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茶香四溢知青下乡看上软糯炮灰/穿书七零之独宠漂亮小炮灰(穿越重生)——月复西斜

时间:2024-02-12 10:41:17  作者:月复西斜
  陈晏初听的一愣,正要反驳时,突然想到了什么,心里思索片刻后,说:“我明日找人打听一下吧。”
  叶成林一听这话,瞬间喜笑颜开:“成。”
  说完偷看了杨眉一眼,小声补充:“万一真倒闭了,就帮我问问还有没有存货,替我多买几瓶囤着。”
  陈晏初无奈应下。
  晚上他让牛老六托人仔细打听一下。
  没几天,牛老六那边就有回信了:“这酒厂有些年头了,以前销量一直不错,不过改革开放以后,销量却一年不如一年,我找人问了,才知道他们的合作商好像都被其他酒厂截断了。”
  “没人进货,资金周转不来,这不,宣告倒闭了。”
  又是这样。
  陈晏初心里一沉,这是要垄断各行各业的市场?
  他在心里思忖半晌,拿起电话给余声笙拨了过去:“忙吗?我有个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
  和余声笙约好了时间,陈晏初开始提笔写计划书。
  等到了下班时间,两人约在了她开的火锅店见面。
  人到后,他就开门见山的拿出写好的计划书:“如今国内消费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和秩序,销售渠道也主要依靠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以经销和代销模式为主。”
  “这两年,国内涌入不少外资,百货大楼和供销社这些地方,只要外商肯砸钱,他们转头就能放弃原来的合同,和这些外商合作。”
  “我想以投资公司的名义,建立全国连锁的超市,给国内的厂子留一点市场出口。”
  余声笙听到这个,一拍脑门:“你说起这个,我才想起来,咱买的几个店铺那里,原本是政府要出资建百货大楼的,但因为资金问题,项目一直被搁置,到现在也没动工,你说我们要不要......”
  陈晏初听到这,眼前一亮,顺着她的意思往下说:“那边虽然不是很繁华,但居住的人不少,而且现在买铺子还便宜,我们顺便可以做个消费分层,针对不同的人群,建立超市和大卖场。”
  两人越说主意越多,陈晏初干脆拿出纸笔,开始继续补充计划书内容。
 
 
第260章 合作伙伴
  等商量好了,余声笙这才面露担忧:“这超市和大卖场要是在京市建,资金各方面倒还好,但你要全国连锁的话......以咱俩现在的资产,怕是不行。”
  陈晏初也点了点头:“确实,还是得找投资人,这个我来想办法。”
  最后又商量了不少细节,才把事情说定。
  过几天。
  陈晏初挑了一个方永安和方建贺都在家的日子,带上礼物特意去方家拜访。
  到了以后,陈晏初也没拐弯抹角,上去就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你想建超级市场?”方建贺面上带着几分吃惊:“你这个想法倒是挺新奇的,不过我更好奇,你是怎么想到的?”
  陈晏初笑了笑:“我也是听国外的合作伙伴说的,再加上,现在国内的形势也不太好,外资进入国内以来,一直在砸钱占领各个销售渠道。”
  说到这,陈晏初叹了口气:“再加上仁心太过于打眼,外资一直不断的挑事,我不想几年后的仁心被人逼得无路可走,只能提前筹谋,率先寻找出路。”
  听到这,方建贺认同的点点头。
  方永安却定定的看着他:“这种卖场如果规模不大,你自己应该就可以建,所以你来找我是为了?”
