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夫捋了捋胡子,笑着问道:“李小子,怎么了?怎么心事重重的?”
李介丘喟叹一声,将刚刚那个病人讲给许彦如听。
老大夫有一瞬沉默,然后又端着茶盏喝了一口,最后招呼李介丘坐下,扭头与他说起话来。
“小子,你去过峡陵道吗?”
峡陵道,那是大燕最大的码头,往来的商贾货船极多。李介丘自然没有去过,他也不懂许彦如怎么突然提起这个地方,茫然地摇摇头。
老大夫又继续说道:“我年轻的时候做过游医,最爱走南闯北,倒去过峡陵道。那里的纤夫最多,皮肤晒得黑黄,一张脸只有眼睛和牙齿是白的。我在那儿给好几个纤夫看过病,都差不多是一个病,膝肿、手痛和严重的腰伤。终日拖拉货船,他们的腰都没有直起来过。我那时候也劝他们转行,但峡陵道太大,船太多,所以纤夫赚得也多。我一个也劝不动,这些纤夫其实不止是在拉船,他们拉着子女、拉着父母、拉着家庭,拉着一家好几口的生计。”
李介丘张了张嘴,好一会儿才发出声音,“……许大夫,您?”
许彦如又笑了笑,转身和李介丘面对面而视,“倒是有一桩事情想和你商量,正巧你又遇到这样一个病人。”
李介丘连忙问:“什么事?”
“穷苦人家也需要看病啊。”许彦如笑着说,“老夫想在医馆每月开设两次义诊,你意下如何?”
第148章 出诊
“义诊?”
李介丘停下手上的动作,惊讶地抬头看向许彦如。
老大夫正色看他,又郑重其事地点点头,说道:“对,就是义诊。我打算每月初一、十五各开设一次义诊。若是义诊,想来当天来医馆求医的人不少,怕是要忙得不可开交。”
他说完后稍稍停顿了片刻,又微微仰起头看着李介丘问道:“我听阿观说,你之前医治了一位柳儿街的女子?”
李介丘几乎是下意识就抬头看向坐在许彦如身旁的郭观,他今天一天都跟着老大夫一起坐堂行医,有几个病情不严重的许大夫也会请他断一断脉。两人离得很近,郭观注意到李介丘的目光后一时如坐针毡,他挪了挪屁股,语气尴尬地解释道:“我可没告状!我就是某次无意提了提!”
李介丘笑着摇头移开了视线,他又对着许彦如颔首,回答了,“对,我接治了那个病人。”
许彦如也捋着胡须微微点头,颇为满意地打量着李介丘,慢慢说道:“好极了,你做得好极了。那句‘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也说得好极了。你小子是有大德大才的,和那些沽名钓誉之徒不一样。所以,你觉得这义诊可行还是不可行?”
又是这个问题,李介丘这次几乎没有考虑,脱口而出回答道:“自然可行!许大夫造福于民,我愿陪同。”
许彦如又笑着打趣道:“我可不加工钱的哦!”
李介丘也笑了起来,说道:“不加就不加呗,义诊本也不是奔着钱去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①,我若能多救几个人,也算是发财了。”
许彦如被他玩笑般的语气逗得哈哈大笑,摇着手虚点了两下,“好啊,好一个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说完,老大夫又拍了拍身边的徒弟,教训道:“瞧瞧人家这悟性!你好好学着!”
郭观撇了撇嘴巴,蔫眉耷眼地记录今天的几桩医案,被师父拍了一巴掌后,神色更蔫儿了,没精打采地嘟囔道:“知道了,知道了。”
如此,这义诊的事情就算是定了下来,许彦如颇为满意,还捋着胡子思索起来,自言自语般的说道:“今天初九了,离十五也没几天了。得提前准备着,阿观你写个告示贴到门外,之后进来的病人也都传达一声,广而告之,到时候自然有人来。”
正说着,门外进来了一个穿灰浆色短衣短打的年轻汉子,他长相不太起眼,可打扮得却有些眼熟。李介丘看了好几眼才想起来,这装束像极了酒楼饭馆的小二。
还真是个小二,或许是职业习惯,他站在堂前习惯性地弓着背,微微曲着腰,恭敬又讨好地问道:“大夫在吗?请问您家的大夫能出诊吗?”
陶老正打算盘呢,连头都没抬,垂着眉眼就回答道:“能,出诊另结四十文的出诊费。”
这出诊费是结给大夫的,医馆一文不拿的。
许彦如由秦家养着,在秦家老宅也是倍受礼遇的老大夫,并不缺钱。他之前往府城的出诊费足有五两,这吃住还是病人家包管。所以这四十文钱,他并不看在眼里,但李介丘正是成家立业要攒钱的年纪,所以有了出诊的单子,许彦如也都是遣李介丘去,这才也不例外。
只见老大夫朝李介丘抬了抬下巴,示意说道:“你去看看吧。”
李介丘颔首应了,然后一边收拾医箱一边问道:“小哥,病人是什么情况?”
