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男德系统013那边依旧没有回应。
想到这个系统该不会是扔下他跑了吧?
林延之便不由得有些心悸。
可后面林延之想来,他待这衣食无忧的,父母和哥哥还特别支持他,他想做什么都可以做,而且还能利用知识创造美好生活。
就算在这呆一辈子死去也是舒舒服服的,只要他别犯恋爱脑掺和到周平和白永丰的爱恨纠缠中。
这样一想,林延之倒是觉得男德系统013出不出现倒是无所谓了。
毕竟现在这本书处在的时代,真的诠释了什么叫做人人平等,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自己想做能赚大钱,谁看了不竖一个大拇指。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学历都很值钱,处处都是机遇,只有你不愿意的,就没有找不到的。
他答应男德系统013不就是为了赚学分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嘛,要是真能在这呆一辈子,凭着他之前学的知识,高低在这找到一份工作,要是找不到,开个店满足一下温饱也是可以的。
想到这林延之便和林父林母和林兴昌说了自己想法,不出意外一家子全票同意,甚至还夸林延之有主见。
为此林父林母还把家底全掏出来了,还说要帮林延之问问有没有哪里人流量好点。
“爹娘,只要一点点就行了,这事有点风险,一下子把钱全投进去,万一亏了怎么办。”林延之数了二十块拿过来,把剩下的钱全推回了林父林母那边。
俩夫妻犹豫了一会,最终在林兴昌的劝说下把钱收了回去。
“儿啊,要是还差钱记得和爹娘说。”林母把钱重新包好。
林延之点点头,攥着手里的二十块钞票心里暖暖的。
立夏开始高考,与此同时城里传来裁剪工人下岗开放市场的消息。
这几个消息叠加在一起,让今年参加的高考的知青心里直发慌。
工厂裁员工人下岗,大学毕业以后不再包分配,这就意味着以后得靠自己的能力和大学的知名度去和其他人竞争。
这消息不传出来还好,一传出来,今年可谓是乱了套,无论是家里有钱没钱,全都狠命掏借钱来砸监考老师,只求监考老师给他们的孩子换一份高分试卷。
可是下有对策上有对策,林延之入秋时刚听了林父林母的建议在镇上中学门口盘了家店,后脚便听见有人在街上传,说是某某的儿子顶替了别人,结果一进大学参加入学考,考了一百多分,校方怀疑成绩作假,当即报警把人抓了。
这会某某全家和那被他用钱买通的监考老师全在监狱里蹲着。
至于试卷原主,则在校方报警后被人找了出来。
校方为了保险起见又出了一套卷子给人做。
但没想到的是这人也是顶替的,后来警察一查对方的底细,这才知道这人是村长儿子,初中都没毕业,就辍学在家,整日在村里游手好闲。
他爹一看上个顶替的已经被查出来,关进了监狱,要是换了他儿子去应该就不用考试直接录取读上大学了。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即便是二次报人,校方也特别谨慎。
在把村长一家全关进去后,这第三次总算没人敢顶替,把真试卷的原主报了上去。
校方照例出了套卷子,虽说差了十几分,但也大致不离。
于是这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这才落下一段帷幕,可这也不是每个大学都像报道出来的那么谨慎。
每年这样的事不下一千起。
被掉换了试卷,被拿走了录取通知书,就代表着一段与现在截然不同的人生与自己擦肩而过。
第八十九章 教年代糙汉防诈骗22
林延之设计好招牌又买了些桌椅板凳后,这才在中学开学开店营业。
林父林母耕好地也上来一起帮忙。
林延之之前刷短视频学了不少手艺,他把配方写出来特地标了火候和时间,这才拿给林父林母学着做。
早上林延之在学校门口卖煎饼果子,中午就进些水果来摆摊卖,下午又卖点饮料茶什么的。
煎饼果子来自北方。
这会交通还不是那么便利,有钱人人手一个诺基亚和大哥大,没钱的大多是拿硬币去投钱打公共电话。
南方人吃遍小笼包和豆浆这些东西,冷不丁看见一张饼饼摊得薄薄的里面放了酱,放了生菜和各种各样的肉,甚至还可以放卫龙辣条,那气味香得隔壁小学的孩子都馋哭了。
林延之一出摊,这煎饼果子店门口就来了一堆人观看他煎饼。
直到有第一个人掏出五角钱买了煎饼尝过,竖起大拇指夸耀其好吃,其他人这才眼露精光纷纷在林延之店门口排队买煎饼。
有些上课赶不及,就在林父林母张罗的店里随便买了点包子和豆浆吃了。
