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尘瘪了瘪嘴,小声嘟囔起来:“我的好运气,我说给谁就给谁。”
说罢,他又顿了顿,抬起头看着李介丘,继续劝道:“戴着嘛。你老待在医馆,那儿病气重,好运气能帮你驱散病邪!就算有生病的病人、也不会传染给你的!”
他瞪圆了眼睛说得可认真了,一双水澈澄亮的眼睛仿佛一汪碧潭,透亮透亮的,一眼就能望到底。
李介丘看得心动,俯身而下吻了那张唇。
浅尝辄止后,叶小尘把人推开了,捂了捂发红的嘴唇轻轻瞪他,别扭地说道:“别闹、忙正事呢。”
李介丘浅浅笑着没再说话,就安安静静坐在一旁看他编手绳。可李介丘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劲了,这绳子是红色的,很鲜艳的正红色。他要是没记错这本来是叶小尘买给杏花的红头绳,不过后来小姑娘的头花发饰越来越多,这截红绳压根没用过。
李介丘:“嗯……夫郎呀,咱商量一下,给换个黑绳呗。”
第319章 假装有标题
“嗯……夫郎呀,咱商量一下,给换个黑绳呗。”
瞧瞧,还挑上了。
李介丘刚说出这句话,叶小尘几乎没有犹豫,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道:“不行!红色的、更吉利喜庆!”
李介丘:“……”
李大夫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亲眼看着他的亲亲夫郎动作利落地继续编着那条手绳。
叶小尘后知后觉地抬起头,认真地问道:“你不喜欢红色吗?”
他语言缓慢,眸色是一如既往的水亮和温柔,似三月春光。
李介丘看得愣了一瞬,随即答道:“喜欢的,你做什么我都喜欢。我日日都戴着。”
叶小尘听得抿嘴笑,嘴角的笑意越扩越大。他又将编了一半的手绳扯了出来,继续柔声说道:“手伸出来。”
李介丘听话地伸出自己的左手,垂眸看着叶小尘认真扯着手绳试探手围的长度,大概估计了长短就继续编了起来。他又说:“都是杨禾哥教我的,好久没有编过了、不太好看。”
李介丘又挨了过去,伸手环住叶小尘的腰,温声说道:“好看的。”
正说着,那只手绳就编好了,叶小尘用小剪子剪断剩余的红绳,献宝似的抓在手里扬了扬,认真说道:“快看!做好了!快来戴上!”
李介丘听话地伸出手,看着叶小尘将铜钱手绳戴在自己的手腕上,他动作认真,眼神专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做什么重要的事情。
叶小尘将活扣扣上,握住李介丘的手看了又看,手腕瘦削有力,鲜红的手绳衬得皮肤越发白净,他笑眯眯地盯着,“真好看!”
李介丘笑着揉他的脸,又握住叶小尘的手,贴上去吻过他的指尖,“夫郎的手可真巧,是天上的小织男?”
这话可就抬举了,那只是一条中规中矩的手绳,叶小尘想要挽两个花扣都不记得该怎么打,不过李介丘是男人,一条中规中矩没有过多花样的手绳反倒更适合他。只是李介丘这话可听得叶小尘耳红,他的手艺本来就很一般,这又有些手生,编得更是马马虎虎,他说好看不过是因为这手绳是戴在李介丘腕上罢了。
叶小尘没好气的回答道:“什么织男?天上只有织女,没有织男。而且……也就一般吧。”
李介丘只说:“我说好看就好看。”
叶小尘觉得,是爱情蒙蔽了他的双眼。
夫夫俩正说笑着,小满突然跑到了门口,把房门拍得啪啪响,“小爹!你和阿爹躲在屋子里做什么呀!快出来和小满一起玩呀!”
小豆丁被忽视了,在屋外不满地叫嚷起来,叶小尘和李介丘相视一笑,手牵手出了房门。小娃娃一门心思都在玩耍上,见房门被打开就拉着叶小尘嚷着要去玩秋千,完全没有注意到李介丘手腕上的铜钱手绳。倒是院子里的其他几个大人看见了,陈婶和陈叔瞧见后还悄悄笑了两下,什么都明白了。
阿南是个脑子空空的,他一看,诶,好看啊,忙喊道:“小葵!你也可以用你的铜钱编条手绳啊!这还挺好看的!”
坐在竹椅正缝衣裳的陈葵:“……”
可真是好主意,他和东家的相公戴着一样的铜钱手绳,这主意可别提多绝了。
向来冒星星的眼睛难得白了阿南一眼,小声说道:“我用它打了络子,已经挂在我屋里了。”
阿南有些迟钝地摸了摸后脑勺,对着哥哥小声问道:“他刚刚是不是翻白眼了?”
阿北:“……”
阿北也白他,“大过年的,别犯蠢。”
倒是杏花听得点头,跟着说了起来,“这法子好,我也用它打条络子挂在我床上!”
