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茶香四溢知青下乡看上软糯炮灰/穿书七零之独宠漂亮小炮灰(穿越重生)——月复西斜

时间:2024-02-12 10:41:17  作者:月复西斜
  王硕和诸瑾天在第三天就下来了,他们几人就坐在第一排,一边给方峪深打气加油,一边观摩比赛,跟着别人偷师学习。
  一直到最后一场时,只剩下两人,是方峪深跟一个上了些岁数的人。
  叶然也忍不住为方峪深捏了把汗,那人看起来好像实力很不错的样子。
  那人叫梁旭升,据说是个没有稳定收入的街头郎中,之前留到最后的几个人,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但这个人好像凭空冒出来的一般,没人认识他。
  最后一场开始的时候,台下的叶然比台上的方峪深都要紧张。
  这场依旧是看病问诊的比试,但病人并不是街上随便选的,而是邓勇涛在医院请的。
  一共请了三个人,每一个都是需要常年吃药的疑难杂症。
  两人在台上背对背,中间放了个屏风隔开,看病的时候,谁也看不到谁的情况,一直到两人把三个病人全部看完,开药抓药后才把屏风撤去。
  当评委把最后的结果给邓勇涛过目后,邓勇涛看完后宣布:“最新一届,岐黄奖最终获奖者是——梁旭升。”
  听到这结果,台下的人也都是一愣。
  方峪深转身看过对方的药方后,和梁旭升友好的握了个手,随后就下台了。
  叶然几人赶紧围上去,王硕说道:“没事吧?峪深?”
  方峪深笑了笑:“这能有什么,人家开的药方确实比我的要好,我输得心服口服,没事。”
  见他神情不似作伪,大家都放下心来,叶然有些心痒:“我们也能上去看看最后的药方吗?”
  方峪深点点头:“应该是可以,就在桌子上放着呢。”
  几人闻言,一窝蜂的上去了,王硕一边看一边嘀咕:“哎?这病治不好吧?”
  张潮远点点头:“没听说嘛,这人西药中药都吃过,没用。”
  诸瑾天嘟囔:“那请这样的病人来干什么?反正都治不好。”
  “病人又不会按照书本病,自然是什么样的病症都有,怎么?以后你问诊,遇上治不好的就不看了?”
  叶然边看边说:“哎,这人确实是有几分本事,虽然我说不出来,但感觉他开的药方好像更猛一点。”
  “没错。”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大家扭头看过去,是邓勇涛和诸长松走过来:“峪深输就输在过于保守,有时候下一记猛药,未必是坏事。”
  诸长松点点头:“这几个孩子能力都不错,就是经验上欠缺一些。”
  “对了,父亲知道您张罗比赛的事,让我在结束后,务必请您去家里小聚。”
  邓勇涛笑呵呵的点点头:“行,刚好现在都结束了,也没什么事。”
  诸长松也看向一旁的几人:“你们也一起来吧,人多热闹。”
  叶然和方峪深常去诸家,当即就答应了,王硕和张潮远倒是有些拘束,犹豫了半晌,也跟着去了。
  几人刚出礼堂,恰好陈晏初开着车过来,他原本算好了时间,来接自家对象的,见大家要去诸家,就干脆把人都送过去。
  到了诸家,诸爷爷正在窗边看书喝茶晒太阳,见门口突然热闹了起来,他放下书眯了眯眼睛,看到来人后,立马起身迎接:“咱俩这是有多久没见了?”
  邓勇涛笑着说:“有好几年了,老哥哥身体怎么样?”
