伯虞摇摇头,“家中古籍并没有说到这个。但我记得在某段唐朝野史中有提到过,仔细想想,那讲述了一把异剑,实则是李淳风从某个大墓中得到的妖剑!”
野史中描述太宗在晚年时得到一把巨大无比的异剑,被这把异剑所伤的人全身的血液会立刻被其吸干。他本来想把这把可怕的异剑销毁,但是在李淳风的劝说下,反而留下这把剑,将它重铸,把剑一分为三,精铸成三把镇邪宝剑,用来镇压大唐气脉。
李淳风找来当时最好的铸剑工匠,把重达百斤的异剑精铸成三把唐剑,分别起名为:天道之剑“乾捭”、地道之剑“坤阖”以及人道之剑“仁孝”。镇邪宝剑铸成之后,又经过了开光,每把宝剑用了九九八十一人殉剑,这些人都是从犯下死罪的囚犯中挑选的大凶之人,他们自身带着煞气,以大凶之人的凶煞冲消异剑的妖异之气,殉剑效果最为好!
官伯虞说,“根据野史记载,太宗铸剑目的是为了巩固江山镇压大唐李家的气脉,每一把分别能保李氏江山九九八十一年,三把就加在一起就能保二百四十三年。野史上说这三把剑是在六四八年铸成的,而梁王朱温篡位致使唐朝灭亡是九百零七年。去掉扣除武则天自立为武周皇帝的十六年,刚好就是二百四十三年。这三把剑真的镇压了大唐的气脉!”
宋遇青听完以后愣了一会,“镇压气脉?那你们说的芒种,二十四个神器!镇压第气节点是一样啊?”
官伯虞说,“不一样,二十四个神器镇压的是地气龙脉,是灵气本源。而三把镇邪宝剑其实镇压的是人气,帮助李家称帝的气数不散。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虽然镇邪宝剑确实神奇,但是也比不上神器,神器神器,最主要在于神,虽然你手里的不是原先的那个,但是部分威能还是有的,哪怕是千分之一,也是不同凡响的,只是你还不能够很好的使用。”
宋遇青低头看着手里的芒种,用力握了握,“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居然只在野史中记载,关乎江山地位啊!还有最后唐朝灭亡以后,镇邪宝剑的去向野史里面记载了吗?”
官伯虞说,“最后梁王篡位之后确实最先是冲到地宫找这三把剑,但是他去的时候已经不翼而飞了,具体的去向也没有记载。”
“这样啊。”宋遇青点点头,忽然话音一转,“那太宗命李淳风寻找天宫中的宝物,找到的就是这把妖剑!那天宫岂不是真的存在?”
官伯虞揉了一把他的脑袋,“别想了,再多想当心掉头发!”
休整了一晚上,宋遇青精神了很多,但是浑身酸痛,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官伯虞教他如何舒缓酸痛,两人又重新出发。
而此时,走在前面的官伯虞突然停了下来,朝着他做了个嘘声,宋遇青站在他身后,也顺着他的目光往前看。
与此同时,宋遇青感觉自己头顶的发丝被吹了起来,有一阵强烈的风旋从他头顶拂过。
可是他们在地下,怎么会有这么大风旋呢?
第60章 出入丹陛石的宫人
官伯虞抽出了唐刀警惕着周围,刀面寒光闪过,倒映出他严俊的面容。
宋遇青也握紧了伞柄,环视四周的环境。
27/117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