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问声想起后来爱德华威腾给他发的祝贺邮件,现在竟然觉得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于是笑开了,“他给我发了邮件嘛,感觉拧巴得很。”
张益唐抿抿唇又笑了,“怎么样,现在很忙吧?”
“怎么感觉你们每个人都问我这个问题?”宋问声也有些费解。
“其实我挺羡慕你的,像你这样上头肯定会征召你去做什么项目,很有可能氏保密程度很高的那种,”张益唐看着天空,有些怅惘,“我最多就是做做那些课题了,和这些再没有瓜葛了。”
宋问声这才想到他的国籍问题,拍拍他的肩膀,“你可以和那个顾教授学。”
宋问声只说了一嘴就离开了。
张益唐想了很久,都不知道顾教授是谁,有什么事迹,直到有一天听见下面学生讨论,才知道这个顾教授。
在上个世纪,外国对我国进行科技封锁的时候,大家都在想办法绕过专利,科学家们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在舍生忘死的搞科研,这个时候顾教授顶着无数的骂名出国了,还进入了美国籍,凭借着他的科研能力迅速在美国搞起了一番事业。
每个人都在骂他,骂了二三十年,可是到最后大家竟然发现,他在那里培养了很多来自于华夏的硕士、博士,他的学生们回到祖国报效国家。
好家伙,顶着骂名利用别国的养分培养自己人,那就是曲线救国。
他忍耐了几十年,还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是多么的伟大!
张益唐知道了顾教授的事迹之后,看着这偌大的潘洞研究所,难道现在自己做的事情不也是一样的吗?
他学有所成,回归故土,培养人才。
过程不一样,但是结果一样。
宋问声算是「满载而归」,回来的时候,估计那两老头应该把事情忘了吧?
四合院那边整理好了,订购的家具还有摆设都按照宋问声的要求放置好了,胡彪问他们什么时候搬去那边,毕竟宋问声现在身上又多了一层重担,来到宋问声这边保护的警卫员可不只是胡彪和严彩娟了。
还有六七个国、安的暗子在暗中保护。
连宋家那边都有人保护。
要搬家,宋问声和宋父宋母说了一声,一家人都跟着过来认了一下房子,就被这里持、枪的守卫给惊住了,特别是这里还要进行身份核查。
进来之后,就发现这院子里很雅清,宋父宋母不知道怎么形容,只能说这里就像是古装电视剧里的那种感觉一样。
他们待在这里都有些局促。
宋问声邀请他们过来住,他们也想到那核查身份的麻烦,还有巷口他们的小吃店还要干活呢,只是推脱以后再说。
他们很快就走了,宋问声看着这大房子,感觉很舒服,决定挑个好日子过来住住。
不过还没等到好日子来,那边就说联系上了工程师,利用了一些手段,工程师不日就会来继续组装这台仿星器,让宋问声小小的激动了一下。
工程师到的时候,大家心里激动,但是却不表现出激动,也没有十年前那样兴师动众的迎接这些十年没见过的工程师。
领头的还是那个人,只是队伍里又添了新的面孔,只是这回华夏的冷脸让他们心里不安。
重要的人是绝对不会出面的,要不然被他们看出什么来,不好。
此时的华夏在他们眼里更像是一个赌气的孩子,要和家长掰手腕那种。
他们不知道这个孩子即将要在宋问声的灌溉下握住那从天而降的权柄,一朝起飞!
