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被偷走金手指的炮灰攻重生了(穿越重生)——八爷党

时间:2024-02-06 15:22:33  作者:八爷党
  孙擎发现的时候,整幅画心已经被墨水污了大半,他将画拿到书画研究所,本打算工作之余自己修复一下,正好碰上秦院长带顾九阙过来。索性就把这幅仿作的修复工作交给顾九阙。顺便考验一下顾九阙的眼力和修复技艺。
  至于为什么用自己的仿作而不是随便找一副没被修复过的古画过来,当然是怕顾九阙技艺不精,在修复过程中出现什么纰漏。如果让顾九阙直接上手修复古画,一旦修坏了就很难再补救,到时候不仅古画受损,顾九阙本人也要面临巨额赔偿。用孙擎自己的画作当考核工具就不一样了。就算顾九阙真的修坏了,他也不会计较。大不了他自己再画一副。
  只是孙擎向来面冷心热,就算好心替顾九阙着想,也不会在众人面前说出来。他一言不发地将污损的《古木寒鸦图》仿作交给顾九阙,顺便给顾九阙介绍了一下各种修复工具和修复材料的收纳地点。
  顾九阙温声道谢,将污损的《古木寒鸦图》平整的放在裱台上。
  作为一个从小就生长在文物修复世家,并且被家里长辈寄予厚望的技艺传承人,在顾爷爷和顾奶奶的悉心栽培下,顾九阙不仅学会了很多修复技艺,同样品鉴过无数古董真迹,其中就包括真正的《古木寒鸦图》。
  这幅画是明代宫廷画家周文靖的传世之作。他的作品向来以用笔细密遒劲,墨色苍润浑厚,构图新颖有致著称于世。【注1】
  顾九阙自己也临摹过很多碑帖画作,其中就包括《古木寒鸦图》。这同样是一名书画修复师的必备功课之一。不懂鉴赏,则难辨真伪;不会书法绘画,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就没有办法更好的完成全色、接笔等工作。一名技艺精湛的书画修复师,不仅要对各个朝代的书法和绘画,以及各派各家的不同风格特点如数家珍,其自身也必然是一位精通书法绘画的大家。
  所以顾九阙一眼就看出眼前这幅《古木寒鸦图》并非是原作,而是一副仿作。毕竟用笔、构图和意境都可以模仿,但是纸张和墨锭的制作时间是骗不了人的。
  顾九阙赞了一句“栩栩如生”,便开始着手进行画作修复前的准备了。
  先是问人要了热水壶和脸盆,紧接着,又从笔架上选了一支排笔。直接将排笔悬空放在画心上空,将热水壶里的热水直接倾倒在排笔上。
  看到顾九阙如此大开大合的动作,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他们做文物修复的当然见过开水洗画。可是却没见过这么年轻的修复师敢用这么豪放的手法洗画。
  贡献了自己得意画作(被污版本)的孙擎当即捏了一把冷汗,越发庆幸自己没给顾九阙找真正的古画来修复。
  没什么见识的实习修复师们更是惊讶的叫出声来。又在第一时间捂住了嘴巴,生怕自己的惊呼声打扰了顾九阙的操作。
  ——他们在书画研究所实习这么久,还真没看过哪位老师敢这么豪横的!他们书画研究所里的有一个算一个,谁修复古画的时候不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啊!生怕一个不小心弄坏了古画。这位相貌出奇俊美的小同学还真是艺高人胆大!
  没错,这会儿大家都看出来顾九阙不是鲁莽粗暴,而是艺高人胆大了。随着他的反复清洗,原本被墨水污了一大片画心的《古木寒鸦图》已经被洗去了那一大片墨渍,渐渐显露出原本的形貌。
  顾九阙顺手拿起早就准备好的白毛巾,将毛巾卷成卷在画心上滚动,一点点吸干画心上多余的水分。
  随着顾九阙大开大合的操作,众人惊讶的发现,原本被墨迹晕染了一片的《古木寒鸦图》竟然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如果不是他们亲眼看到了这幅画之前的模样,谁都不敢想象这幅画是在短短数分钟的时间内清洗干净的。
  “这也太快了吧!”
