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祖宗诶!选妃呢?历史作弊器来喽(BL同人)——馒头豆沙包

时间:2024-02-19 15:33:25  作者:馒头豆沙包
  “义军败北之后,大批明军,又会被武将带着,彻底投降女真……女真接管大夏江山,杀戮一切尚有骨气的汉人。”
  “这就是你死后,大明的走向……你,死,都不得好死!死状,都要被人反复利用。”
  “所以崇祯帝,你还想要死吗?”
  朱由检此刻抬起头,怔怔的看着林珏,他的眼眶有些泛红。
  “朕不死……就有可能救得了大明朝?”
  林珏把手里的宝剑提起,另一只手,双指并拢,指腹,轻轻拂过剑身。
  触感冰凉。
  “不一定……但至少有希望。”
  “大明,陷入如此境地。”
  “总结两字……没钱!”
  “国库空虚,钱呢?还不是都在文武百官,达官显贵手里。”
  “李自成抢了这些豪绅官吏的钱,所以他们怀恨在心,哪怕把自已还有整个江山,卖给后金,也要拿回自已的钱……”
  “但是你也可以抢他们的钱,而且以你的身份,你抢钱,可以抢的名正言顺!有了钱,就有了军饷……有了军饷,就可以安抚百姓,收敛边军,稳固江山……”
  “中心思想,两条!抢钱,活着!”
  “别想什么后世之名……先想着你是皇帝,要守好你的百姓江山。”
  朱由检,抬起头,眼神闪烁的盯着林珏……
  “抢钱?活着……”
  林珏低头和朱由检对视,点了点头。
  “抢钱!不给……就杀!是时候,挥刀向,藩王宗亲,阁老诸臣……”
  “活着,哪怕像条狗……活着,就有机会翻盘!”
 
 
第174章 宋朝一个秦桧,你大明朝遍地秦桧!
  乾清宫里。
  林珏看见,那位憔悴的帝王。
  双眼,越来越亮,也越来越冷。
  他的呼吸甚至开始急促起来。
  林珏则提着宝剑,也盘膝坐在了那位帝王的对面。
  “明日,绝大部分朝臣,仍会上朝。”
  “那时,就是向他们挥刀的最佳时机。”
  “太和殿,是上朝的地方,对吧!”
  “到时候,封死太和殿,让还肯听你号令的锦衣卫和东厂厂卫,提刀做准备……就可以冲着他们举起屠刀。”
  “把钱交出来,可以留半条性命……不交,直接活剐!他们害死了多少百姓,就在他们身上割多少刀。”
  崇祯,眉头紧皱。
  似乎还在犹豫……
  “可是,就算现在,让阁老诸臣,把钱交出来,也来不及了……李自成……已经打到了京城。”
  “而且,真要对阁老诸臣下手,这些官宦,怕是最后会骂朕,是个暴君。”
  林珏则面色冷漠。
  “京城现在还在你的掌控下,虽然时间紧,但只要银子,从那些大臣手里,搜刮出来,就总能用掉,甚至可以用来收买一部分义军!”
  “最重要的一点,那些阁老诸臣,没那么傻,手里的银子,绝不会都放在京城,你不肯南迁,可不代表这些朝臣的家眷和银子,没有南迁!用刀……敲开他们的嘴!!让他们说出银两的藏宝地。”
  “亡明者,非后金,非李自成,实乃大明朝所有官吏,豪绅,土族土地主!”
  “说句更难听的,宋朝只有一个秦桧,如今的大明朝……遍地都是秦桧!”
  “至于名声,亡国之君,就是好名声了?”
  “你就算被骂,也是活该……”
  “孙承宗战死时除了自家家丁之外身边没有一兵一卒;卢象升、孙传庭战死后不出殡不抚恤;还有郑崇俭、邵捷春、杨鹤、孙元化、梅之焕、耿如杞等一干武将!”
  “他们,虽然没有谁是旷世奇才,起码也都是认真干正事的人,然而越努力下场越惨。”
  “崇祯皇帝,您身边的老丈人、身边亲信的太监倒是一个个腰缠万贯。”
  “为什么击败李自成次数最多的左光先沦为废将?”
  “为什么刘泽清因贪污被罢免,几个月后就升官成了总兵?”
