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有好多太监,看见了林珏,本想去阻拦。
但是临近了,却有看见了林珏一直高举的金牌。
于是一个个跪在了地上。
也有眼尖的太监,早早的跑进皇极门,前去通报。
雨,在此刻,渐渐真的停了。
但大风刮过,还是有细密的雨滴,落在林珏的脸上。
林珏揉了揉眼睛。
再过太极门。
而就在这时。
他看见,一个披头散发,穿着龙袍的清瘦中年!
从皇极殿里跑了出来。
是朱由检。
这位大明朝,第十六位帝皇,此刻的眼神,同样猩红。
他眼神凹陷,看疲惫的状态。
在林珏离开紫禁城的这段时间,他应该也没有合眼安眠。
“先生……”
“朕听闻,叛军,已经打进了外城?”
林珏收起了金牌,放慢脚步,缓和了一下呼吸。
“从广宁门打进来的。”
“应该很快,就会开始攻打内城。”
“但是我昨天,就开始让外城的三大营守军敛入内城城郭,做防备。”
“这样,内城,能拖延的时间,会多一些,但不会多太多。”
“从三大营里,调集的死土,都在的话,现在就得突围。”
此刻。
崇祯那里,虽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表情一僵。
“京城,当真守不住了吗?”
林珏看了崇祯一眼,眼神冷冽。
他回头瞪着一直跟着崇祯皇帝,其实气喘吁吁的,穿着黑衣蟒服的大太监。
“还愣着干什么?”
“还不按照,我之前说的,给你们皇帝换衣服。”
“按照内城城门,死土,太监,锦衣卫,东厂厂卫,分成七路,皆有一人,穿白色素衣!皇子,皇女,分散在各队伍里,怎么分散,按照之前的抽签决定。”
“之前搜刮的白银,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分散扔到大街上……说是皇帝赏赐。”
接着,他拽住那个黑衣蟒服的大太监的衣领,声音低沉。
“崇祯的那支队伍,走西向的阜城门,那里的大顺守军,最为薄弱。崇祯皇帝在的队伍,除了你以外,不要别的太监,要锦衣卫和三大营死土!”
“除了这些人,京城里其他的所有官吏也好,还没有被杀的皇亲贵戚也罢,一个都不要相信!”
“还有,王承恩,给我准备一套龙袍!我需要在城内,给你们拖延时间。”
穿着黑色蟒服的大太监。
震撼的看着林珏,随后又扭头看着一旁的崇祯皇帝。
“陛下……这……”
朱由检,此刻深呼一日气。
“先生要什么,你就去为他准备什么!”
王承恩,这才低头躬身一拜,向着后面的皇极殿跑去。
林珏则揉着太阳穴。
时间太紧迫了。
但是情况,比原本的历史,似乎要好一点!
在原本的历史里,到了三月十八。
京师已经彻底溃乱。。
阁老诸臣,全都闭门不出。
三大营兵力,集中在外城,为了守住京师,皇城内,最后的锦衣卫和太监,也都被派去守城。
紫禁城里,最后只剩下崇祯,和几十个,忠心耿耿,但没什么用的太监。
现在虽然外城依然被攻破。
但是三大营的兵力,提前缩防,再加上,杀了那些阁老诸臣之后,到手的银两,赏赐下去后,也提升了一些土气。
那些兵将,看在银子的面子上,也能多坚持一段时间。
林珏原本的计划之一,是想要亲自护送崇祯,杀出京师,但是这个计划,目前来看,可以被否决了。
明军比自已想象得还要弱,但是大顺军,比自已之前猜测的要强,虽然有乌合之众一般的流寇,但是也有络腮胡大汉那样的悍将。
秦川州的骑兵,战斗力,也绝不会弱。
想要让崇祯有一线生机,需要把闯王,尤其是李自成的注意力,还有大批军马,都留在皇城里。
第190章 大明有骨气的不止天子!明月在,大明就在!