PRL的文章被刊登出来的时候,宋问声没有在组装现场,但是一直在关注着组装现场。
许久没有动静的宋问声通过这篇文章在平静的学术界投下了一枚邱小姐,引起了轩然大波。
关于等离子体的研究也有不少,但是鲜少有人能够揭穿等离子体更深的秘密。
这篇论文解开了等离子体从产生到产生杂质过程当中的归路,还阐明了等离子体流的优越性质,并且提及要如何控制等离子体流。
对于理论物理学家来说,大家看中的肯定是前面那部分。
等离子体理论的的出现代表这等离子体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而军工航空人才看重的则是后半部分。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也很多年前就提出了,大家一致认为它没有运动部件、响应时间短并且激励频带宽,有望使飞行器/发动机气动特性实现重大提升。(1)
早在十七年前,国家的科研计划发展《纲要》上就指出这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基础研究当中的「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1)
十七年过去,这项研究也依旧重要。
只是再没有相应的理论出现,大家能够应用,但是却不太明白其中道理,现在却有一个人明明白白的提出来其中的规律道理,怎么不让让心惊?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验证宋问声论文当中的规律是否准确,国内也有很多军工所邀请宋问声莅临指导。
负责和宋问声对接的上头就是秦院士,秦院士见他一段时间而已,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还在微信上调侃他,让他这段时间低调点,别刷存在感了,要不然估计保护他的暗子要增加不少工作量。
宋问声一向不想给别人带来太多困扰,想了一些也确实是这个理。
因此不怎么出去,也不接受采访,行迹越发神秘起来。
其实他已经搬到四合院去住了,周围的邻居基本上都认识他,他一来都没主动上门拜访,邻居们就一个接着一个的邀请他去吃饭了。
宋问声去得最勤快的还是王元那边。
自从上次那场大病之后,王元老教授的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了,看书都不能看太久,只能含饴弄孙了,看见宋问声搬到隔壁了,他倒是开心,总是想拉着宋问声说话,但是宋问声实在是太忙了。
这小半年来,他到处的跑,不是在这个研究所,就是在那个研究所,到处都需要他指导。
直到过了年后,过年的时候,他们终于回到了长乐,宋问声还特意带谢冠回去拜祖宗了,他们这就算是过了明路了,至于到底请不请周围的同事朋友吃一顿,正式昭告他们的关系,还要再说。
因为过完年之后,仿星器组装完毕,德国的工程师再三确认之后,离开了华夏。
而「降温计划」正式开始!
作者有话说:
(1)来自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吴云,李应红;
(2)罗里吧嗦说了一些杂事,降温计划,冷核聚变要开始了,大家也看得出来这本文即将收尾了,估计还有个一二十章就要完结了,可以去看我的新文哦-预收放文案那里了,不过我开文应该也是十一月份了,这两个多月我要去考证了;
(3)谢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在2022-08-27 23:52:11-2022-08-28 20:52: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予以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2章 技术难点
降温计划即将开始, 宋问声的保密程度提到最高。
身后加上胡彪直接有四个警卫员负责他的安全,暗地里还有很多暗子。
委员会还下派了两到三个助理来辅助他,如果需要走什么特殊渠道可以咨询他们。
现在所有合规格的人才全部被整理成册交到宋问声的手上。
宋问声要浏览他们的资料,决定征不征召这个人。
一周之内, 宋问声审核了近两千人的材料, 被他选中的有六百多人。
他的助理会通过一些渠道把这些人聚齐。
方匀那边也将宿舍翻修完毕, 完全可以容纳下这几百号人。
后来签了保密协议同意前来的,只有四百多号人, 这也已经足够了。
为了配合他们,附近的电厂将会直接对他们的供电负责。
有些人到组的时候,宋问声没有直接出来,而是观察着他们。
欧蓝今年已经快四十了, 刚刚升任了副教授,他自认为天资一般, 也没有什么师门,所以从不搞幺蛾子,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研究。
没想到突然间有一天他被征召了!
保密级别的项目研究,在那之前,他完全不知道内容是什么。
但是既然是国家需要他, 那他愿意挺身而出!
他过来的时候,宋问声已经开始正式启动实验了, 时间不等人。
后面来的这批人进来之后,签署了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 才知道他们这个宏达的计划是什么。
那是由诺奖得主宋问声牵头的秘密攻克任务, 旨在研发可控核聚变。
欧蓝这才知道, 为什么上头来得这么着急, 保密级别这么高。
真的要搞可控核聚变了!
人造太阳!这是一件让人多么向往的事情啊!
他还不知道有更加夸张的事情呢, 宋问声不仅要弄人造太阳,还算常温造!
关于整个实验的实验路线,他们这些人不不可能全盘知道的,只有最上头那几个人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丧心病狂」的计划!
