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想要拥抱你,世间最美好的相遇,大抵就是我与你相识吧!
如果,我们真的能再次重逢该多好啊!仿佛昨日还是少年时初逢,几十年的梦一场……
时代早已几番变化,窗外雨水模糊了整个城市,突然火红的花瓣飘落在小水滩中激起层层涟漪,人来人往,万家灯火暖春风,我在此等候故人归。
罢了,梦该醒了,我们此生不可能再相遇了。
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若放手,怎奈得这半世凄凉,若不放,如何圆你信义昭彰。
--大王慷慨悲歌,使人泪下。待妾妃歌舞一回,聊以解忧如何?
--如此有劳妃子!
宋遇青看着窗外连绵的雨水,“你说,真的还会有来生吗?”
官伯虞说,“谁知道呢?兴许吧……”
第124章 入口
马上要去海市了,宋遇青一路上都很兴奋,“官伯虞!我觉得那个木心还是很有用的,感觉现在浑身通透,飘飘欲仙啊!”
旁边的官伯虞头也不抬地说,“确实有用,还让你跟个水牛一样,眼泪鼻涕全糊在我最喜欢的衣服上了。”
宋遇青瞪他,“这个又不是我能控制的,谁让你这么随便就把木心塞我嘴里了,也不先除一下杂质!”
木心本就是百年难遇,纯正的木心晶体通透,有木质清香。可这次宋遇青吃的木心并不是完全纯粹的,后来庭来的三魂融入了银杏树中,成为了半精怪的存在,而在此之前银杏树竟然机缘巧合得生出灵智。
因为木心这东西相当于唐僧肉,只要吃了好处良多,所以官伯虞没有多想就让他直接全吃了进去。哪会想到,木心中储存了庭来的汹涌的情感,瞬间把宋遇青自我的情感淹没了。
还有这自己生出灵智也是让官伯虞惊讶的,因为树龄上百年的才会有很小的概率生出灵智,但是这棵树就一百多年竟然也达到这个地步了,甚至也生出了情感。
两者的情感融合到一起把宋遇青折腾得够呛。
幸好这是没有自主意识的情感记忆,虽有些麻烦,但只要时间到了,宋遇青自己的意识就能从中苏醒。
这次事情,官伯虞也反省了一下,是自己太莽撞了,没有提前确认一下就让宋遇青吃下了木心。
宋遇青屁颠颠地凑到官伯虞身边,“我能感觉到灵力了!嘿嘿,而且感觉身体好轻巧啊!”
官伯虞看了他一眼,“只有身体轻巧这么个感觉?”
宋遇青说,“当然不止了,怎么说呢,就是感觉我的嗅觉视觉各种感觉都提升了灵敏度,灵敏度你懂吧。就是感觉以前的自己像是被闷在被子里,现在就是突然掀开被子,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那种感觉,特别的舒服!”
官伯虞伸手捏了捏他的脸,“木心还没被你完全吸收,虽然我没有吃过这个东西,但是他的好处远远不止于此。既然你能感知到灵力,那么我接下来会教你怎么使用符箓,至少在芒种修好之前能够用来防身。”
宋遇青捂着脸眼巴巴地看着他,“我们什么时候去海市蜃楼啊?”
“之前说过的,其实海市和蜃楼是两个地方,相当于大集市中的精品小铺子,我们到底是去大集市,还是去精品小铺子找凤麟,这个还要等萝卜过来。”官伯虞说。
“白骆北也去吗?”宋遇青惊讶。
“嗯,海市蜃楼本来就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对它知之者甚少。在以前交通闭塞的时候,外出捕鱼的人偶然会看到一些高大的建筑出现在空旷海平面上,有些建筑中还亮着灯火,仔细看还能发现里面隐约有人影走动。人来人往,看起来跟集市一样特别热闹。这些建筑大都跟平时见到的建筑有所出入,可以说是奇形怪状构造奇怪。”官伯虞说。
宋遇青说,“这个不就是海市蜃楼吗?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海市蜃楼吧!有时候沙漠中也能见到,沿海的人们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能在海面天边上看到漂浮的建筑。”
官伯虞说,“确实,大家都认为所有出现在海面上的建筑都是幻影,其实一部分是真实存在的海市和蜃楼。那些渔民驶船永远都接近不了那些建筑所在,明明近在眼前却不论怎么靠近都是那么远。”
宋遇青挠头,“那些渔民接近不了是因为海市蜃楼不是普通人能去的地方?我的意思说去那里需要一些凭证吧?比如门票?血脉?还是需要什么特别之处?”
官伯虞轻轻用手指敲了敲他的脑袋,“这些都不用,那些渔民能看到海市但是接近不了,是因为海市蜃楼的存在和亡者国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没有从特定的地方进去,就算你真的身处的位置是对的,但是所在的空间不对。这样解释,你能明白吗?”
宋遇青点头,“差不多理解了,那你知道怎么去吗?”