那小二仍微微曲着腰,低垂眼睛盯着自已的脚尖,回答道:“是我家掌柜的孙子病了。小娃娃刚刚一岁,咳得很厉害。已经咳得有八九天了,之前请了别家的大夫看过,可吃了药也没什么效果。今儿早上还吐了,给我家掌柜吓得够呛,这不就赶紧叫我来请大夫了!娃娃年纪还小,又生着病,不敢带出来见风,怕加重了病情,所以就请大夫出诊了。”
李介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往医箱里装了几样可能用得上的东西,挎着出了门。
说来也巧了,他今天是和钱家格外有缘。
李介丘停在钱家酒楼前站定,略有些出神地盯着酒楼的牌匾看,目光下移又扫到大门外张贴的告示,隐隐约约写着什么“生辰、寿宴”的字眼。
李介丘还没有看完就被小二请了进去,他大概也注意到李介丘的目光,还解释道:“哎,咱酒楼的东家正是镇上的首富钱员外。您应该也晓得,他老人家经商很有一套,镇上的酒楼、布行、米行,凡是能赚钱的他都能掺一手。”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应付着答了一句,“嗯嗯是是,说得对。”
末了又盯着座无虚席的酒楼看了两眼,楼内热闹非常,有高谈阔论的客人,一时人声鼎沸。
李介丘微微蹙着眉,忍不住说道:“这里这么吵,怎么把孩子放在这儿?”
话音刚刚落下,小二还来不及回答,就见一个穿宝蓝色直缀的中年男子急急匆匆迎了上来,那男子蓄着胡须,瞧起来大概有四十多岁了,“来了来了!这就是大夫?!这么年轻?”
显然,这小二日日在酒楼跑堂,这消息比掌柜更流通,他嘻嘻哈哈地笑着说道:“掌柜,这是南山医馆的李大夫!之前还给裘县令的千金治过病呢!”
李介丘如今再听到“裘千金”几个字都要有应激反应了,但这个名号说出去却很引人信服。果然,掌柜听到这话后,眼底最后一点犹疑也散了个干净,忙请着李介丘往院子后走,“大夫,请跟我过来!我儿子和儿媳妇住在后院!”
掌柜亲自将李介丘领到了后院,一边急匆匆地走一边还说道:“镇上的房子太贵,这后院还是东家批给我一家老小住的,一家人挤着也正正好。”
掌柜刚刚并没有听到李介丘的问话,但他已经无意识回答了李介丘刚刚的问题,李介丘了然地点点头,跟着他走了进去。
这酒楼建得极阔绰,有三层高,楼上有雅间和客房。这楼下的小院子是单独辟出来的,隔了一堵墙,穿过月洞门后酒楼里的吵吵闹闹声就小了很多,这后院的装潢虽然比不得酒楼内修得气派,但也处处透着温馨,院舍中间还停着一只小木马,空落落放在那儿。
掌柜敲了门,喊道:“阿城,乔娘,把门开一开吧,大夫请来了。”
第149章 儿科
那门从里面打开了,掌柜儿子探出头,小声地说道:“爹,大夫来了?哎哟,快进来吧!元宝刚刚才喝了些粥,还是咳得厉害,小脸儿都憋红了。”
说着就将李介丘请了进去,屋内一个衣着简单的年轻妇人抱着一个锦被襁褓裹着的幼童。妇人忧心孩子,根本顾不得装扮,衣着朴素,头上也没有钗环,仔细看,眼睛还是红红的,瞧着是哭过。
看到陌生大夫进了门,那妇人还难为情地低眉拭去了眼角的残泪,脸上勉强挤出一点笑容,还招呼道:“是大夫来了!快请过来坐!相公,你抱着孩子吧,我去给大夫沏一壶茶。”
说罢她就红着眼圈将孩子递进了丈夫的怀里,随后低头退了下去。
掌柜儿子也叹气,摇着头说道:“我娘子前不久带孩子去了一趟娘家,回来后孩子就病了。她心里不好受,总自责是自已没有照顾好儿子,叫大夫见笑了,您看看吧,我儿子一直咳嗽,总不见好转。他小小一个,哪儿经得住这样咳!”
刚刚说完,掌柜儿子怀里的娃娃就咳起来了。
小不点一个,咳的动静却很大,李介丘仔细听了听,从孩子的喉咙间听到了轻微的吸气吼声,恰似鸡鸣。他不但咳嗽,还流鼻涕,小鼻子都被擦红了。当父亲的也心疼,又用柔软的手帕轻轻擦了擦,抚着孩子的背部想要止咳,但徒劳无功。
李介丘顺手将孩子抱了过来,在其颈部的天突穴、背部的风门穴等几个穴位轻轻揉捏按摩,就此按了好一会儿孩子才渐渐止住了咳嗽。
见孩子不再咳嗽,甚至还在大夫怀里缓缓闭上了眼睛,慢慢睡熟了。掌柜儿子欣喜地快要流泪了,恰好这时,妇人也端着茶壶茶杯进了门,她动作小心翼翼,并没有吵醒孩子。
有些小孩儿睡觉很不老实,只要往床上一放就醒,再加上怀里这个小娃娃还生着病不舒服,睡觉本就不安稳,李介丘不敢往小摇床上放,也不敢脱手还给孩子的父母,害怕动作太大将他吵醒。他就这样一直抱着,说话的声音都不自觉放到最低。
“这小娃娃咳了多久了?”
