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正盘算着要怎样才能把徐荣、张绣都挖过来。
曹操也来接收大将军的兵马,然而,他来迟一步,精英全部被荀彧拐走。曹操的眼睛都泛红了。
荀彧纠结许久,勉强作出退让,将荀攸、鲍信和陈琳拨给曹操听用。
曹操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大将军主簿、大才子陈琳跳槽,卷起铺盖就去投奔了袁绍。果然,作为大宦官的孙子,唯有骑都尉鲍信这类将领会欣赏曹操的军事才能,愿意追随他,一般情况下,正经的士族子弟是不乐意在他手下做事的。荀攸虽然没开口,但曹操发现他总是关注各种官员外放的信息,似乎很希望被外放,去当个地方官。
反观荀彧那边,人才济济。他是本朝唯一个开府的太傅,圣旨上的原话是“开府仪同大将军”。就是并非大将军,但是享受大将军的待遇,可以组建自己的班底。上朝的时候,还可以带幕僚。
荀彧的号召力,比何进强多了,他还颁布了招贤令。一时之间,无数俊杰涌向洛阳。
U站的热门视频:
【子敬(鲁肃)又来蹭饭了】
荀彧请鲁肃吃螃蟹宴。鲁肃从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到厚着脸皮自荐,成为荀彧的幕僚,每天准时蹭饭。只用了三天。
弹幕:
#一秒沦陷#
#帅我一脸#
#哈哈哈,文若是要把魏蜀吴三家的墙脚都挖塌吗?#
#狗策划完全不按三国的剧本走,但是挖墙脚什么的最爽了。我要把孔明也挖来。#
第27章
喵伍和别人家的猫打架了。时下的家猫驯化程度比较低,野性十足,喵伍打不过,被抓了一脑门子伤。看见荀彧,就“喵呜”一声冲过来,撒娇求抱抱,一副委委屈屈蔫不拉几的样子,荀彧被萌到,抱在怀中给它顺了顺毛。
华南金渐层已经拥有了好似小猪一般的体型,抖一抖斑斓的皮毛,也凑上前争宠。
一直表现得有点拘谨的鲁肃突然间双目放光,仿佛变了一个人,疯狂撸猫。
弹幕短暂地凝滞了一瞬,陡然将屏幕占满。
#画风突变,哈哈哈。#
#子敬可能不是来蹭饭的,是来和毛茸茸贴贴的,暴露本性。#
#荀彧:你是为了猫才替我做事的吧?#
#看喵伍的表情,它已经被揉搓到自闭了。#
#所以文若是抱着猫睡觉的吗?#
#@文若,快跑!子敬、子扬、奉孝、志才、公达、公则、元常要组团前来撸猫。#
……
最初,鲁肃听说嫡出的皇子刘辩言行轻率、胆小怯懦,一看就不是当皇帝的料。然而这位口碑奇差无比的皇子拜入荀彧的门下以后,被教导得像模像样。荀彧还借大将军何进之手推广“温室育苗”,让很多地方的稻谷达到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缓解了黄巾之乱导致的饥荒。
刚巧外戚和宦官一起凉透了,朝堂局面焕然一新。皇帝年幼,由太傅荀彧辅政。鲁肃看见招贤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太傅府投了名帖。
由于无数士子聚集在洛阳,客栈早就人满为患。鲁肃只好借住在好友刘晔租来的民宅之中。
对于城西老、破、小的民宅,鲁肃一开始没抱任何希望。他听家中长辈谈起过洛阳贫民聚集地的情况:城西小巷狭窄、废弃物堆积、污水横流、蚊蝇乱飞、各种异味随风四散,几乎没有可以下脚的地方。
但刘晔热情相邀,鲁肃不好意思拒绝,还是跟着去了。
然后鲁肃就看见一个和长辈描述中完全不同的贫民区。街道沧桑古旧,但整洁。街口非常显眼的位置,立着一面红榜,谁家脏乱差,点名批评。谁家打扫得干净,奖励小红花和粟米、麻布。
坐在巷口晒太阳的老人小孩看到乱丢垃圾的过路客,就追上去罚款三文。个别路段还在施工——疏通排水渠、铺设地砖。虽然只是普通的青砖,不能和皇宫、城南的太学,以及城东的永和里、步广里等达官贵人的宅第铺设的花纹精美的装饰砖相比。但车马出行已经方便许多,至少不会在下雨天陷入泥坑里。
然而鲁肃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子扬(刘晔),到处都在修桥、铺路、盖医馆、学堂,京城的徭役如此繁重!难道百姓没有怨言吗?”
