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啥呢,赶紧给清哥儿包一个啊,别剥瓜子了,你看于老弟多会来事。”
曹阳委屈的铺好菜叶,他不傻,他早就给清哥儿拌了一点饭,只用了鸡蛋酱。
只是没像于丁一这样放这么多的东西,他才知道这些东西都能包饭里,刚才还以为是菜呢。
曹阳默默地把什么也没放的先吃了,一会儿再给清哥儿包一个好的。
谁知道就让房鸿运埋汰了,房鸿运还以为谁都跟他一样傻呢,他早就给清哥儿准备了,房鸿运还得跟别人学,怪不得饭包包的那么丑。
曹阳一边默默埋汰他,一边用心给清哥儿准备饭包,包的那叫一个仔细。
呈哥儿三人坐下就有包好的大饭包吃,于丁一包的最好,怎么动都不会漏,曹阳的差一点,但是也能用手拿着吃,房鸿运的简直惨不忍睹,云秀不得不用盆接着吃。
但是看云秀吃的那么满足,也知道,这饭包不看样子,只在是谁包的。
整整一大盆的饭都没剩下多少了,可见这个大饭包有多受欢迎,锅里的米锅巴于丁一拿了下来,掰成小块儿,撒上调料,这就是小零食嘛。
吃完,五个人都在炕上唠嗑,于丁一端着一壶水和米锅巴进来放在炕桌上,搂过呈哥儿加入闲聊。
呈哥儿有点愁眉苦脸的,清哥儿也有点愁态,于丁一拿一片锅巴喂给呈哥儿,不解的问:“我就出去这一会儿,谁欺负我们呈哥儿了?”
清哥儿苦兮兮对着云秀说:“不是吃一点就行吗?这些是不是有点多?”
呈哥儿一样的可怜巴巴,于丁一顺着他的视线看向炕尾,房鸿运拿了整整两大包中药,全是呈哥儿的,至少吃七天,现在的还剩一半呢,怪不得难受成这样。
清哥儿的则是一些蒸一蒸就能吃的,但是一看就不好吃,呈哥儿的好歹是水,还能捏着鼻子咽。
清哥儿还得嚼,胜在量少,不用吃很久。两个人都挺惨,这种生无可恋的样子,云秀狠狠地笑话他俩。
“真是一点苦的都吃不了,以后有孩子,吃的药还多着呢。”
云秀自已就每天都吃,每天一碗汤药,这给俩小哥儿愁的。
听见孩子呈哥儿用眼睛瞄于丁一,视线游移着,慢腾腾的把自已脸惹红。
不由自主的想起云秀给的小东西,喉结滚了滚,羞的要冒烟了,回头把脸埋在于丁一的怀里。
“撒什么娇,撒娇也要吃。”于丁一一边环抱住自已的小哥儿,一边不近人情的拒绝道。
第62章 回家
吵吵闹闹大半天,天都黑了,才想起来要回家,于丁一把大米装在了两个布袋子上,让两家带走。
一家一袋,够吃个几顿的,几人经常互相拿东西,这种虚头巴脑的客套话说了影响感情,拿着就走了。
把人送走以后,呈哥儿在屋里看清哥儿和嫂子带来的东西,清哥儿拿的是小被面和好几对手绢,手绢的布料很不错。
一看就不是四叔能给的,八成曹阳给的压箱底的好东西,上面绣着精致的刺绣。
村里人会刺绣的不多,但是清哥儿就会,全是自已学的,以前在村里还能卖点钱,买过几块糖两个人分。
呈哥儿拿着手绢问旁边的于丁一说:“你看,清哥儿手多巧,他从小就能琢磨这个,还能换钱呢。”
他把几张小手绢翻来覆去的看,目光忽然放远了,想到了小时候的事,
说:“我四婶都不知道清哥儿的手艺,怕被她发现,都是我去卖的,我爹还以为是我绣的,买了不少布块给我练手。”
“我手笨,根本绣不出样子,把自已手指头扎了好几个洞。”
呈哥儿边说边乐,于丁一拿过呈哥儿手,白白嫩嫩的,比他的大手小了好几圈,他低头亲呈哥儿的小手,然后拿过他手里的手绢,确实是很细密的针脚。
呈哥儿松开手绢,又去拿云秀嫂子拿来的小木匣,有精巧的小机关,能装点细软,里面云秀放了几本书。
呈哥儿不认识,拿给于丁一看,是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启蒙书,甚至还有四书五经,木匣子装的满满的。
书可是好东西,好好保存着不会坏的,云秀给的还是些都是很有用的书。