  “就那样。”
  两人许久未见,一见面就一起坐在窗边聊了起来。
  诸长松则招呼着其他几人坐在沙发上。
  王硕和张潮远第一次来诸家,都被诸家的房子震惊到了:“好家伙,我以为叶然家就够好看的了,没想到,你家居然比他家还大。”
  诸瑾天笑着打开电视:“这是我家祖宅,家里能拿的出手的,也就这房子了。”
  边说边随便挑了个台,正要说话,只见电视上刚好正在播刚刚结束的比赛采访。
  而接受采访的,正是最终的获奖者梁旭升。
 
 
第248章 成功复刻
  梁旭升面对镜头,一点也不怯场,和主持人侃侃而谈。
  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个第一次接受采访的人。
  “这人看着好老练啊。”诸瑾天喃喃道。
  张潮远点点头:“确实。”
  王硕不知怎么的,总看他不顺眼,撇了撇嘴:“一得奖就上电视,就等这一天呢吧?好好的大夫,非得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陈晏初笑了笑:“人有野心很正常,本身获胜者就容易被人关注,再加上他自己心里也有想法。”
  随后诸瑾天换了台,大家就换了话题。
  比赛结束后,大家又恢复了正常的上学生活。
  叶然课业不多,接送两个孩子的重担,就交给他了。
  陈晏初不忙的时候,会和叶然一起送石头和小姝,忙的时候,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牛老六的机械厂刚建好,就有人主动上门求职,陈晏初提前和他打了招呼,牛老六就当正常的求职者对待,最后成功入职。
  人手都招的差不多的时候,EMI CT机也恰好运到。
  上面订购的本就不多,分给沪市荣教授所在的研究院两台,又分给牛老六的机械厂两台,其余的都分布在京市的几个医院,一边研究一边投入使用。
  MRI国外也仅仅是刚研究出来,甚至都没有全面普及和生产,国内想订购也订购不来。
  不过投入新机器使用后的体检报告,很明显比原来的报告更精准一些。
  不论是成像清晰度,还是脑内肿瘤的具体位置。
  因此,陈晏初和蔡教授迅速成立了肿瘤研究小组,上次有了新的发现后,这个小组的所有人就都负责提取物质的研究,以及观察其在癌细胞扩散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
  很快,大三下半学期就临近尾声。
  期末考试结束后,诸瑾东每日准时去药厂上班,陈晏初就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研究院。
  陈晏初为了尽量不和机械厂扯上关系,要么牛老六晚上去家里找他商量事情,要么在研究院与人商谈具体进度。
  恰好上面从沪市的研究院调遣过来一个放射科的专家,同时也在陈晏初的机械厂作为特聘顾问。
  上面为了进购这十来台先进设备,下了不少功夫,而在京市和沪市一同研究,双管齐下,可见领导们对攻克放射科和医学领域的决心。
  派遣过来的专家叫刘颂新,是之前来京市开交流会的荣教授的得意门生。
  起初,他还不明白为什么上面调遣他来一个,连厂长对这些医疗设备什么都不懂的机械厂,后来厂长让他有什么不懂的,就问研究院的同事陈晏初。
  他就更嗤之以鼻了。
  以为两人是有什么后台关系。
  但没想到,当他抱着试探和怀疑的态度去问陈晏初时,他的每一个疑惑都能够得到解答。
  这个发现既让他感到震惊,又让他感到高兴。
  震惊的是,京市居然还有这么个人才,高兴的是,这些问题,其实是之前在沪市都没人能够解答的,包括他的老师。
  陈晏初在开设机械厂之初,就看了不少放射科相关的书籍,甚至托蔡教授向沪市的荣教授借了不少资料,包括他们目前对CT的一个初步研究结果。
  当他对国内目前的研究进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后,又在商城里面兑换了不少相关的后世课程,晚上回去边看边做笔记。
  关于器械的示意图,他不是没想过直接兑换,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但兑换了以后呢?
  这个图纸是怎么来的?其中运作的原理是什么?探测器是怎么从4排增加到8排的?
  别人真问起来,一问一个不吱声,任谁都会起疑心。
  不如自己琢磨研究,他自己弄明白其中的原理了以后,刘颂新再来问他,有些问题就很好解答了。
  偶尔他也会整理出来一些看课程时记下的笔记,交给刘颂新,让他带去机械厂和其他人一起观看研究。
  问起来也只说是从其他地方借阅来的,再问的多,那就是保密。
  一说到保密,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就像大家在研究院做研究,基本都是有保密条例的,所有进展课题,都不能对外说的。
  因此,看到刘颂新被糊弄过去后,陈晏初心里也松了口气。
  陈晏初时不时在刘颂新遇到难题的时候点拨一二,有时故意藏拙,让对方自己发现线索,虽然麻烦,好在研究的进展比在沪市快的多。
  而陈晏初也从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被人冷嘲热讽的科研小白,变成了现在既能担任肿瘤研究小组的组长,又能指引机械厂的研究方向。
  慢慢的,大家在和他日渐相处中,称呼从一开始的“那个谁”,变成了一声毕恭毕敬的“陈组长”。