“自然是知道的,你到时候跟着我就行了。”官伯虞说,“如果运气好,我们就能进去。”
江南的雨说下就下,早起的时候还是不错的天气,没想到过了没多久已然下起雨来。
淅淅沥沥的小雨,不大,但是不撑伞也能把人淋湿,整个天都是灰蒙蒙的,空气还算清新,但是给人的感觉实在算不上好。
宋遇青撑着一把绿叶花纹的伞,他探出头感觉了一下,雨并不大,但是不撑伞又不行。
他背上还背着一个大背包,鼓鼓囊囊的塞满了东西,鉴于前几次的体验,官伯虞决定去哪里都要把所有的家伙带上,以防万一。
宋遇青本就不喜欢这种淅淅沥沥、黏黏稠稠的下雨天,还有见不到明媚阳光的天空,实在是一种让人压抑的感觉。
从刚才开始,官伯虞就黑着脸,因为他的裤腿上溅了不少泥点,原本干练的着装就因为这么几个泥点子莫名破功了。
官伯虞带着宋遇青穿梭在大街小巷,兜兜转转中穿过了几个老街道,两旁的高大树木遮挡的本就不怎么明亮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炸油条的香气。
宋遇青打了个饱嗝,今早吃了南方的咸豆腐脑,小葱小虾米酱油榨菜碎和嫩滑的豆腐脑这么一拌,再加一勺辣椒油。
吃这么些当然是不够,他们今天是要干大事的!他又在官伯虞惊讶的目光下吃了两个蛋黄肉粽,清香流油的咸蛋黄加上卤制的肉,粽叶的香气全部浸透在糯米之中。
宋遇青摸了摸自己圆鼓鼓的肚子,“吃多了有点撑。我们不是要去海市吗?不应该去坐船出海吗?”
官伯虞回头看他,“谁说海市就一定坐船的?”
宋遇青疑惑,“海市不在海上在哪里?总不可能在山沟里吧?”
官伯虞看了看时间,“我们要快点了,大门要开了,到哪里了我再给你解释吧!我们得赶紧到达麻衣一脉推衍的地点!”
按照宋遇青的想法,海市跟鬼市中的阴市一样,应该都是神魔莫测,隐藏在无人能够达到的地方,不说要画个符阵传送,至少也要做法用个烧猪供奉一下再出海吧!
海市海市,按照他的想法,海市肯定在海上啊,只是现在看来他们怎么都不像是去海上的。
因为清早菜场的小贩叫卖声,鸡鸭喧闹声就在耳边,宋遇青撑着伞穿过一个小区,引得早起的锻炼的大妈们频频转头看他们,见没什么新奇的东西,她们又继续转过身在遮阳的棚子里打太极拳。
宋遇青越发觉得奇怪,就算入口不在海上,可现在看来他们已经进入居民区,有这么多人地方竟然会有海市入口?
第125章 罗刹海市
四周的植被多了起来,放眼看去这就是个小公园,不宽的河流弯弯绕绕穿过这里。就算毛毛细雨也挡不住在公园里锻炼的人们。
官伯虞撑伞站定在河边,“应该是这里了。”
宋遇青惊讶地环视一圈,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条景观河吧!这么窄连个小船都划不了,你确定是这里?”
官伯虞没说话,撑着伞带着他沿着河边继续走了一段路,直到一段洗衣码头出现,大块的青石板这么一铺,成了一个简易的便民洗衣点。一侧还有用水泥浇注出来的锯齿状搓衣石墩,上面还有两只遗忘在这的袜子。
官伯虞回头说了句,“跟紧我。”说完就沿着台阶走了下去。
因为是条景观河,也不会很深,但是此时景观河似乎处于干涸期,河水位极低,一路上来的台阶有十多级。
宋遇青握紧伞柄紧紧跟在他身后,台阶修筑得并不整齐,可以说是东倒西歪,刚刚能够下脚,因常年的踩踏变得坑坑洼洼,踩在上面还会出现晃动的情况。
他不得不盯着脚下,以免踩空的情况出现。
等他意识到不对,再抬头时,发现周围的环境一变。四周的场景模糊起来,似乎笼罩在蒙蒙烟雨之中,他们应当还在景观河沿岸,但又有些不同。
远处的房屋确实还在,可仔细去看的时候,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的,好像一个没近视的人戴了一副深度近视的眼镜,身边所有的事物都是虚假的,让人不禁怀疑这是不是一场梦,自己也是虚假存在的。
他晃了晃脑袋,强迫自己不去看那些事物,专心盯着脚下的青石板。原本只有一小段的青石板似乎无限延长了,按照速度算来,他们早就应该走到了河底,但是此时他们就像走在迷宫之中,四周都是不真实的虚影,唯一真实的只有脚下的石板。
还没等他多纠结什么,四周突然明亮起来,宋遇青抬起头,这才发现他们站在大片的深色淤泥上面,淤泥踩上去黏糊糊的,不快速经过的话就会陷进去。
四周自然不是之前的小镇景象,宋遇青回过头看他们来时的方位,却看不到任何类似入口的建筑,不知道入口是隐藏起来了,还是本来就是透明的。
到了这里,周围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的人蓦的出现,与他们同行的人越来越多,不过大家都是安静地走着,没有什么多余的交流。
到了现在,宋遇青自然也知道他们已经正式踏上去海市之路,自然天空也不会下雨了,他把伞收了起来,只不过天空还是阴蒙蒙的,不过周围环境很明亮。
宋遇青刚想说话,就看到官伯虞转身朝他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他瞬间就蔫了,也能猜到一点,之前官伯虞有提到过,通往海市的入口不止一个,通过这个入口去往海市的不止是人,鬼魑魅魍魉各种存在都有。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咸腥味,有股挥之不去的苦涩味充斥着口鼻之中,远处能清晰看到已经到了入海口。
踩上粗糙的沙砾地面,宋遇青发现他们现在所在是湖海交界之处,地面上还有晃动尾巴的鱼虾,沙砾地面踩上去沙沙的的,富含水分的触感,应该是断流没多久的。
以刚刚他们走过来的湖泊面积看来,这种规模的湖泊还处在入海口的位置,不可能会断流啊?