  陈晏初笑了笑:“我想建立全国连锁的卖场,不光是在京市,其他相对发达的城市我都不想放过,这不是一笔小的投资,我一个人也吃不下这个市场,所以才来找您帮忙。”
  方永安沉思了一下,缓缓说道:“在京市买地审批我还能帮一帮你,其他地方,我也伸不了这么长的手。”
  “你想找人合作,人选是关键。”
  说完想了很久才继续说:“不过现在国内除了外资以外,还有港市和部分归国华裔也想来分一杯羹,或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陈晏初心中一动,点了点头:“多谢老爷子介绍。”
  方永安摆摆手:“人我来帮你牵头,但能不能说服他,还得看你的本事。”
  听到这,陈晏初自信的笑了:“自然。”
  从方家出来后,他就直接去研究院忙碌去了。
  三天后。
  陈晏初接到方老爷子的电话,给了他一个地址:“这人是港市人,叫赵鸿润,之前在国外定居多年,这两年改革开放,听说国内市场不错,就回来了。”
  “你说的超级市场,其实我之前就在他那听说过一次,所以你一说起这个,我就想到他了,不过这人可不容易被说服,后面的,就看你自己本事了。”
  陈晏初应下后,就按照方老爷子给的地址去了。
  约的是个很雅致的饭店,陈晏初进去后报上姓名,直接被人领到了预约的包厢。
  一推开门,就看到靠窗的茶桌旁,有个人正端着茶杯喝茶。
  听见声音转头看他,笑着说:“坐吧,陈先生。”
  是个气质很儒雅的男子。
  “初次见面,我叫赵鸿润。”赵鸿润说着,给他倒了杯茶。
  “您好,陈晏初。”
  “我前些日子才在财政部见过方部长,简单聊了几句国内现状,没想到没两天,就接到他的电话,说是要给我介绍一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认识。”
  说着,他轻抿了一口茶,才继续说:“我回国虽然不久,但一直有听过仁心药厂的事迹,今日一见,没想到本人竟如此年轻。”
  陈晏初笑了:“您谬赞了。”
  “说正事吧。”
  陈晏初拿出这几天反复修改的计划书,递给他:“现在国内销售渠道不多,不过随着经济复苏,产品和企业倒是越来越多。”
  “所以我打算建一个集果蔬,家居,日用等各个方面为一体的大型全国连锁超市,针对低端消费群体的大卖场,和高端消费群体的超级市场两种。”
  赵鸿润拿着计划书看了半晌,迟迟没有言语。
  陈晏初喝了口茶,继续道:“国内现在这一部分算是一片空白,去年新开的友谊商店,刚开业的时候,很是红火,但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进,也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的。”
  “这次我想开个没有门槛的,和国内外各个品牌合作,使用先进的管理模式,通过提供更多样化、更高品质、更便捷的商品和服务,来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消费。”
  直到把计划书全部看完,赵鸿润才抬头看他:“我很好奇,听闻你是出生在杭师的普通人家,随后下乡考入大学,这么普通的人生轨迹,是如何知道这么多国外才有的管理模式,写的如此详细,就好像......亲身体验过一般?”
  说完,又补充一句:“抱歉,合作伙伴的选择对我来说非常慎重,所以......不得已,提前调查了一番。”
  “没关系。”陈晏初笑了笑:“我以前也没想过自己有能力走到今天这一步,路都是一步步走的,关于这企划书的内容,是我去年招待合作的外商时,听他们提及的,当时听到后就很感兴趣,所以很详细的问过他们。”
  赵鸿润定定的看着他,脸上没什么表情,让人看不出在想些什么。
  陈晏初也毫不躲闪,不见惊慌,淡定自如的喝了口茶。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对面的人轻笑一声:“之前没接触的时候,一直觉得仁心老板的传闻有些夸大其词了,今日接触才发现,真是少年英才。”
  陈晏初抬起眼眸看他。
  就听他继续说:“不过比起这个,我对陈老板的器械厂兴趣更浓一点。”
  陈晏初听到这,轻挑下眉,放下手里的茶杯,身子微微后靠,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赵先生,我们不是在谈超市的项目吗?”
  赵鸿润也不跟他继续打太极:“可以一起谈的,陈老板意下如何?”
  陈晏初笑了笑,没有说话,主动权回到自己手里,他自然不急。
 
 
第261章 门店开业
  赵鸿润继续道:“说实话,陈老板的计划书写的很好,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投资项目。”
  “但从利润上来讲,他远没有医疗器械的市场庞大,如果陈老板愿意,我可以负责拓展海外市场,而超级市场的项目,陈老板拿大头,如何?”
