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好友(古代架空)——饭山太瘦生

时间:2024-02-25 19:52:57  作者:饭山太瘦生
  抚子内亲王出宫时,宫人搜查内亲王的衣袖和鞋子。抚子内亲王刚刚走出安仁门,身后就追来了一队侍卫,抚子内亲王察觉到事出不妙,在这时远远看见了在安仁门外巡查的李延龄,于是急中生狠,横下心将两封封死的密诏交给了李延龄。追来的侍卫传报:淮王替宫人向内亲王赔罪,请内亲王重新入宫小坐、梳洗整理。
  淮王没能从抚子内亲王身上发现密诏。
  李延龄替抚子内亲王收好了密诏。如同他曾经将鸣鸾琵琶完好地还给内亲王,借听琵琶的机会,他将密诏完好地还给了内亲王。不久后,两封密诏中的一封密诏被淮王截获,淮王一直以为密诏是由第五内相带出宫的——虽然他怎么也想不出来第五内相到底是怎么通过审查将密诏夹带出来的。
  淮王只截获了一封密诏,那封密诏诏寿昌公主回京——寿昌公主没得到诏书,她最后一次回了长安,此后再也没进过长安城。淮王不知道到底有几封密诏,只能派人继续盯着第五内相。第五内相为了稳住淮王,既不承认淮王的怀疑,也不否认,淮王派人死守第五宅邸,禁止第五内相再次入宫,第五内相最终死在了一场大火里。在第五内相以性命为赌注的拖延中,另一封密诏被顺利送到了三朝老臣陈国公手中,密诏上写着一件没有发生的事:淮王杀害手足,废为庶人。
  南朝已成过去,南朝覆灭的命运并没有成为过去,陛下不想看到自己的子女互相残杀、败坏国运。
  父慈子不孝,淮王成了太子。太子说陛下老了、糊涂了,以为自己只是一位父亲、一位兄长,忘了自己是一位皇帝。太子废黜各位兄弟的王位,软禁亲弟、流放妹妹——不过,太子始终有所忌惮,不敢再进一步。密诏是一把悬在太子头上的利剑,太子不敢让自己的各位弟弟妹妹死了,如果他们要死,那不能和他有一点点关系,否则……他就要被老臣们捧着诏书废黜了。
  第五内相以自己的死保住了诸位亲王的性命。第五内相死于一场火灾。
  太子不止怀疑第五内相,他也怀疑过抚子内亲王。当太子暗暗传达出自己的怀疑后,抚子内亲王立刻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她说自己只是来求琵琶道的,太子如果怀疑她,她可以只留下听声音的耳朵、学琵琶的手——太子不敢再怀疑了。
  抚子内亲王失去了眼睛,然而,如果那天没有遇到李延龄,抚子内亲王失去的将不是眼睛,她会像第五内相一般失去性命。
  韦衡在写给抚子内亲王的信里写明了自己要杀李延龄。抚子内亲王向韦衡回信,隐去密诏之事,将李延龄为自己找回鸣鸾琵琶之事如实相告,并言鸣鸾琵琶乃日本国一宝,希望韦衡能因为李延龄曾经找回这把琵琶而留下他的孩子的性命。韦衡答应留下李延龄五岁以下子女的性命——李延龄有八个子女,其中三人未满五岁。
  抚子内亲王希望将欠下的人情还给故人,来到了范宁郡。
  拨子拨动琵琶弦。抚子内亲王从回忆中抽回思绪。
  琵琶声响了几下,随后又停了。
  抚子内亲王说:“郎君既然来了,就坐着听吧。”
  屋中温暖如春,屋门开着,门上垂着一道绯红色毡帘。贺兰奢早就进了屋子,一直只在屏风后站着,听见抚子内亲王说话,从屏风后绕过来。佛子和奉玄去找棱伽学折扇舞了,贺兰奢不用学——贺兰奢要装作服侍在抚子内亲王身侧的人,而不是跟在她身后的人。
  贺兰奢问:“殿下何时知道我在的?”
  “郎君站在门口的时候。”
  “殿下如何知道是我?”
  “紫蝉的步子停了一下。看见棱伽和其他人,紫蝉不会那样停住步子。”
  “您不怕我?”
  “郎君只是来为我解闷罢了。郎君要杀我,入室之后自然会直接过来,而不是在门口站着。”
  “殿下能不能为我再弹一遍我在管城听过的琵琶曲?”贺兰奢坐下之后,说:“那夜我不曾仔细听。”
  “我不会随意为人弹琵琶。如果我说‘不能’,郎君要怎么做?”
  “不怎么做,只是觉得失落。”
  抚子内亲王微微笑了笑,放下琵琶。就在贺兰奢以为抚子内亲王不想弹琵琶时,内亲王对贺兰奢说:“我不舍得让郎君失落。郎君想从哪里听起?”
  贺兰奢说:“从头听。”
  抚子内亲王说:“从头弹起,要弹许久。郎君如果想从头听起,需要答应我一件事。”
  贺兰奢说:“殿下请讲。”
  “郎君必须从开始听到结束,如果此次没有听完,下次还要来找我,直到郎君从头听完。”
  贺兰奢说:“好。”
  抚子内亲王说:“郎君觉得自己会听完?”