下面的人也不是全都签了保密协议,毕竟有很多零件是要外包的,合作的当然都是知根知底的红色企业。
这些人是按照保密级别的不同来签署,只有核心才会签署级别最高的保密协议。
整个可控核聚变总共有六七十个小组,也就意味着有六七十处地方需要攻克。
他选定的所有人到达之后,他也直接住在了这里,恐怕项目完成之前,他都不会离开,除非真的有很严重的事情。
首先他们进行的是仿星器的试运行,现在的仿星器还是热核聚变,他们需要通过一个试运行来观察这台仿星器的一切。
在这个期间,宋问声开始下达任务。
彭院士是一名在磁约束等离子体领域很有研究的老教授,这回他被征召进来,重点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而宋问声也会跟着他一起,在那份材料里,磁约束也是一个难点,但是未来的人已经知道如何巧妙的约束这些等离子体。
这一切都和宋问声之前发表在PRL上的论文息息相关。
虽然他只是阐述了在飞行航天器上如何利用等离子体流体,但是也可以在这里应用。
那份未来的资料只能给宋问声提供一定的灵感,并不能完全应用,因为他们不是利用仿星器进行改造的。
结合资料以及自己的想法,宋问声设计出一个巧妙的结构,即初始的时候使氘氚聚变,这个时候使需要大量的电力,聚变产生的等离子流体经过一个复杂的装置转换,ABF磁动约束等离子体产生后积聚的等离子体流。
这个启动约束又和湍流有一定的关系。
正巧这些都是宋问声研究的领域。
而核聚变产生的等离子体流会导致第一壁材料收到辐照,材料会发生不平的肿胀,导致实验无法长时间运行。
真巧,材料这方面也是他擅长的,而且还有系统提供给他的资料。
至关重要的还有Al控制系统,这个系统需要实时恰当的调整可控核聚变装置,保障装置的长时间运行。
这些都急不了,需要他慢慢的来。
春天来了,春暖花开,谢冠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有些孤独,他通过系统在观察宋问声,可有时候总觉得光看使不够的,还想让宋问声出现在他面前,说说话。
他摇摇头,把关于霍奇猜想的论文投了出去,还是《数学新进展》,想必有了这篇论文,他能够追得更快了一些了吧?
他的进展顺利,宋问声这边的进展也很顺利,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就突破了磁约束的问题,设计的结构很好的将损坏降到最低,而替换的第一壁材料的抗辐照和腐蚀性能很好。
如果按照这种情况,第一壁在没有出现很大的情况下,核聚变装置可以持续一年,才更换这个部位,当然还是会固定时间检修的。
比之前用一次就要更换一次进步巨大。
之前说过仿星器的外围看起来像一个扭曲的发圈,那是一个由外部线圈组成的环形磁笼,宋问声和彭院士设计的结构也正是利用了这个环形磁笼。
虽然他们现在解决了磁约束的问题,但是具体什么情况,还是要上马一试。
但是仿星器是一个整体,而冷核聚变的温度不高,他们设计的这个ABF磁约束里头的材料可承受温度也不会太高。
因此他们还要在整体上寻求一些突破,才能上马验证在实际情况当中,ABF的真正效用。
Al系统的研发在宋问声给他们规划的正确路线之下,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
当初为了给Al系统找到研发人才,宋问声可谓是煞费苦心。
然后开始挥起锄头挖宁院长的墙角。
宁院长就是合城等离子体研究所的所长。
当时宋问声提出他们的装置有问题,宁所长后来带着人检修,还好好的感谢他,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要是来合城一定让自己做东。
没想到,做东还没机会,宋问声倒是勤快的挥舞锄头,把他们开发Al系统的核心人员征召了一半过来。
想也不用想,宁院长肯定在那边气得跳脚。
但是宋问声觉得很香。
成熟的技术团队之间互相配合是有加成的。
每天,宋问声都会去看看他们的工作情况,他美滋滋的看着他们配合默契。
现在的难点就剩下一个问题,要如何使这些氘氚发生聚变。
热核聚变实验并不是直接使用氘氚,而是灌入氢气,在一点多亿的高温还有一定条件的高压下,变成等离子态,使得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这个时候原子核才能自由移动,发生接触,还要持续加温,使得他们发生碰撞,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
在冷核聚变的设计当中,宋问声结合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打算使用电解重水的方法,但是要达到聚变的程度,还需要加入一种催化剂。
真巧,催化剂也是他的拿手领域。
这种催化剂,宋问声早就设想好了,那是一种钯锌镐的混合氧化物。(2)
但是其中有技术难度,就是电解的时候之后,需要在一种临近真空的状态当中,使得电子处在真空当中,真空当中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他们需要的稳定的能量就是从这里来,只要得到了能量,要转化成为电能就简单得多了。
要如何得到能量呢?
还需要建造一个人为的挠场,挠场的存在,可以不断给原子核加速,使原子核克服库仑位势垒,从而产生核聚变。(2)
130/134 首页 上一页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