  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陈晏初还没来得及发现,就听机械厂传来了好消息。
  从国外进口的CT机被机械厂的人成功复刻出来,最终的成品不仅可以重建两幅图像,矩阵也从80x80提高到128x128。
  简而言之,就是最终的效果可以说和进口机器一比一还原。
  这个成像比沪市自主研发的成像要更清晰,可以说是国内放射科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当刘颂新疯了一般,从机械厂赶来研究院,告诉陈晏初这个好消息的时候,陈晏初整个人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组长,成功了,我们把新机器成功复刻出来了。”刘颂新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你......你可以去看看效果,真的......很清晰。”
  说着说着,声音就有些哽咽。
  这样的成果,是他来京市之前从来没想过的。
  几个月前他接到这个调遣任务,也只当是一次普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而已。
  蔡教授闻讯从实验室出来,跟着神情激动的陈晏初和刘颂新一起去机械厂参观去了。
 
 
第249章 最好的礼物
  闻讯赶来的,除了他们,还有京市几个有名的肿瘤科专家。
  在看到成果的时候,大家都很是激动,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胜利的微笑,和激动的泪水。
  这是他们没日没夜的研究,换来的成果。
  这事被上面知道后,也都很高兴。
  进购这十来台机器,除了花费不少钱外,更是在其他方面,做了很大的让步,估计国外根本不信华国能复刻出来,因此傲慢的觉得,这种交易,绝不会是第一次。
  当他们美滋滋的做着下次再狮子大开口的美梦的时候,突然听小道消息传来,说华国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研究出了他们才卖给华国的机器。
  这让他们既懊恼,又生气。
  而对国内来说,这绝对是新年前最好的礼物。
  以后不用仰人鼻息,自主研发生产这些器械,别提有多爽。
  而最近大家为了研究,没日没夜的加班了很久,连小年都是在研究院和器械厂度过的。
  现在有了实质性进展,陈晏初大手一挥,给大家都放了假。
  机械厂的安保他完全不用担心,程峥林受上面的指派,派人秘密把整个机械厂围的水泄不通。
  连个苍蝇都飞不进去。
  当陈晏初踏着落日的余晖,开车回到家,看见沙发上看书的叶然一脸惊讶:“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陈晏初笑了笑:“放假了,接下来到过年都可以放松一下。”
  叶然合上书白了他一眼:“说的好像能有多久似的,你知道明天就是除夕了吗?”
  陈晏初一拍脑门,还真忘了。
  他最近连药厂的事都顾不上了,更别说这些日子了。
  听出叶然语气里带着一丝抱怨,陈晏初心里有些愧疚:“对不起,最近太忙了。”
  叶然朝他露出带着笑意的小脸:“没关系,原谅你了。”
  陈晏初感觉心尖上淌过一丝暖流,心里止不住的感叹,自家对象怎么这么好?
  他没忍住,低头吻了吻叶然的额头,又轻啄了下他的嘴唇,叶然也轻轻抬了抬下巴,正当两人要吻在一起的时候,突然听见门口传来一阵猛烈的咳嗽声。
  两人回头一看,只见杨眉和叶成林,赵和安和叶慧,整整齐齐的在门口站着。
  一脸要进不进的表情。
  空气里都弥漫着尴尬的气息。
  叶姝被叶慧搂在怀里,眼睛被她用手捂着。
  等她挣扎着推开叶慧的手时,看到沙发上刚刚还黏黏糊糊的两人,已经分开站了起来。
  叶然顶着大红脸,小声招呼:“爹,娘......你们回来了?”
  饶是陈晏初这种脸皮厚的,也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摸了摸鼻子,心想,原来上次诸瑾东被自己撞见,心里这么尴尬啊......
  叶成林清了清嗓子,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句:“你们也注意下场合。”
  就径自回屋了。
  杨眉笑了笑,拿着菜进了厨房。
  叶慧和赵和安则是在后面偷笑,他俩偶尔亲热被叶成林和杨眉撞见,也不止一次两次。
  只有叶姝这个小丫头,最会戳人肺管子,一脸坏笑的跑过来抱住自家二哥:“二哥,你和大哥哥刚刚在干吗呀?”
  叶然戳了戳她的额头,气鼓鼓道:“明知故问。”
  见叶姝揶揄的目光看过来,陈晏初捏了捏她肉嘟嘟的脸蛋:“小孩子家家的,少打听这些,少儿不宜。”
  叶姝不服气了,轻哼一声:“你也知道少儿不宜?”
  陈晏初装听不见,拉着叶然去楼上亲热了好一会儿。
  除夕这天。
  陈晏初难得的睡了个回笼觉,两人睡到快中午才下来吃饭。
  一下楼就撞上赵和安揶揄的目光,陈晏初也只当看不见,脸皮愈发的厚。
  今天家里的保留节目,就是一家人一起做手工。
  自打杨眉和叶成林发现,赵和安窗花剪得比外面卖的还好看后,每次过年,家里就不再买这些年货了。
  陈晏初见赵和安带着一大一小在认真剪窗花后,自己也露一手,拿出家里的纸笔,写了几幅对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