刘晔的唇角噙了一丝笑,拱手行礼,询问几名正在铺地砖的工匠,“荀太傅又征发徭役,你们心中是否不平呢?”
一名匠人打量了他们两眼,憨笑道:“能有什么不平?一天只干四个时辰,官府管吃管住,还发五铢钱。这样的好事,再多来点,我就有钱置办聘礼娶妻了。”
这下,鲁肃对“王佐之才”荀文若起了强烈地好奇心。
花厅中摆着茶水点心,荀彧一次接见二十多名士子,唯恐遗漏贤才,因此给每个人展示自我的机会。
鲁肃生得魁梧,性情豪爽,喜读书,善骑射。是这群士子之中最大方、最能打的一个,十分吸睛。
在荀彧的梦境中,鲁肃原本打算和刘晔一起投奔曹操,谁知周瑜抢先一步,把鲁肃的亲娘给接(绑)到吴地去了,鲁肃只好答应事吴。
所以荀彧一收到鲁肃和刘晔的名帖,就非常重视,仔细考教了他们的才能之后,直接将鲁肃收入幕府。举荐刘晔为参军。
话说天子的仪仗队抬着唐瑛和白小深上了北邙山。许多不知内情的官员也紧随其后,入山寻找皇帝跟陈留王。
唐瑛女扮男装,头戴冕冠,穿着以黑色为主要色调的龙袍,在山中溜达了一圈。出来的时候,先被百官追逐。紧接着跟董卓狭路相逢。
唐瑛在车厢中假哭,小嘴儿瘪着,眼睫毛微颤,一副受到惊吓的模样。
崔烈觉得这位假陛下有点丢人,但他不能说陛下,只能呵斥董卓,让董卓回避圣驾。
董卓骂骂咧咧的,铿锵一声拔刀出鞘:“我昼夜疾驰了三百里才赶来,凭什么避让?信不信我砍掉你的脑袋?”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崔烈闭上嘴。文武百官都见识了董卓用刀子说话的蛮横霸道,纷纷装聋作哑,生怕惹祸上身。
这时,种劭前来给董卓传旨。要求闲杂人等一律回避。唐瑛趁机带领着百官躲到一边。
董卓抗旨之后,被吕布当场围杀。董卓的属下:李儒、徐荣、段煨、张济、李傕、郭汜全部投降。董卓的女婿牛辅战死。
据说贾诩就在牛辅麾下,奇怪的是这位毒士没什么存在感,吕布记着荀彧的嘱托,问了好几个士兵,都不知道有贾诩这号人物,费了好一番工夫,才把这只狐狸揪出来。
吕布因此一战成名,得赏千金,封关内侯,每天宴饮不断。忽一日,他在王允的府上作客,遇见一个绝色佳人。
美人善舞,舞姿极尽蹁跹曼妙之态,迷得吕布神魂颠倒。他一打听,美人原本是宫中掌管貂蝉冠的女官,在袁绍、袁术带头攻打皇宫的那天逃出来,流落民间,被王允收留,认作义女。
至于闺名,不方便问得那么仔细。只知道佳人姓杜。
第28章
吕布觉得,王允既然让义女献舞,肯定是有几分意思的。
他把身子往前倾了倾,心不在焉的摸着酒杯,一双眼睛直往貂蝉那边瞟。
一曲舞罢,貂蝉仪态万方地行礼,抬眸偷看了吕布一眼,随即妩媚娇羞地退出厅堂。
吕布久久凝望着佳人的背影消失的方向,心神犹如春潮一般荡漾了片刻,才勉强恢复常态,心直口快地问:“令嫒可曾许了人家?”
