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页开始写的是她从金兵围捕中逃出后的事情。大致是说她扮作男子逃到了蒙古国境内,结果被蒙古国的一位大将发现,那个大将并没有将她上交出去,反而沉迷她的美色中。那个大将早年行军途中,意外发现了这里,于是用寻找长生药的借口欺瞒蒙古国皇帝,骗取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这里建了一座宫殿,最后把知情者杀掉,只留下服侍的宫婢。
那个大将自己穿上君主的黄袍,将她关在这里,来一个金屋藏娇。
李师师在札记中写到,她在这甚是想念宋徽宗,但是寄人篱下只能委曲求全,也亏得这个将军对她不错,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只是她不能离开这里。
有一次大将和她说,他马上能当上皇帝了,将会统一整个中原,到时候一定封她为皇后。在她的追问下才知道,大将发现这里真的存在仙家之地,并且找到了长生药,甚至有可以让他所向披靡的东西,足以扫荡整片蒙古国和中原王朝称帝。
再后来大将带着他的亲信走了,说是去打江山。走之前还给她喂了什么东西,据说吃了可以保她容颜不老,明媚永驻。
大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先前就听说此地外的未知区域多诡异,宫殿建造时所有偷跑的工匠都死无全尸,她也只敢在附近走动。
渐渐的,服侍她的宫婢也有了异心,有些想要逃走,也不知道她们是不是真的逃出去了,还是和那些失踪的工匠一个结局,反正离开的宫婢再也没有回来。
然而,没过多久,她发现自己身体开始出现异样,自从被喂了那个长生的药,她再也没有生病过。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她的记忆力开始衰退,每天的记忆出现偏差。有一天她醒来后,发现自己居然缺失了前三天的记忆,于是她开始用札记记下自己当天做过的事情。
除了记忆消退,这个长生药确实能带给她诸多好处,她不吃不喝也不会觉得疲惫,甚至她的头发更加乌黑光泽,皮肤脂亮如白玉,身体内异香飘出。
只不过她被困在这里无法离开,长生也没有用。
大将离开了大半年都没有回来,她开始谋划如何离开这里,她派去打探的宫婢都没有回来。
她也没有放弃,大将怕她闲了无事,准备了很多的古籍供她看,她偶尔翻到了大将在古籍里圈注说此处与灭亡的西夏国有关,当初蒙古国攻打西夏也是为了其中的某样东西。
只不过还没等她研究出什么,一日清晨她被周身的灼烧疼痛惊醒,她发现她身上居然浮现了细小的白色鳞片,从脸上开始蔓延了全身,又痒又痛,浑身好像起火了,从皮到骨灼痛不止。
正巧这时候一个宫婢端水进来服侍她梳洗,见到她满脸白鳞犹如鬼魅,宫婢吓得惊叫一声。因为怕宫婢把这件事说出去,李师师作为一个柔弱女子,居然一狠心把宫婢掐死了。
宫婢死后,她瘫坐在地上,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不受控制地咬向宫婢的脖子,等她回过神,宫婢的血已经被她吸干,只剩下一具干干瘪的尸体。
吸血之后,她身上的白色鳞片全部消失了,灼烧感也没有了,整个人又妩媚了几分,浑身舒适通透。而她逐渐也爱上了这种捕食之后仿佛重生的感觉,每过一段时间她就唤来宫婢捕食。虽然有上百个宫婢,但是根本不够她捕食,她越是吸血越是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候等她恢复意识时,脚边又多了几具尸体。
札记写到这里就没了,剩下的事情他们也能猜到,李师师最后确实长生了,还获得了惊世容貌,只不过变成了这种半人半蜥蜴的模样
宋遇青叹息,“可惜了一代美人,居然落得这么个下场。这个长生药确实能使人年华不老,只不过要变成这种鬼样子,我还是选择死了算了!”
官伯虞合上札记,严肃地说,“那是你的看法,有些人对于长生的追求几乎病态。如果只是变成李师师这样,肯定有大把的人愿意,那些古代当权者首当其冲,就是吸血而已,他们有权力财力买大量的奴仆!为了长生他们什么都做的出!
秦汉时期流行方仙道,秦始皇东游登琅琊台后有所感,先后多次派出童男童女东渡寻找不老药,前后派了上千个童男童女,当时的人口就那么多,几乎派了十分之一的孩童。更别说明朝万历年,席卷江南的登仙运动。因为追寻《冥通记》中餐霞饮景的成仙法门,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宋遇青说,“确实哦,那些皇帝得了权力,享受就至高无上的感觉,就想要能够掌握江山千秋万载!”
官伯虞捡起地上的一片白鳞,是从李师师身上掉落的,他把鳞片放在烛火边烤了烤,鳞片四周微微卷曲,边缘晶莹剔透泛着蓝色的光泽。
“不太对!”官伯虞皱起眉头,“大将喂李师师吃的恐怕不是长生药,应该是一种蛊,我们之前遇到的控制人甬的寄生虫也是一种蛊虫,进入活物体内,有延缓脏器衰老的作用。李师师吃的很可能是这种,或者是是另一种效果更好些的蛊!”