起初林延之还担心这些中学生不喜欢吃这些东西,可当他卖出一份又一份,一旁给他递包装的林兴昌都累得满头大汗了,林延之这才明白他的煎饼果子有多受他们欢迎。
早上把煎饼果子的面浆全卖光后,林延之将剩下的材料全放进店里,等着炒菜的时候继续用那些生菜和肉类。
中午林延之做了水果拼盘。
他倒是想做水果捞之类的,但奈何占的面积太大,而且这会交通又不发达,这儿的水果只有简单的几种不说还有些昂贵,这样林林总总的加下来单价肯定比单买的贵上不少。
于是林延之想了想决定放弃做水果捞,转头做水果拼盘。
一份也不贵,只要四分钱,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相当的划算。
而且要是买得有剩下的,还可以榨成汁当成下午的鲜榨饮料。
林延之倒是想做奶茶来着,奈何他现在住的地方压根不适合养奶牛,但林延之又不想放弃,于是左思右想,决定先把芋圆做出来,要是有顾客想加,可以加进水果拼盘或者饮料里。
即便这样操作下来,林延之下午和中午的销售依旧不乐观。
林延之想了想,大概能明白原因了。
煎饼果子属于早饭一类,可以顶饱,口味腻了可以买份尝尝,所以这顾客经常会有。
而这饮料和水果又不是必须品,除非家里有些富裕或者实在嘴馋才会来尝尝鲜,但大部分不会买。
除开现在的钱特别值钱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饥荒过去不久,大部分人心里还有阴影,总觉得这水果一类可有可无,但吃粮食和米饭才是正事,所以这饮料一类的休闲娱乐放松品就显得有些可有可无了。
想通这一层,林延之便没再继续做,而是直接把水果什么的全换了,换成了其他的食品,比如蛋包洋芋蛋包糯米饭之类的,看起来健康又营养,家长看见孩子吃也放心。
凭着林延之在外面单独支起的摊子,以及店里卖的一些炒菜和汤菜,他们后面这半年赚了不少钱。
林父林母过年数钞票时,脸上喜洋洋的。
林延之准备第三年去参加高考,他把想法和林父林母说了,林兴昌更是为了支持他不惜拍下胸脯放下豪言说自己三天必学会煎饼,学会蛋包洋芋。
乐得林父林母直骂他是傻子。
林兴昌一直在帮林延之套煎饼装蛋包洋芋,长期的耳读目染下他已经学得七七八八了,现在就只差林延之上手教他。
把林兴昌教会单独支起摊子后,林延之这才放心的参加了林父林母给他找的补习班。
但即便在学习,林延之也时常来店里看看帮帮忙。
起初林延之盘下这家店面生意还没有他单独支起的小摊子卖得多,可后来不知道是菜品的味道传出去了还是咋地,这门面的生意一下子变得红火起来,有的时候店面来的人多了,一帮帮人坐不下就只能临时去买桌子椅子来给人坐。
有些等不及的,直接看见店门人多,转头就走。
林父林母为此还找了个手脚麻利的帮工来帮忙,可还是抵不住那种老顾客来店里,发现没位置后转身离开的失落。
为此老两口不止一次想把旁边一家店盘下来。
林父林母把想法和林延之、林兴昌说了,林兴昌举双手双脚赞同。
他在乡下种一辈子地都没赚这么多。
这店面要是扩张了那岂不是赚得更多。
林延之却有些不大同意,“老板看我们生意红火,涨了不少租金,要是再扩张,旁边一家更眼红出更高的价格给我们,到时候万一来的顾客根本没那么多补不上那老板出的高价租金怎么办?”
林父林母光顾着看顾客了,压根就没想过这层,他们两夫妻,互看了彼此一眼,十分赞同林延之的想法。
“不过我觉得还是可以扩张,但必须等到有节目组来办美食大赛。”林延之敲了敲桌子,前几天他看了一张报纸,报纸上有一个节目组,正在拉人投资准备办美食节,这会正预报名试试可行性。
林延之已经报了名,但他还没来得及和林父林母说,不过眼下这是个摊牌的好机会。
林父林母一听要参加比赛瞬间紧张起来。
“我们这小酒小菜的,能参加比赛?”林父的思想还停留在从前,那只有山珍海味才能流传出去上贡给高官的想法,压根就不知道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有家乡味道的才能勾起普遍大众的心。
“能。”林延之笑着安抚他们的心,“不用紧张,就像平常一样把菜做出来就行。”
现在的电视还没达到家家都有一台的地步,人们了解事物只能通过报纸,可后来危机出现,家电下乡,就该家家都能装上了。
这会知道美食大赛的人不多。
就算多,参加的也应该是同等水平的,倒时候能不能拿奖倒是无所谓。
最重要的是把东西推出去,让人看见这些美食,感兴趣的自然会来了解,要是人多的话还能搞个加盟,给人配方,赚个加盟费之类的,这不比自己忙一天累死累活来得舒服?