小葵听着连连点头,抱着手里的衣裳坐过去和叶杏花聊起了该怎么打络子。
别看叶杏花年纪小,可她也手巧,又有杨禾在一旁教她,精细的刺绣她学得不快,但打络子就很熟练。什么桃花络子、回笼络子,她可会不少呢!连杨禾都夸她有天赋。小葵和她聊了一会儿,不出意外地又两眼发光盯着看,眸里闪着星子,比昨夜的烟花还亮。
再说起杨禾那一头,他牵着羌原回了自己住的小院子,路上也遇到不少村民,挨个同他们介绍了羌原和自己的关系。那些个村民虽觉得惊讶,但还是高高兴兴地祝贺了。
走到没人的地方,杨禾才攥着羌原的手开始絮絮叨叨:“以后不要和别人说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
羌原点头,认错态度很良好,“我错了,我以后不说了。”
杨禾点点头,想了想又好奇地问道,“你真杀过人啊?”
“捉贼的时候,有些贼匪会搏命反抗,那时候下手没个轻重就会打死几个。”羌原老实回答,他说到最后又沉默了片刻,补充道,“我以后都不杀了。”
杨禾倒是没应他最后一句话,只是神色紧张地问道:“接这样的活儿是不是很危险?要是那些大盗大贼的也很厉害怎么办?”
羌原只是说,“不会。他们没我厉害。”
杨禾不信,眉头都忍不住蹙了起来,反驳道:“可你说过你背上也全是疤!以前肯定受了很多伤!”
羌原沉默了片刻,最后说道:“那我以后都不做这些了。”
杨禾好像这才放下心,轻松地点点头,又说道:“你别担心。我会绣帕子、做衣裳,还会绣荷包、打络子,我能赚钱的!”
羌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轻轻笑了两下,问他:“你养我?”
杨禾顿了顿,也没回答他的话,反倒攥着他的手晃了两下,又问:“你的刀呢?我之前给你做的刀穗子呢?怎么没见你挂过了?”
羌原也没有紧追着上一个话题,只是随意地说道:“刀在村子里用不上,我收起来了,穗子也收起来了。整日挂在刀柄上,我怕弄坏。”
杨禾听得发笑,又说:“做出来就是要戴的啊,我再给你打一条吧?”
羌原沉默了片刻,稍后才慢吞吞地开了口:“两条。你一条,我一条。”
第320章 村中庆年(一)
年年正月初三村里都有安排,会叫上几个汉子舞龙舞狮,村里人也都聚在一块儿热闹热闹。陶礼是个一心为了村里人的好里长,若是家里有余钱,过年的时候还会准备上好饭菜,给村里的孤苦人家送一些,让那些买不起米肉的也尝一尝油水。
往年,孙寡妇家就在被特殊关照的行列中。但今年她孙儿出息了,攒了一些钱,过年也吃上肉了,这村里的活动也敢终于露面参加,不用担心别人碎嘴说祖孙俩是来蹭吃蹭喝的。
傍晚了,山映斜阳,村里的大晒场上热闹得很,那棵最老最大的榕树上挂着好多好多小灯笼,亮腾腾的,恍如白昼。树枝上也挂着许多彩带,仔细瞧还能看到上头写了字。说起来是挂红带更喜庆的,只是村里大多数人都舍不得花钱专门买红布,只好从不要的旧衣上裁下一条。
“就写……就写全家健康,田地丰收!对!就这个!这个吉利!”
“哎哟!哎哟哟!安业小子啊,你这字比人家李大夫的难看多了,你瞧瞧人家这字,多俊!”
“嘿!你还挑上了!人家安业会写字就顶厉害了!咱村里也没几个会认字的!况且人家会看病啊!你孙子咳嗽还是安业小子看好的!”
“我写个啥!快给我想想啊!这能写得都让你们写完了!”
“哎,你家二儿不是刚成亲嘛!写你今年能抱个大胖孙子啊!”
“哎呀这个好!这个好!李大夫啊,帮我写这个!这孙子孙女都好,能添一个就好!”
……
两张桌子前可是围满了人,那些穿红穿绿的婶子大娘挤得满满当当,七嘴八舌地说着,李介丘和赵安业坐在桌前,拿着笔的手都快写断了。
虽然手累,可气氛好,李介丘觉得挺有趣的,他在现代过年可没有这样足的年味儿,到了这儿才觉得过年是真有意思!
他扯着一条绿布条子,问道:“这是哪个婶子的布啊?写好了,拿去吧。”
赵安业倒有些焦头烂额,一手拿笔,一手挠头,眉头皱成一团,“哎哟……婶子,你们慢点说呀,一个一个来嘛!我都听不清了!”