宋遇青想到寄生在人甬脑袋里虫子,吸食人的脑浆,吃的李师师这个也是相似的东西,他胃里就一阵阵犯恶心。
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谜团越团越大了,爷爷和二叔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也只有找到他们才能知道了!
宋遇青说,“那个大将带着亲信离开了这里以后,去哪里了?也没有哪段历史说有蒙古国大将成功夺权了啊?”
第63章 浮屠十二因缘
“确实没有这段历史,因为那个大将就没成功,出师未捷身先死。”官伯虞揉了揉眉心,“蒙古国历史上有一个发动兵变的将军,最后被自己的亲信背叛,全军覆没,反抗者都被活埋了。估计就是金屋藏娇李师师的大将了!”
宋遇青听完叹了口气,“这个大将走之前信誓旦旦的,也没想到自己会失败啊!还把李师师困在了这里,跟牢笼里的金丝雀一样!”
宫殿后侧还有池塘小桥,供人休憩的亭宇。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仿制的是当年江南的亭台楼阁,风景十分雅致,但也只是一个不见天日的囚牢。
宫殿侧面还有条小径,沿着小径走到底是一个不大的石室。石室正中央有一个直径十米左右的水池,水池正中心处是一座七层八角的小宝塔,塔檐下挂着黑色的八角铜铃。
而塔底基座竟然有三条胳膊粗的铁链,各自延伸到水池中。塔顶坐落着人面鹰身的雕像,但是不同之前看到的,这个雕像有九个头颅,十三只手,每个脸上表情各有不同。
宋遇青注意到,这九个头颅从左往右开始神态各异。
第一个头颅眼睛紧闭似在思考,第二个头眼睛微微张开嘴角上扬,一直到到第九个头颅时,眼睛已经彻底睁开,眼神中透着冷漠和讥笑。而最开始头颅上严肃的的神态蔓延到这时,已经全然大变。一开始上扬的嘴角,到第九个头颅时已经几乎咧到耳根处,显得十分妖异。
官伯虞看到这个小宝塔的第一眼就脱口而出,“浮屠塔!”
宋遇青问,“浮屠塔是什么?”
官伯虞给他解释,“佛教认为建立浮屠塔是一件功德的事情,佛塔浮屠在佛教中也可以当做法器使用,浮屠塔是用来积攒功德的。”
“浮屠塔在这里建立是为了功德?也是哦,这里是妖楼,说不定就是另一个困妖台!佛教不是有渡人渡妖为善的说法嘛,也许这里困着的妖兽罪孽太重,伤人无数,所以在这里建立浮屠塔积攒功德!”宋遇青说。
官伯虞转头问他,“佛教十二因缘听过吗?”
宋遇青摇摇头,他的认知世界虽在这些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努力把各种知识往脑袋里塞,最起码想达到见过听过的程度,但实际上很多事情还是不了解的,有的东西看过就忘,一如上学背书的时候。
官伯虞也猜到他不太清楚,自顾自地解释说,“佛教认为,苦、集、灭、道四者为四谛。释迦牟尼佛说,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纯苦无乐,而众生无知,反取苦为乐;归纳其类,分为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这就叫做苦谛。”
十二因缘讲的是人道中的轮回过程,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种人生状态。如果想灭去苦因苦果,达到离苦得乐,必须要以求证道果,升华人生而得达究竟。
十二因缘是指人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的“三世轮回”。这些因缘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的各个阶段,是每个人必经的生命体验,又称为三世两重因果。而浮屠塔一开始是放置高僧坐化留下舍利的,作为高僧这一世善恶诸业的记录,引导他们下一世感受这一世的生死之果。
官伯虞说,“所谓前世的因,今生的果,一切事情终有轮回判定!谁都无法逃脱这因缘法则!”
宋遇青听了半天,听得脑袋迷迷蒙蒙的,半天憋出一句话,“我好像没怎么懂?是我悟性太低了,没有佛缘吗?”
官伯虞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低头打量着地上的铁链。他忽然发现,没入水中的基台上刻着一圈梵文,而浮屠塔的底座上则是刻着太阳纹。
太阳纹中间有十二个星茫纹,九只含绶鸟分别衔着一块骨头,围绕着金乌展翅飞翔。
宋遇青认出这个太阳神鸟纹,先前遇到时在阻挡他们前进的石门上。需要用四废神杀才能确定可以开启生门的人选,然而白简宁不在这,官伯虞根本不擅长卜筮扶乩。
宋遇青似是感觉到了什么,回头看了看洞口问,“李师师不会再追上来吧?我们应该不会这么倒霉吧!”
话音刚落下没多久,洞外骤然传来一声嘶吼,接二连三的嘶吼声,引得整个洞壁晃动起来。
宋遇青侧头一看,洞外石壁上居然趴着上百只大蜥蜴,每只都有两米多长,这些蜥蜴浑身布满纯白色鳞片,为首的那只蜥蜴最大,有五米多长,背上还有人脸图案,仔细一看竟然是李师师的模样!
她倾国倾城的容貌变成了一张人皮,映在了领头蜥蜴的背部,它的身躯上挂着几条青色的薄纱,一条白色的尾巴似曾相识!