  众人情不自禁的感叹。要知道文物修复一直都是一个磨时间又磨心态的技术活。一幅画的修复时间通常需要一个月到半年不等,碰到一些破损严重且价值连城的画作,修复时间拉到三五年也是常有的事情。
  可是现在,在顾九阙大开大合又妙到巅毫的操作下,他竟然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清洗画心的步骤。接下来的揭裱也是一气呵成。熟练的仿佛他已经进行过成千上万次的操作,所有步骤都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可是这又怎么可能呢?
  秦院长说顾九阙今年才十八岁,就算他打娘胎里就开始学习书画修复,按照一幅画的修复时间一个月来计算,成千上万遍的操作也需要至少成千上万幅作品,和至少八十三年的练习时间。
  且不说顾家有没有资本搜集到成千上万幅画作供顾九阙练习修复技巧,就算顾家有这个钱支持顾九阙,他哪来那么多时间呢!
  难道顾九阙真的是一学就会的修复天才?可就算他是修复天才,一个人的天赋和他的技术熟练度也是两码事。顾九阙现在的表现,甚至比书画研究所里经验最丰富的老修复师还炉火纯青,这就有点夸张了吧?
  众人并不知道,早在顾九阙重生之前,他就已经拥有二十几年的修复经验了。重生之后,顾九阙在玉璇玑的帮助下,更是将每一件古董的修复次数提高到一万遍。
  一万遍是什么概念?
  按照一副书画修复时间一个月来计算,需要830年才能完成一万遍的修复次数。而经过顾九阙的反复研究和验证,在玉璇玑的帮助下,他修复一幅字画的现实时间是一秒钟,一万遍就是两小时四十七分钟。
  也就是说,即便是有了玉璇玑的帮助,顾九阙也需要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将一幅古画修复一万遍的任务。
  然而将一幅字画修复一万遍的难点又何止是时间的问题。即便玉璇玑能够帮助顾九阙把修复字画的现实时间压缩成一秒一次,可是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在玉璇玑的帮助下,修复一遍字画要耗费的现实时间固然只需要一秒,可是在玉璇玑的重置过程中,顾九阙要消耗的精力可不只是一秒钟。
  他需要切切实实地完成一遍又一遍的修复,在此期间还要保持全神贯注的状态,一口气都不停地连续修复一万遍,才能把修复时间压缩到2个小时47分钟。
  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做到不吃不喝,全神贯注地将一件枯燥的工作反复重复一万遍呢?
  人生中的诱惑那么多,很多人连每天持续学习八个小时都做不到,更遑论是高强度且高度集中的反复从事一件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积极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在下一次的重复过程中加以改进。而不是麻木机械的重复一万遍。
  大概也就只有家破人亡孑然一身,把全部精力和执念都投入到提升修复技艺的顾九阙才能做到。
  因为他上辈子就是这么做的。如同孤魂野鬼般被束缚在被烧成一片废墟的顾家老宅里,背负着害死家人的愧疚和丑陋残缺的躯体,唯一的执念只有早日修复顾家大宅和重建博古斋。
  风霜雨雪不能阻止他,病魔疼痛不能阻止他,飞逝的时光和纷扰的原著剧情同样不能阻止他。他仿佛游离在整个世界之外,生命中仅剩的意义只有那些破碎的古董文物。
  在一座残破的老宅子里,一个残废的人守着他搜集来的破铜烂铁昏昏度日。他将它们一一补全,抹去岁月沉淀在它们身上的尘埃和伤害,让它们重新焕发出光彩。那一瞬间,就仿佛他暗无天日的生命里也多了那么一点点光亮。
  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煎了十年人寿。【注2】
  所以在得到玉璇玑后,顾九阙才能轻描淡写地完成那动辄一万遍的修复任务,一点点开启玉璇玑的其他异能。
  也只有煎了十年人寿的顾九阙,才能静下心来,不动声色地完成一个又一个万遍任务。
  看到顾九阙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又完成了揭裱工作,已经开始选择跟画心质地相同的竹料连四纸进行补全了。众人不免又倒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这才过去一个小时不到啊!