这头围着写彩带,写好的就拿到大榕树下找人系上去。树下也围了几个汉子,都是帮忙扎彩带的,只是那些汉子中只有林青锋和羌原最忙,手里的彩带就没少过。
说起羌原,村里人刚开始还有些害怕,可看他对杨禾温和又纵容,估摸着这人就是长得吓人,其实是个好人!熟悉后就不再客气,一把一把的彩带往他怀里塞,甚至还提了要求。
“哎哟,可得帮婶子挂个最高的地儿啊!”
“帮我绑那树杈子上,那树杈子指着俺家呢!”
以前从来没有人敢和羌原提这样的要求,这也是生平头一回儿,羌原本人都一愣一愣的,抱着满怀五颜六色的彩带有些呆怔。
杨禾瞅他那样子就觉得好笑,走过去帮着把彩带一条一条理出来,笑着哄道:“快去吧!明早给你做鸡蛋面吃。”
羌原露出一丝笑,点头后捏着布条踮脚就跃上了榕树,动作麻利地绑了上去。
那些婶子都被他这一手惊住了,一声一声“哇”着,还揪着杨禾絮叨起来。
“禾哥儿!你可真是有福气啊!上哪儿找的这么个汉子!”
“可不是!瞧着冷冰冰的不爱说话,可我看他疼你嘞!是个好的,你享福喏!”
被这许多大娘婶子围着打趣,杨禾也不免红了面皮,觉得有些发臊。
这一对儿相亲相爱,就显得林青锋有些可怜了。林青锋也是村里厉害的猎户,身手好,人也长得高大,所以找他帮忙绑彩带的人也不少。他抱着一大捧的彩带看一眼杨禾,又搁人堆里找赵安月。
这哥儿混在孩子堆里,抢娃娃的糖吃呢,也不知他怎么哄骗的,让那些小娃娃心甘情愿把糖掏出来给他,这才没多久,已经混成孩子大王了。
林青锋:“……”
林青锋能说什么呢,羡慕这个词,他已经说倦了。他动作敏捷轻巧地攀上树,一边叹气,一边把彩带往上挂。
村里的娃娃多,一些跟着赵安月疯玩,一些围着向小园坐在角落里。
向小先生今天也带着娘亲出门透风了,他穿着铜绿的袄子安安静静坐着,手上端着一盘炒好的粘米块,瞧着孩子们微微笑着。
这些孩子多数是他的学生,也有趴在窗户悄悄听过课的娃娃,总得来说是些喜欢读书认字的小朋友。
向小园修长如皓玉的手指捏着方方正正的米块,笑着问道:“还有谁能背的?”
小娃娃们想得抓耳挠腮,好一会儿才有一个穿得圆滚滚的小胖子站起来,举着手兴奋地说道:“我我我!我知道!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①!”
向小园拍了拍手,然后将手里的糖炒米块递了过去,“真厉害!这也是写过年的诗句!这块米糖奖给你了!”
玩的,玩得热闹;背诗的,也背得热闹,各个都很忙。不过最忙的还得数叶小尘了,村里人都知道他现在是开食肆的叶老板,那手艺肯定没得说啊,给抓过来炒米块。
这儿的风俗,过年的时候得吃糖炒米块②,是用糯米、麦芽糖、芝麻、花生炒的米糖,吃起来香甜酥脆。叶小尘的厨艺好,就带着几个婶子炒米块,其中就有赵田氏和孙寡妇,烧火的正是孙寡妇的孙子和另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小汉子。
这小娃娃们有爱玩的,有爱学的,也有……爱吃的。
其中以李小满小朋友为首,领着一溜儿的小萝卜头守在锅炉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热气扑腾的大锅。糖米块儿还没炒好,几个娃娃手里倒已经抓了一把炒糯米、炒花生,吃得满嘴香。
赵田氏给看乐了,“小满?饿啦?”
小满往嘴里塞了两颗花生,然后盯着赵田氏认真地摇摇头,赵田氏瞧着笑得更欢了。
叶小尘也笑,忍不住说道:“他就是牙痒、好吃。看见好吃的,就忍不住吃两口。”
小满撅了撅嘴,小声嘟囔起来:“小爹说小满坏话!小满已经听到啦!”
叶小尘笑着摸一把他的脑袋,哄了两句,“好啦!下锅还有一会儿呢,你找月儿叔叔玩去!”
小满点点头,又领着一溜儿的小萝卜头冲进了人堆里,嘴里嚷着:“月儿叔叔!小满来啦!”
可真是热闹极了。
第321章 村中庆年(二)
夜色渐浓,可村子仍旧亮堂,到处都挂满了火红灯笼,地上又堆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满是欢声笑语,可别提多热闹了。
有几个汉子套上舞狮的衣裳开始跳腾,一阵摇头摆尾,红火色的狮头显得霸气威武,动作矫健有力。那些个小娃娃不玩了,也不背诗,也不讨糖米块吃了,一个个笑哈哈追着去看,笑声清悦活泼。
“好厉害啊!”
144/210 首页 上一页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