这只蜥蜴嘶吼了两声,然后一脸垂涎地盯着洞内,口水长长的一条几乎垂到地上,但似乎有所忌惮,并没有马上攻击他们,而是嘶吼着呼唤同伴,不断有蜥蜴从各处爬过来,外面聚集的蜥蜴越来越多,已经把他们的来路堵住了。
官伯虞说,“你先拖一下时间,我好像发现了这里的玄机!”说着塞给他几张符箓,就跳到水池中,翻转潜入了水底。
宋遇青“啊”了一声,都没机会拒绝。只得仰头看着洞口比他都人高的美人蜥,觉得自己肩负的拖延时间任务有些艰巨!
其他蜥蜴似乎在惧怕洞里的东西,踌躇着不敢往前,只是朝着他不停地嘶吼,张开血盆大口,嘴里是两列锋利的牙齿,还散发着一股腥臭与脂粉香混杂的怪味,隔开一段距离也熏得他脑袋发胀。
突然领头的美人蜥尾巴一甩,朝着他攻击过来,洞口比它体型还小一些,只能够一个人通过。它直接撞破了洞口的石壁边缘,朝他撕咬过来。
宋遇青一再往后退,都退到水池边了,美人蜥见张嘴咬不到他,就转身用硕大的尾巴扫向他,可惜它高估了芒种的硬度,被芒种击中被扎进了尾巴中,只是出现了一道缺口,尾巴就直接从中间断开,掉落在地上。
奇怪的是,并没有出血。
美人蜥疼得嘶吼阵阵,用头猛撞洞壁,穹顶上的碎石不断坠落。
“快来水里!”官伯虞的声音响起,从水中浮出身子。
宋遇青往后退了两步,跳到了水里,这一下水他才感知到这水简直冷得沁骨,估摸着水温在零度左右,一下子激得他浑身哆嗦,打了个冷颤。
那截断尾脱离了躯体后,仍然在地面上不停扭动,美人蜥来到断尾旁边,张口就把自己的断尾一口吞了下去。
目睹了这一切的宋遇青眼睛瞪得老大,惊讶到说不出话,怎么还能自己吃自己!他知道有个说法是,壁虎会把自己的断尾吃了补钙,两种类别都不一样!这条美人蜥吃自己尾巴是补什么?
另一边,美人蜥已经指挥着其他蜥蜴攻击进来,那些蜥蜴一股脑冲了进来,结婚熟个脑袋卡在了狭小的洞口。奈何薄薄的石壁最后还是被它们用壮硕的身躯撞开了,上百只蜥蜴将他们团团围住。
一时间,整个石室里都是蜥蜴吐舌头的嘁嘁嘁声。
第64章 崩塌的浮屠塔
果然所有的蜥蜴,包括映着李师师模样的领头美人蜥,全部在水池边三米多的地方停了下来,不敢上前。
官伯虞说,“果然是这样,这些蛊虫在惧怕水底的东西,不敢上前。所以过了这么久,它们也无法离开这片区域。”
宋遇青疑惑,“水底有什么让它们害怕的东西?你发现了什么?”
官伯虞解释,“来到这我就觉得奇怪,浮屠塔怎么会在这出现?但是我漏了一件事,建造浮屠得到功德,并不是建造的过程,而是浮屠塔下镇压的东西。”
宋遇青说,“是什么恐怖的东西?甚至连这条美人蜥也害怕?我们在这里不会影响到浮屠塔镇压效果吧?”
“放心,浮屠塔没这么脆弱!”官伯虞说,“我们按照李淳风留下的路线指示来到这里,但是他身处百年前也没有料想到,在他之后还会有人到这里,甚至对此地改建,所以去往月城这段路程就到这里就变了,是缺失的。我猜想可能这个底下本来是通往月城的唯一路径,而这个浮屠塔就跟塞子一样,挡住了前往月城的通道。既是镇压,也是保护。”
宋遇青问,“那这座浮屠塔是那位西夏大将建造的?”
“不像,建筑风格不是西夏流行的,更偏向于中原王朝,时间还要往后推点,大约是明朝时期的。”官伯虞说,“也许这些蛊虫最开始来源于李师师吞下的长生药,那些活下来的宫婢被蛊虫寄生传染,成了现在的状态。也可能某种变故导致蛊虫从月城中逃出来的。
而后来,明朝时期一位能人来到此处,发现这些美人蜥,生怕这些蛊虫逃离妖楼,于是命人建造了这座浮屠塔,最后将它们困在了这里,也可能为了保护月城,不论哪种情况,这里肯定通往月城的进出口!”
“那我们在水里暂时安全了吧?它们看起来畏惧这座浮屠塔!”宋遇青说。
官伯虞摇摇头,“月城是肯定要去的,这里也不安全,浮屠塔也保护不了我们多长时间!这些蜥蜴已经不只是单纯的蛊虫了,寄生在人身后逐渐同类吞食成了人胄。来自浮屠塔的害怕会暂时限制它们,但我们两个活生生的食物在面前,很快它们想要进食的欲望会超过恐惧,就像李师师札记里写的那样,会失去控制,被本能所引导!”
29/117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