第九十章 教年代糙汉防诈骗23
“那大概什么时候?”林父林母有些担心。
他们没参加过这种比赛,生怕到时候出了什么差错,丢了脸传到村里成了全村的笑话。
“大概明年吧。”林延之也不大清楚这个美食大赛的节目组什么时候能拉到赞助。
原文里周平和白永丰都没参加过,这美食大赛也没仔细介绍过,想来应该是文里NPC支线衍生出来的。
林父林母点点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些。
要是现在立马让他们去参加比赛,他们还有些拿捏不准。
菜虽然做了几十年也吃了几十年,但林延之后来给的那个配方上光是提鲜的调料就有好几种,另外还有蘸料什么的,每一样菜,不同的搭配下来,就能尝出不同的味道。
林延之虽然说拿奖不重要,但在林父林母眼里,这是林延之不想给他们太多压力给他们找的托词。
后来的日子,林延之继续上补习班补课,参加补习班里的考试。
林延之在准备在这开店时,就找好了一家人要住的房子。贱婢偷本跳河
那补习班也离租房和店面不远,林延之时常下了课就去店里帮忙。
林父林母一看林延之不斤要忙读书学习,还要来想店面以后的发展情况,整个人忙得像用绳子抽打的陀螺一般悬转个不停,不由得有些心疼。
等到夏季又进新生,租给林延之他们店面的老板看他们小店里每天都挤满了人,各种颜色的钞票把柜子挤得满满当当的,不禁有些眼红。
于是当晚又加了一百租金不说,还说什么怀疑他们破坏墙面,倒的污水流到了旁边熏得楼上都没法住人,硬是说着要派人来监督,不然就不给租了。
林父林母舍不得这大好的生意,于是没来得及和林延之商量,就答应了老板把侄子插进他们铺子里监督的要求。
林延之知道这个消息,还是月底算账林父林母说要从赚到的钱里多拿出一百块来交给商铺老板,这林延之才得知事情缘由。
商铺老板把侄子安排进来无非是想偷他们做饭的配方,以及做煎饼果子那些的方法,然后自个开个店赚大钱。
林延之他们店铺的崛起,吸引来不少学生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同行的嫉妒。
这配方流出去,倒是林延之觉得无所谓,毕竟这秘方吃绝招来的只有祸没有福,要是能传出去带他们这儿一块富裕也行。
但麻烦就麻烦在现在没监控什么,这些学生里有不少鱼龙过来混珠,想借着店小人手少讹上一笔,上个月和上上个月就发生了不少这样的事。
林父林母怕林延之担心,没敢和林延之说就私自拿钱给人消了灾。
那些人一看这样做,不仅能免单还能拿钱,不禁起了坏心思,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后来讹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后面不用林父林母说,林延之都能发现。
林延之其实有些不大想租了,一来他们参加美食大赛的地方不在这,二来现在的租金一个月要他两百五十块,这笔钱已经不够和淡季相冲调和了,再租下去他们累死一年都没人家商铺老板赚得多。
林延之权衡之下和林父林母说了自己的想法。
林父林母做了这么段时间早就习惯了每天早起来店里忙活,也习惯了每天来的那些老顾客,林延之一时说不想租店不想做了,这老两口还有些反应过不来。
“这端端的怎么不做了?”林母有些犹豫,这两年的忙活,她认识了不少里面的学生和老师。
那些老师和学生有的时候抢不到,总要提前和她说,让她给她们留几个包子和油条呢。
除此之外有些民工也总来他们这儿吃饭,林父经常和他们天南海北的聊,一天能解不少闷呢。
林兴昌更是因此喜欢上了,里面的一个梳着油亮大辫子的女学生,为此没少要钱去百货大楼里买雪花膏和头油,前者送人家后者打扮自己。
前些日他还因为偷偷拿煎饼果子和蛋包洋芋送人家,被林父林母笑话。
林延之把自己的顾虑和他们说了。
林父林母思考了一下,也有些犹豫起来。
毕竟这高租金是真,那些来找茬的人也是真的。
“要不这样,我们先暂停一段时间。等我找到合适的方法,不用租金就能做后,我们再开业。”现在还没以后的市景市容这些奇怪的说法,人们大多还维持着以前那种挑扁担沿街叫卖的方式。
林延之想做个小推车出来把要用的东西什么的全放上去。
林父林母虽然舍不得,但眼下这是最好的办法。
另外这几年来林延之总是想出些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法子,虽然很奇怪但能赚大钱,种种的一切累计起来,让他们下意识的就跟着林延之走,无条件的相信林延之。
41/66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