王允有些诧异——这样毫无城府的武将,是怎么混成关内侯、奋武将军的?不过心思单纯一些更好,不怕他玩阴的,用着放心。
“小女尚未许配人家。她心气高,当初在宫里被其他女官戏弄,因此希望未来的夫婿是当世豪杰,人人称赞的青年英雄,最好还有爵位。让她扬眉吐气。”
吕布一听,这标准,就差指名道姓地说貂蝉看上他了。自从斩杀董卓,他就是百官称颂的英豪。关内侯的爵位,仅次于列候,也算是一只脚踏进了贵族圈子。
他朗笑着站起身,挺起胸膛,拍了拍王允的肩膀,“你看我怎么样?是否般配?”
王允被拍得一个趔趄,有点嫌弃吕布举止粗俗、不识礼仪,然而为了执行先帝的遗诏,他必须拉拢一些军方的人。最好是手中有兵、本身的实力也足够强大、但脑子不太灵光、容易被利用的武将,吕布是最合适的人选。
“将军相貌堂堂,骁勇善战。小女国色天香,良配。”
把吕布打发走,王允独自走进书房,关上门窗,将先帝的遗诏拿出来,又看了一遍。有这封遗诏,袁绍鼓动大将军何进召董卓带兵逼近洛阳的行为,就显得没那么愚蠢。相反,袁氏真是好算计。
先前董卓丢了官职,从廷尉诏狱里出来,一穷二白,是袁隗将他辟为掾属,再度启用。因此董卓一直以袁氏的门生故吏自居。逢年过节,都要给袁氏送礼。
按理说,如果外戚和宦官两败俱伤。京城附近最强的一支武装又是袁氏的门生故吏——董卓的军队。京城内兵力最强的也是袁氏,那袁氏必定执掌大权。
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董卓居然是个野心不小的,来到京城以后打算单干,反客为主,并不听从袁氏的调遣。袁隗完全傻眼,他终究是棋差一招,被荀彧夺取辅政大权。
王允冷笑一声,四世三公,也未必都是名副其实呢。
*
香篆袅袅,香雾氤氲。
贾诩回头,荀太傅修长的身影映在照壁上,仍然保持着送别的礼仪。对待像他这般不起眼的阶下囚,也能温文尔雅,折节下士。
这显然不是像有些官员那样虚伪又敷衍地做做样子,而是刻入骨子里的教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意。
贾诩心说:世上还有荀文若这样的人,这世道便不算太坏。
他是来自西北的孤狼,一向奉行明哲保身的行事准则。只要不影响到他的人身安全,无论上司犯多大的蠢,留下怎样的隐患,他通常都不会多管闲事,大不了看着上司作死,再换一个上司。流水的势力,铁打的毒士,贾文和不带怕的。但这一回,他难得破例,多嘴提醒了一次:“文若,近日京城闹虎妖。”
荀彧听得一头雾水,各种疑难案件,包括离奇灵异事件,都是廷尉府应该操心的事。为什么要特意说给他听?荀彧想追问一句,贾诩却已经走远了。
“喵~”
华南金渐层歪着头在荀彧的膝盖上蹭一蹭,它被喵伍带大,没有半点百兽之王老虎的威风凛凛,还经常喵喵叫。
荀彧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去廷尉府找郭鸿。
没想到此刻的廷尉府门庭若市。韩融、荀爽等颍川书院的先生,还有郭嘉、郭图、荀攸、钟繇、韩馥、辛评等人都在。
荀彧辅政,先帝制定的那一套卖官鬻爵的制度自然是淘汰了。百官都默契地不再提起。
先前司徒、司空、大鸿胪等官职出缺,陛下让百官推举合适的人选。荀彧没有发表意见,因为百官提名的人,基本皆是汝颍名士,多少都和荀彧有点关系,他需要避嫌。
最终,荀彧的六叔荀爽被推举为司空。王允被推举为司徒。韩融韩先生官拜大鸿胪。韩馥担任御史中丞,戏璕升职,入尚书台五兵曹……
朝堂上的汝颍士族,又顶了半边天。
荀彧隐约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月满则亏,盛极必衰。然而这种现象短期内不可避免,因为除了洛阳,就属汝颍地区经济繁荣,学风昌盛。
比如颍川四万士,不管具体才能怎么样,至少受过多年的教育,看起来文质彬彬。就算是滥竽充数的,长年耳濡目染,写个公文也没问题。所以高官都喜欢招募几个颍川士子当幕僚。反观贾诩的家乡西凉武威郡,连四万个活人都凑不出来,这要怎么竞争?