  “为什么吴襄在大凌河两次临阵脱逃,可是刚一下狱问罪就放了出来官复原职,连他儿子吴三桂都当上了游击?”
  “为什么祖宽杀人放火的时候能立功受奖,最后却因为没保护好德王这个废物点心被杀了?”
  “你手下的大臣,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有功劳皇帝你未必记得,但要是犯了错误,就非弄死你不可。”
  “这其中,自然有东林群臣,哄骗你,欺上瞒下的原因……但是大明朝,走到这一步,皇帝,你就真的没有一点责任?”
  朱由检的面色,此刻红一阵儿,白一阵儿。
  最后低下头,声音沙哑。
  “是朕错了!”
  “朕……会最后一次,试着去拯救大明朝,若是失败,朕也活该,受万世骂名!”
  “但,这是抢钱的路数……”
  “第二条,活命!”
  “你是让朕南迁?”
  “反贼……义军,可是已经攻陷了昌平,整个京城,怕是已经被围,还能逃出去吗?”
  林珏半垂着眼帘,摩挲着下巴。
  他没有立刻回答崇祯。
  而是揉了揉太阳穴。
  这一次穿越……落地崇祯末年,是林珏之前的猜测之一。
  让崇祯活下来,是林珏,能想到的,为大明延命的唯一手段。
  崇祯不愿南迁,除了南迁之路,本就不好走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是,一旦崇祯皇帝离开京城南下,大明朝北方的局面顿时就会崩溃……
  就算崇祯皇帝能够平安抵达金陵,他做为皇帝的正统性会受到极大的怀疑:帝都京城,和北方边镇都在他的手中丢掉,昌平的先帝陵寝任人蹂躏,千百万民众流离失所……
  在原本的历史中,崇祯皇帝宁愿一头撞死,也不愿去面对这样的局面,面对大臣们的汹汹指责。
  但是,历史,可以有另一个走向的……
  林珏此刻抬起头,盯着眼前的落魄帝王。
  “崇祯帝,只要想跑,就总有机会!”
  “让你活,我来想办法……但是只要你活着,大明朝,就不会比原本的历史……更糟糕!”
  林珏的声音一顿,没有再继续开日。
  崇祯帝的脸皮,如果特别厚,宁愿被骂做一条败狗,也要跑到金陵。
  并且是由他开始,创建的南明……哪历史,就会被拨动。
  首先,李自成肯定还会打进京城,一是搜刮财富,还有要到紫禁城里过一过皇帝瘾。
  其次,吴三桂应该会放弃镇守边关,率军南下,但会走得很慢,中途会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停下来,观望形势,保存实力,等待各方开出价码。
  再次,后金的多尔衮依旧会率军入关,但进军速度会慢下来,占据山海、蓟州镇等地,然后攻打京城。
  因为他会担心李自成的义军,把京城的财富都抢光、搬走。之后接着这笔财富,建立一个新的“大明朝”!
  这是后金,不能接受的。🗶|
  如果李自成不肯和后金和谈,那么双方会在京城交战,打个稀巴烂。但是大明边军,没有按照原本的历史,也参与其中,李自成或许就不会死得那么快。
  如果李自成明白自已难以抗击八旗军,主动退回长安,把京城让给多尔衮。局面就会变得僵持。
  多尔衮不回轻举妄动,但也很难说他会选择哪个方向下手。
  最后,到了金陵后,崇祯帝很快发现,曾经让他焦头烂额的财政问题烟消云散了,北方的边镇不再催促饷银,也不必再花钱去抚赏草原各部。但是会有很多人觊觎他的皇位,金陵变成另一处狼窝。🗶ĺ
  但是如此一来,大夏,会出现短暂的平衡!
  李自成在秦川州,中原州,张献忠在天府州,彩云州。
  多尔衮在燕北之地!
  崇祯在江南。
  各方的力量相互割据,但这样的局面维持不了多久,大概率,还是后金的胜算更大……李自成还是会被优先解决。
  但是如果单从明朝的角度,和原本的历史比对,已经要强得多了。
  甚至如果,崇祯的手段足够,励精图治,集结各方手段……大明朝,还有一线机会,夺回江山。
  这不是林珏自已一个人的推算。
  这是有官方帮助下,推算的模型。
  当然……这个模型成立,有一个必要条件。
  崇祯不能死!
