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钱粮,一切好办!但是我还在,官家,就难以对北地义军,彻底放心……已经落草为寇的义军,朝廷也不会对其招安,怕其再反!”
“或许,待我死后,天下才能太平……”
而就在这时。
砰的一声。
林珏面前的杯盏,被他一把捏碎。
“你放屁!”
“谁说功高盖主,就没有好下场!”
“不是还有唐朝的郭子仪吗?中唐名将,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史载郭子仪年八十五而终。他所提拔的部下幕府中,有六十多人,后来皆为将相。八子七婿,皆贵显于当代。“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
“我废了这么大劲!”
“就是为了让你有一个好的结局。”
“而不是让你躲过绍兴十一年的风波亭,却死在淳熙二十三年的开封府!!!”
“为什么呀!”
“为什么,你就做不得宋代的郭子仪,就不能好好的活着,寿终正寝……”
第455章 我要你功高盖主,权倾朝野,也能福寿绵长!
林珏此刻咬着牙,呼吸沉重,如同被刺痛的野兽。
张达在一旁低着头,沉默不语。
只有岳飞神色一直平静。
他拍了拍自已的肩膀,声音嘶哑。
“宣和四年,童贯、蔡攸兵败于契丹,燕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招募“敢战土”以御辽。我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土”中的一名分队长。我那年二十岁……正式投戎报国!”
“而如今,我年逾六十,已是花甲之年!算起来,投身戎马,已有四十年……”
“满身的伤痛,近些年,恶疾频发……”
“本来也命不久矣。”
“再加上,自古以来,功高盖主,本就没有好下场,大唐郭子仪,才是千余年历史里的意外!”
“郭令公,福禄寿考千古第一人,匡扶天下于危难,成就千古功名,活到八十五岁,福寿绵长,以外姓封王,显赫无双,八子七女,尽享天伦,身后事更夸张,八子里有四个封公,七女皆嫁权贵俊才之人,孙子和儿子里有三个娶了公主,孙女中有后来的懿安皇后,懿安皇后一生历经唐朝七代皇帝治世,其中五朝极尽尊贵,所谓七朝五尊。古往今来,唯此一人。”
“历代历史上的功臣,能够做到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实在太难而特难。而郭公,“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这些,飞,自认为,都无法和郭令公,相提并论!”
“官家也并非大唐肃宗,唐代宗……”
“飞死,天下安!”
天色,此刻已经彻底暗了。
这处小院儿里的,原本故人重逢的场面。
此时,却陷入一种悲壮的气氛。
张达一直沉默不言。
只有林珏的呼吸越来越重。
他在这里这么长时间。
听了这么久,从当年的临安之变,到现如今,淳熙二十三年,大宋的变化,岳飞的金戈铁马……最后却听到“故事”的结尾,还是这样一个悲壮的结局。
他不甘心。
他甚至有些愤怒。
甚至想要提刀杀去开封府。
他甚至想再一次劝岳飞反叛。
六十岁,还不算太晚。
甚至按照张达说的。
大宋北地,叛军,前身多是抗金义军。
北地定然是一呼百应。
就算不彻底颠覆大宋。
和原本的大宋,隔江而治,也不是空谈。
但是那样,大宋,又从原本的大一统王朝,变成北宋,南宋……
岳飞,后世的名声,也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
就算这个方法,真的能保住岳飞的性命,可是他会同意吗?
林珏咬着牙,看着神色一直平静的岳飞。
声音低哑。
“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
“郭子仪再造大唐之功,深得军心,最后还能混个善终,都说他善于处理与朝廷的关系,可郭子仪真的是那种人么?安史之乱郭子仪大放异彩,可为何一直不得重用、只做了中层将领?平叛时郭子仪已经五十八岁,是“躺在棺材里就差盖上棺材板”的年纪!”
“如果说他真的擅长与朝廷交好,何至于之前籍籍无名?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他同样功高震主,到了郭子仪当年那种程度,换一般朝代早就掉脑袋了,就算你给皇帝舔屁股,该干掉你还是干掉你,就一个功高盖主,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单纯的让专制皇权感到不爽罢了。”
“但是中晚唐不是一般的朝代。”
“皇帝过得好不好,地方节度使说了算。”
“地方节度使过得好不好,帐下牙兵说的算。”
“自安史之乱,藩镇膨胀,在唐军兵临燕北时,肃宗妄图一举剿灭安史党羽、严惩叛军,结果激起叛军殊死抵抗——战亦死,投降亦死,何不举大事?——十节度之战,李光弼等唐将被安史叛军的求生欲击败。”
“自此以后,唐廷对待地方节度使是笼络之,不敢再如盛唐之时摆个天子派头欺凌之、擅杀之,而节度使靠着帐下牙将牙兵护卫奋战,牙兵牙将可以随时废立节度使!”
“在牙兵眼里,就算那些节度使,是朝廷任命?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们砍了他,再立一个节度使就是!朝廷敢动我们我们就举镇叛乱。于是乎唐廷对节度使姑息,对节度使帐下军将妥协。——中晚唐,牙兵牙将对节度使先斩后奏,事后朝廷不得不一次次追认他们拥立的新帅,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牙兵拥护大于朝廷任命,兵将关系大于君臣关系。郭子仪功高盖主,还能混个善终就是这种畸形军事关系的产物。他手下的朔方军“太不听朝廷话了”与“太听他的话了”。”
“而岳帅你如今的情况,比郭子仪,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宋现如今的情况,也和中晚唐类似。”
“之前的官家年幼,无力掌权,全国支持北伐,滋养了不知多少大将和地方势力。”
“宋太祖,当年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了现实!”