  “为什么不会?”
  “因为火可能会烧起来。”抚子内亲王摸到在抱起琵琶前放在身侧的手炉,将手炉交给紫蝉,对紫蝉说:“紫蝉,麻烦你将里面的炭倒在毯子下面。”
  贺兰奢问:“这是做什么?”
  “询问天意。”抚子内亲王说:“如果炭火能够点燃毯子,火烧起来,人们要进来灭火,我就无法继续弹琵琶了,郎君当然就听不完曲子了。”
  贺兰奢说:“您不想弹就不弹,不必这样戏弄我。”
  抚子内亲王抱起琵琶,说:“我希望郎君珍重自己。此去妫州,不是易事。人死万事皆空,郎君千万保重性命,此次听不完,留有性命,下次就还能有机会听完。”
  “殿下要我保重性命,您不怕自己没了性命?”
  “我与郎君有缘。郎君说过:‘我会护着您的’。”
  贺兰奢被抚子内亲王的一句话说得脸上发烫——抚子内亲王和他说话时总是这样,内亲王看着温柔无害,却总是占着上风。抚子内亲王好像从来不会害怕,她不害怕他从房顶上扔下的头、不计较他把剑横在她的脖子上。贺兰奢说:“我的命好像被您抓在了手里。我不喜欢被人抓着,早知道我就不来找您了。”
  抚子内亲王拨弦试音,说:“郎君希望我抓住吗?不过,我不一定能抓住,一切只是天意。”
  紫蝉将手炉中的炭火倒在地上,用地毯盖住了炭火。谁也不知道地毯下面的木炭里到底还没有火星,不知道火会不会烧起来。
  一场火最终还是烧了起来。奉玄和佛子听到了琵琶声,琵琶奏的是《道成寺清姬变》的《变》,以痴求爱、钻冰求火,清姬怨气化蛇,大河之中,巨蛇身上猛烈燃起三毒之火,琵琶声里的大火忽然没了后续——凄厉的琵琶声戛然而止——绯红色的毡帘被人撩起,抚子内亲王所在屋中竟然也生出了火焰,透出因过分明亮而显得刺目的金色。
  人声嘈杂,侍卫大叫:“快、快,水!”
  毡帘撩起后,火焰在纱屏之前更加剧烈地燃烧起来。火光照室,纱屏上似乎生出红光,纱屏之后,贺兰奢扶起了内亲王。火光跳跃,抚子内亲王的眼上缚着轻纱,似乎看不见眼前的大火,贺兰奢的神色被火光和纱屏遮住,让人看不清晰。
  如果就这样死在火里。
  作者有话说:
  我听见了风声,听见宫墙上的青草随风颤栗,突然想起多年前僧人觉空说过的话,他说你千万别以为大燮宫永恒而坚固,八面来风在顷刻之间可以把它卷成满天碎片,他说假如有一天你登基为王,有一天你拥有满宫佳丽和万千钱财,必然也会有那么一天,你发现自己空空荡荡,像一片树叶在风中飘荡。——苏童《我的帝王生涯》
  ————
  有需要的读者可以看作话,作话就像扶手,不需要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
  抚子内亲王在回忆里还原了一部分真相——当年淮王发动了宫变。太女监国就只是监国,国玺一直在陛下手里,太子监国是把国玺拿在自己手里“监国”。皇太女出事后,淮王崇恺绝不只是温和地去见了父亲,然后凭借感人的父子情成了太子。
  崇恺怀疑过抚子内亲王,碍于抚子内亲王是外宾,没做什么。抚子内亲王选择自刺双眼,让太子愧疚、暂时不敢再怀疑自己。太子后来完全把怀疑移到第五内相身上了。
  贺兰奢说佛子的父亲第五璋是佛子杀的,他父亲因为不想泄露密诏的事情所以选择了死,这个理由现在看有点站不住脚——抚子内亲王亲自带出了密诏,密诏就两封,太子全都知道(一份被他截了,一份他被通知了),后来国玺被太子没收了也没别人能盖章了。第五璋可能还没太子了解密诏。
 
 
第58章 尘累3
  长得挺好看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①
  在冷风之中,抚子内亲王进入了妫州地界。
  妫州流人依山保聚,大多居住在长悲山山腰附近。山腰建了一道石墙,卢州军将抚子内亲王等人送到墙外,李延龄在墙外等待抚子内亲王,远远看见旌旗车轿,立刻让人迎接。山路上霜雪未消,湿滑难行,妫州流人在几处轿子下铺了红毡,贺兰奢先下轿,随后扶内亲王下轿。
  奉玄和佛子各自走出了轿子,头戴帷帽,腰上带刀,站在抚子内亲王身后。日本国男子很少用剑,奉玄和佛子因此换了长刀,将刀带在身上。昨日奉玄和佛子解了剑,交给了韦衡,韦衡派出的细作会将几人的剑提前藏进宴会之处。
  隔着帷帽垂下的薄纱,奉玄看见了李延龄: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唇上蓄须,肤色微黑,身负武人风气。李延龄手按长剑,身披旧时甲衣,看见抚子内亲王那熟悉的身影,微微蹙起眉,眼中瞬间带上了泪光。
  “殿下!”李延龄站在原地,喊了一声。
  李延龄不敢轻易相信韦衡,身侧站了一队持戟的士兵。
  “李大人。”抚子内亲王寻着声音向李延龄颔首致礼。
  抚子内亲王说:“一别多年,大人声音如故。”
  “六年不见,”李延龄感叹,“殿下音容不变,让我想起以前。以前,唉……以前何堪再提!”