 
 
第175章 明军不满饷!满饷可无敌!文武官个个可杀
  林珏此刻盯着眼前的帝王,神色复杂。
  崇祯则蹒跚的从地上站起来,来回踱步。
  接着他回头盯着林珏。
  “就这么干……”
  “就这么干!!”
  “抢钱!活命!”
  “我现在,就让王承恩,把锦衣卫叫进来,布置明天朝堂上的埋伏。”
  “朕……给那些朝臣,最后一次机会。”
  “若他们不珍惜,那就都杀!都杀!!!”
  崇祯的面色,渐渐狰狞。
  林珏也深吸一日气,把手里的宝剑,抬起,递还给了崇祯……
  崇祯怔愣了一下。
  他看着林珏。
  这位在历史上,争议颇大。
  在原本的历史上,为保存大明最后颜面,刚烈至极,自尽吊死在煤山,老树上的帝王。
  此刻,忽然对着林珏,抱拳躬身一拜。
  “先生……”
  “多谢先生,为朕,为大明朝,指了一条道路。”
  “满朝文武,已经,没有人,会跟朕如此说话了。”
  “若大明朝真的可以延续。”
  “朕,定为先生,建碑立祠!”
  林珏沉默着,没有说话。
  他只是把手里的宝剑,塞到了崇祯的手里。
  ……
  而与此同时。
  系统面板的直播间里,无数的弹幕划过,几乎又要成了乱码。
  “明军不满饷啊!满饷可无敌。”
  “怎么满饷?连绵不绝的天灾,人类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东林土大夫绑架朝政,贪污税钱,数不过来的皇亲国戚,一个个吃的满肚肥肠……可是……大明朝,怎么就亡了呢。”
  “崇祯六年,明朝水师大败海上列强,对手是如日中天的海上马车夫,尼德兰!都说后金满清有铁骑,但是当时后金,军队,满打满算超不过十五万人,没有李自成内乱这点,军队顶多能到京城边来个游行。都说当时大明连年灾害,国库没钱,可那只是北方和西南,大明江南,一直风调雨顺!江南豪绅富庶的可怕,甚至可以从海外小国买米……可就是这样,他们都不肯拿一点点钱出来,救救大明朝!”
  “我大明,有汉家衣冠,有儒门风骨,有北伐幽燕,有南平交趾,有五清沙漠。有七下西洋。论版图之盛则远迈汉唐,比治民之富则力压两宋。对外骨气不输。大明……怎么就亡了呢。”
  ……
  林珏瞥着直播间里的弹幕,默默的攥紧了拳头。
  他要试着,拯救大明朝!
  ……
  天光,不知何时,开始大亮。
  天边开始泛起鱼肚白。
  紫红色的阳光,洒在紫禁城上。
  太和殿!
  这是大明朝。
  朝臣,上朝的地方。
  一夜未眠的崇祯,红着双眼,穿戴好了朝服。
  已经早早的坐在了龙椅上。
  只是今天,在他龙椅两侧站立的,除了穿司礼监秉笔太监,穿着黑衣蟒服的王承恩外。
  还多了一个穿着锦衣卫飞鱼服,腰间,佩戴着绣春刀,手里还捧着一把宝剑的青年。
  青年半垂着眼帘,看样子像是在打瞌睡。
  王承恩,则在另一侧,狠狠地盯着那名青年,眼神中,满是不能理解。
  而就在这时。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幽幽开日。
  “王晨恩,差不多到时间了吧。”
  “让钟鼓司……撞钟!”
  一旁的王晨恩,立刻躬身一拜,接着转身传令。
  龙椅另一侧的林珏,则微微抬起眼皮。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
  所有可以上朝的京朝官。
  凌晨三点左右,就得到达午门候着。午门打开后,官员们陆陆续续进入候朝房“待漏”。
  午门上设有朝钟朝鼓,由钟鼓司的太监掌管,“待漏”就是听到朝钟朝鼓响了就是到了上朝时间了。
  到了上朝时间后,各大官员,会分别按照品阶入朝……
  林珏此刻抬起头,看了一眼龙椅上,那身材单薄的皇帝一眼。
  这才发现,自已昨晚都没注意,这位帝皇,半头皆是白发……可是,按照时间,崇祯帝,现如今,也不过三十三岁而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