不过,历史上也发生过不少这样的事情。
有记载的,水流巨大的长江也有两次断流。第一次断流是元朝至正二年的八月份,八月份应该是长江的汛期,这时候泰兴常常会发生洪涝决堤的灾难,但是这一年有所不同。在八月汛期江水大涨的时候,一夜之间竟然整条长江干涸了!
第二天当人们正低头兴致勃勃捡拾着鱼获时,突然一声巨响,响声持续不断,响声从天际而来,正是巨大的水流呼啸而来,转眼就到了眼前,千百万吨水量将没有来得及跑的人们卷入水底。
第二次的断流还是在泰兴,那天下午时分一切都和平时一样,江面的水位毫无预兆的,突然降低了数米,本应该发生在沿海的退潮却发生在这里,转瞬就干涸到了江底。跟六百年前的情景一样,没过多久,奔腾而来的江水把河道中捡鱼人们冲向下流。
宋遇青联想到这次海市开启这里出现的断流现象,按照官伯虞的说法,每一次海市入口都会在不同的地方,毫无规律可言,只能推衍有可能出现的大致范围,剩下的就是碰运气了。
至少目前看来,他们运气不错,在对的时间进入了正确的支流,只要逆流而上,就能到达传说中的海市。
那两次长江的断流会不会就是因为海市开启,而出现的暂时断流?
不过这些只是猜想,谁也不知道那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关于海市的记载并不多。
宋遇青回头看了看身后,想到等他们进入海市以后,湖水又会奔涌而下了,淹没这个隐秘的道路。难怪海市都是普通人口中传说的存在,常人怎么都不会想到道路会在幽深的湖底!
又前进了一段时间,直到宋遇青一脚踩下去觉得湿漉漉的,低头一看,沙砾地面上盖着一层浅浅的水。
岸边出现了一个老旧的木质码头,被海水泡得发黑的木板踩上去嘎吱作响,码头边木柱上面拴着不少简易的小船。
一侧官伯虞招手示意他过去,在对方的搀扶下,他坐上了晃晃悠悠的小船,木船并不大,只够两个人正对着坐,船头摆放着一盏又脏又黑的煤油灯,透过罩子能看到里面晃动的红色火苗。
等他们坐定以后,没有人驾驶的木船突然前进,把宋遇青吓了一跳。官伯虞连忙伸手按在他肩膀上,让他赶紧坐下来。
他也只是被惊了一下,看官伯虞一脸淡然的样子,他自然也不会紧张。
随着船慢慢行驶,四周的海面上升起灰蓝色的浓雾,在浓雾中煤油灯的亮光特别明显,他们四周海面上隐约透出的亮光,正是其他的小船。
官伯虞摁住他的手,在他手心里写着什么。
宋遇青痒痒的想往回缩,不过还是忍住了,等官伯虞写完“路引”两个字,他赶紧把手心在衣服上蹭了蹭,他明白路引是指那个船头的煤油灯,没有煤油灯,他们就会在茫茫大海上迷失,这里已然不是他所知道的任何一片大海了!
官伯虞又在他手心写了两个字——罗刹。
意思是这一片海域叫做罗刹海。
第126章 宝船
宋遇青站在入口码头上,地面远离水面,被粗壮的竹子搭建起来的台子隐藏在山石后面。
他也不知道现在到哪了,看这个情形应当是到了海市!
按照他的想法,罗刹海市大概是位于海底吧?可是现在他仰视旁边的几十米高的太湖石,经过水的冲刷显得光滑圆润,有不少孔洞,上面长了不少奇异的植被,仍旧看起来光秃秃的,绿油油的藻类垂落得到处都是。
这处海市在他看来就是一处海上的孤岛,没有沙滩,四周都是峭壁,植被也少的可怜,山石上面覆盖了不少绿色藓类,沿着竹制的小道通往里面。
59/117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