妇人给李介丘倒了茶水,然后回答道:“今天是第十天了。刚开始并不严重,我以为只是着凉了,过几天好了些,不发热了。就是咳嗽一直不好,连咳不止,最近几天又有加重。咳得一张小脸紫红紫红的,憋得快要喘不过气,咳得厉害还吐。”
李介丘又问:“这咳嗽可有时间规律?比如夜里咳得更厉害些?”
掌柜儿子连连点头,惊讶地说道:“您怎么知道的!这小娃就是夜里和清晨咳得最厉害!一晚上连觉也睡不好!”
李介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了好几个问题,小娃娃的父母都依次答了。
他又点了点头,望着怀里好不容易睡个好觉的娃娃心里有了论断,但还是问了一句,“听说夫人之前回了娘家?”
说起这个,妇人又叹了口气,还是她相公安抚般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宽慰地摇摇头,她才松口气点头回答道:“是回去了一趟。之前我娘过寿没赶上,就想着回去看看老人家,哪知道去了一趟孩子就病了!早知道就不带他了!”
李介丘点头,又问:“那夫人娘家可有症状和这小娃娃相似的孩童?”
一听这话,妇人就愣住了,想了想惊道:“还真有一个!我大哥的女儿也病了,我去的时候就病得厉害,听说也是咳嗽,日日都吃着药。我当时怕过了病气给孩子,都没敢去看,只问了几句。我大哥还因此不高兴呢,觉得我对侄女儿太淡薄了。哎,这当爹娘的也是没有法子,侄女儿再亲也亲不过我亲儿子啊,孩子还小,我不敢冒险的。”
可就算没见面,这病毒也传了过来。
李介丘了然了,他小声叹了一口气,说道:“应该是百日咳。这病能传染,我猜就是夫人的侄女带过来的,小孩子的身子弱,也容易感染。这病本就常见于孩子,是该提防的。”
一听到传染,两个大人都吓坏了,尤其是那夫人吓得惊慌失措,脸都白了。
“传、传染?!这是疫症?!”
李介丘连连摇头,安抚道:“不是,不是!没有那么严重,只是这病确实能传染!但也能治,两位不用太忧心。”
“我开两副药,一副是煎服的,一副是外敷的。用细棉布包裹贴敷在膻中穴、肺俞穴,最多四个时辰,小孩儿的皮肤嫩,不要敷得太久。”他一边说一边将穴位的位置指给两人看,又继续说道,“这病会传染,所以两位照顾孩子的时候也得日日小心,大人身子骨好,得病的几率小,但是日日和孩子接触,对小娃娃也不好。我给你们也开了一副药,不用吃,只需要每天以此洗浴,平常也要勤洗手。”
“尽量少外出,尤其是孩子。避免受凉,看顾千万小心。”
“大概是这样了。稍后叫小二跟我回去拿药。如果咳嗽有加重,一定到南山医馆来找我。”
他说了许多才交代完,然后轻手轻脚将怀里的孩子还给了掌柜儿子,又叮嘱了两句才出了门。
掌柜还不放心地守在窗边,如果不是屋里人太多转不开,他刚刚也跟着进去了。不过就算他没进去,刚刚李介丘说的话,他也全听到了,见大夫出门,他又紧张兮兮地跟了上去,忍不住追问道:“李大夫,我孙子问题不大吧?”
李介丘安慰了两句,说道:“没事,您不用太担心。这百日咳是孩童的常见病,平日里多提防就好。”
掌柜连连点头忙说道:“好好好!我叫小二跟着您回医馆取药,真是麻烦您跑这一趟了!”
他一边说一边点头,又取钱结了诊费。
李介丘挎着药箱出门,掌柜也亲自送到了门口,他扭头又看向大门贴着的告示,这次逐字逐句细细看完了。
李介丘指着问道:“这是钱家老太爷的寿辰请厨子?”
掌柜哈哈笑了两声,热情地解释道:“咱东家是个孝顺的,这宝塘镇的人都晓得。只是老太爷的身体越来越不成了,大夫都说喜欢吃什么就尽早吃,老爷子高兴就好。这老太爷没什么爱好,就好这一口吃的,所以东家才请厨子想要给老人家做点不一样的吃食。”
李介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说话。
第150章 掐腰
宝塘镇首富钱员外为了给老父亲祝寿,有意请镇上最好的厨子置办寿宴上的菜品,据说这个月十五他会亲自到钱家酒楼选厨子,凡是自信有这个好手艺的都可以去试一试。
69/210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