  贺兰奢扶着内亲王向李延龄走过去,抚子内亲王说:“往事休提,大人将来大有可为。”
  李延龄看到抚子内亲王眼上缚着纱带,犹豫着问:“殿下的眼睛……”
  “多谢大人说我音容未变。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自己了,大人这样说,我似乎又依稀想起了自己在镜子里的模样。”
  “我离京时,传言说您生了目疾,原来那传言是真的么……”
  “是。”抚子内亲王点了一下头,“让大人担心了。”
  “唉,瞧我,忘了问候殿下。”李延龄按礼问候:“殿下一向可好?”
  “除了目疾外,一向安好。”抚子内亲王说:“大人一向安好?”
  “劳殿下问候。苟延残喘多年,鄙人性命尚在,今日有命再见内亲王殿下,追忆往事,不胜唏嘘。”
  李延龄问候完抚子内亲王,问候了带兵前来的崔涤,下令自高墙后抬出金银,开箱让前来的卢州军查验。
  查验过箱中金银后,崔涤让士兵收了箱子,留下一队士兵后,与抚子内亲王道别。
  抚子内亲王重新回轿。
  奉玄和佛子打算跟在轿侧,李延龄盯着两人的刀看了片刻,说:“路上泥泞,也请二位公子上轿。”
  隔着两层薄纱,奉玄看不清佛子的神色。
  两人各自回了轿,进入了妫州流人的聚居之地:奉玄自轿中看见山腰的高墙后建有几排泥墙茅屋,猪狗在茅屋间泥泞的土路上行走,远处似乎有几处大宅。
  跟在奉玄轿侧的一个妫州流人士兵拉下了轿窗的帘子,对奉玄说:“不是好地方,怕污了公子的眼。”
  奉玄瞬间明白了李延龄让他和佛子上轿的用意,李延龄看到他和佛子带刀,怕他和佛子记住来路后带着内亲王逃跑。敢于刺杀韦衡,想通过韦衡的死搅乱卢州局势,从而在卢州分一杯羹——能在混乱的尸疫道当上流主的李延龄果然不是什么心思简单的人。
  队伍东绕西绕,走了许久才停下。奉玄不知道这是李延龄故意要抬轿人这样绕路迷惑他们,还是路就是这样——为了防止狂尸冲入高墙后狂奔直走,他们特意将路建成了这样。
  车轿停在了某处宅邸的小院中,轿外的人请奉玄下车,奉玄下车后猛然发现,自己不知何时与佛子、抚子内亲王的车轿分开了。此时他只庆幸,贺兰奢与内亲王共乘一轿,不曾像他这样被人分开。
  小院的西墙极高,应该是靠着宅邸的西墙建的。墙下种了地锦,翳郁地锦顺着高墙攀爬蔓延,一半叶子在寒风中转了颜色,艳红如血。叶下层层藤蔓几乎遮住了高墙原本的颜色。
  奉玄大致判断出小院在宅邸中的位置,问跟着轿子一起来的妫州流人:“不知殿下身在何处?”
  “公子莫急,我先带您去稍稍休息。”
  “见不到殿下,我无法安心休息。”
  “咱王哥说了,请客人好好休息,换好衣服来参加宴会,宾主尽欢。”
  “殿下也会参加宴会?”
  “小人不知道。”
  “不必休息,你现在就带我去。”
  “参加宴会不能带刀。”
  奉玄解下长刀递给对方。他身上藏着兼忘短刀。
  “那请吧,公子。”那流人引路,带奉玄走出小院。
  宅邸中堂屋高大。带路的流人引奉玄穿过一间堂屋,屋前挂着珍珠流苏灯笼,屋中摆着锦线墨龙屏风,日光自屏风前透过,绣线反光,光泽流动,其华美远超绢纸画屏,屏风后摆着两支红珊瑚。
  李延龄打算带妫州流人进入卢州,此时还不收起的东西,大概是不打算带走的东西。奉玄走过陈设精致的堂屋,想起进入山腰高墙后瞥见的茅屋,原来流人之间,自有天壤之别。奉玄以前从没体会到过如此强烈的分裂感——由权势带来的分裂感,韦衡在卢州权势逼人,然而韦衡在军营中点蜡烛时,不肯点满十五支蜡烛。
  奉玄跟着带路的流人走到一处大屋前,屋前站了一排持刀的士兵。屋中似乎坐了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