“而官家,赵缓,年幼继位,并非开国之君,没有杯酒释兵权的魄力。”
“只要你趁机北渡!”
“以平叛安抚之名,留在北方。”
“就没人可以杀你!”
“你不是还担心北方草原的隐患吗?”
“去解决啊!”
“去重新披甲。”
“去把他们大服,再现汉唐之武。”
“我当年谋划这么多,甚至告诉岳云,怎么运营鄂州,就是为了这一天。”
“我要你哪怕功高盖主。”
“也没有人可以动你。”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不存在的……”
“连赵缓座位下的龙椅,都是我给的。”
林珏越说,表情越狰狞。
他的表情,在这一刻,狰狞到了极致。
张达抬起头,神色复杂的看着林珏。
倒是岳飞,挠了挠头,表情像是有些苦恼。
“好汉,你要不坐下,咱们慢慢聊!”
林珏攥着拳头,仍旧死死瞪着岳飞。
岳飞吐出一日浊气,半垂着眼帘。
“其实我这一生,到如今,已经没有遗憾了……”
“金戈铁马,收复山河,直捣黄龙,大宋中兴!都看到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好汉,人都会死的。”
“汉文帝曾说过……”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
“飞,深以为然矣!”
第456章 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何人传遗业?
林珏死死盯着对面的岳飞。
“就一定要死?非死不可?”
岳飞淡漠的笑笑。
“我不死,天下太平不了啊!”
“我若真如您所说的那么做了。”
“大宋怕是很快就会再次陷入战争和纷乱!”
“自北伐之后,天下太平,到如今,尚不足十年,怎可再让百姓受苦。”
“飞少年所想,如今皆已成真,收复山河,再无遗憾,如今归葬青山,何所唏嘘也?”
张达此刻,默默的站起身,走进小院另外一处屋里。
之后抱了三坛新酒出来。
将其中一壶,递给岳飞。
又将其中一壶,递给林珏。
最后,自已捧着一壶,咕噜噜的喝了起来。
有酒水,流出洒在外面。
直接打湿了他的前胸的衣襟。
林珏掀开酒封,举起酒壶,也大日大日的往嘴里灌着酒。
宋代的酒水,度数还不算太高,但大概也有二三十度左右,这么大日的喝下去。
嗓子也火辣辣的疼。
但是林珏此刻却不管不顾。
他觉得有些愤懑。
他很想反驳岳飞。
但是仔细想想,却发现,岳飞说的都是对的……
他这次穿越。
已经彻底改变了历史。
甚至更改了史书。
“风波亭里满江红”的遗憾没有了。
北伐成功了……
也收拾了旧山河。
甚至一路北上,直捣黄龙府。
大宋中兴,以后的历史书,大宋,再不分南北。
宋朝也是大一统的中原王朝。
岳帅功成名就。
建立不世之功。
但新的遗憾,似乎又出现了。
而林珏却不知道这次,要怎么抉择才是对的。
他只是不停的喝酒。
喝得面色泛红,喝得眼前朦胧。
他抱着酒壶,打着酒嗝儿,在小院儿里摇摇晃晃,声音带着委屈。
“我啊……最开始知道岳飞,岳鹏举……是通过一本连环画叫《岳飞传》!”
“那是我爹的旧玩意,却被小时候的我,翻出来了。”
“那画本极旧,里面,画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夏式的演义故事。有忠臣良将,有昏君奸臣,有三川六国九沟一十八寨的番兵番将。青龙山、牛头山、爱华山大破金兵,八大锤大闹朱仙镇,还有大破蛟尾金龙阵……”
“嘿嘿,可我不知怎么地,就看入迷了,我觉得,里面的岳飞……是一个近乎于神的将领。后来我慢慢长大,我懂了些历史,也开始看到,更多的一些,历史学者所写的著作,什么《岳飞新传》啊,什么《岳飞传》啊,还有《岳飞评传》啊。我都看过……”
“我当时就在想啊……岳飞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要是能有朝一日,我能亲眼见见他就好了!”
“书里的岳飞啊……他不是个称职的丈夫,看到自已的妻子李娃穿着缯帛的衣裳,虽非高等的绫罗,他就已经很不高兴,他说:“吾闻后宫妃嫔在北方,尚多窭乏。汝既与吾同忧乐,则不宜衣此。”——想想,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连件漂亮衣服都不让穿,这要是在我们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个大写的自私自利的大男子主义!”
“放在网上,要被女同胞们批判的!”
林珏喝得醉眼朦胧……
他只能隐约看清眼前的两个人影还有天上的满天星斗。
以他现如今的体魄。
其实是不容易喝醉的。
但是不知为何。
他今天偏偏想要放肆一会……
“他也不是个称职的父亲,他对自已亲生儿子,岳云!严厉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不但在日常训练中严格要求,在战斗中屡次让岳云作为先锋,在郾城大战中命令岳云“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
“甚至就算是“功先诸将”,也被扣押不予上报。 ——看看,当个官二代不但不能平步青云,还得上战场拼命,拼命也就算了,连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功劳,也被以“父之教子,岂可责以近功”、“赏典过优,义不遑处”这样的说辞给推掉,简直怀疑是不是亲爹。”
“这在我们那个时代,也是会被批判的!有病……有大病!当爹的,怎么会这样对待自已的亲生儿子。”
252/264 首页 上一页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