  陈晏初思索了一下,没有给他最终的答复:“我要和我的合伙人商量一下。”
  赵鸿润点头应下,他也不急,接着两人又聊了好一会儿,就一些问题上,两人的见解出奇的一致,倒是相谈甚欢。
  陈晏初回来后,第一时间和余声笙去了个电话,她对陈晏初看人的眼光还是挺有信心的,就让他自己拿主意了。
  他考虑了几天,最终还是答应了赵鸿润的合作。
  但关于医疗器械打开海外市场的事情,要往后放一放,首要的先把超级市场的项目做出来。
  赵鸿润自无不可,两人又再次约见,谈妥了详细的合作流程。
  资金上赵鸿润出大头,但管理上陈晏初占主要话语权,赵鸿润在这个合作上的让步尽显诚意,也是他主动示好的表现。
  陈晏初更是没有拒绝,毕竟经过几次友好交谈,他觉得,后续两人的合作,只会多不会少。
  市场上,陈晏初负责京市的地界,赵鸿润则负责其他地区的市场,两人分工合作,虽然负责不同的城市,但最终的管理方式都是一样的。
  好在现在还在放暑假,陈晏初有更多的时间,超级市场和大卖场的建立,他都交给牛老六去选场地,招人,和各个厂子对接货物等等。
  一整个暑假忙碌下来,牛老六已经选了3-4个不错的地址,准备工作都做的差不多了,等卖场建好后就可以开业了。
  而陈晏初主要的精力,还是在研究院。
  肿瘤小组自从有了新机器的普及,成果也渐渐显现出来。
  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还是化疗,常见的化疗药物也有几十种,机制效果各有不同,但不是所有的药物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陈晏初自从在灵泉中提取出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转移,扩散的物质后,就把所有重心都放在这上面。
  而在他不断努力试错,实验终于有了新的进展。
  他根据这种物质的特性,做了无数种试错实验来排除,最终在某种植物中,成功提取中相同功效特征的物质。
  这个结果一出来,整个实验室都发出一声惊叹。
  大家迅速围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做了这么久,终于有进展了。”
  “就是,还是陈组长厉害,这个效果看着比之前的阿霉素效果都要好一些。”
  蔡教授看完实验结果,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再多做几组实验,确定没有问题,我就申请做临床治疗,如果真的成功,那你这次真是不小的成就。”
  陈晏初笑着应下。
  接下来的时间,他就更专注于实验上。
  连卖场开业的日子都差点错过,还是牛老六来家里吃饭,特意通知他的。
  “明天就要开业了?”陈晏初揉了揉眉心,有些惊讶于时间的流逝。
  叶然在一旁提醒他:“上个月开学也是,不提醒你,你都能忘得一干二净。”
  陈晏初笑了笑,全盘接受对象的抱怨:“忙忘了。”
  牛老六补充道:“柜台按照你说的布置的,除了一些主动求合作的牌子外,有些濒临倒闭,品质又不错的,我也派人谈了合作。”
  说到这他叹了口气:“你是不知道,有些厂子都快运转不下去了,要不是咱这卖场主动和他们接触,他们都要把厂子卖掉了。”
  “那些老板听到我们这卖场要给他们提供展位,挺大个大老爷们,当场就哭了,真是......”
  陈晏初也叹息一声,目光一转,看向窗外。
  光秃秃的树枝随着秋风摇晃,零星的落叶随风飞起。
  国内的市场就如同这窗外的光景一般,上一秒感觉还在热气腾腾的夏日,怎么的下一秒,就变成这般萧瑟的景象了。
  陈晏初看着外面的风景发了会呆,随后又想起什么似的,对牛老六叮嘱:“我们目前的展位虽然是免费的,但不会一直免费,卖场毕竟是要挣钱的,如果一直没有人买,几个月后还是要撤掉的。”
  “但如果销量好的,可以以投资公司的名义去和他们接触,投资入股帮他们建专卖直营店铺,具体的流程,按照这个来做。”
  说着拿出之前抽时间写好的企划案。
  牛老六接过,忍不住点点头:“这主意不错,不然这些免费的展位光靠销量分成,可挣不住什么钱。”
  开业这天。
  陈晏初难得的抽出半天时间,带着没课的叶然,喊上叶成林和杨眉,以及王茹一起去高端的超级市场体验了一番。
  到的时候,刚好赶上开业鞭炮,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炮竹声落下,旁边请的还有专门的人敲锣打鼓,耍着戏法,庆贺开业。
  等表演结束,门口围着的人群开始往里移动。
  牛老六做足了准备,门口安排了很多店员引导着众人往里走。
  几人刚走到门口,就有人微笑着迎上来:“您好,欢迎光临佳和超市,您的存包可以寄放在门口。”说着引着几人往一旁的寄存处走去。
  杨眉边走边张望:“这供销社看着还挺稀奇。”
  叶成林纠正她:“什么供销社,这叫超市。”
  店面占地面积很大,一共上下两层,上面那一层都是一些名表衣鞋等穿戴用品,很多东西都是赵鸿润派人从港市进的最新款货源。
  只不过二楼的东西都比较贵,有些需要外汇券,华侨券才能购买。
  一楼更多的则是相对便宜的货品。
  不过不管是一楼还是二楼,最吸引人的,还是这种自助选购的形式。
  入口处拿一个小推车,一路上挑选完,刚到走到出口处结账,这种新奇的体验没少吸引来更多的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