  这位大神在修复画作的时候是开了快进键吗?他们怎么都没注意到哇!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有人喃喃自语。
  别人进行揭裱步骤的时候,恨不得用镊子,用柔软的指腹一点点将整张覆背纸和命纸搓下来,最快的时候也要一天,慢的时候甚至耗时一个礼拜乃至半个月的情况都有。
  可是顾九阙呢?这位大神是怎么干的?
  他直接上手揭啊!关键是那些覆背纸和命纸是真听话呀!大神一揭就乖乖的下来了。凭什么他们平时揭裱的时候,它们就跟画心纸黏的那么紧,一不高兴还要连着画心纸一起被搓下来啊!
  难道揭裱也要看脸的吗!
  一群手残的实习修复师们咬着嘴唇在内心流面条泪。经验丰富的老修复师们也跟着啧啧称叹。顾九阙的操作实在是太漂亮了。大开大合之余竟然还能兼顾细微的操作。他们特地观察过顾九阙揭裱后的画心纸,竟然一点破损都没有,整张纸的薄厚程度甚至也非常均匀。也就是说,顾九阙的揭裱过程一点都没有伤害到画心纸。
  这虽然是古画修复揭裱过程的基本要求吧!但是顾九阙的动作这么快,还能兼顾这一点,绝对可以证明他的修复技巧不是一般的高超。
  至少在座的大多数修复师们都自愧弗如。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看了秦院长一眼,又看了看站在旁边矜持微笑的顾爷爷和顾奶奶,忍不住感叹一句:“顾家,后继有人啊!”
  怎么这些修复天才都喜欢扎堆往顾家投胎?关键是青出于蓝还胜于蓝,真是让他们羡慕的眼睛都要红了。
  兀自感叹时,顾九阙已经选好了用来衬边和托画的纸张,开始打浆糊了。
  众人看着顾九阙打浆糊的操作,眼睛又是一亮。
  之前还在感叹顾家后继有人的老教授实在忍不住了,凑到顾爷爷和顾奶奶身边,小声问道:“你跟我老实交代,这孩子究竟练了多少年?”
  “不算长,”顾爷爷矜持地摆了摆手,随口说道:“也就十五六年吧!”
  老教授:“……”
  老教授在心底暗骂一声。顾九阙今年也才十八岁,居然有十五六年的修复经验。岂不是说他从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练习字画修复了。
  老教授深吸一口气:“你们家孩子可真听话。”
  他那孙子三岁的时候只会撕他的画玩。什么揭裱补全打浆糊,倒是会把他好不容易打好的浆糊全都扣进饭锅里,还美其名曰请他们吃糊糊!
  真是人比人不能比啊!
  老教授一个没忍住,又看了一眼顾九阙,问顾爷爷和顾奶奶:“你家孙子还缺爷爷不?”