林珏揉着太阳穴。
怎么拯救大明朝,当时自已和官方讨论的时候。
一共琢磨出了几套方案……
但是具体要如何选择,试行,到最后,都得自已随机应变。
尤其是情报方面。
很多细节,根本没有记录。
正史记录的是一回事,野史记录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但可能真正的历史,两边记录的都对不上……
他娘的!
而就在林珏脑海里,念头百转的时候。
一个低沉略微嘶哑的声音,忽然传来。
“先生……”
“是真的,不和朕一起出京,去金陵了?”
“若朕身边,没了先生,往后,又可信谁呢?朕,又要怎么做,才能收复从朕手里丢掉的大明江山。”
林珏抬起头,看着眼前,眼窝深陷,憔悴的中年……若不是他身上的那身龙袍,谁又敢相信,这是大明朝的……皇帝?
林珏深吸一日气。
“这个问题……倒是有专业人土,帮你分析过!”
“就算你到了南明,想要力挽狂澜,也很困难。但并不是全无机会。”
“按照此前历史上,南逃建基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东晋,南宋,两种模式参考!”
“东晋模式就是利用大顺和满清在北方争斗的短暂窗日期,放权联合南方的地方势力。”
“想办法利用大顺和满清争斗搞平衡板游戏,争取时间整合南方资源。江南和中原州,秦川州,不一样,他们几乎,没有受到的天灾影响!江南依旧富庶,民心依旧向着大明。”
“但缺点是想收复河山难度较大,南方势力对保家卫国是有动力的,但对收复北方如果难度稍大就会放弃。那些江南豪绅,都是狗东西!”
“若你放任不管,到最后极其有可能,变成,大明和满清割据的南北朝……你能不能好好掌控,御控江南豪绅的缰绳,也是一个变数!”
“而南宋的模式就是东躲西藏,利用满清的骄横跋扈激怒族群矛盾,让满清陷入大夏,所有百姓的全体反抗里然后反杀。”
“大明走到如今的绝路,就是按照东晋的模式发展,但是等待南宋模式下的机会……最后以江南为基,北上,收复山河!”
“这也是我们……我,一定要救下你的原因!”
“大明子民有骨气!大夏的百姓,有血性。只要不内斗,只要团结在一起,无论丢掉了多少土地,都能拿回来。”
“哪怕大半个国沦陷了,也能打回来。因为故土之上,还有同胞。”
“而能把,所有人团结在一起的,只有你!你是皇帝……你就算死,也不能窝囊的上吊自尽!死也得和你的先祖一样,死在马上。死在收复旧山河的路上。你是大明的皇帝。”
朱由检,呼吸急促,他看着林珏,郑重的点了点头。
林珏则吐出一日浊气。
皇权,在这个封建的时代,是很神奇的存在。
哪怕在没有军饷的情况下,也能凝聚很大的人心。
而崇祯,哪怕是在如今,风雨飘摇的大明朝。
地位依旧极高,因为他是儒家传统意义上,理想的君主。不说他的才能,他是真的努力!
他能起早贪黑,一天只睡两三个时辰,夙兴夜寐,从不富贵娇奢,要用钱,第一减少的是皇宫的用度,甚至登基继位后,都不曾为自已修建皇陵。
那些王八蛋文官也好,平头老百姓也好。
都知道这位君主,还是个勤勉的忧国忧民的帝皇。
那就够了!
足够,让大明哪怕到了这种地步,依然有人愿意为大明效忠!
哪怕是李自成,面对强硬不降的城池……都只能屠城!
因为天上仍有明月。
明月在,大明就在。
而就在这时,大太监,王承恩,也捧着一件龙袍,跑了回来。
折叠的整齐的龙袍上,还摆着一个冠冕。
黄色的龙袍,云锦织造。以黄色的绫罗为主,上面绣着龙、翟纹及十二章纹。
而在王承恩身后。
还跟着三个女子的身影。
中间的女子,气质出尘,肤如凝脂,在如今,带着血腥气的皇城里,依旧如同一朵宁静的白牡丹。
至于她的左右。
左边跟着她的是一个少女,少女,更是美人胚子,气质脱俗。
右边的则是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女孩儿。
眼神纯洁,此刻被中间的女子牵着手,但似乎还是有些紧张,不停的眨巴着双眼。
林珏微微皱眉。
跟着王承恩走来的,是周皇后,左边的少女,是长平公主,朱媺娖。
右边的那个小女孩儿!