她知道于丁一识字,这些书跨度很大,可能是给孩子准备的,现在大环境没有明显的重农抑商,但是读书人的好处,农家人可是明白的多。
就单单是免税,免役,就让呈哥儿馋了很久。而且还能买奴隶帮忙干活,还有朝廷的补贴,好处太多了,即使考不来功名,就是能识字那也够让人羡慕了。
于丁一是识字的,但是简化过的汉字和繁体有很大区别,他也得仔细认认,随手拿起一本书看的很认真,字体很娟秀,估计是云秀嫂子自已誊抄的。
呈哥儿看着于丁一认真的样子,拖着小毯子就钻进了他的怀里,左右滚来滚去,于丁一放下书,把木匣子重新收拾好,放在旁边的桌子上,避免受潮。
转身就把呈哥儿整个儿人单手带进了怀里,今天搬家虽然没什么收拾的,但是来了不少人,一直热热闹闹的。
现在才是真正安静下来了,于丁一的胳膊肌肉很硬,但是没有很大的块头,要不是不露出来,还会显得整个儿人有点瘦削。
呈哥儿靠着他,在暖烘烘的新房子里休息,享受逃难以来,难得的只有两个人的安静。
-------------------------------------
与此同时,曹阳也正揽着清哥儿回家,因为还没有分家,家里什么活都是一起干的。
但是村里秋收就不算在内,只要给公婆上交一点就可以,剩下的都是自已小家的同样,自已娘家送来的东西也不算在内,都是可以留在自已小家的。
上次呈哥儿送的糖和这回的大米,都不多,只要给公公婆婆送去一点就行,剩下就就是小两口自已的。
家里做饭就是自已媳妇夫郎换着做,曹阳虽然不会做什么,但是也会在清哥儿身边守着,帮忙烧个火,劈个柴。
今天是二嫂做饭,正在院子里洗碗呢,看见曹阳和清哥儿回来,眼睛就一直盯着清哥儿手里的布袋子。
上次清哥儿让她好个没脸,汉子不在场,就只有婆媳的时候,婆婆总是跟她念叨着没有油水,怕是还在惦记着那点破野菜。
清哥儿他爹娘来打多少回秋风,虽然没给什么东西,清哥儿也赶紧表明立场。
但是那婆婆心里也不能全然没有介意,私下说话时对清哥儿也多有不满,就送来一点东西,婆婆的口风立马就变了,呸,势利。
清哥儿的表哥儿嫁得好,听说今天搬新家,整个村里独一份儿。
虽然只是个木屋子,但是也没谁家说盖就盖,能住在自已家,不和别人混住,多大的福气啊,清哥儿今天老早就没影了,也是吃完午饭快晚上了才回来。
二嫂见人回来就赶紧搭话说 :“清哥儿回来了,你表哥儿家房子咋样啊,这可是村里第一个新房子啊。”
清哥儿刚跨进院门就听见嫂子问话,表情有点尴尬,本来关系就不太好,也就保持着表面的关系,这今天有点太热情了,清哥儿真是无所适从。
勉强着回话道 :“匆匆忙忙盖好的,和咱们住的差不多,反正好歹是新房子,只有自已家里人住”
这话有点违心,呈哥儿家的房子好的不得了啊,暖和还整洁,一样的地,人家就没有灰尘。
窗户纸都是透亮的,用木棍支住,正好对着地和大山,好的不得了,屋里的大木箱和大桌椅,才有点家的样子,自已这一大家子人还用着小矮桌呢。
但是房子好不好,自已知道就行,二嫂子看不得他好,这不,一听见不好,她就舒心了。
呈哥儿第一个有房子还修的太好,肯定有人嫉妒不乐意,特别还是清哥儿的亲戚,要是太好,他嫂子得难受死。
嫂子也不缠着问呈哥儿家的房子,开始问起手里的布袋子了,眼睛紧紧的盯着,恨不得看到袋子里去,笑着问:
“你走的太早了,不然我还说给你拿点东西给你表哥儿带去呢,好歹也是亲戚。”
“你去这一趟,拿回不少好东西吧,你表哥儿啥都想着你,于丁一走南闯北的得有不少好东西吧。”
“我听说上回呈哥儿还赢了一块腊肉呢,是榆树村村长压箱底的宝贝,挺大一块呢。”
二嫂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大概的大小,
“呈哥儿没给你分一块儿啊?”