人口基数的差距,以及教学质量的参差,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追平的。因此荀彧以政策引导为主,鼓励州郡长官兴办学校。同时细化举孝廉、茂才的标准,争取做到公平公正。至于其他的事,要等那些地方的人才成长起来,再进一步调整。
反正先帝积攒了无数财宝,现在都归荀彧打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由官府出面赈灾、安民、建城、修路,办学堂,免费提供优质的粮食种子,出租新式的农具,以及耕牛。不仅是京城,各州的情况都渐渐好转。连黄巾残部的人数也在持续减少。毕竟,能好好活着,谁想过刀尖舔血、朝不保夕的生活?
迟早都会好起来。
荀彧依次向几位先生行礼。
韩融摆手:“免了,免了。现在是房屋着火,去喊邻居帮忙救火,哪有工夫作揖登堂?文若,等你这一套礼仪流程走完,房屋也烧没了好吗?”
荀彧将问候的话咽了下去。
荀爽附和道:“没错,是这个理。都火烧眉毛了。奉孝,你继续说。”
郭嘉眨眨眼,暗戳戳地给荀彧比了一个手势——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他继续分析最近发生的几件事,声音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磁性魅惑。
荀彧一开始不太适应,他这两年和郭嘉见面的机会很少,感觉一转眼的时间,昔日的少年郎,就长成了清隽萧疏的士子,立在那里,犹如芝兰玉树。直到郭嘉背着手,在几位先生看不见的角度,对着他比划。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郭鸿的眉心皱了皱,“最近宫廷传言,王美人生陈留王的时候,梦见背着太阳行走。而且她不想被何皇后针对,偷偷喝过打胎药,照样生下一个健康的小皇子……这些五花八门的流言,究竟有什么用意?”
郭嘉轻笑一声:“附宝看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星,生下黄帝。刘媪发现身上趴了一条蛟龙,于是生下高祖(刘邦)……”
郭鸿脸色微变,示意郭嘉不要继续说下去。
这个话题也不必再说,在座的大多是聪明人,所有关于陈留王刘协的传言,无非是想说——陈留王出生的时候,伴随着各种神奇的异象,可见他与众不同,是要当帝王的命。
朝野之间,一直流传着先帝遗诏的事,然而蹇硕死后,何进特意派人去搜蹇硕的身,抄他的家,也没发现什么遗诏。传闻董太后被迫离开皇宫,直到被毒死,也不曾拿出遗诏。
先帝究竟有没有留下遗诏?谁也说不准。
后来董卓入京,被吕布斩杀之前,曾经大声嚷嚷说接到先帝的遗诏,皇位传给陈留王刘协。
但董卓身上仍然没有找到遗诏。此事传得沸沸扬扬,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这么说吧,如果刘辩能坐稳江山,这事即使是真的也只能是假的。如果陈留王刘协继位,这事纵然是假的,也会被当作真相。
18/26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