  顾爷爷和顾奶奶:“……”
 
 
第34章 
  老教授见才心喜,说要给顾九阙当爷爷只是开玩笑,但他确实动了收顾九阙当学生的心思。
  “我记得小阙报考了京州大学的文物保护技术吧?”老教授兀自盘算着,怎么把这个天资卓绝的故交之后划拉到自己门下。他都这么大把年纪了,收个关门弟子不过分吧。更何况他与顾八刀夫妇的交情如此深厚。他们把孙子交给他,应该也会放心。
  顾爷爷一脸矜持地摆摆手:“师徒之间也是需要缘分的。拜不拜入你的名下,那得看小阙自己的想法。毕竟想收他当关门弟子的老家伙实在是太多啦。就前段时间,我们家西厢房不是被人一把火烧了吗?好些人听到消息,都去我家拜访了。当时就看到我们家小阙领着文管局的古建筑修复师勘验我们家那老宅子。还看到了小阙给客人装裱的一副杨枝观音画像……”
  顾爷爷说到这里,话锋一转,止不住嘚瑟道:“不是我说,那副杨枝观音的修复工作可比这张《古木寒鸦图》的仿作困难多了。可你猜怎么着?那帮人愣是没在那张杨枝观音画像上找出一丁点接笔修复的痕迹。还以为人家就是上门来求装裱的。”
  “后来得知那幅画从头到尾都是我孙子亲手修复的,那可是结结实实地吓了一大跳。不是我吹,当时就把那一串老家伙全给震住了!最近一段时间恨不得长在我家!这个说要保我孙子硕博连读,那个说要带我孙子进实验室,还有直接许诺要推荐我孙子参加大型古建筑修复项目的……哎呦喂,条件太多,根本看不过来。”顾爷爷摆摆手,一副不堪其扰的模样。
  老教授闻言呵呵。
  顾爷爷顿了顿,颇为睥睨地看了老教授一眼,嘴里阴阳怪气道:“有些人平时不登门,有事了才想拉关系。晚喽~”
  老教授实在看不得顾八刀这么嘚瑟的模样,酸溜溜地哼了一声:“你得意个什么劲儿。也就是有个好孙子罢了。你以为他们频繁登门,是冲着你这张老脸去的?”
  顾爷爷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很是张扬地说道:“可不就是因为我有一个好孙子嘛!我也没说不承认呀!咱有的是自知之明。你那是什么嘴脸?难道你没有一个好孙子?不会吧?我记得你孙子今年都二十多了,难道没能继承你的衣钵?”
  老教授忍无可忍,气的用手指连连点向顾八刀:“小人得志!纯粹是小人得志!”
  顾爷爷嘿嘿一笑,一脸得意地看向顾九阙。
  顾九阙已经给画心粘上了一层托纸,开始做书画修复中最重要的全色接笔了。
  孙擎在画这幅画的时候,为了更加接近古意,用的就是陈年旧墨。顾九阙虽然没能找到孙擎用的墨,但也根据画作调好了相应的墨色。接下来就是选用合适的毛笔给画心接笔了。
  所谓的接笔,就是将画心处明显有折痕、断裂或者残缺的地方重新补全。这个步骤要求修复者对于画作原作者的绘画风格和用笔习惯,甚至是画作创作的年代背景等信息必须做到绝对掌控。要按照画作原有的意境接笔,原作者用浓墨挥毫的地方也需要用浓墨接笔,原作者用淡墨勾勒的地方也要用淡墨轻描。要做到起笔有锋,转笔有波,一气呵成,切记勾勾抹抹描描补补,或者按照自己的臆想随意发挥,非但不能接续原作的意境,反而狗尾续貂画蛇添足。
  众人惊讶地发现,一直行云流水仿佛在身上按了快进键的顾九阙终于在接笔这个步骤放慢了速度。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在接笔的时候,顾九阙一直面无表情的俊美面容上流露出了一丝丝的犹豫。
  他犹豫什么呢?
  一群人纳闷地脑袋直冒问号,却又不敢出声惊扰了顾九阙。自然也就不知道,顾九阙犹豫的是他在接笔的时候究竟要顺着原作者周文靖的绘画风格接笔,还是顺着仿作作者孙擎的绘画风格接笔。
  沉吟片刻,工作态度十分严谨的顾九阙最终还是选择就画论画。于是他补好的这幅《古木寒鸦图》仿作,即便是孙擎亲自上来鉴别,竟然也没辨别出顾九阙的补笔和自己的笔锋究竟有何处不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