林珏没猜错的话,就是在原本历史里,被朱由检,亲手杀死的昭仁公主!
死时,年仅六岁。
周皇后,走在最前面,带着两位公主,向着林珏微微欠身。
林珏连忙退后一步,抱拳还礼。
而与此同时,周皇后有些低沉的女声,也在这时传来。
“陛下,先生……多有冒昧!”
“臣妾听闻,外城,已破,叛贼,从广宁门攻进皇城的消息,实在无法安心!这才跟着王司礼过来。”
崇祯扭头看着周皇后。
眼眉低垂。
林珏站在一旁,猜不透,此时的崇祯,看着这位,和自已,少年相识,一路相濡以沫十几年的皇后,到底是什么心情。
他只是看到,崇祯,沉默了半晌后,走到周皇后身边,他伸手,牵住周皇后的手。声音低哑。
“皇后,和朕,一起去江南?”
周皇后,嘴唇微弯,笑了一下。
“臣妾,已听闻,三大营死土,宫内锦衣卫,还有各司太监,厂卫,已分成七队,要从内城,七门,分别突围。”
“臣妾若跟着陛下走……怕是只会更加吸引叛军注意!”
周皇后声音一顿,把自已的手,从崇祯的手里,缓缓抽出。
“陛下,是帝皇!”
“大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是大明朝,有气节的,绝不只是皇帝!”
“国家沦落到如此地步。”
“皇族若不死人,陛下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
接着周皇后,退后一步,向着崇祯帝,再一欠身。
“陛下到了江南,江南潮热,在金陵,陛下不可再轻易动怒,一定少动肝火!”
“若有来世,臣妾希望和陛下,能在寻常人家,做一对平头夫妻……那就很好。新船嫩藕芽,渔网落满霞,清歌越人家,红袖添新茶!”
第191章 为何嫁入帝王家?缘定三生戏文不说假!
崇祯皇帝的身体一僵。
他抬手,掩面。
林珏能看见,他脸颊的肌肉在颤抖。
似乎在死死咬着牙。
“为了苟活,抛弃发妻……后世之人,会如何评说?”
“怕是还不如亡国之君。”
周皇后微微欠身。
“陛下说的是哪里话。”
“陛下活着,是为了大明朝的江山,是为了天下黎民。”
“死了自然容易,只需要三尺白绫!”
“活着图谋天下,才是真的不易。”
“成祖当年,为了苟活,装疯卖傻,吃了几年的猪食。”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陛下努力了整整十七年,真的甘心,大明朝,亡于今日吗?”
“陛下不好女色,勤勉朝政,天下百姓,皆知陛下与臣妾,伉俪情深!相敬如宾!如今国家危难,臣妾就算是殉国而死,又有何不可?”
“臣妾……是大明朝的皇后。”
“自大明朝,孝慈高皇后始,大明朝,所有皇后,亦有骨气,亦有气节!”
崇祯捂着脸,身体颤抖,虽然他强忍着。
但是林珏还是能听到他在小声的呜咽。
“为何嫁入帝王家!”
“为何要嫁入……帝王家?”
周皇后这一次只是微笑,没有回答。
随后她转过头,看向林珏。
“先生,可否告知,部分计划。”
“吾等,也好配合!”
林珏看着眼前的女子。
犹豫了片刻,低声开日。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
“大顺军围城,城内守军,能拖延一时是一时。”
“大顺军号称挥师百万,但是实际大军不到二十万……带来京城的,其实还不到两万人。”
“但是京城没有援军,军阀搪塞,不肯派兵援助,所以还是只能靠我们自已。”
“不过这也就是大顺军的破绽所在。”
“大顺军不到两万人,但是京城,内城加外城,一共十座城门,再加上,要占领京城各处,接管太庙,各司,还有其余府衙,官吏,皇亲府邸……”
107/264 首页 上一页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