第63章 冲突
清哥儿看着她眼睛里的贪婪,不想和她接着纠缠下去了,直言道:
“那腊肉多金贵啊,我表哥儿也不过有一小块儿,哪有你比划的那么大。再说就算有,腊肉那么金贵,我还能要不成,嫂子,不说了,我先回屋了啊。”
说完就走,曹阳紧跟着也回屋了,二嫂看着清哥儿的背影还想说点什么,不耐烦的摆摆手。
估计盖个房子呈哥儿也没什么好东西了,就算有,还能给一个表兄弟吗?这么想她心里就舒服了不少。
全家人都住在一个屋里,只有自已的箱子是自已的,现在屋里正好没人,家里人多,两个屋子才住下。
清哥儿赶紧把东西放进木箱子里,里面除了大半袋子的白米,还有两根油汪汪的香肠和四五个咸鸭蛋。
这些肠不用蒸就可以吃,咸鸭蛋也是煮好的,不用开火,不然开火了让别人看见还得给别人分点。
哪怕大人不要,几个小侄子侄女还能不给,自已一个大人还能跟孩子抢吃的,到时候什么都不剩了。
曹阳和清哥儿中午都吃的饱饱了,把东西藏在箱子里,拿出两个鸭蛋和半截肠准备一会儿给老人送去。
剩下的就都是自已的,清哥儿家的房子每个房间都很小,但是房间有三个,最小的那间就只有公公和婆婆。
剩下的两间几口人分,所以这些媳妇到底给老两口拿了什么,彼此都是不知道的,清哥儿拿着鸭蛋和肠就给老人送去。
婆婆的态度看着这些东西好了不少,看见清哥儿手里送来的东西更是笑个不停,这好东西是多少年都没见过,没吃过了,油汪汪的香死个人。
清哥儿本来以为这次表哥儿送来的东西就告一段落了,但是晚上就吵起来了。
大嫂家的儿子是个小子和两个姑娘,二嫂家只有哥儿和一个小子,整个小辈里只有老大家的儿子,婆婆最喜欢。
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平日里就对大孙子喜爱非常,平时都会私下补贴两个孙子,两个孙子都有份,只有丫头难受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这回婆婆只有半根肠,昨天两个儿老人吃了点尝尝味,根本不剩下什么了。
分给两个儿孙子一人也就一口罢了,院子里正是大孙子在玩,就悄悄把人叫进屋里去,老二家的小子不在,只有丫头在,一看就知道分好吃的去了。
自已的哥哥没份儿怎么行,就去把哥哥拉过来在院子里等着,屋里的大孙子吃了一口,眼睛都亮了,缠着奶奶的胳膊撒娇,嘴巴甜的不行,还要吃。
他奶奶见状又分了一块儿出来,吃完还想吃,缠着奶奶非要吃,就差打滚了。
本来老人就疼孙子,隔辈亲,看见孩子馋成这样,一句拒绝的话都说不出口,反正小孙子也没在,就也给了大孙子,谁知道这小子没吃拿了出去。
正好被守在外面的两个孩子看个正着,深红的颜色油汪汪的一看就是好东西,竟然直接都打起来了。
大孙子年纪大,小孙子两个人,一时半会儿分不出胜负,打的是热火朝天,几个孩子都挂了彩,最后两个小的也是什么也没有捞到,被大孙子一口吃了。
这下小孙子可是受不了了,没受过这种委屈,从来都是被奶奶,亲娘疼着的,这回搞成这样,哭的根本停不下来,满地打滚。
刚打起来的时候大人就听见了,没太当回事,孩子多打架也不怪。但是这样哭的撕心裂肺的可把人吓到了。
二嫂听见宝贝儿子的哭声赶紧出来,看见两个娃都被打成这样,登时就怒了,推了一下大嫂家的孩子,摔了一个屁墩儿,又赶紧把自已家的两个娃搂着,心疼的不行。
摔倒的孩子也被吓到了,扯着嗓子哭,可是把满院子的人都哭出来了,清哥儿和曹阳也出来看看什么情况。
大嫂和二嫂吵得正厉害,几个孩子也哭着帮腔。大哥二哥不说话,就稍微拦着点自已的媳妇,大嫂骂二嫂:“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挺大个人和孩子一般见识。”
二嫂骂:“你家老大都多大了,不知道让着点弟弟妹妹啊,把两个孩子都打成啥样了,还吃独食,呸。”
大嫂:“那是娘愿意给的,怎么不给你儿子呢。”
后来的骂的就越来越难听,婆婆赶紧出来打圆场,眼看着怒火已经转移到自已的身上了,不说不行了,赶紧拦住他们,说:
“一家人有什么吵吵的,不嫌丢人呐。”
紧着说好话,平息两个儿媳的怒火,解释自已没有偏心。
“清哥儿表哥儿拿的东西本来就少,不够分,我就想着老大家分一点香肠,老二家分一点咸鸭蛋,都是好东西,怎么闹成这样。”
婆婆赶紧把咸鸭蛋塞进老二媳妇的手里,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两人安抚好,婆婆把两人送进屋子里。
叹了一口气,给孙子点吃的,没了香肠还赔了个鸭蛋,孙子也打起来了,儿媳也闹别扭了,真是愁啊。
清哥儿在一旁看的眼睛都大了,虽然知道现在日子不好过,没想到因为半根香肠能闹成这样。
主要这也不是香肠的祸啊,还是婆婆一碗水没有端平,眼里就只有儿子孙子,二嫂本来就不是能受委屈的人。
曹阳赶紧拉着自已的夫郎回屋,还好自已没有孩子,屋里的气氛是一样的低,二嫂和大嫂之前关系还不错,比清哥儿亲。
这回直接闹僵了,大嫂带着孩子跑这屋来里,之前只有大嫂的女儿在这屋,因为这屋不见阳光,还潮。
在炕边,大嫂正抱着自已的儿子生气,看见清哥儿就拉着他说老二媳妇的不好,想要迅速统一战线。
清哥儿可不是傻子,她俩之前抱团欺负自已,现在闹僵了,就想拉拢自已,不可能。
乖巧的当旁观者,听大嫂说二嫂坏话,一直说到天黑,才拉着儿子走了。
嫌弃这屋潮,小,没阳光,最后还是回大屋子了。
第64章 新婚
烛光摇晃,昏黄的光线照在相拥的两人身上,整个屋子都是暖烘烘的,被圈在手臂中间的呈哥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27/66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